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中这六句话,教你做一个无为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周坤民1234 2019-09-30

《道德经》是先秦道家的代表作,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也是华夏民族的智慧源泉之一。《道德经》中蕴含了许多宝贵的哲理、智慧,对中国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时至今日,仍然有很多人在研究《道德经》,并从中汲取智慧。

《道德经》似乎离我们的生活很远,里面讲了一些玄之又玄的道理,晦涩难懂;可它似乎又离我们的生活很近,可以指导我们的所作所为。

我们到底该怎样把《道德经》的智慧运用于生活和工作中呢?

很多人认为,《道德经》的作者老子是个阴谋家,《道德经》讲的是阴谋之学,老子的学说是:表面上无为,背地里无所不为!其实这是对老子最大的误解。

老子并不是一个阴谋家,他也没有教人阴谋诡计。恰恰相反,老子是教人如何做一个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

《道德经》中有六句话,如果你理解了这六句话,就能够遵从老子的教诲,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了。

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说: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为学指的是追求外在的经验知识,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经验知识越积累越多。但随着知识越来越多,人的欲望也不断增加。比如说,你学了金融知识,你就想去投资,让自己的财富越来越多。你学了机械知识,你就想造更快更强的机器。你学了医学知识,你也会希望大展身手,成为主任医师,赚更多的钱……不论你学什么,都会带来欲望的增长,因为你学的知识、技能就是你谋求利益的工具。

因此老子提出了“为道日损”,他并不是反对学习知识,而是认为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要去除那些欲望。知识还是要积累的,但是欲望必须减少,当欲望被降到最低时,就是无为了。

老子说的“无为”,当然不是指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做的人是废人,怎么会受到老子的推崇呢?所谓无为,就是指不强作妄为。什么是强作妄为呢?就是追逐那些本不该属于你的东西。比如很多人追求高收益,去投资那些高风险的项目,这就是强作妄为。结果有些人投了数字货币亏得一塌糊涂,有些人糊里糊涂进了传销被骗得只剩下裤衩……

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怎么做才是无为呢?人应该效法大地,大地效法的是苍天,苍天效法的是道,道效法谁呢?道是宇宙的本原,它没有可效法的对象,它的本性就是自然而然。

所以,人也应该像道那样纯任自然,顺应万物的自然规律,也顺应自己内心的精神需求,而不是追逐外物,追逐欲望,迷失于物欲之中。这即被老子称为“自然”,也被称作“无为”,无为就是自然。

三、无为而无不为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说: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这句话最容易引起误解。许多人指着这句话说:“看,老子让人表面上什么都不做,实际上什么都做,老子是个阴谋家,《道德经》讲的是权谋之道。”错,错,大错特错,这完全误解了《道德经》的本意。

在这句话中,“无为”是处事的态度与方法,“无不为”则是无为的结果。老子的意思是,如果你能顺应自然规律不妄为,那就没什么事做不好。

可见老子哲学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他仍着眼于“为”,鼓励人们去“为”,去为整个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是老子同时认为应当“为而不恃”、“为而不争”,也就是说,你在贡献自己的力量时,要摒弃自己的私欲,不要占有努力的成果,而要让自己成果被社会大众分享。其实所有的妄为都来自于个人的私欲,如果你没有私欲,也就不会妄为了。

四、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道德经》第八章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老子认为,具有最高道德的人就像水一样。那水有什么样的性质呢?

首先,水滋润万物,养育万物。任何生物都离不开水,庄稼需要水来灌溉,人和动物也需要饮水来维持生命。如果人不吃饭,可以坚持十几天,但如果不喝水,几天就死了。

但是水在滋养万物的同时,并不占有万物。水总是默默无闻的,从不夸耀自己,也从不自恃有功。事实上,如果在不缺水的时候,人不会觉得水有多宝贵,甚至认为水是可以随意浪费的东西。

另外,水还有一种特性,就是总是流向低洼的地方。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总是喜欢追逐权势,向上攀爬,但老子认为人应该向水学习,甘愿处在较低的位置上。

五、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说: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说,水不争,所以世上没有什么能战胜水。

水是世间最柔弱的东西。人把水注入什么容器,水就呈现出什么形状,人让水往哪里流,水就会往哪里流。

但是水又是世界上最不可战胜的东西,别看水那么柔软,但是世上最锋利的刀子都无法切断水流,这就是“抽刀断水水更流”。柔弱的水却可以战胜一切刚强的事物。俗话说:水滴石穿,水一滴一滴的滴下来,可以将坚硬的石头滴穿。柔弱的水如果汇集到一起,便形成了世间最为汹涌磅礴的东西,它将摧枯拉朽,没有什么可以抵御滔天巨浪的威力。

人也要向水学习,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在这里老子宣扬的也不是阴谋论,而是让人全心全意的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才能最终成就自己。

居士我想起以前看过的一则新闻,有一个拾荒卖破烂的老人,靠卖破烂的收入供养了很多贫困儿童上学读书。这位老人正像柔弱的水一样,他感动了全国人民,成为全国人民的榜样,正说明了“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道理。

六、致虚极,守静笃

《道德经》第十六章说:

致虚极,守静笃。

人怎样才能无为、不争呢?老子认为,争是因为人的心中有私欲,如果人没有私欲,就会无为、不争、顺任自然了。

《道德经》中说,人的心灵本来是空灵宁静的,就像婴儿一样,并没有那么多私心杂念。但是外界的扰动,使得人心塞蔽不安,充满了私欲,不再空灵宁静了。所以人要通过“致虚”、“守静”的修养方法,让心灵复归于宁静,就像婴儿一样。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我是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国学经典。点击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