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必修三备课】《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备课资料

 昵称15221501 2019-09-30

九江市一中  周明学

课程标准:(1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2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汉字、国画京剧(解放前称京剧为“国剧”、与中医(解放前称中医为“国医”、被誉为中国四大国粹。

一、汉字与书法:

1、汉字:

文字共性: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全民的书面交际工具。

世界文字类型:

表形文字:又叫象形文字,人类文字发展的最初阶段。

表音文字:又叫拼音文字、字母文字,语音一变化,古代拼音文字则成“天书”。

表意文字:超越了形、音,象形文字符号化,只表意,不表形,不表音,读音古往今来变化大,但字义变化不大。

汉字特点:

1)是表意文字,不是拼音文字

世界上多数地区使用的是拼音文字,汉字是表意文字,与语音不发生直接联系。同一字在不同时代、不同地方可有不同的读音,含义有变化,但多数变化不大。

所以有较强的超越时空性。

超越时间:古今可通,上千年的文献中的汉字,今天照样认识,其中看不懂的,不是汉字本身,而是古今语义的变化。比如,宋元明清的小说,今天阅读起来基本上无太大的困难。而同一时代的拼音文字记录的文献,今天一般人就难看懂了,只有专家才能看懂,因为拼音文字要随词语读音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拼音文字。

超越空间:尽管读音不同,方言各异,但含义一样,所以书面文字,如书信,仍然能够彼此沟通。如“日本”,东北话音“一本”,湖北、赣北一带音“二本”,上海话音“十本”。

2)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3)发展为书法艺术

汉字起源:图画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

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陶片上的刻划符号——图画,有的发展为绘画艺术,有的发展为图画文字(可以识读的图画),比象形文字更“象形”。中国文字和绘画在起源上是相通的,即“书画同源说”。

字体演变:

汉字形体的变化,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笔画;一是结构。本课主要是从笔画变化的角度介绍,因为笔画的变化是主流。

汉字字体(笔画)演变可分为古文字和隶楷两大阶段,即古文字阶段和今文字阶段,分水岭是秦代的“隶变”。

图画文字(原始文字)古文字今文字

图画文字:邓章应、李俊娜对象形文字和图画文字的认识历程》(《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一文:象形文字和图画文字是传统文字学上的两个术语过去在指称外延上有重叠之处在内涵上也有混淆近来人们有意识地进行区分认为图画文字是文字产生之后最初的发展阶段象形文字则是图画文字之后的阶段

以前对象形文字的认识汉代时人们就使用“象形”表示汉字六书的一种造字法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首次对“六书”作了界定其中“象形”为“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即随着事物的轮廓用弯曲的线条画出物体的形状。但用这一术语来指称成系统的汉字则比较晚孙诒让《名原》提到汉字发展的三个阶段最初始的是“画成其物,全如作绘”的“原始象形字”然后发展为如一般甲骨文那样经过简化省略的“省变象形字”最后发展为《说文》篆书那样截然有别于图画的“后定象形字”。孙氏提出的“象形字”概念已经超出了“六书”中象形的含义用以概括汉字中表意方面的一大类型已经涉及汉字性质的问题。除了用象形文字”指称汉字外,国人早期也用“象形文字”指称埃及古文字,

以前对“图画文字的认识。梁东汉认为,汉字起源于图画,逐渐演变为早期的图画文字。早期的图画文字与图画有本质的区别,前者不是艺术形象,只是假设的书写符号。关于图画文字的性质,存在争论。一种观点认为,图画文字不是真正的文字,因为它不反映语言形式;一种观点认为是原始文字,因为它反映了语言形式。

“图画文字”与“象形文字”的关系:一种看法,它们在指称音意文字时重叠,不好区分;一种看法,“图画文字”指称不成熟的原始文字,“象形文字”指称成熟的音意文字,可以区别。也有学者认为,即使在理论上和课堂教学中,能够寻找两者的区分标准,但若用于具体的文字研究实践中,则难免遇到重重困难。

故字体演变的最初情况只提最早的“图画文字”,不提象形文字,回避它们关系的学术争论。

古文字:字面的含义是古代的文字”,实际上是指古文之字。也就是说,不是“古之文字”,是“古文之字”,汉代通行隶书,因此把秦以前的字体叫做古文,包括甲骨文、大篆、小篆等(从书写材料看,有甲骨文金文、陶文、玉石文字、简牍帛书等。从字体看,有甲骨文、大篆、小篆等。“甲骨文”既是从书写材料角度命名,也是从字体角度命名)

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1899年,在殷代都城遗址(今河南安阳小屯)被发现。甲骨文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汉字的“六书”(六种造字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在甲骨文中皆有体现,甲骨文中形声字约占27%,可见甲骨文已是相当成熟的文字系统。

甲骨文有占卜性刻辞和记事性刻辞,前者为主。完整的卜辞包括:叙辞、命辞、占辞、验辞。是商王朝珍贵的政治史资料。至今发现的甲骨文单字约4500个,能够释读的约1500字。

2009年中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在甲骨文的故乡——河南省安阳市隆重开馆,它以出土文字文物为支撑,荟萃了历代文字样本精华

大篆:何谓大篆?文字界、书法界看法不尽一致。如唐兰认为“由春秋到战国初期的文字,就是所谓大篆”(唐书156页)。由于对“大篆”的理解有分歧,目前很多文字学者都避免使用这个名称。

殷商文字甲骨文至西周演化为大篆其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然而,至战国时,各诸侯国“车途异轨,律令异法,言语异声,文字异形”,汉字进入一段混乱时期。针对不同的书写媒介,大篆亦有金文(或称“钟鼎文”)、籀文之别。一般认为石鼓文籀文的代表石鼓文刻于花岗岩石上,因石墩形似鼓,故称为“石鼓文”。

小篆秦朝的大一统和书同文结束了这段混乱期。公元前223年,李斯奉诏“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创制小篆。文字的统一也将不同的族群焊接成了一个伟大的民族“书”必“同文”成为汉字顽强坚持的原则

李斯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字音字义相同而字形不同的一组字,创制的统一文字——小篆,因此小篆又被称为“秦篆”,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据研究,小篆的字形绝大部分是战国时期就流通于秦国的秦国篆书,少部分是省改后的秦国篆书和吸收自六国古文中的古字;而有了小篆一名,整理以前的秦国篆书才被称为大篆小篆”之“小”,简化之意。

小篆的制定是中国第一次有系统的将文字的书体标准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即“书同文”。正字运动确定正规使用的、书写和语法符合相关规范的文字大部分的正字运动都是由政府强制推行的)。

