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尊儒术:汉王朝统治方略从“无为”转向“有为”的标志

 木桩指路 2019-09-25

——谈古论今话管理之五

汉王朝上半段的发展史,是中国主要的哲学流派道家和儒家非常出色的实践过程,是汉朝最高管理层的统治方略从道家的“无为”观念转向儒家“有为”理念的大实验,而且,这一实验是很成功的,汉王朝到武帝时期,达到了发展的高峰,是中国历史上几个非凡鼎盛的时期之一。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国哲学理念对于现实政治实践的指导,发挥得非常出色,展示其理性光芒的巨大魅力,而在这过程中,“独尊儒术”策略的推行,是从“无为”到“有为”的关键转折点,这个策略包涵着焦点性的理论奥妙,很值得研究和探索。

独尊儒术:汉王朝统治方略从“无为”转向“有为”的标志

独 尊 儒 术

汉王朝建立前,多年的战乱,社会混乱,民不聊生,代初年的统治者清醒地意识到,乱世该结束了,社会生活需要休养生息,他们认识到:“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史记·始皇本纪》)以刘邦为首的统治集团适应当时的社会需要,及时实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推崇“黄老之学”,于统治方式上主张“无为而治”,这一策略取得了巨很大的成效,使社会经济逐步得到发展,使汉初的刘邦集团初步巩固了统治秩序。其实,汉初统治者所提倡的“黄老之学”,是以道家的“无为”思想为主导的,道家哲学成了汉初最高管理层的主流意识形态,当时的社会状况需要道家哲学。

独尊儒术:汉王朝统治方略从“无为”转向“有为”的标志

沛 公 见 郦 食 其

当然,汉初统治者选择道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当时的开国帝王汉高祖刘邦很不喜欢儒学,不喜欢儒士,儒学思想逐渐被边缘化。当时,从秦朝沿袭下来的博士制度虽然还存在,但博士人数已经比较少,儒家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了,而道家的影响独占鳌头,学术讨论时,官宦文人皆乐于论说黄老之言。到文帝、景帝时期,出现了一些变化,在推崇道家时,也留意儒家,当时出现了一特殊事件,发现了伏生藏的《尚书》。据说在旧秦时,有博士伏生,在秦焚书时将《尚书》藏于壁中,后来发现仅存二十九篇。到了汉朝,文帝想找治《尚书》的伏生来讲《尚书》,但伏生已九十多岁了,不能来,文帝便派晃错受业于伏生,而经过晁错等人的努力,博士的人数有所增加,儒家也开始有些受重视,《书》《诗》《春秋》《论语》《孝经》《孟子》《尔雅》都有博士,其中,《诗》博士有齐、鲁、韩三家,《春秋》博土有胡毋生、董仲舒二家。

到了景帝时,道家无为而治的策略已发挥到了极致,一方面,民众得到了修养生息,国库充裕,“文景之治”让汉朝的国力逐步强大起来,此时,汉朝统治阶层已不再满足于“无为”策略了,他们想有更大的作为;另一方面,道家的“无为”方略治理了乱世,但面对新的局势,开始显示出其弱点,修养生息的效果是达到了,但手头宽裕的皇亲国戚们开始变得舒逸骄狂,刘氏的诸侯王,本来是被刘邦用来当作防卫叛乱的屏障的,但因拥有其很大的独立权力,他们的权力欲越来越大,诸侯王不断膨胀势力,中央政府的调控能力受阻,汉王朝面临分裂的危险,此时,汉初“无为”的治国方略失灵了,不能适合汉王朝统治的需要了。

“文景”之后,道家虽然还保持一定的影响,特别是由窦太后等为首的守旧势力,仍遵循“无为”策略,但是,新的统治者们,特别是走到政坛前台的年轻帝王刘彻,已经不满于于“无为”策略了,他很想有大作为,开始寻找新的统治方略。而新的方略必须既能在政治方面适应汉朝国力强盛的需要,适应中央集权巩固权力的需要,同时又能有助于创造汉王朝思想文化大一统格局。有“文景之治”为基础,汉武帝渴望汉王朝走向强盛,他的爷爷、父亲干得很不错,但武帝感到必须超越他们,他治下的王朝,必须超越文景之治,必须开拓新局面。

