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你读懂了多少?至少这些你应该读到

 fyh7698 2017-09-10

《道德经》你读懂了多少?至少这些你应该读到

《道德经》

《道德经》是一本优秀的哲学著作,它在探究世界的本源的过程中也涉及到修身、治国、用兵等多个方面。现在我们看到了其中关于人生智慧的方面,茫茫的智慧海洋中抽出做人处事等方面的智慧法则,灵活的运用这些法则,将它们贯穿于自己的生活中,将有益终身。


《道德经》你读懂了多少?至少这些你应该读到

顺应自然

《道德经》的第一章就说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里它探究的是万物的本源,那便是道。“无”是自然界天地万物的本始,“有”是宇宙万物产生的本源,“有”和“无”它都是一种道。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本来就有他自身的发展规律,规律不能被改变,一旦规律遭到了损坏,那么,自然界运行的轨迹就将脱离它原本的方向。自然界有它自身的“道”,在生活中也有“道”,它是一种自然的发展规律,生老病死就是人生的常态,因此,面对生我们对它充满希望,面对死我们也能坦然面对。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跟随道的发展。


《道德经》你读懂了多少?至少这些你应该读到

懂得谦虚,不居功自傲

井底之蛙没有见过世界有多宽广所以会认为世界很小,自己就是世界的主宰。当世界没有一个标准的时候,我们心中也就无所谓是非对错,没有了是非对错,做事也变得恣意妄为。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当天下有了一个美的准绳之后,我们便知道什么是美的,什么是恶的。这一章节虽然主要讲的是一种和谐与协调,但是,我们在最后还是能够看到一种懂得谦虚,不居功自傲的人生智慧。圣人兴起万物却不自以为大,生养而不据为己有,施予而不自恃其能,成了也不自居其功。他不自居其功,其功却永恒不灭。我们做不到像圣人那样施与万物,泽被四方,但我们能在我们所取得的那些小的成就上不居功自傲,这样我们既能取得成就,也能得到一个高效的团队,德高望重的声名。对待任何事或者人时保持一颗谦卑之心,因为你不知道世界有多大,你不知道有多少人比你强很多。


《道德经》你读懂了多少?至少这些你应该读到

无私

无私的人生智慧我是从“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这句话中体会到的。这句话说得是天地宽阔而且长远,而天地之所以能够宽阔长远,是因为它不苟且与自身,因此能够长生。圣人能够置自己的生命在后,又能够身先士卒。将自己的身体置之度外,自己的身体又能够得以保存。难道不是因为他们没有私欲吗?这样反而能成就自己的私欲。

在道德经中,这句话阐述的是有无私欲与生命长短之间的关系,没有私欲让我们的生命更加长久。同时我们也能够想到,无私是我们不求回报的去帮助他人,此时我们的内心是纯净的,心中没有杂念,我们能够一心一意的去做一件事情。而其实当我们完成了我们的事情,回首望去,我们在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之后自己也得到了许多,有些便是我们在欲望中想得到的东西。

《道德经》你读懂了多少?至少这些你应该读到

心胸开阔,不追名逐利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这句话的解释是:上善的人如同水一样。水滋养万物而不与之争,汇聚在人们厌恶的低洼之地,因此,像谁这样的善最接近于“道”。他居处在洼地,心胸像深渊一样沉静,深不可测,结交善良之人,说话遵守信用,为政精于治理,处事发挥特长,行动把握时机。正是因为不跟别人争名夺利,所以没有任何过失。

一个心胸宽广的人的前路会比一个心胸狭隘的人的前路会好很多,这是一个所人都明白的道理。但这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的事情,在当今的社会有太多人为了一己之私与他人相互争斗,明枪暗箭尽数使来。像水一样做到上善,做一个心胸宽广的人,不与他人追逐名利,好好的做好自己的事情,这样你自己想做到的事情待到时机成熟也能够达到。