秦书同文,但语异音,到民国初年才大力提倡读音统一。目前提倡的“请写规范字,请讲普通话”是正字、正音。秦书同文,统一字体,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必须保证皇帝诏令、中央政令的畅通和信息的准确传递。车同轨、修驰道,皆出此目的。

甲骨文、大篆、小篆等古文字属于象形文字,也是线条文字

今文字:是与古文字相对的一个概念一般指从隶书到现在所通行的汉字。隶书是汉字发展的一个转折它的出现打破了汉字的传统模式,使汉字形体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彻底脱尽了图画痕迹和象形意味,奠定了现代汉字的基础。因此,隶书被看作是今文字的开端。今文字包括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

隶书:小篆是官方统一字体。秦朝民间出现更加简易的字体——隶书。隶书之名,说源于这种字体开始时专供秦代的徒隶(二义:刑徒奴隶,服劳役的犯人专指狱卒狱卒使用,故称隶书徒隶之书;二说为应付管理大批徒隶所需的繁重文书工作,官吏快速而草率、简化书写,因名之隶书。

有学者认为,隶书的出现是春秋战国时期以来文化下移的结果。春秋以前,文字为贵族所垄断。春秋战国之交,旧贵族没落,文字使用开始扩散到民间。进入战国时代以后,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和迅速发展,文字的应用越来越广,使用文字的人也越来越多,因此文字形体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剧烈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俗体字势力的迅速发展上。俗体字指通俗流行而字形不规范的汉字,别于正体字而言。因为文字使用越来越广泛,传统的篆体由于书写较为复杂,为了加快书写速度,在应用时往往为了快速书写的需要,俗体因此发展起来。到了战国晚期正体演变为小篆,俗体则发展成为隶书。隶书是来自民间的、简易的、不规范的字体。隶书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隶书化圆转的弧形笔画为方折,书写速度更快。

汉字从篆书演变为隶书的过程,叫隶变”(又称为隶定)。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古汉字演变成现代汉字的起点。有隶变,才有今天的汉字。在隶变中,中国文字由小篆转变为隶书。隶变是中国文字发展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结束了古文字的阶段,使中国文字进入更为定型的阶段,隶变之后的文字,接近现在所使用的文字,也比古文字更容易辨识了。成为古今汉字的分水岭隶变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是汉字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变革

隶变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

1)解散篆体,改曲为直:隶书不再顾及象形原则,把古字“随体诘诎”的线条分解或改成平直的笔画,以便书写。

2)偏旁分化:在隶书里,独立成字和用作偏旁的写法明显不同。

3)偏旁混同:隶书以求简便,把某些生僻的或笔画较多的偏旁,改成形状相近,笔画较少,又比较常见的偏旁。

4)结构简省:隶书往往把篆文的两笔并为一笔,或是把两个以上的偏旁或偏旁所包含的部分合并起来,改成较简单的笔画结构。

5)圆转不断的线条变为方折的断笔:隶书为提高书写速度,形成点、横、竖、捺、钩、折等笔画。

在隶变的过程中,许多汉字构形都被简化了,字型变圆形为方形,线条变弧线为直线,笔画变繁杂为简省。汉文字从此脱离了图画痕迹和象形意味变成了便于书写的符号。此外,隶定以后,出现了现在仍沿用的偏旁和笔划系统,而且偏旁都有一定的规律,例如亻、口、火、木、冫等形旁多在汉字的左边;力、见、刂、鸟、斤等形旁都在右边;冖、雨、穴等形旁都在上边;凵、心、皿等形旁都在下边等。这些书写的规律,对认字和书写方面都带来很大的方便。

篆书仍然保留了象形特征的线条文字,隶书则属于象形特征消失的笔画文字(笔画是汉字的最小构成单位。笔画可分为横(一)、竖(丨)、撇(丿)、点(丶)、捺()、折(乛)等几类,具体细分可达30多种)。

另外,也有人认为,秦朝的隶书一般称这种隶书为古隶或秦隶,是古文字到今文字的过渡形式。西汉在秦隶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变化,逐渐发展而成汉隶,又称今隶、八分书,成为在正规场合下可以采用的新字体,是今文字的开端。

草书:汉代民间出现比隶书更简捷的字体——草书。草书有:草隶(早期的草书,笔画连写,字与字不相连);章草(由草隶加工而来,流行于东汉章帝时代,故称章草);今草(由章草演变而来,笔画相连,字与字也相连,相传王羲之所创;狂草(在今草基础上产生,字形随意改变,笔画任意勾连,字字连属,辨识困难,故称狂草。完全脱离文字的实用目的,变成了随意挥洒的线条艺术)。

楷书:东汉末年由汉隶、草书经过简省演变成的一种字体。又称正书、正楷或真书,唐以后改称现名。楷,指规格整齐、可为楷模的意思。南北朝以后,楷书终于成了主要的字体。现在通行的楷书,其风格大体上是由唐代书法家的作品所奠定的,唐人楷书完全革除了南北朝楷书中残存的隶书遗意,因而唐代楷书才完全成熟。汉字到楷书就基本定型了,此后书写无多少变化,只是简化一些罢了。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隶书或者楷书的快速书写,比楷书易写,比草书易认。产生于东汉末年,盛行于魏晋,直到今天,还是日常写信、记帐、记录、起草文稿等时运用得最广泛的手写体。

隶书、楷书是正式字体,草书、行书是辅助字体。

隶书、楷书属于笔画文字。

字体演变原因:

1)追求书写的便利和美观

汉字由图画文字变为线条文字,进而变为笔画文字。古文字用的是以弧线为主的线条,而隶书、楷书用的是撇、捺等一系列笔画。

由弧线变为直线,一笔直下,速度无疑是加快了。

2)书写材料、书写工具和书写方式的变化

如竹木简、帛、纸;刻刀、毛笔;中国古文正规的书写方式是:竖书成行,自上而下写满一行后,再自右向左换行。

纸未发明以前,古人用的“纸”是竹简、木条等,在竹简上写字,竖着写方便,串成书,卷成卷,读起来方便,如果在竹简上横写,串成书,卷成卷,读的时候,双手不好绽,不方便。由右向左写,也是为了卷藏绽阅方便。逐渐成习惯,后来发明了纸,但由上到下、由右到左写字的习惯没改,直到辛亥革命以后,借鉴西方文化优点,与国际社会接轨,汉字书写形式才逐步改成现在的横排、由左向右书写。

字体演变趋势:简化(由繁到简)

1)图画描绘性纪录方式符号性纪录方式

2)写法和结构趋简

3)弧形线条直线

或者概括为:

