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变观念 改进行为 提升素养

 GXF360 2019-09-24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从语文学科育人价值的角度,提出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四个核心素养的建设。 四个素养中,“语言建构与运用” 是核心,它彰显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强调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与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要求学生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 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教学的纲, 它的落实要通过学生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来完成。 要落实好这个纲,教师就要树立三个意识,做到两个改变。

没想到赵明月张口就来:“早晚饭是咸菜馒头白粥,中午吃熬白菜或者熬萝卜,节假日另外加菜。当然,正式监狱伙食条件会比拘留所好一些,不过我觉得对犯人讲人道主义,是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

一、树立三个意识

1.学情意识

掌握学情是语文教学的前提。 设计课堂内容时,教师心中要有学情;落实教学行为时,教师要时时关注学情。 只有这样,教学设计才能做到合理,教学的开展才能有针对性, 课堂才能真正做到 “以学定教、 顺学而导”,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有些教师根本不关注学情,始终按自己的既有方法、死板套路教学。 比如有些老师进行文言文教学,讲实词时,总喜欢研究怎么教;讲虚词时,也只是光顾着讲课时做到课内外结合、上下文牵连;讲翻译时,更是只管推行“信达雅”的翻译标准。 从来不愿意去问一句:学生的文言基础如何? 他们掌握了多少实词虚词? 文言语感好不好? 而学生的这些基础性学情,恰恰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前提条件。 缺乏这样的分析,贸然率性而为,其教学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

Espa˜nol等[29]通过进一步研究指出,为了得到Gibbs系综的运动方程稳定解以及满足耗散涨落理论,两个权重函数ωD和ωR中的一个可以任意选取,另一个则由其决定.一个最简单的选择是:

2.基础意识

关于语文教学, 传统的主导思想是教师通过字词句段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新课标强调关注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些老师的理解出现了偏颇, 教学行为出现了异化。 教学当中,重鉴赏分析,轻基础知识学习;高考备考当中,重备考方法指导,轻阅读理解、基本能力的训练。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 是由于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理解不到位。 新课程标准并没有淡化对基础知识的学习,甚至有些板块还特别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基本能力的训练。 比如 “学习任务群8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的“教学提示” 就明确指出:“重视诵读在培养学生语感、增进文本理解中的作用, 引导学生积累古代作品的阅读经验;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独立研读文本,并联系学过的古代作品,梳理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提高阅读古代作品的能力。 ”语文素养的提高是建立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之上的,基础知识不夯实,简单的文段都读不懂, 更不用说核心素养提高了。 当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一些教师“紧盯”高考,急功近利,不注重知识的积累、文本的解读、情感的体悟,只注重方法的引导,答题思路、答题模式的建构,偏离了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轨道。 花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去积累基础知识,学生的理解能力就慢慢增强了,文学素养也就提高了。

总而言之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多媒体技术与教学结合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更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度,提升英语教学效果。目前我们国家对于高职学生的英语上的教学目标是要求能够学会英语一定的基础方面知识,满足英语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需求。而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方式便利了英语教学,还使得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时的积极性提高了,使得学生不再排斥学习,使得英语教学的课堂气氛变得生动、有趣、愉快。合适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软件使学生能更好地吸收知识,开阔视野,充实自己。然而,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我们也应该正视多媒体教学的一些弊端,不要让电脑屏幕切断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削弱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3.“强身”意识

新课程标准“学习任务群”要求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 要求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整合多样化的学习内容,灵活运用主动学习并结合与同学结伴学习、班级研讨交流学习、专题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要求教师鼓励学生敢于批判质疑,在讨论中发表不同意见。 也就是说,语文课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把思维的过程还给学生。

语文课不同于其他课程,放开让学生自主研讨,放开让学生提“问题”,由于学生观点、“问题”的不可预估性,有些教师缺乏自信,担心学生提出的问题自己无法解决,“结论”无法评价,自己可能会被“挂”在课堂上,从而感到难堪,有失面子。 所以不敢把课堂的自主权交给学生,一切均按自己的预设进行,课堂死气沉沉,只要自己的“教学任务”完成即可,至于效果如何,不去关心。 一堂课的深度与广度,取决于教师内在的修行。 课堂倘若五彩缤纷, 教师一定要墨汁染色; 倘若天马行空,教师一定要纵横捭阖。 因此要消除这种心理障碍,教师必须要多读书,常学习,勤体悟,苦练内功,充实自己。 同时,在备课上要下苦功夫,对文本要反复研读,体悟文本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思,真正吃透文本,这样就会自信满满,课堂不论遇到哪种问题,都会自如应对,游刃有余。

