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笔记·组织管理 本文优质度:★★★★★+ 口感:茶饼 笔记君邀您阅读前,先思考:
大家好!今天我来为所有的人力资源同行,分享我这几年的所看、所想。 我们这代人很幸运。我大学毕业后在医院工作,之后进入医药销售行业,后来的七年时间里,我又有机会创办了两所企业大学(学院)。
第二年,我正在业务OD岗位干得风风火火时,组织上又突然安排让我去管了组织部。 一年后,当马云老师同意我们在阿里组织部进行大变革后,他提出了“五新”的概念,让阿里人开始探索一个新的领域。 ▲ 长按图片,分享给需要的人 “五新”是马云老师的商业智慧,指的是:新零售,新金融,新技术,新制造以及新能源。 当时阿里人都下定决心,要实现“五新”,于是第三年,我一头扎进新零售领域,开始和业务伙伴们一起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和组织变革。 一年后,新零售的概念深入人心,我又被调到上海的盒马鲜生这一新零售的最大的实验基地。从看着盒马从无到有,到全职投入盒马的七家门店,不到一年后,今年4月我离开时,我们交给了组织136家门店,以及近58,000名员工。 这一切的变化如此之快,但我想说: 感谢这个时代,如果没有这个时代,我不可能碰到这么好的机会;也要感谢快速变化的时代能让我永远在思考,永远在奔跑。 在阿里,你有机会看到对新时代、新事物的定义,但你也会发现,定义每一次都很快被升级和颠覆。 这是因为我们每次探索新事物时,都会加深对新事物的认识。
所有这些变化,使我们已经很难去一次性完整地定义一件事情了。但我坚信,新时代的创造者和获益者还是人,永远和人有关系。 也就是说,新时代对管理者的挑战永远存在,并且就像社会变迁一样,挑战也会越来越快。 ▲ 长按图片,分享给需要的人 我们应该对未来期许什么?过去的一年中,所有研究领导力的专家学者,都在不断修正自己对领导力的定义,更不用说我们做领导力发展的。 还拿盒马举例,当我们连商业模式都在不断探索时,又该如何知道怎样去培养人?
所以,每天一睁开眼睛,都是新的时代,甚至每一秒世界都在改变。在做组织发展、学习发展时,我越发不只是看当下的人力资源和组织发展,而是会想更多。 盒马的出现,是中国人第一次在商业模式上做到全球领先,会有很多国外的专家来中国咨询我们到底是怎么做的。 在这种机会下,能认识很多牛人,这也越来越让我觉得,今天在观察组织发展、看社会发展时,是要和人类社会整体进步关联起来的。 ▲ 长按图片,分享给需要的人 想一想,最早在原始社会,原始人探讨更多的是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自然条件好一点,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就好一点。 原始人慢慢进入农业社会后,大量探讨的便是人和土地之间的关系。而随着工业社会到来,人类开始探讨人和资本之间的关系。 最近几十年,随着互联网的传播与应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人和知识之间的关系。 所以你会发现,原始社会是靠天吃饭,农业社会是靠手吃饭,而工业社会则像卓别林的著名默片《摩登时代》中的流水线工人一样,你的技能越好,挣的钱越多。 时代在发展,比如这个问题:在未来的工厂里,机器人会取代人类的工作吗? 人毕竟是能量有限的,能力也有限,机器可以帮我们很多事,所以一定会有一部分工作被机器取代。 未来的企业也是一样,会从靠天吃饭、靠手吃饭,慢慢变成“靠资讯吃饭”,更重要的是“靠大脑吃饭”。 机器学习是模拟人脑运作,但人类不用担心机器未来会超越自己,应该多考虑如何更好地与机器合作。 让机器不断地学习,而不是让它凭空创造,这其实是在帮我们自己提升效率。 我坚信造物主造出人类来,至少没让人类灭亡,人类就一定有存在的道理。新的时代,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完成转变。我们要把人放到一个更大的环境中去思考。 我强烈建议人力资源的同行们,一定要了解最近的新鲜事,因为这恰恰也是你的团队或是企业中的员工们所经历的事件。
▲ 长按图片,分享给需要的人 1.组织如同人体 我以前做过医生,从生理角度把人体看透了。我很自豪,在所有做组织发展的人当中,我最懂人体;在所有了解人体的医生当中,我最懂组织。 大家都知道中国有一亿的糖尿病患者,但是,中国今天还有超过一亿的骨质疏松患者还没有被引起重视。 组织也是一样,只把单个概念引进组织,领导力也好、学习发展也好、员工关系也好,看上去是让组织“合理膳食”、“增加运动”,最后却导致肾结石的发病率高升——这就是你没有对组织进行综合治疗,它的“骨质疏松”是不会改善的。 对于组织建设,我内心都坚定一个声音: 组织在往前走,未来最大的瓶颈不是来自业务,不是来自商业模式,最大的瓶颈将来自人力资源;如果人才发展最后只由人力资源去做,一定出大问题。