图画式的符号→线条式的符号→笔画式的符号

作用:

1)增进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文化的重要载体)

2)难认难学难写,导致文盲多、近视多

2、书法:

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的书写艺术,是汉字文化圈独有的艺术形式。

阶段:

1)魏晋以前,自发阶段,不刻意追求美观,实用功能为主。自发自觉相对不自觉的指人们未认识﹑未掌握客观规律时的一种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为客观必然过程所支配往往不能预见其活动的后果。

从甲骨文的文字看,已经具备了中国书法的用笔、结构、章法的三要素(也有人认为四要素,加墨法”)。

书法的用笔,主要包括笔法、笔力、笔势、笔意等艺术技巧。笔法,指用笔的方法。用笔的方法有:起笔、收笔、圆笔、方笔、中锋、侧锋、露锋、藏锋、提按、转折等。笔力,指笔画的内在力量。无论是刚健或柔软的笔画线条,在用笔中要表现出有一种内在的力量感。笔势,指用笔时所形成的气势。笔势有笔断而气势不断,点画形状虽各不相同,但其势则浑然一体。笔意,即笔画线条所表现的感情、意趣等。这种意趣往往是作者的感情在书法中的流露和表现。

书法的结构汉字是由各种不同的笔画构成的笔画如何组合才能美观,产生结构的艺术技巧。结构又称结字、结体或间架。书法的结构往往就文字的结构规律和作者的审美情趣做合适的艺术安排。这些艺术规律有疏密、虚实、欹侧、匀称、和谐、聚散、呼应等。书法的结构是根据这些规律和技巧表现文字的形式美,给观者以丰富的美感、情趣,借以引起无穷的意境和趣味。

书法的章法章法有大小之别。小章法即一字之内的点画关系如何布置,或几字之间怎样安排。大章法既是通篇字与字、行与行、正文与落款及用印之间的关系谋划、布置等,它要求一幅作品的字里行间有呼应、顾盼,要协调通畅而有整体感。章法的组成有如下几个方面:形制:即规格,形式如中堂、条幅、对联、横幅、斗方、扇面等。正文:这是作品的主体部分,书写者要根据字数、字体和形制的不同来决定章法的布局。行款:即落款,指正文之外的文字。有上、下款和长、短、穷款之别。内容一般为正文出处、书赠对象、时间、书写原因、跋语等,下款为时间、书者或斋馆、名号等。但一般情况极少有全部写齐的,故以短款、穷款居多。可视章法需要而定。钤印:分姓名印、斋馆印、年号印、肖形印、闲印等。形有方、长、圆、椭圆、随形等。文有白、朱(即阴文、阳文),除姓名印外都可做引首印。即盖章在第一行第一字下外侧为多。姓名印可分姓印与名印,视作品情况用一、二方均可。至于印的大小视款字大小而定。我们以为宜小不宜大,绝不可超过款字大小。

书法的墨法墨法也常为书法家所重视。用墨的方法有:浓墨、淡墨、干墨、渴墨、湿墨、枯墨、涨墨等。淡墨,古人作书多不采用,明董其昌爱用淡墨,及到近代便大量采用,并在一字之中,浓淡互用,笔画之间,彼此渗透产生丰富的意趣。

2)魏晋以后,自觉阶段,兼具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书法艺术全面成熟,书法的主要书体已经定型,以后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艺术风格上。

代表:

1)楷书:魏晋楷书有定鼎之功。古代以为立国的重器王都所在即鼎之所在,故后世称定都为“定鼎”。贡献最大是曹魏东晋王羲之“书圣”)。

钟繇151-230),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官至太傅,魏文帝时与当时的名士华歆、王朗并为三公,有二子:钟毓、钟会公元263年,他与邓艾分兵攻打蜀汉,导致蜀汉灭亡。此后钟会欲据蜀自立,与蜀汉降将姜维共谋其事,却因部下的反叛而失败,自己也死于部将兵变。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据传是楷书(小楷楷书之小者)的创始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钟王”。

钟繇在学习书法艺术时极为用功,有时甚至达到入迷的程度。据《书苑菁华》记载,钟繇临死时把儿子钟会叫到身边,交给他一部书法秘术,而且把自己刻苦用功的故事告诉钟会。他说,自己一生有三十余年时间集中精力学习书法,主要从蔡邕的书法技巧中掌握了写字要领。在学习过程中,不分白天黑夜,不论场合地点,有空就写,有机会就练。与人坐在一起谈天,就在周围地上练习。晚上休息,就以被子作纸张,结果时间长了被子划了个大窟窿。见到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等自然景物,就会与笔法联系起来,有时去厕所中,竟忘记了回来。这说明了钟繇的书法艺术确实是自己勤学苦练的结果。

楷体书法最为著名的四大家是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最初的“开元通宝”欧阳询题写)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頫(赵体)

中国书法艺术和书法理论,发展到唐朝达到第二个极盛时代,出现了历史上许许多多书法艺术家和书法理论家,并开创了有唐一代新风。有记载有姓名的书法艺术家和书法理论家,就达一百八十多人。马宗霍在《书林藻鉴》中记载能书之人有二百四十五人之多,而大量民间无名书法家尚不在其列。这两个数字虽不完全一致,但却说明了唐朝书法艺术的繁荣昌盛。

纵观有唐一朝,其书法成就和唐诗一样,异常光辉夺目。大书法艺术家之多,大书法理论家之多,都是历史上少有的。为什么唐朝在书法艺术上比历史上第一极盛的晋朝更发展、更繁荣、更昌盛呢?下列原因是比较明显的。

一是唐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繁荣昌盛

二是书法教育定为制度并作为政府铨选官员“四才”标准之一。

中国历史上,专门的书法教育可从汉朝算起,当时叫“书馆”,教师叫“书师”。到唐朝书法教育作为制度定下来。在隶属国子监的六所高等学府中,有一所便是“书学”。唐朝科举的六个科目中,书法为其一科,名叫“明书”。中央政府铨选官员,以“四才”为标准,其中“三曰书,楷法(一作书法)遒美(必修1页15)。唐朝政府还为书法家设立专门的官职。在皇帝身边的有“侍书学士”,唐朝的书法大师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权都先后担任过这个职务。

三是帝王后妃爱好书法和在书法上取得成就者大有人在。

唐朝传二十二主,其中有十一主是书法名手,这十一主是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唐肃宗李亨、唐代宗李豫、唐德宗李适、唐顺宗李诵、唐宣宗李忱。后妃中主要有窦后、武后。王和公主中,主要有汉王李元昌、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魏王李泰、曹王李明、岐王李隆范、临川公主、晋阳公主,等等。

