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世家谱

 玉阳山人LZK 2019-09-24

2019-09-23 11:14:22

孔子世家谱


《孔子世家谱》以孔子为一世祖,传承二千五百余年,共八十余代。它以其延续之长、族系之明、纂辑之广、核查之实、体例之备、保存之全,堪称存世谱牒之冠,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列为“世界最长家谱”。

一、家族史、家谱著述源流

第一部关于孔氏族史,可见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上朔族源,历述孔子之后十余世,名字、世系、享年、官职凿然有序。

其后有晋代《孔氏谱》(佚),是书,文廷武、秦荣光《补晋志》有录著。

唐代黄恭之著有《孔子系叶传》(佚),是书,《唐艺文志》有著录;佚名撰《孔氏家传》五卷(佚),是书,《隋书》有著录。

宋代有《孔子家谱》一卷(佚),是书,《通志﹒艺文略》著录不题作者名氏;孔宗翰撰《阙里世系》一卷(佚),是书,《中兴馆阁书目﹒谱牒类》作《阙里谱系》,孔继汾《阙里文献考》作《孔子氏家谱》,《郡斋读书志》《山东通志》《兖州府志》《曲阜县志》等皆著录;孔传撰《孔氏祖庭杂记》《东家杂记》,今存;孔端朝续修《孔氏族谱》(佚),止于四十九代;孔应得续修《孔氏族谱》(佚),是书,《阙里文献考》有著录,原题《孔子世家谱》(下同)。

金代有孔环续修《孔氏族谱》(佚),是书,《阙里文献考》有记,另著有《祖庭广记》(佚),是书,孙德谦《金艺文略﹒史部﹒谱牒类》有著录;孔元措续修《孔氏族谱》(佚),是书,见《阙里文献考﹒孔氏著述》,另著有《孔氏祖庭广记》;孔璪著有《续祖庭广记》(佚),是书,《曲阜县志》《阙里文献考》有记。

元代有孔鼒续修《孔氏族谱》,是书,见《阙里文献考﹒孔氏著述》;孔元祚著有《孔氏实录》十四卷(残,现存一、二、六、七、八卷);孔泾《续修孔氏族谱》,是书,见《阙里文献考﹒孔氏著述》;孔淑撰《阙里世系》(佚),是书,《山东通志》《曲阜县志》有著录,明版《孔氏族谱》载有“五十三代秘书朝城宰《阙里世系图题辞》”为此书序文;孔文升撰《阙里谱系》四卷(佚),是书,明陈第《世善堂藏书目录》有著录;孔涛撰《阙里谱系》一卷(佚),明版《孔氏族谱》载有其自序旧文;孔思晦《孔氏世系》刻石,载孔子至四十二代大宗世系名、字、官职及袭封。

明代有孔承懿撰《孔氏新谱》(佚),是书,《山东通志》《曲阜县志》有著录;佚名撰《孔氏宗谱》成化刻本,是书,详细记述自孔子到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各朝帝王对孔氏子孙的的赏封,现存于曲阜文物管理委员会;弘治二年(1481年)有孔弘干重修付梓《孔氏谱系》(佚);佚名撰《阙里孔氏宗谱》弘治刻本,记事至明弘治间,现存于上海图书馆;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孔弘颙主撰《孔氏族谱》八卷,现残存三卷。

清顺治九年(1652年),衍圣公孔兴燮撰修《孔子世家宗谱》二十三卷(佚),是书,孔继汾《阙里文献考》有记;康熙二十一年(1681年),孔尚任等编次《孔子世家谱》二十四卷,成于甲子(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卷首收录新旧序文九篇,次为《总论》《考》《辨》,再次有《修谱榜示》《修谱条例》《刊谱字数》《各户捐输》等,今存北京图书馆;乾隆九年(1744年)衍圣公孔昭焕依例修谱,由孔继汾等编次、体例与康熙谱略同。谱成后,因原本中未尽避讳,触犯甚多,又于乾隆四十七年由衍圣公府札付各户将原本收回改刊。此后甲子年均未依例大修,只有零星支谱续修,直至民国。

