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腹痛晕厥案

 ysy123456 剑胆琴心 2019-09-29

腹痛晕厥案

程X,女,42岁,工人,1980年8月28日初诊。
患晕厥十余年,每次发作,先感少腹剧痛、恶心、急欲大便(便成稀薄状,无特殊气味),旋即大汗淋漓、耳鸣目眩,以致昏厥,约数分钟始苏。往年约3~4月发作一次,今年每月发作一次,入夏尤频。XX医院神经科诊断为“腹痛性癫痫”,用药一月,出现纳呆、嗜睡、气短,行走无力,血压80/60毫米汞柱,发病次数增多,昏厥时间延长。诊见面晄汗多,胸闷心荡,动则气促,纳少,夜难入寐,腹部生一阴疽,经外科治疗,尚未收口,舌苔白腻,脉来沉细。脉症互参,属阳虚于下,寒湿偏盛。拟益气通阳,化湿和荣法。
生黄芪15克、炙黄芪15克、潞党参12克、桂枝6克、青皮6克、陈皮6克、姜半夏10克、制香附10克、全当归6克、丹参12克、茯苓12克、苡仁20克、白蔻壳3克、生甘草3克、赤芍15克、肉桂末1克(吞)。
上药共服十五剂,诸症悉除,血压110/60毫米汞柱,面有华色,恢复正常工作,厥证未再复发。(苏州市中医院陈实:《江苏中医杂志》1981年第5期)
[编者按]中医学认为,癫痫是由于痰邪上逆引起,其病位在头部。如《杂病厂要》引《纲目》云:“邪气逆上,则头中气乱,头中气乱,则脉道闭塞,孔窍不通,故耳不闻声,目不识人,而昏眩无知,仆倒于地也。以其病在头巅,故曰癫疾。治之者,或吐痰就高越之,或镇坠痰而从高抑之,或内消痰邪使气不逆……。”又云;“凡癫痫仆时,口中作声,将省时吐涎沫,省后不复发,时作时止。”尚未见古书有“腹痛性癫痫”之记载。推其病机,可能是痰气盘踞膈间,使血脉瘀滞所致。而痰气之成,良由阳虚湿聚而起。本案主治者采用温阳化湿和荣法,实寓内消痰邪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