陈思《书小史》内说唐高祖李渊“其性宽仁,善书,尤善行草,工而且疾,结字不拘常体,而笔迹韵媚可爱”。《书小史》称唐太宗李世民聪明英异,有大志,兼资文武,博览群书,善属文。《书断》说李世民“工隶书飞白,行草得二王法,尤善临古帖,殆于逼真;贞观初,锐意临玩右军真迹,人间购募殆尽”。《唐会要》记载,李世民让臣下“以金帛购求王羲之书迹,天下争赍古书,诣阙以献。”“贞观六年正月八日,命整洁御府古今工书钟王等真迹,得一千五百一十卷”。

四是文臣武将中有不少人在书法艺术上造诣很高。

唐朝初期,由于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皇帝爱好和提倡书法,建立书法教育机构,并将书法作为铨选官员的标准之一,因此在文臣武将中有不少人书法艺术造诣很高。像有名有大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李邕、李阳冰等人,这里暂且不谈。唐朝二百九十年中,不以书法知名的文臣武将,也有一百多人在书法艺术上造诣是很高的。

文臣官至司空文昭公的房玄龄是唐初一位名相。《唐书》本传云其幼警敏,贯综坟籍,善属文,书兼草隶,后图形凌烟阁。《述书赋》称“房文昭则雅而能和,隐而不讹,精神正气,胸臆余波,若频萍异品,共泛中河”。

在武将中,书家也不乏其人。宋令文,高宗时为骁卫将军,东台详正学士,《书断》云:奇姿伟丽,身有三绝,曰书画力。尤于书备兼诸体,偏章在草,甚欲究能,力用虽殷,筋骨终寡;翰简翩翩,甚得书之媚趣。”《书小史》也称宋令文“公有三子,之问以文词知名,之悌有勇力,之逊精草隶,世皆谓得父一绝

五是许多作家、诗人、妇女和僧道都是书法艺术家和书法理论家。

唐朝许多作家、诗人、妇女和僧道都是书法艺术家和书法理论家。诗人王维,官至尚书右丞,《书小史》称其善草隶书,善画,能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

大诗人李白,现存墨迹《上阳台》。《书诀》云其大字得陶隐居梁昭明之法,而雄逸秀丽,飘飘然有仙气。山谷题跋云:“李白开元天宝间,不以能书传,今其行草,不减古人,盖所谓不烦绳削而自合者欤?”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官至吏部尚书。《书诀》云其书似颜鲁公,流传墨迹,有《送李愿归盘古序》、《送孟东野序》、《嵩山天封观刻石》、《惠林寺题名》、《华岳寺题名》。

唐宋八大家的另一位柳宗元,累官监察御史。《书小史》称其少精敏,文章卓伟,善书,家蓄魏晋尺牍甚富。《六一题跋》云“子厚(宗元字)所书碑,世颇多有,书既非工,而书画多不同,疑喜子厚者,窃借其名以为重。”郑杓《衍极》云:“昌黎(韩愈)知其理而功浅,子厚雅有负抱,而有永兴公(虞世南)之余韵。”

被称为“诗圣”的杜甫,《书史会要》称其楷隶行草无不工。《宣和书谱》也称李商隐“然字体妍媚,意气飞动。”

在僧道中,成为书家的更多,除怀素、怀仁、高闲、辨才外,释亚楼、释贯休、释洪堰、释湛然、释梦黾、释文楚、释齐已、释元雅、释景云及羽士钟离权等人也很有名。

2)草书:东晋书圣王羲之、小圣王献之父子,并称为“二王”;唐朝“草圣”张旭、怀素齐名,人称“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

3)行书:东晋书圣王羲之,唐代颜真卿,北宋苏轼,元朝赵孟頫,明朝文征明等。

二、中国画(又叫“国画”):

笔、墨、丹、青:中国绘画的用具和材料。

中国画的别名叫“丹青”(名画家“陈丹青)。“丹”主要是朱砂,朱红色“青”主要指蓝靛,青色。所以“丹青”既可以指朱砂、蓝靛——中国画的两种基本颜料,也可以指朱红色、青色——中国画的两种基本颜色。

可见绘画艺术是运用线条(笔、墨)和色彩(丹、青)的造型艺术

“绘画”二字既是艺术门类名称,也是这个门类的表现手法。“画”即用“线”勾成,“绘”即反复地“画”,实是“涂”,古称“绘”,设色的方法也。

中国画:是用毛笔(毛柔软,笔端尖)蘸水、墨和植物颜料为主作画于绢或纸上,这种画种被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属于水墨画体系。

西洋画:油画笔(毛硬,笔端整齐、有弹性)、油质颜料(矿物为主)油画(厚,刷有保护层,不漏油)、木板或厚纸板上画成。属于油画体系。

1、分类:

1)按照艺术手法分:

①工笔画:亦称“细笔”写意”对称“工”即“工整”,就是用工整、严谨的技法来描绘对象;画在熟宣纸或绢上的是先用线构图用线条造型用线在画面上构画出要画景物的轮廓讲究的主要是外形精细注重形体准确、细腻求形似,写实为主。

②写意画:俗称“粗笔”“工笔”对称不求工细形似,只求以精练之笔勾勒景物的神态,抒发作者的情趣画在生宣纸上不用线打轮廓一般是根据画家的感觉和画面造型需耍把见得到和见不到景物似像非像的图像摄进画面讲究的主要是神韵洒脱追求画面及物体的神韵、气势、意味等求神似,写意为主。

半工意画(又称兼工带写):是有深厚的工笔基础加上意境的渲染,做到粗中有细,细致中有奔放激情的一面,既含蓄狂热。有逼真的形象和传神的写意紧密相结合的手法。

2)按照表现内容分:

①山水画: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隋唐时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

②花鸟画:以花卉、花鸟、鱼虫等为描绘对象的画,称之为花鸟画。花鸟画描绘的对象,实际上不仅仅是花与鸟,而是泛指各种动植物,包括花卉、蔬果、翎毛、草虫、禽兽等类。

③人物画: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之通称

3)按照画家身份分:

①工匠画:有人叫“画工画”,以绘画为谋生职业的艺术工人的作品,民间专业画家。

②文人画:又叫“士大夫画”,作者多为文人、士大夫,业余画家。

③院体画:又叫“院画”,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主要在宋代,宫廷专业画家。

2、艺术特征——“传神写意,遗貌取神”或者“写意传神,得意忘形”(似与不似之间)

西方绘画重在再现,中国画重在写意。近代画家陈师曾曰:“西人之画,目中之画也;中国人之画,意中之画也。”

“貌”是物体的外部形状;“神”是物体的内在精神(如人物的神采,山水的气势,花鸟鱼虫的生机等)

如何“传神”“神似”?