今天的微软产品更站在客户角度,更带有同理心,不像原来冷冰冰的感觉。 但对我们来说,探究未来的领导力时,更多是要抓住不变的地方。就好像我去年做新零售时,一直在讲大家不用太过焦虑,因为不管是新零售还是老零售,商业的本质从来没有改变过—— 如何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核心,从来没有改变;之后要让商业成功,永远谈的是成本和效率。把这些抓住,根本就无所谓变化。 ▲ 长按图片,分享给需要的人 所以当我们谈到领导力的本质时,建议大家重新把德鲁克老先生的书拿出来,重新去看。其实德鲁克很早就跟我们谈到,领导力的定义是,要有追随者。 不仅要有追随者,更要帮追随者不断提升能力,帮他们打开视野、成长,并让他们在社会中有身份,有各种各样的能力,处于合适的岗位上。 很多时候大家会以为,振臂一呼,身后跟着一群人,就是一个好领导。这在企业成长的某个阶段还算可行,但当企业越来越大,慢慢就有问题了。
阿里新掌门人逍遥子一上来就谈什么是组织、人与文化。在阿里内部,大家都是同学,从来不管CEO叫老板,最近连“老大”都不让叫了。 逍遥子说过,要让别人心里认你是老大,必须做到下面三件事:做别人做不了的决定,承担别人承担不了的责任,为你的团队找来别人找不到的资源。 ▲ 长按图片,分享给需要的人 去年马云老师还提出:未来的管理者们要有全局观、世界观、未来观。 今天的地球越来越像一个大家庭了,这个家庭里已经不再像原来的国和国之间有那么多隔阂,另外影响的扩散会非常迅速。 就像今天中美关系紧张,对于企业来说,如果我们没有一个全局观、世界观和未来观,企业很有可能碰到很多瓶颈和麻烦。 2.培养,要看一个人的内在 领导力内修,我特意放在最后讲。内修取决于你有多大的“自我认知力”,以及你有多强的“自我纠偏能力”。 当你坚信一个人的内在本质是向善的,并且这个人有自我觉察和警醒能力,容易纠偏的话,下一步就不需要我们教给对方什么,而在于我们有没有搭建一个平台,让他能在平台上自我觉知。 只要有快速学习能力,他一定能往前走。 我越来越觉得,不是我们能带给别人什么,而是我们指引他探寻自己内心的领导力。 所以各位如果有机会做人才培养、人才筛选时,强烈建议大家除了使用测评工具,更多还要看一看这个人的内在。 过往的很多教训就是:如果这个人的内在长歪了,后面再怎么弥补也弥补不过来。 在过去的八九天里,我有幸地在香格里拉见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人。 有一位白玛多吉先生,他是松赞集团的创始人,曾在央视拍了20年新闻纪录片,后来做高端创意文化旅游产品,于是先后在滇藏线上开了16家松赞酒店。 某天晚上我有机会和他一起吃饭,听他描述创办松赞集团的故事,聊了将近两个小时,我发现这位领导者的内心就是向善的。
因为他坚信:快乐源泉,是在每一个人的心里。 ▲ 长按图片,分享给需要的人 这是普通一线员工的回答,后来我又去采访司机,他也说:在这里工作很开心,周围的人都很好,不用想很多外面乱七八糟的东西,就简简单单地工作,简简单单地服务好客户,有一份薪水,只想怎么让家人开开心心。 白玛多吉先生说,自己会对中层管理很严格。中层管理也说白玛多吉先生对细节要求非常高,但是他不会对一线员工做同样的要求。 因为他清楚一线员工的能力没到,所以就只需要让他开心,让他的内心有快乐源泉,让一个发自内心快乐和善良的人服务好客户就可以了。 白玛多吉先生说,自己最近对人力资源不太满意,因为他们最近搞了场“提升服务力培训”,就像我们在企业里经常做的那样,但是白玛多吉先生说: 我从不认为服务能被培训出来,员工不是发自内心想把事情做好,光靠培训不解决根本问题。 这一点我非常同意。在盒马时,我就从来不认为简单提升服务力或者微笑服务是关键;提升产品品质,让客户满意,才是关键。前场服务员对客户露出八颗牙齿,但产品不新鲜,你会买吗? ▲ 长按图片,分享给需要的人 所以那天晚上的聊天,让我思考今天对于领导力的探索,大家不用纠结什么模型或方法,而是要坚信员工,面向未来。 你要帮助员工找到内心的自我领导力,因为今天的领导力,已经不局限于管理层,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领导力。 当每一个人都具备了自我领导力,在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时,我相信大家可以毫无畏惧,勇往直前。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