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丨卧床患者的正确卧位姿势

 任从睿 2019-09-26

我科推拿康复师王大夫提醒您

卧床患者保持正确的卧位姿势,下面又称良肢体位,有助于对抗痉挛模式的出现,保护患者的肩、肘、髋等关节。早期的良肢体位摆放可为后期康复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更大程度地降低患者致残率。

卧床患者通常会出现什么样不正确的卧位姿势?

也就是临床上所说的异常体位

上肢:肩部下沉肩关节外展、内旋;前臂旋前或旋后;

腕关节掌屈;手指、拇指屈曲;

下肢:骨盆上抬且后旋

下肢外旋;髋膝关节伸展

踝关节指屈、内翻,足尖着地。

上面这些名词大家或许有些陌生,但患者自身的行动动作,家属们基本都很熟悉,所以为了避免和减少患者康复和恢复的难度,希望在看护病人

时都留意病人的体位。

王大夫告诉您

对于卧床患者正确的卧位姿势非常重要,可以防止压疮的产生,预防及减少肢体痉挛,维持肢体良好的血液循环。因其动作简单,且无需复杂的仪器设备,所以对于患者及家属而言了解并懂得如何摆放良肢体位是很有必要的。

正确的卧位姿势

1

常见的摆放方法之仰卧位

仰卧位

容易使发生压疮的危险加大,只适合体位更换的过渡性地位。

头部

头下垫枕头,但不宜过高。保持中立位,或者稍稍转向健侧。

2

常见的摆放方法之健侧卧位

健侧卧位

患肢在上方,其地位稍次于患侧卧位。

3

常见摆放之患侧卧位

患侧卧位

患侧肢体在下方,能增加对患肢的知觉刺激输入,并使整个患侧被拉长,从而减少痉挛的发生,是最适合的体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