如人物画,认为眉、目、口的表情是传神之形,画家对这些部位要抓得很准,至于其他部位的描绘,则认为少、失无妨矣。

注重神似,忽视形似,“遗貌取神”是中国画最大的审美特征之一。

3、简史:

1)远古时代:萌芽时期,代表作《鹳鱼石斧图》(彩陶画)

彩陶画中,题材相对集中在鱼鸟虫兽与人,以鱼的题材最多,与生殖崇拜有关。

《鹳鱼石斧图》:1978年出土河南省,大约距今五六千年仰韶文化晚期的作品。该画已经出现“画”线“绘”色的手法。说明已有明显的装饰意图,对线条和色彩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反映了原始人的审美意图。

2)战国时期:成熟时期,人物肖像画为主,代表作《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帛画),两者都属于非衣性质。

非衣,一种物品,主要指丧葬出殡时张举的一种在帛上绘出图画的旌幡。入葬时作为随葬品将其盖在棺上。

《人物龙凤图》:1949年出土于长沙楚墓,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帛画。这幅2300多年前的古画,是葬仪中使用的旌幡,画中一位侧身妇女,阔袖长裙,双手合十,像在祈祷。妇人头顶上有一只腾空飞舞的凤鸟,尾羽向上卷起,左边一条体态扭曲的龙,正向上升腾,因为有一只足已经剥落,看上去好像只有一只脚,所以曾经被误认为是夔(传说夔只有一足)。对于这幅画的内容,研究者有多种推测,有人认为,这个妇人就是墓主人的肖像,前头的龙凤正引导她升天,有的认为这幅画描绘了女巫在为墓中的死者祈祷并以龙凤引导升天的巫术绘画。还有专家认为,凤与龙的争斗代表了善与恶的斗争,女子正在为善良战胜邪恶而祈祷。究竟何者为确,尚有待进一步探讨。在绘制上沿用“线描”(画)和“涂色”(绘)古老方法,以勾线和平涂相结合,线条刚健古拙,尤其是在刻画凤凰时,飞扑的利爪劲挺,冲天的尾羽富于弹性。

在《人物龙凤图》中,墓主人为女性,则以凤为主。在《人物龙凤图》上,凤在相争中无疑是主导者,胜利者,龙是陪衬者,失败者。

《人物驭龙图》:1973年出土于长沙楚墓,在《人物御龙图》中,墓主人为男性,则以龙为主。到了《人物御龙图》时则完全相反,龙反败为胜,凤一落千丈。

以上两幅画招魂和升天的主要媒介物由凤变为龙,包含着楚人由崇凤向崇龙转化的深层文化内涵。

龙凤变迁的历史文化背景:龙转败为胜,凤由胜转败,当发生在楚汉相交之际。因此,这种变迁离不开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楚人崇凤(当然,崇凤者并不限于楚人),而楚国周边,东方的吴国和越国则崇龙,北方的中原各国也崇龙。吴越曾是楚的劲敌,偏偏都以龙为图腾,这就使楚人对龙更添了几分恶感。可是,华夏却对龙有好感。先前正在华夏化的楚人,从华夏的物质文明中接受了作为纹饰的龙,从华夏的精神文明中接受了作为神物的龙。后来,越灭吴,楚灭越,及至战国中期,吴越故地已成为楚国的郡县,龙对楚人已失去了威胁的作用。

恰当其时,龙巡行天地、管领江河的灵性却在楚人的意识中生了根。于是,楚人对龙就又爱又恨了。在刺绣纹样中,龙也是壮美的,然而通常只能担当陪衬甚至反衬的角色。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拔郢后,楚人被迫背井离乡,迁往吴越故地- -江淮和淮海,当然会更多地接受龙文化的影响。淮海既是楚文化的消失处,又是汉文化的发源地。楚汉文化在此交替,凤龙文化在此递变。汉高祖刘邦也出生在这里,《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其母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瞑,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因而,刘邦为龙种。以后,刘邦斩白蛇起义,更托老妇之言称赤帝子杀白帝子,进一步揭开汉文化崇龙的序幕。由此,非衣上多龙而少凤、崇龙或崇凤,不仅成为楚非衣和汉非衣,而且成为楚文化和汉文化的界限之一。

两幅画成熟的依据:

其一,线条流畅,色彩绚丽

绘画是线条与色彩的造型艺术。

其二,该帛画是葬礼仪式中的绘画用品,表明绘画进入到独立发展阶段,绘画作品具有独立使用的价值。即从装饰到独立使用。

3)魏晋时期:最重要的发展时期,以前绘画由无名画工承担,作品不署名款,无需辨真伪,不须理论指导。

成就:

①士大夫画家活跃,形成了中国画的理论体系

魏晋以前,绘画主要是画工从事的职业,未产生完整而独立的绘画理论,一些绘画理论缺乏系统的论述,在绘画方面并未引起重视。

魏晋时期,东晋顾恺之等提出“传神论”(不求过分的形似而重神情表达),其三部画论著作《论画》《摹拓妙法》《画云台山记》。南朝谢赫著有《画品》,是一部较为完整的绘画品评专著对魏晋以来27位画家进行品评,并首先阐明了绘画的功能和艺术要求,即品评绘画的教育功能和艺术标准在此前提下列出品评画家优劣提出绘画六法,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采,经营位置,传模移写。六法的提出具有绘画实践及理论探讨的总结意义,对后来绘画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标志中国画理论体系的确立,树立了中国画的艺术标准。

产生了山水画

作为中国画重要门类之一的山水画这时独立形成?

