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1岁小伙子感染致命病菌---腺病毒(劳累)

 洞天禅悟 2019-09-24

很多人知道长期劳累可能会诱发猝死,但不常听说长期劳累导致的免疫力下降会让机体承受着比平常多几倍的感染风险。这些感染来源成千上万,摸不清道不明,有些人甚至等不到检测出致病菌、找到准确的抵抗「武器」就被疾病打倒,交付了生命。

在这几天,31的小伙子赵亮(化名)就曾无限地接近过死亡……

长期劳累后喉咙痛、咳嗽咳痰

赵亮有一个5岁的可爱儿子,是家中的顶梁柱。他从事的是电商工作,长期的加班、熬夜已是家常便饭,更别提极其不规律的饮食习惯,点外卖、吃夜宵、吃饭时间不定……31岁的他已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身体已经向他发出了健康警示。

今年8月初,在一段较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后,他出现了咽部疼痛、咳嗽、咳黄痰的症状。去医院做了肺部CT后,并没有发现肺炎,用了一段时间抗生素也只是略有好转。

8月19日这一天,他突然高烧40度,伴随呕吐。在浙大二院呼吸内科就诊后,经过一系列的检查,除了肺部CT提示右下肺有多枚小结节状的模糊渗出灶外,白细胞、C反应蛋白等感染指标均为正常。

会是普通的肺炎吗?

开点抗生素让患者回家好好休息?

呼吸内科的颜伏归副主任医师意识到赵亮这次的病情并不简单。糖尿病的基础,加上疲劳引起的免疫力下降,很可能会导致病毒、真菌这些特殊的病原体入侵。颜伏归副主任医师马上安排赵亮入院。

这一次的敏锐察觉,为赵亮抵御疾病争取了时间。

迷雾重重,到底是什么病原体?

入院后再次查血,赵亮的感染指标已经出现了升高,在临床表现上更倾向于细菌感染。赵亮8月19日有过呕吐,会是呕吐物的误吸吗?入院第一天,医生对赵亮进行了经验性的抗细菌治疗。

到了第二天,赵亮的病情完全没有好转,仍是40度高烧,并且出现了活动性气促

算上急诊输液2天,经过规范的72小时抗感染治疗仍持续高热,颜伏归及张浩副主任医师提高了警惕,意识到这是一例难治的无反应性肺炎,于是,果断劝服患者做了气管镜检查,并外送标本做了病原学二代测序。同时,第一时间请了呼吸内科李雯主任医师查房,进一步升级了抗生素,加强了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的覆盖治疗。

走到这一步,原本期望患者的病情能逐步好转,但赵亮的呼吸困难仍在逐步加重,甚至恶化到了要依赖呼吸机的地步。

年轻的小伙子,到底感染了什么病原体?抗生素已经广谱覆盖了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为什么还是没有好转?是病毒,还是其它罕见病原体?

这个时候,时间就是生命,治疗急需真相。气管镜检查2天后,终于等到病原体二代测序结果:人腺病毒7型!这是腺病毒中致病力很强的一型!


真相已明,药能及时赶到吗?致病菌找到了,治疗该怎么办?

腺病毒肺炎并不常见,更罕有特效药物。

针对腺病毒,一般采取支持治疗,支持患者自身「熬」过病毒。在国际上,有小样本研究提示某抗病毒药可能对腺病毒有效,我国指南中针对腺病毒也有该药物的使用推荐。小伙子这么年轻,也是家里的主心骨,绝不能放过一丁点增加救治成功率的机会,颜伏归、张浩副主任医师向患者家属说明了情况。家属彻夜打听,终于联系到了国内仅有的几瓶「救命药」。

可能的救命药找到了,但患者能扛到救命药到达吗?此时的赵亮,已经到了无法脱离呼吸机的地步。为了减轻患者的呼吸疲劳,维持生命所需供氧,呼吸医生寻求了外科重症监护室的帮助,积极给予患者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镇静和营养支持,纠正患者的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给患者提供最好的支持。

针对这类重症肺炎患者,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救治的利器,但是使用过程中的风险也是防不胜防,更难的是,ECMO的救治费用高昂,对患者的家庭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

李立斌主任领导的外科重症监护室专家团队细致评估了患者的各项指标和状态,综合考虑下,决定暂时不上ECMO。呼吸内科李雯主任医师结合文献中重症肺炎的治疗进展和自身的临床经验,指出可以通过检测病人IL-6、IL-10、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调整激素用量,个体化治疗,以尽量减轻重症肺炎造成的肺损伤。

短短的几天,对于人生的长河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被疾病扼住咽喉的患者来说,任何一点救治的耽搁都可能导致治疗的失败。确诊腺病毒肺炎2天后,「救命药」到了,在医务部和药剂科的努力下,外购药物用药迅速通过审批,用到了患者身上。

赵亮是幸运的,在浙二多学科专家团队的努力下,终于和死神赢得了时间,他的体温逐步下降,呼吸机的支持参数也逐步下调,目前,已经顺利拔管,并在逐步康复中。

很多疾病是凶险的,有时甚至不给人喘息的时间。但身体,其实无时无刻不在提示着你:别太累,别太熬。当出现疾病的信号时,请不要掉以轻心。

冬、春季是流感高发季节,每年总会有患者因为流感经受死亡风险,幼龄儿童、老年人、有影响免疫力的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和易接触到流感患者的医务人员等,应通过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加强防范。

文 / 浙大二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宣传中心;指导 / 浙大二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张浩副主任医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