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慈心慧語》論性理大道與心法

 归家之路 2019-09-29

​《慈心慧語》


論性理大道與心法

    夫「性理」者,乃「人之本來真面目」也,即「天命」之謂「性」。「心法」者,「修身之法則」,亦是「反人心為道心之方法」。

    人之性理來自理天,於有生之初,純善無惡謂之本然之性,迨至降生以後,純善之理性被後天氣禀物慾蒙蔽,乃變為有善有惡的氣質之性。本然之性謂之道心,氣質之性謂之人心。因被氣拘物蔽之後,漸使惟微之道心愈微,惟危之人心愈危,若不加以修治,一味假情逐欲,流連忘返,必至落花流水,往而不復。如欲使人心消滅,危者轉而為安,道心恢復,必待明師傳授,方可能返本皈真,故謂之心法矣!

<未完待續>《慈心慧語》


          《接上文》


       性者,天之所命也,故中庸云:  ,「天命之謂性。」此性凡间謂之心,上天謂之靈,賦於人身謂之性。佛曰:   「佛性」,道曰:   「元神」。此性由天賦於人,爲天生所俱之至善。人之初,性本善,此性乃受之於天,故曰:  「天性」。天性乃循天理而行,是天與人之間大道也,性即理也,此性在人身中爲一身之主宰,凡人視、聽、言、動,以致動靜云爲等等,莫不是此性所主宰之作用。當人一旦死亡,此體之一切動作立即停止,因性離此身,即失却主宰之故耳。


       中庸云: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所謂道也、理也,皆指此性而言也。又云:  「性在人在,性去人亡。」均是證明此性一刻不容離開此身。性乃一團虚靈,無形無相,雖係人人本俱有,而大都有而不知其有,於是迷真逐妄,流浪在生死苦海之中,若不得明師指點,縱經萬劫,亦無出頭之日。幸逢三期,得遇真傳,務宜猛醒速悟,抱道而行,天堂與地獄只在悟與迷之間矣。


《未完待续》2O19年9月3O日学习《慈心慧語》


             《接上文》


      自古性理真道未曾普傳,三教聖人皆是單傳暗點。當初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衆,人天百萬,“罔知所措,惟大弟子迦葉,破颜微笑,其已心领神悟了。世尊曰 :  「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别傳。」付囑摩訶迦葉。後来迦葉尊者,獨得如來正法眼藏之傳,承擔如來大法與佛教之道統,爲佛教一代祖師。


       五祖黄梅示六祖慧能之言曰 : 「自古佛佛惟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慧能亦曾云 : 「從上以來,默傳密付。」以及五祖授法六祖時,所謂「三更授法,用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等,皆是説明真道單傳之暗點,不然何言密付!何言默傳!更何言不令人見耳!


       儒家子貢曰 :「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可見性理真道,孔門大弟子猶不可得而闻之。


       孔子示曾子之言曰  :「參乎!吾道一以貫之。」後來曾子獨得夫子性理心法,一貫之傳,繼承孔門之道統。後世之人,稱之曰:  「宗聖」。孔子又有所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之語,亦皆是説明真道單傳與暗點。


      先賢云 :  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周公以是傳之孔子  :   此闻而知之者也。孔子傳之曾子;曾子傳之子思;子思傳之孟子  :    此見而知之者也。


      自孟子以後,心法失傳,乃學者共知,然而既云心法失傳,可見心法不在文字之中,若以經典尋心法,則四書五經現仍存在,自孟子以後,精通者不乏其人,何以謂之失傳?可知所謂「真經不在紙上」非虚語也。



《未完待续》

《慈心慧語》

心的世界

《接上文》


        用「寬恕心」來原諒别人是美德,而原諒自己的「無心」之過是損德,將成爲「心腹之患」。人都在原諒自己的一刹那,開始讓「心志」有「懈怠心」,故應時存「警惕心」。菜根譚云:  不責人小過,不發人陰私,不念人舊惡,三者可養德,亦可遠害。人誰無過,妄加責備,只會增加别人的「心傷」;告知别人的陰私,實讓人「心碎」;計較别人的舊惡,更讓人「心恨」難消。若能三者不犯,則可「心安理得」,人人「心心相印」,旦能「心照不宣」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災禍,而無「心虧」與「牽掛心」的自由自在。

       言語雖然只是表達意念,相互溝通的一種工具,但使用不當,它對人性尊嚴的殺傷力很大,説話的方式人人不同,會説話的人三言兩語就能讓人「心服口服」、「心悦誠服」而言聽計從。不會説話的人,不是言語無味,就是言過其實,常因「心直口快」言多必失,讓人無法「心電感應」,言者「無心」,聽者有意的「不歡心」而散。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