③留下了《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传世名画

《女史箴图》:作者顾恺之。原作已佚,现存有唐代摹本,原有12段,因年代久远,现存《女史箴图》仅剩9段,为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348.2厘米。此图依据西晋张华《女史箴》一文而作,原文十二节,所画亦为十二段。作品注重人物神态的表现,用笔细劲联绵,色彩典丽、秀润。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现收藏于大英博物馆,由于英国方面知识欠缺,保管不善,将其拦腰截为两段,并出现了掉渣现象。故宫博物院另藏有宋代摹本,水平稍逊

“女史”是女官名,后来成为对知识妇女的尊称;“箴”是规劝、劝戒的意思。西晋惠帝司马衷是个弱智,国家大权为其皇后贾氏独揽,其人善妒忌,多权诈,荒淫放恣。朝中大臣张华便收集了历史上各代先贤圣女的事迹写成了《女史箴》,以为劝诫和警示,被当时奉为“苦口陈箴、庄言警世”的名篇,流传甚广。后来顾恺之就根据文章的内容分段为画,每段有箴文(除第一段外),各段画面形象地揭示了箴文的含义,故称《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顾恺之依据曹植的《洛神赋》绘成。现存辽宁省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美国弗利尔艺术博物馆等多处,大多为宋代摹本

原因:

①政治黑暗,文人寄情于此

江南经济得到开发

纸张成为主要书写工具

文学、宗教的发展

4)隋唐时期:全面发展时期

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等创作出《游春图》《步辇图》《送子天王图》等优秀作品

《游春图》:我国存世最早的山水画卷《游春图》,此图为隋朝展子虔作,绢本设色,无款。画高43厘米,长80.5厘米。是中国存世山水卷轴中最早的一幅。画上有宋徽宗赵佶题“展子虔游春图”六字。画面以青山绿水为主体,生动描绘了许多人物游春情景,巧妙地表现出阳光和熙的春天。在规划技法上,创造性运用了青绿勾填,和画枝干与人物直接用粉点染等方法。从而改变了过去人物画补景中常见的“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稚拙状态,标志着山水画已开始成为独立的画科。《游春图》奠定了山水画的基础,开创了“青绿山水”的端绪。

《步辇图》:阎立本所绘是以贞观十五年(641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唐太宗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它是汉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

步辇:帝王所乘坐的代步工具,通常称为,本来和车一样是有轮子的。秦以后,帝王、皇后所乘的辇车被去轮为舆(轿子),由马拉改由人抬,由是称作步辇,更多了一些典雅和休闲的气息。

《送子天王图》:又名《释迦降生图》,乃吴道子根据佛典《瑞应本起经》绘画。现藏日本国大阪市立美术馆。图分两部分,一为天王送子的情节,一为描写释迦摩尼降生后,其父母抱着他去向诸神礼拜的故事。图中人物不再是眼眶深凹、脸色黝黑,而完全是汉人模样,反映了佛教已经完成了本土化。

《送子天王图》反映了吴道子的基本画风。吴道子打破了长期以来沿袭的顾恺之陆探微“紧劲联绵,如春蚕吐丝”那种游丝描法,因为游丝描的线条圆润挺健,但如铁线一般而无变化。吴道子开创兰叶描,“行笔磊落,挥霍如莼莱条,圆间折算,方圆凹凸”。他用笔起伏变化,状势雄峻而疏放,表现了内在的精神力量。同时,他敷色比较简淡,甚至不着色。

吴道子所画的人物颇有特色,与晋人顾恺之、陆探微不同,以疏体而胜顾、陆的密体,笔不周而意足,貌有缺而神全;一变东晋顾恺之以来那种粗细一律的“铁线描”,突破南北朝“曹衣出水”的艺术形式,笔势圆转,衣服飘举,盈盈若舞,形成“吴带当风”的艺术风格,风行于时。吴道子善于把握住传神的法则,注意形象塑造的整体性。

②敦煌莫高窟壁画

中国佛教寺院三种类型:

汉式佛寺,一条中轴线对称展开,多在南方。

石窟寺,多在北方。

喇嘛寺,不讲究对称,多在藏、蒙地区。

中国的石窟起初是仿印度石窟的制度开凿的,多建在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从北魏(386—534)至隋(581—618)唐(618—907),是凿窟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在唐朝时期修筑了许多大石窟,唐代以后逐渐减少。中国石窟可分为新疆、中原北方和南方三大地区。形制除佛殿、僧房两大类外,又增窟内立中心塔柱或佛像的塔庙窟。敦煌石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是中国石窟寺的三大代表,属于世界上最优秀的石窟。中国石窟寺绝大多数属佛教也有一些属道教。1992年在新疆吐鲁番附近还发现数十座摩尼教石窟,这在世界石窟寺考古中亦属罕见。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

内容多为佛经故事是十六国至清代1500多年的民俗风貌和历史变迁的艺术再现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迹、经变、神怪、供养人、装饰图案等七类题材

形成花鸟画

据史书记载,到六朝时期,已出现不少独立形态的花鸟绘画作品,如顾恺之的《凫雀图》、史道硕的《鹅图》、顾景秀的《蜂雀图》、萧绎的《鹿图》等,虽然现在已看不到这些原作,但著录资料已表明当时花鸟画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了。

到了唐代,花鸟画业已独立成科,著录中计有花鸟画家八十多人。如薛稷画,曹霸韩干,韦偃画牛,李泓画,卢弁画,张旻画,齐旻画,李逖画昆虫,张立画竹等等,已能注意到动物的体态结构,形式技法上也比较完善。

5)两宋时期:

宫廷画最为活跃

画师供职于宫廷,自周代即有,但作为一个御用画家的完整机构,是宋初正式成立的翰林图画院,直到南宋灭亡才告结束

宫廷画家的作品称院体画或者院画,一般迎合皇帝情调。

兴起画学

画学宋代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创设培养绘画人才的学校,为太学的分支,是皇家美术学院,是一所世界上最早的绘画专门学校学生以绘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为业并修《说文》、《尔雅》、《方言》、《释名》等书。

纳入科举考试之中。中国古代官方创设的绘画教育专门机构只有宋代的“画学”,是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将绘画教育纳入国家正视教育制度。

③风俗画是当时画坛最大的亮点

是人物画的一种。

代表作《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时期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反映了城市经济的繁荣是一件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珍品,各色人物500多位,房子30多间,车、轿20多乘,船只20多艘,牲口60多头。画面虽然密密麻麻,却无雷同、繁杂之感觉。

五代之前,人物画多画的是皇帝、僧道、贵妇、达官贵人的生活,很少画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而《清明上河图》画的是贩夫走卒、引车卖浆的劳动人民,真正具有了现实主义的倾向。

“清明”与“上河”含义之谜

《清明上河图》的专家学者通过对“清明”的考证得出三种观点:一“清明节之意”;二“清明坊之意”;三即“清明盛世之意”。

“清明节”观点的专家学者,有已故文物鉴定专家郑振铎先生,和书画鉴定专家徐邦达先生等。郑振铎先生甚至指出就是清明节这一天。

“清明坊”观点的专家学者,是已故河南开封中学的孔宪易先生,1981年,孔宪易先生在《美术杂志》上发表了《清明上河图——质疑》的文章。孔宪易先生在文章中通过对木炭,石磙子、扇子、西瓜、服饰等考证研究,认为是画的秋景。清明之意是指“清明坊”。根据是当时东京城划分一百三十六坊,外城东郊区共划分三坊,第一坊就是“清明坊”。