二、做到两个改变

1.“任务”观念的改变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叶圣陶先生用自己教育教学的经历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但是,我们的许多老师并没领悟它的真谛,在教学实施中,凡是编入必修教材的篇目都要逐篇讲解, 即使是选择性必修的篇目也不敢有所遗漏,一旦有所遗漏,就会认为“任务”没有完成,没有尽到责任。 在这些教师看来,教学的任务就是一篇又一篇地把课文讲完,课文讲完了,教学任务也就完成了,至于学生的能力是否发展了,素养是否提高了,好像与自己无关。 这种眼中只看到课文,没有看到学生,没有关注学生未来发展的教师, 客观地讲是一个不合格的教师。

新课标从语文的特点和高中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出发,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设计了18个“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内容由“教材”学习到课外阅读,涉及面很广。 老师若还坚守要把“任务”完成的观念,即使累得精疲力尽,“任务”也是完不成的。 由此,要跟上新课改的脚步,教师必须要接受先进的教学理念,改变观念,拓宽教学思路,改进教学行为。

教材中的课文也无非是个例子, 教师的任务不是硬要把这些例子讲深讲透,而是要用好这些例子。 比如一个单元,课文有若干篇,依单元要求,选准一篇课文,通过阅读、理解,从情节、主题、结构等角度,引导学生读懂读透,使学生获取相应的知识和观点,掌握相应的阅读方法与技巧, 然后辐射到本单元的其他篇目乃至课外读物,达到举一隅而以三隅反的目的。 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空间和视野,开发了学生思维能力,又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单是接待手册上如雷贯耳的调研名单就已令我如坐针毡,上面很多都是身担要职的前任领导。他们退而不休,竭力发挥余热,以社团为单位率众前来调研农业发展现状,为当地农业发展献计献策,这实为好事一件。大春的公司作为当地龙头企业,被选为调研对象已经屡见不鲜,对于接待工作,他也早已驾轻就熟。

2.教学行为的改变

(1)引导学生在文本中寻找“生活”。 创作来源于生活, 文学作品可以说是作者把自己生活中的情景在读者面前呈现,把自己生活中的感悟、情感拿来与读者交流。 因此,读出作品中的“生活”味,是读懂作品的关键。每一篇文学作品可以说都流露着作者最真实的生活的味道,对于教师来说,发掘学生可知、可感、可品、可赞的生活滋味, 引导学生穿越时空, 走进作者的生活场景,产生真实的感触,这样就可以拉近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感受到文本饱含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感悟到文学就是生活, 感悟到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并不远。 学生有了如此感悟,就感到语文学起来还是有滋有味的,学习兴趣也就浓厚了。

另外,将文本与生活对接,让学生把自己生活的经历带进文本当中,设身处地,用自己的喜怒哀乐去感受体味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情感,学习作品中形式多样的塑造人物形象、展开情节、彰显主题的表达技巧,学以致用,运用于作文当中,对于自己的写作来说,无疑会有匪浅的受益。

(2)定位准角色,与学生平等对话。 传统观念中,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把教师当“权威”,高高在上。 对于教师的观点,学生即使有自己的见解,也不敢说出来,课堂的互动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落实。 新课标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强调师生“平等对话”,教师必须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把自己从“权威”的地位上拉下来,把学生推上真正的主体位置,让学生有“身在现场”的感觉,真实参与。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教师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激活所有的学习要素,融通课内外,打通读思写;才能驰骋自己的思维,大胆思考,大胆阐述。 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 在互动中体验, 在平等对话中建构知识,积累言语经验,最终会把这一切转化为能力,生成素养。

师生平等对话, 教师要将自己融入课堂的讨论当中,成为学生学习中的特殊伙伴。 同时,教师要树立服务意识,学生进行自主讨论时,教师可以走走、看看、听听,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努力做到把全班同学协调起来,调动起来,与学生共寻目标,保护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火花进一步燃烧、扩散,使学生的不同意见成为进一步学习和讨论的材料, 必要时可暗示路径、点拨方法、疏通阻碍,学生力所能及的,教师避之;学生力所难及的,教师助之;学生力所不及的,教师为之。 既坚持“不干涉原则”,也避免学生因“无限自由”而造成散漫的课堂氛围,把学生组织到愉快的核心素养的建构当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