分享

直花紫苏,植物药性

 植物游记樊蓉 2020-10-29
直花水苏资料

直花水苏(Stachys strictiflora)来自于唇形科,水苏属。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少分枝或不分枝。茎生叶三角状卵圆心形,密被绢质小疏柔毛,轮伞花序2-6花,远离,在茎端者彼此靠近。花冠粉红色,冠檐二唇形,下唇3裂,中裂片最大。

产云南西部;生于草坡上,海拔2100米。模式标本采自云南凤庆。

开头

文中的直花紫苏是在昆明公园遇见的,直花紫苏的研究目前还没有,ppbc上也没有上传相关的图片,只能根据发现地和植物志上的描述初步确定是直花紫苏。

直花紫苏的研究空白,我们来看关于植物药性目前有的一些理论,或许可以为直花紫苏的开发找到思路。

但中药思维是一种文化,不是一种真理,可能在一定的时间及情况下是正确的,但随着时间的变化,理论也会有相应的变化。

中医药理论

中医药理论深受中国古代哲学影响,以易学思想为基础,以阴阳、五行等为指导,秉持天人合一、形神一体的观念,用以指导劳动人民对生命、健康与疾病的认知。

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以预防并治疗疾病,改善生命活动的物质。医无药不能扬其术,药无医不能奏其效,中医与中药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

中医学认为,正常的人体生命活动会呈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状态。若邪气侵犯人体,打破阴阳相对平衡的状态,导致脏腑、经络功能失常,是以致病。

中药调整机体阴阳偏差的能力即是药性。中药药性意即药物的偏性,是对药物性质、功效的高度归纳和概括。

中药药性

中药药性的具体内容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药性仅指四气(性),即寒、热、温、凉。广义的药性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配伍、禁忌等等。

中药药性可分为两部分理解:一是基本属性,二是效应属性。

基本属性是药物自身固有的,取决于药物的生物学特征和客观存在因素,如药物的质地、气味、物质基础等这些客观存在的特点均是基本属性。

效应属性是药物作用于机体的表达,《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曰:“入腹则知其性”,效应属性较基本属性而言更具主观性,四气、五味、归经、毒性等可算作是效应属性。

四气

四气指的是中药的寒、热、温、凉四种属性,四气药性以阴阳理论为基础,是人体服用中药后主观感受和客观表现的总结,与疾病的性质相对。

一般性寒或性凉的中药,多具有疏散风热、清热凉血、清热燥湿、凉肝熄风、养阴生津等作用,如金银花性寒,可疏散风热、清热解毒;

性热或性温的中药,多具有温中健脾、温里散寒、温经止血、温化寒痰、补火助阳等作用,如肉桂,性大热,可补火助阳、温经止痛。

此外,还有一类中药的寒热偏性不明显,作用平缓,一般归于平性。

五味

五味即是酸、苦、甘、辛、咸,五味最初指通过口、鼻所得到的味觉或嗅觉感受。

《内经》将五味与中药药性结合,引入中医药理论中,阐述了五味与脏腑、五行的关系:“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为五入”。

以及五味的功效:“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

五味作为中药药性理论的一部分,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根据药物功效总结得到的药味,二是通过口舌所感得到的药物味道,且以药效总结的药味为优。

酸则“能收能涩”,指酸味药能收敛固涩,可用于正虚无力禁固之证,如五味子,敛汗止咳、止泻涩精,味酸;

苦则“能泄能燥”,指苦味药能垄逆气逆,通便泻下,燥湿,另外苦味药还可“坚阴”,有泻火存阴的作用,如黄连,清热燥湿,味苦;

甘则“能补、能缓、能和”,指甘味药能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如人参、山药均补脾、肺、肾之气,味甘;

辛则“能散能行”,辛味药一般有发散解表、行气、活血、化湿醒脾的作用,如紫苏叶、香薷,气味芳香,可疏散风寒,味辛;

咸则“能软能下”,咸味药一般可软坚散结、通便泄下,如海藻、海蛤壳可消痰软坚散结,治疗瘿瘤、瘰疬,味咸。

电子得失论和酸碱论

该理论认为,中药四气的本质是电子的得失,一般失电子而吸收能量的视为寒性,得电子而释放能量的视为热性;

结合酸碱理论来看,碱性意味着给出电子对,即寒性,酸性意味着接受电子对,即热性,酸碱中和者意为平性;

以矿物药为例,雄黄的分子名是二硫化二砷(As2S2),属强酸,结合酸碱性推测药性属热,本草文献记载雄黄性温;

中药药性的酸碱论可解决一些简单化合物的寒热药性不明的问题,但不适应于复杂的化合物。

超分子化学论

超分子化学认为,人体和中药均是繁复的超分子巨系统,中药所含的糖、蛋白质、萜类、黄酮、甾体、醌类等等可与人体内的代谢酶形成钥匙关系,也就是超分子结构;

通过体外研究超分子的结构,体内研究超分子的运行轨迹,可观察中药物质成分作用于靶器官的机制,揭示中药的归经规律,对中药物质基础的作用机理有微观的阐述作用。

代谢物质与药性

一般糖、蛋白质、氨基酸、脂类等称作初生物质,也称作一次代谢产物,这些物质在机体内通过代谢活动产生的萜类、黄酮、生物碱等物质称作次生物质,也叫二次代谢产物。

初生物质广泛存在于生命体中,选取20味寒热药性明确的中药,并测量其总蛋白的含量,结果显示热性药的总蛋白量约是寒性药的2倍,侧面说明蛋白含量与寒热药性有一定的关联。

黄酮类化合物是膀胱经中药功效和药性产生的物质基础,膀胱经中药主治淋证,即尿路感染、尿路结石,黄酮类化合物的广谱抗菌作用与泌尿系统的易感病菌相契合。

肺经药中可清宣肺气、化痰止咳的一般含有皂苷类成分;大肠经的中药有一部分含有蒽醌类成分,研究表明蒽醌类成分有通便导泻的作用,这也与大肠经润肠通便的功效符合。

唇形科植物

唇形科植物入药历史悠久,富含丰富的芳香油成分,唇形科植物不仅药用价值丰富,部分还可直接食用。

《吴普本草》记载荆芥可生用,直至今日河南地区仍有凉拌荆芥的菜肴。《本草纲目》记录夏枯草“嫩苗焯水,浸去苦味,油盐拌之可食”。

紫苏可解鱼蟹毒,故而在日本,紫苏多与生鱼片一起食用。此外,唇形科黄芩属、青兰属花色艳丽,具有观赏价值。

结尾

直花紫苏的介绍就到这里啦,前面写过不少唇形科植物,随着对一个类群植物的更多认识和熟悉,我们便会对一些陌生的种有些许熟悉,比如直花紫苏也许可以食用。

对于直花紫苏,可以开发做蜜源植物,也可以做动物饲料,在安全性的基础上,可以开发做药物或蔬菜。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为探讨学习之用,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求,请谨遵医嘱。

参考文献

(1)唇形科中药物质成分与药性的相关研究 陈晨 安徽中医药大学

(2)中国植物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