“清明盛世”观点的专家学者,有著名鉴定专家史树青先生,史树青先生指出:“清明非指清明节这一天,而是作为称颂太平盛世的寓意,清明即政治清明。”

关于“上河”的含义主要有几种观点: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是指“河的上游”;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是“逆水行舟”之意;也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上坟之意”;还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赶集上街之意”。

新观点:

曹星原《同舟共济:〈清明上河图〉与北宋社会的冲突与妥协》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版)。曹星原认为,《清图》所关涉的内容,并不是大宋宣和年间繁花似锦的清明节日景象,而是宋神宗年间因王安石变法导致的社会紧张感与“同舟共济”的协作。

曹星原认为,《清图》用意,是说明向皇后秉政时期北宋的社会状态,尤其是市民生活的常态。《清图》选取了以汴河为中心喧闹繁华的街市,但被放置在这幅画中心位置的,是一条即将穿过虹桥的船。这条船似乎因为偏离了航道,即将与虹桥发生相撞。于是,无论是船上与桥上的人,都同舟共济,努力试图将船扳回航道,以避免与虹桥发生相撞。在此,曹星原颠覆了对《清图》是一幅简单盛世风俗画的判断,赋予了《清图》更深的政治用意。

《清图》未必是一幅展现盛世景象的绘画作品,它将危机(撞船)置入了作品的中心。同时这幅作品也表明,盛世图像之下,埋藏着更为深远的对立,乞丐、役夫、船工、贩户、商贾、官员、士大夫等等人群构成的北宋末年汴梁的景象中,更可能提醒观者,繁华终究是表面的,而同舟共济面对危机,才是主题。

话本小说、宋词、风俗画都是城市经济繁荣的结果。

6)元明清时期: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成为画坛主流

文人画的大普及,是中国画形成以来最重要的一次转折,也是中国画一次新的“升格”。元代是中国绘画史上的分水岭,文人画开始成为画坛主流。

背景:宋代院体画过分追求形似,多有师承传袭,继承有余,创新不足

特点:

主张神似,多为写意画

主张用墨,多为花鸟画

在色彩与水墨上,文人画更注重水墨的作用,讲究墨分五色,运用墨干湿浓谈的变化(西洋画注重色彩)。

人物故事画相对减少,“四君子”题材较多。“四君子”梅、兰、竹、菊是传统寓意纹样。明代黄凤池辑有《梅竹兰菊四谱》,从此,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画家用“四君子”来标榜君子的清高品德。

通过“四君子”寄托理想,实现自我价值观念和人格追求,最终“四君子”成为古人托物言志,寓兴自我,展示高洁品格的绝佳题材。

③强调作者的个性发挥

绘画发展成为文人寄托情趣的艺术。

融诗、书、画、印为一体

画幅上题字、题诗帮助说法主题,始于宋。

当时画家共同特点:诗、书、画兼擅,他们把诗、书、印作为绘画语言,使绘画成为一门综合性艺术。

代表作:

花鸟画中以四君子”(梅、兰、竹、菊)和松、石为题材的专题画较多,用来寄情寓意,或者比喻人品的高洁,或者抒发自己强烈的爱憎。

中国传统观念认为,这些花花草草具有高尚的品德,好比人中“君子”。“君子”是中国儒家哲学里的一个重要范畴,指具有很高道德修养的人,仅次于“圣人”。在中国人看来,梅花在漫天飞雪的隆冬盛开,不畏严寒,象征君子威武不屈,不畏强暴兰花独处幽谷,清香袭人,象征君子操守清雅,独立不迁竹子虚心劲节,直竿凌云,象征君子谦逊虚中,高风亮节菊花在深秋绽放,顶风傲霜,象征君子孤标傲骨。文人画家用梅、兰、竹、菊比喻君子之风。

九江傅梅影:九江画院名誉院长。擅长花鸟,兼攻山水,以画梅著称,被誉为“江南一枝梅”。

松树挺拔常绿,以松柏象征坚贞松枝傲骨峥嵘,柏树庄重肃穆,且四季长青,历严冬而不衰《论语》赞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与竹、梅一起,素有“岁寒三友”之称。文艺作品中,常以松柏象征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也可代表万古长青长寿的象征

石头坚硬难犯。

以上这些题材不仅在画家笔下常常见到,也是各种文学样式里的常客。艺术家们喜欢这些花草,其实是表现了对高尚道德的景仰和追求。

元朝王冕——《墨梅图》(墨梅,单用墨画的梅花):

王冕《墨梅图》传世不止一幅,课文选用一幅。

《墨梅图题诗》(小学三年级语文已学):王冕在画中咏梅诗——“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作者以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卓尔不群的气概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妍,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明朝徐渭——《牡丹蕉石图》:

此画中芭蕉,牡丹和湖石,均以粗笔泼墨画成,没有做细致刻画,此幅墨韵气势,奔放横溢湖石矗立,两枝芭蕉自石后挺出,阔大的叶子散乱错落。图下方石旁横斜一枝牡丹,迎风挹露。除牡丹叶脉之外,全用泼墨挥写,在一片浮融的墨色中,呈现疏密、浓淡、轻重、干湿的变化,从中透出作者强烈豪放的情感。右边三处题语,浓墨行草,使画面形象更加丰富,诗、书、画构成完整的艺术形式。墨韵气势,奔放横溢,为徐氏不可多得的杰作。

清朝郑板桥——《墨兰图》:

郑板桥对兰偏爱。郑板桥长期栽植兰花,积累了丰富的兰花知识。郑板桥善画兰花,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亦有创新。郑板桥的《墨兰图》兰花二丛,有叶有根,用墨浓淡兼之,纵逸多姿,浓墨画兰叶,浓淡墨点花心,淡墨画兰根,透露出兰叶、兰花、兰根的幽香和无限生机。构图上表现两丛兰花错落有致,兰叶、兰花、兰根相互呼应,增强画幅的整体感。郑板桥自跋“广陵市上卖兰花,现取金钱不肯赊,一笑老夫无长物(长物,多余的东西,如比丘多余的衣钵金银米谷等是,自顽“玩”自画作生涯。乾隆辛末秋九月板桥居士郑燮并题”。乾隆辛末年为1761年。从题跋上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对兰花的重视,市价不菲。而郑板桥喜爱兰花是他“自顽自画作生涯”一生所追求的美好境界。

三、中国戏

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

戏剧是指以舞台演出为存在形式,以演员的动作和声音为主要表现手段,为观众当场表演故事的艺术样式。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它既具有戏剧的一般特点,又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段和审美特征。戏曲将表现审美意境作为最高的艺术追求,唱、念、做、打是其主要的表现手段。程式化、虚拟性是戏曲的主要审美特征,体现出高度的综合性。