《道德经》你读懂了多少?至少这些你应该读到

学会包容,终身不殆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这句话是说,了解常道则能包容一切,能包容才会公正平等;做事公正平等才会周全无遗,周全无遗就合乎道,合乎道就能长久,终身没有危难。

老子在这句话中肯定了包容是做事公正,周全,终身没有危难的前提条件。可见,老子给予了“包容”这一人生智慧多么高的评价。包容是成就事业的重要条件,古今成大事业者,必定有大胸襟,学会包容,能把胜利也包容过来。看齐桓公尽弃前嫌,任管仲为相,终成春秋五霸之首;诸葛亮以宽广胸怀赢得孟获和少数民族的信服。一位哲人曾说过“不要追求财富,因为你永远不会拥有它,只有朋友才能伴你走完一生。”所以朋友很重要。但是在与朋友的交往过程中,也经常会发生矛盾,唯有包容才能让自己与朋友之间的友谊更加牢固。

包容会产生强大的感染力和凝聚力,使各种各样的人都能成为你的朋友,团结在你的周围。包容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一种深厚的个人修养,他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化戾气为祥和,增进人的相互理解,在人间散播爱的种子。包容的人有爱,因而也被人爱;包容的人包纳万物,因而也能拥有万物。


《道德经》你读懂了多少?至少这些你应该读到

戒轻浮,戒焦躁

道德经的原文这样说道“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它的意思是:重是轻的根基,静是躁的主人,所以君子每天出行时都带着辎重,虽有荣华壮观,他却安然超脱,然而有的大国君主,只重自身,轻慢天下,以致灭亡。轻浮就会失根,骄纵就会失控。

很多人都喜欢说“轻装上阵”,当然,能够一身轻松当然很好,但是我门需要的轻松不是一无所知,不是心浮气躁。轻松是一种心的轻松,心中没有什么烦恼,没有什么忧愁。它轻松的同时又是脚踏实地的,心中满腹才华,胸中充满志气,临泰山之崩也能面不改色,这才是真正的轻松。“轻松”与“轻浮”是存在着对立的,轻松是一种心理的状态,它给人的是一种愉快又充实的感觉,而轻浮它既是浮躁的内心,也是不雅的行为,轻浮的人的脚都是悬浮在半空中的,他们不会脚踏实地,做事也不会踏实,遇到难题就会如临大敌,毫无招架之力。


《道德经》你读懂了多少?至少这些你应该读到

刚柔并济,进退有道

《道德经》中说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它的意思是: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但是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能够胜过它,因为它的柔弱所以没有什么能够真正改变它。弱能胜过强,柔能胜过刚,天下没有人不知道这个道理,但很少有人能够实行。

《道德经》你读懂了多少?至少这些你应该读到

老子一直提倡以温和或迂回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主张,也就是以柔胜刚,以弱胜强。他在《道德经》中反复强调了这个观念。柔中含刚,刚中存柔,刚柔相济,不偏不倚,才是中国人的处世之道。这一理想化的处事方式,太极图表现的最形象。在一个黑圆中有一条白色的阳鱼和一条黑色的阴鱼,阳鱼头抱阴鱼尾,阴鱼头抱阳鱼尾,互相纠结,浑融婉转,恰成一圆形,无始无终,无头无尾,无前无后,无高无低。最妙的是阴鱼当中有阳鱼眼,阳鱼当中有阴鱼眼,相互包容,相互蕴含,相互激发,相互转换而又相互促生,这正是刚柔共济的哲理。

一个人掌握了刚柔并济的哲理之后,在做人处事方面都能够游刃有余。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做人处事时往往是刚者居多,柔者居少,只知进取的多,明了后退之路的人少。虽然人们都知道柔之胜刚的道理,可是由于贪婪,暴躁,逞一时之快,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等任性之中的弱点,人们一般不去施用,或是施行的不好,这就需要从老庄之道中吸取智慧。


《道德经》你读懂了多少?至少这些你应该读到

老子出关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