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歌中的“吃瓜群众”

 碎红尘 2019-09-25

“吃瓜群众”,是当前流行的网络词汇。最初源于一则新闻,记者在路边采访一位老伯,老伯说:“我什么也不知道,当时我在吃瓜。”后来流行开来,用来表达不明真相、事不关心、围观看热闹等意思,与“围观群众”含义接近。

古诗里怎么会出现当代网络用语“吃瓜群众”呢?当然没有,但有一个典故与“吃瓜群众”含义完全相同,只不过把“吃瓜”换成了“吃蛤蜊”,叫作“食蛤”。蛤蜊是一种带壳的软体动物,肉味鲜美。蛤蜊有好多种,最常见的是花蛤,被俗称为花甲。

比如宋人丘葵的诗《磊落》:

磊落襟怀人不知,回头堪叹亦堪悲。

杯残炙冷穷工部,齿豁头童老退之。

十事有九不如意,百年踰八欲何为。

早知人世暗如漆,只合灶间食蛤蜊

其尾联的意思是,早已知道当今社会黑暗,只适合围着灶火吃蛤蜊。这里的“食蛤蜊”,很明显是表达不问世事的意思。

那么和“吃瓜群众”一样,“食蛤”也有一个故事。事见《淮南子·道应训》:

卢敖游乎北海,经乎太阴,入乎玄阙,至于蒙谷之上,见一士焉,深目而玄鬓,泪注而鸢肩,丰上而杀下,轩轩然方迎风而舞。顾见卢敖,慢然下其臂,遁逃乎碑。卢敖就而视之,方倦龟壳而食蛤梨

卢敖,是秦代为秦始皇寻求长生仙药的一个方士。这则故事说卢敖游历北海,见到一位长相奇特的人。这个人正迎风而舞,见到卢敖,起身就走。等卢敖追过去,看到他正蹲在龟壳上吃蛤蜊。文中的“蛤梨”,就是蛤蜊。

从这则故事看,“食蛤”表现的是不问世事、事不关己、不感兴趣的意思,很有隐士之风,还带点嘲谑意味。“食蛤群众”是不是和“吃瓜群众”如出一辙呢?其实,后世文人一直用“食蛤”来表达这层意思。

比如《南史·王融传》里就有一则记载。说有一次王融去拜访王僧祐,刚好沈昭略也在。沈昭略就问这是谁家的小孩,王融狂妄自负,说自己像太阳一样,照耀天下,你竟然不认识我?这时,沈昭略就说:

不知许事,且食蛤蜊

意思是我不知道这些事,来吃蛤蜊、吃蛤蜊。这里当然有转移话题,不再争辩的意思,但也表现出对此并不关心。如同我们遇见一些不愿意深谈的人,就说:“不说这个了,来喝茶喝茶。”

后来,“食蛤”这个典故就经常出现在诗歌里。比如清末丘逢甲的《重阳坐》里,就有这样的句子:

海气昏昏天欲坠,且食蛤蜊知许事。

也是表达天下混乱,我们莫谈国事,还吃点蛤蜊吧。当然,这里并非实指有蛤蜊可吃,而仅仅是用典。就像我们自称“吃瓜群众”的时候,并没有真的在吃瓜是一样的。

再看一首,宋代汪元量的《鹧鸪天》:

潋滟湖光绿正肥,苏堤十里柳丝垂。

轻便燕子低低舞,小巧莺儿恰恰啼。

花似锦,酒成池。对花对酒两相宜。

水边莫话长安事,且请卿卿吃蛤蜊

前面讲的是和友人观赏西湖美景,饮酒作乐,最后两句还是莫谈国事,且吃蛤蜊

近人钱钟书有首诗叫《生日》,也化用了“食蛤”的典故:

身心着处且安便,局趣容窥井上天。

指拭本来无一物,推挤不去亦三年。

昔人梵志在犹未,今是庄生疑岂然。

聊借令辰招近局,那知许事蛤蜊前。

陈寅恪1940年赴重庆参加中央研究院的会议,会后受到蒋介石的接见,事后作了一首诗《庚辰暮春重庆夜宴归作》:

自笑平生畏蜀游,无端乘兴到渝州。

千年故垒英雄尽,万里长江日夜流。

食蛤那知天下事,看花愁近最高楼。

行都灯火春寒夕,一梦迷离更白头。

写自己平生畏惧蜀道之难,没成想此次有机会来到重庆。面对长江,思慕古代的英雄,感慨抗日期间勇士不在。但作为一介书生又能如何呢?于是自嘲说“食蛤那知天下事”,意思就是我一个吃瓜群众,实在不知道天下大事。

宋代周紫芝也有一首诗,其中最后两联是:

不知春事已过眼,但见此亭俱可意。

且对青山食蛤蜊,一笑谁能知许事。

且对青山食蛤蜊,表达的是不问世事、自得其乐的心境。

不过,也真有描写真的吃蛤蜊,而不是用典,并无其他寓意的。比如宋代吕本中的《和李二十七食蛙听蛙二首》,其一为:

膏香未即输鲑菜,煎和真同食蛤蜊

北人惊叹不下箸,乞与韩公南食诗。

这是真的吃蛤蜊,作为北方人看到这种食物,惊叹而不敢下筷子,写得真实而颇有情趣。

宋人以学问入诗,喜欢用一些冷僻的典故来表现自己的学问,“食蛤”就属于一例。当然,用得多了就成了熟典,大家再读到此类诗句就不会成为阅读障碍。

关于宋诗的用典,后人多有批评,认为用典太多太滥,造成很多人读不懂。但是,欧阳修好像对此做过辩解,意思是读不懂只能怪你自己读书少。

其实,典故这东西,就和现代人说话用个“梗”是一样的。比如“吃瓜群众”这样的网络用语,其实就是一种新典故。只要你混迹网络,自然会心领神会。你对网络不熟悉,甚至内心还排斥新语言,自然就觉得不知所云了。所以,要读懂古诗词,必须多读书,长点学问。要理解新语言,必须与时俱进。

当然,这关我什么事?我只负责吃蛤蜊,然后吃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