戏剧的分类,按其矛盾冲突的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按其容量大小,可以分为多幕剧、独幕剧;按其表现手段的不同,可以分为话剧、歌剧和舞剧。中国戏曲种类繁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剧种主要有京剧、昆曲、豫剧、越剧和黄梅戏等。

中国戏曲历史上也称戏剧。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中国戏曲虽然产生的比希腊、印度晚一些,但是早在汉代就有了百戏的记载,在13世纪已进入成熟期,其鼎盛时期是在清代。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

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粤剧、川剧、秦腔、评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湘剧、黄梅戏

今天的中国已有近400个戏剧剧种。

1、清朝以前的发展:

1)起源:原始歌舞

运用歌舞表现生活是中国戏曲的主要手段。

2)春秋战国:出现专业演员——优伶

优伶,现在多称伶人,所指的是具有身段本事凸出的演艺人员。古汉语里优和伶都是演员的意思。现在伶人或伶多指戏曲演员,有时中文里也会把外国传统戏剧演员称为“伶”,如日本能剧、歌舞伎演员,西方歌剧演员等。“优”很少在现代汉语中指演员,但日语到现在还是把演员称为“优”,如俳优(演员,中文“俳优”本意为滑稽演员)、男优(男演员)、女优(女演员)、声优(配音演员)等。

3)元朝:成熟标志——元杂剧(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

4)明朝到清中叶:昆曲在剧坛占绝对优势,是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剧种,代表作是汤显祖《牡丹园》。

昆曲早在元末明初之际14世纪中叶即产生于江苏昆山属太仓州一带,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明朝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

万历末年,昆曲经扬州传入北京、湖南,跃居各腔之首,明末清初,昆曲又流传到四川、贵州和广东等地,发展成为全国性剧种。昆曲的演唱本来是以苏州的吴语语音为载体的,但在传入各地之后,便与各地的方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衍变出众多的流派,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昆曲腔系,成为了具有全民族代表性的戏曲。至清朝乾隆年间,昆曲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从此昆曲开始独霸梨园,绵延至今六、七百年,成为现今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传统的戏曲形态。

乾隆年间,戏曲分为雅部和花部。昆曲为雅部,其他地方剧种为花部。

“花雅之争”:在中国戏曲史上,花雅之争是清代中叶以来戏曲花部和雅部之间的竞争。一般认为,雅部就是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黄调,统谓之乱弹。雅部,即所谓高雅、正统之戏剧;花部自然带有低俗、杂乱的贬意雅部与花部的划分,对戏曲声腔有明显的褒贬评价,是古代正统的“雅”、“俗”观念对戏曲认识上的具体表现,所以戏曲史中把此时期“花部”诸腔和昆曲争夺剧坛地位的历史称为“花雅之争”。

初期,地方戏不登大雅之堂,被统治者排抑,昆腔则受到钟爱,给予扶持。花部诸腔则在广大人民的喜爱和民间艺人的辛勤培育下,以新鲜和旺盛的生命力,不停地冲击和争夺着昆腔的剧坛地位。民间戏曲的交流与竞赛,提高和丰富,逐渐夺走昆曲部分场地和群众,但还不能与之分庭抗礼,宫廷和官僚士绅府第所演的大多数还是昆曲,花部剧种处在附属地位,主要在民间演出。

乾隆后期,昆曲雄踞之势已遭挑战,民间花部乱弹声音益隆,尤其是乾隆四十四年各地乱弹进京祝寿,就中四川艺人魏长生(魏三)声色新人耳目,一时名动京师,竟使“京腔旧本,置之高阁”,“六大班伶人失业,争附入秦班觅食,以免冻饿而已。”此后虽然皇室竭力地扶持昆剧,但是在花雅之争的长期拉锯战中,昆剧日衰已无可阻挡。几经较量,花部诸腔终以“其文直质”、“其音慷慨”的优势取代雅部昆曲王者地位。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乾隆帝80大寿,四大徽班进京,花部取得最终胜利。

经过持续将近百年的花雅之争”,雅部昆曲最终衰落下来。

2、清朝的发展:

1)京剧的形成和发展:

京剧是在雅部败落、花部繁荣基础上形成的,是徽汉两个剧种在北京融合的产物。

乾隆末(1790年,徽剧戏班进京(京剧形成的载体)

道光年间,汉剧艺人进京,大多参加徽班合作演出,徽汉合流

汉剧是京剧的“内涵”,徽班是京剧的“载体”。没有徽班,汉剧演员无所依附,京剧形成就没有“载体”;没有汉剧演员,只有徽班,京剧形成就没有“内涵”。

1840年左右,京剧形成(据《中国京剧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上卷)

同光中,京剧成熟(“同光名伶十三绝”,清代画家沈蓉圃绘,13位走红演员,京剧艺术的奠基人

民国以来,走向世界

1919年、1930年、1935年梅兰芳先后到日本、美国、苏联演出。

(2)其他地方剧种的出现:

秦腔:流行于我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秦腔的表演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另外,贾平凹第12部长篇小说叫《秦腔》,于2008年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记者问:您的这部小说叫《秦腔》,和秦腔有关吗?

贾平凹:书名是《秦腔》,但并不是写戏曲和艺人的故事。当然书中对此有一些很表面的叙述。秦腔在这本书里是有象征意义的,你可以看作是写的“秦人之腔”,即“陕西声音”之意吧。我在更大的层面上思考的是当代陕西一部分人的生存环境和他们真实心灵世界的细微变化。

越剧:主要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苏、福建等广大江南地区、以及一些北方地区,鼎盛时期除西藏、广东、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据初步统计,约有280多个,业余、民间剧团更有成千上万,不胜统计。

川剧: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川剧脸谱,是川剧表演 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粤剧: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粤剧是融汇明清以来流入广东的海盐、弋阳、昆山、梆子等诸腔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所形成的以梆子(京剧称西皮)、二黄为主的我国南方一大剧种。流行于广东、广西、台湾和港澳。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其发源地一说为安徽怀宁黄梅山,另一说为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调,清末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生的戏曲剧种。

花鼓戏中国地方戏曲剧种,通常特指湖南花鼓戏。湖北、江西、安徽、河南、陕西等省亦有同名的地方剧种。

采茶戏是流行于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的一种戏曲类别。

豫剧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湖北、陕西、甘肃、新疆、台湾、安徽、青海、四川、江苏等十几个省区,是我国最有影响的剧种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