独尊儒术:汉王朝统治方略从“无为”转向“有为”的标志

汉 武 帝

适应了汉武帝这一时代需要,儒家学说开始受到重视,并逐渐取代道家理论,因而,也就出现了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独尊儒术,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汉王朝统治方略从“无为”转向“有为”的标志

董 仲 舒

早在建元元年年(公元前140年)武帝继位后,丞相卫绾便奏言:“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汉武帝准奏。知晓汉武帝的想法,太尉窦婴、丞相田蚡积极荐举儒生王藏为郎中令,赵绾为御史大夫,褒扬和推崇儒术,开始贬斥道家,他们以儒家积极进取的理论来鼓动武帝实行政治变革,甚至大胆地提出,不要再向窦太后奏事了。窦太后知情后,当然非常不满,她于建元二年下旨罢了王藏、赵绾等人的官,并将太尉窦婴、丞相田蚡免职。这是汉王朝统治阶层最后一次守旧的窦太后对革新的汉武帝的反扑,也是维护道家抵制儒家的最后的勉强的胜利。

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窦太后死,保守势力没有力量反补了,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武帝放开行动,推崇儒家,他召集各地贤良方正文学之士到长安,亲自策问。此时,景帝时已是博士的《公羊春秋》专家董仲舒提出了著名的《举贤良对策》,董仲舒在对策中指出,春秋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却汉朝当时却在师异道,人异论,百家之言宗旨各异,思想不一,法制数变,百家无所适从。于是,他有针对性地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的这一建议,就是后来说的“独尊儒术,罢黜百家”,这一建议适应政治上大一统的统治方略,当然很受武帝赞赏。于是,武帝开始行动,元光元年(前134),武帝将不治儒家《五经》的太常博士一律罢黜,排斥黄老别名百家之言于官学之外;他提拔布衣出身的儒生公孙弘为丞相,优礼延揽儒生数百人;他批准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并根据成绩高下补郎中文学掌故,精通书、艺者被选拔任要。自此,官吏主要出自儒生,儒家取代了道家,“有为”理念取代了“无为”观念成为统治方略,儒家学说完全成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而道家等诸子学说在政治思想上皆遭到贬黜。

可见,“独尊儒术,罢黜百家”是西汉时武帝实行的思想统治方略,也是汉王朝从“无为”转向“有为”的关节点,此后儒学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占据这主要的统治地位。董仲舒关于“独尊儒术”策论,彻底取代了汉初由叔孙通向刘邦提出道家“无为”策略,儒家取代了汉初流行的很“吃香”的道家,成为思想主流。董仲舒的“独尊儒术”适应了汉王朝当时的社会、政治需要,迎合了想要有大作为的刘彻的勃勃雄心,同时也是汉王朝最高统治者在治国方略上,由“无为而治”转向“刚健进取”的的标志。

“独尊儒术”在当时的条件下,有其积极的影响:第一,它促进了汉王朝思想文化的大统一,为强化中央政府,避免刘氏诸王的分裂局面提供了思想理论根据,保证了汉朝社会的和谐稳定;第二,它塑造了秦汉以来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宏观理论的系统构架,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第三,它的整体理论构想从哲学思想上看,超越了先秦诸子的思想意识,其整体性、系统性和统一性更具深刻意义,如天人合一、伦理政治合一、哲学观念和政治举措相结合等,比之前的哲学观念更为系统周全,是世界哲学史上的重要理论贡献。

当然,汉以后,对“独尊儒术”思想释解脱离了现实的历史背景,被后世儒者歪曲化发展,片面强调仁爱,过分重视伦理,一味强调一统,这窒息了多样发展的生动气息,造成思想僵化,教条横行,特别是演化成宋儒的迂腐理论倾向,影响到宋代国势软弱,这是值得深思的。其实,在中国古代,道、儒、法、墨,兵家、名家、纵横家等,是因时而宜,因世而用,因不同状况而发挥作用的,如果胡乱将其作为治国良方,必将是误国误民。有道是“理论是灰色的,只有生活之树是常青的”,治国方略必须适应现实的需要,并由现实需要来推动其发展。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是有用的,用得好的,成效不错,可是,到了互联网云计算的今日,再倡导穿着旧时儒生服装,参加所谓的祭孔典礼,美其名为“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恐怕就成了非古非今的搞笑作秀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