民国十七年(1928年),孔氏族人倡修合族大谱,十九年在孔庙开馆,由孔德成任总裁,孔广彬等十三人编次,参加人员有六十六人,全谱成于民国廿六年十一月,历时七年而成。

二、历史上的家谱续修简述

最初的孔氏家谱,只是以抄本传世,记载世袭奉祀的宗子名字,不及旁系。北宋元丰八年(1085年),官居朝议大夫的孔子四十六代孙孔宗翰深感个别抄本易于散失,而且每代仅录一人,使家族中许多贤达之士未能载入史册,年代久远后必被湮没,决定广收资料,创修孔氏族谱。他将本族嫡系及支庶一并收入,正式镂版印刷,这是孔氏宗族的第一部刊印族谱。孔宗翰之后的四百年间,宋、金、元历朝更替,屡值兵燹战乱,其间孔氏谱牒虽曾进行过重修,但没有正式刊刻。明代弘治二年(1489年),才又一次组织重修并付印。这次重修的族谱接受以往濒于失传的教训,特对修谱之事作了规定:族谱“六十年一大修,三十年一小修,大修以甲子为期”。但受历史条件限制,孔氏家谱只大修了四次,分别在明代天启年间、清代康熙年间、乾隆年间和民国年间。另外,清代流寓全国各地孔氏支派也按期自修家谱,但必报衍圣公府备案。如此一来,凡属孔裔不论散居何地,只要能查考的,一律载明属于何户何支,清晰明确,可依序上溯到每一位祖先,直至孔子。

三、皇帝颁赐行辈

在明代以前,孔氏后裔没有固定的行辈,自四十五代起,已注意订定行辈,同辈人多采用同一偏旁或同一字作行辈字。至明太祖朱元璋赐孔氏八个辈字: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因洪武元年五十六代孔希学及洪武十七年五十七代孔讷先后袭封衍圣公,就把“希”和“言”旁加上去为十个字,即: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清代为避帝讳,将“弘”改为“宏”,“胤”改为“衍”。天启年间,衍圣公孔胤植报请皇帝奏准,后续十个辈字,即: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清同治十年(1863年),衍圣公孔祥珂经皇帝核准,又立十字十辈,即: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民国八年(1919年),衍圣公孔令贻由中华民国内务部备案续立二十字二十辈,即: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衍圣公府还专门颁布了《孔氏行辈告示》:“……今依所定吉字开列于后,凡我族人俱当遵照所开列行辈,取名训字。有不钦依世次随意妄呼者,不准入谱。”

四、第五次《孔子世家谱》续修

新中国成立后,孔氏后裔对孔氏家谱的续修情况格外重视,发起了历史上的第五次大的家谱续修。此次续修经时任中国孔子基金会名誉会长的谷牧先生同意,经流寓台北的特任大成至圣奉祀官孔德成首肯,委托其从堂弟孔德墉,于1996年发起,历经十余年。共搜集一百四十多万孔子后裔资料,再合民国谱所录后裔,新谱的总人数约计达二百万,约两千余万字。全谱由孔德墉任主编,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编纂,共分卷首和四集:初集为始祖孔子至分六十户;二集为四十二代孔仁玉之后外迁支派;三集为孔仁玉之前外迁支派;四集为待考支;五集为海外支,共八十册,于2009年9月完成了新版《孔子世家谱》的出版工作。该谱将续修前家谱记录在案的孔子后裔代数向后延续至八十三代,同时突破旧制,女性、少数民族后裔、外籍孔子后裔均被首次录入家谱。它与历代正史、曲阜地方志构成孔子及孔子后裔历史文化大厦的三大支柱,不但对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同时对海内外孔子后裔寻根问祖,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祖国统一也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刘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