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向军:知难,行更难——读《道德经》

 三驾马车1966 2021-09-17

知难,行更难

——读《道德经》

刘向军

感知世界比较容易,理解世界非常困难。老聃先生当然是理解世界的人,他理解自己的理解,但他却苦于无法用更好的方式讲述他的理解。他所能找到的最好的方式就是使用文字。在反复斟酌之后,老聃先生最后选中了“道”字来近似地表达他对世界的理解。这是语言文字的困境。当然,还有一个“德”字。有人说“道德经”,也有人说“德道经”。“德”究竟为何物?“道”合“德”二者哪个重要?我的理解是二者同样重要。所谓的“道”表现为一种实践的“德”,所谓的“德”抽象为天地的“道”。“德”既指美德,“德”也指得到。

还是回到“道”中来,理解了“道”也就理解了“德”。

“道”虽然极其深奥,其实又极其简易。五千言的《道德经》多方设喻,翻来覆去,讲的还是一个“道”字。正如几乎同期而略晚的《论语》,虽然长达一万多字,虽然充满了变幻多彩的人间烟火味,翻来覆去讲的还是一以贯之的道理。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就是“仁义礼智信”,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的话那就是“恕”。

那么《道德经》呢?《道德经》的核心精髓是什么呢?如果用一句话,如何概括它呢?如果用一个字,如何概括它呢?

圣人能说家常话,他们并不愿为难不爱思考的普通人。如果持一颗平常心,尽量把自己放在尘世烟火中,尽量把自己放在万古不变的人性中,那就行进在悟道的坦途上。回到《道德经》中,我们且以最简易的目光,最简易的心态,去品味那些最精彩、最难解的“道”。

第一,柔弱胜刚强。

老聃还打了个比方:舌头胜牙齿。当然,也有相反的例子:镰刀割柔草。问题在于,普通的人普遍地看到的是刚强胜柔弱,普遍地忽视了柔弱胜刚强。这就是典型的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静不知其动。而当这种现象从物的层面上升到文化的层面、制度的层面、精神的层面的时候,它更近乎真理。比舌头更柔软的是水,和水一样柔软的是时间,什么能胜过时间呢?而时间在筛选淘汰着所有。

第二,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

自我肯定,自我张扬,“我”才是世界的中心。这是人之常情。但是,老聃先生指出了事情的另一方面:即便是小国寡民吧,人只要在社会群体中,就不能只靠一己之力、一己之智而活着,更不能因此而有所成就;发现和成就别人才是发现和成就自己之大道。

第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农村里一起坐宴席了。我不争着用筷子夹,我不争着用手抓,我不争着往嘴里塞,那我只有饿肚子——因为别人也都在争啊!我争尚且还不一定能争得到,何况我不争呢?!老聃先生的这句话简直是在胡说。然而,这正是费解而又高明之处。他不争的是饭桌上的那块馒头、那片肥肉,别人不能与他争的是他的那种谦让、大度与仁爱。

第四,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弗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在普通人看来,这简直又是疯话。大刀长矛,滚石擂木,摇旗呐喊,血肉横飞,流血漂橹,一击致命,这才是普通人所理解的勇猛、战争、胜利。

当然,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办法,而且是最后的办法。老子看到的是问题的另一个方面,解决问题的另一种方式,更好、更高明、更善的办法。善与不善,就有这么一点差别。这似乎只有一层窗户纸的差别,但他又是质的差别。

愚蠢的人说老子傻,聪明的人说老子奸滑,城府深的人说老子是个狡诈的军事家。不同的人在这里发现了不同的老子,其实也是发现了不同的生活,发现了不同的自己。而如果是他的朋友孔夫子面对他的话,看到的当然是仁爱。作为真正的强者,不愿意战,不主动战,不愿意血战,和平是最根本的追求,也是最大的胜利。

第五,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在老子的时代,对人体而言,至柔的是舌头;对自然而言,至柔的是水和风。

舌头驰骋于牙齿间,虽然有时会被牙齿咬破,但却比牙齿长久。水虽然会被石头阻拦,但它既可以水滴石穿,又可以在石池中悠然自在。风虽然会被树木阻碍,但它自然会穿林而过,悠然天地间。

在精神层面,谦恭就是一种至柔的存在。虽然它有时也会被野蛮暴力所伤害,但是,它却是一种能够战胜很多坚强的力量,尤其是当它自身的承载体也足够坚强的时候。

第六,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道德经》之所以被称为中国第一部真正具有哲学意义的哲学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的辩证性。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多个方面地看待事物,这是老子的哲学智慧,此句就是一个典型。

一般的人只看到遭受委屈或者自我忍让所带来的不痛快,却忽视了因为委屈而带来的个体的保全或者团队的保全。一般人只看到不公正、黑白不分明的苟且,却忽视了这一份“灰度”,这一份中庸所蕴含的正直、公平。

一般人只看到了坑坑洼洼的卑下,浅陋因儿刻意地掩饰它,却忽视了因为坑洼反而才能够储满雨水、甘露、知识、能力、功绩。一般人只看到东西破损的可惜,却忽略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的变化。骄傲自满的人常犯这样的错误。

一般人只看到了自己所得的东西之少,只恨自己得的不够多,却忽略了实实在在的少得远胜过多而得不到。掰玉米的狗熊常犯这样的错误,老师在课堂上教书也常犯这样的错误。

一般的人常高兴于自己终于一下子得了很多东西,却忽略了这许多东西让自己眼花缭乱,手足无措,甚至徒添烦恼。歧路亡羊就是这样的困惑。

第七,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道德经》中的这句话普遍不被人重视,人们更加看重的是那些所谓包含哲理的精妙的语句,而不在乎这句平平无奇的句子。知和行的问题,人们争论了很多年。有人认为知难行易,有人认为知易行难。老子认为知易行也易。

老子说知易行易,绝对不是故作高深之辞,也不是故作谦虚之词,这是他老人家真诚的话。在他看来,大道至简,没有必要说更多的话,就是那五千言也是很多的车轱辘话。

捅破那层窗户纸,老子说的话,所讲的道理,当然都是很浅显的,很容易懂得,也很容易做到的。然而,在我看来,知难行亦难。因为我们自己很愿意为自己的言、为自己的行蒙上一层窗户纸,更有许多是被别人蒙上的牛皮纸。

第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这“三宝”真正是压箱底子的话。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道德经》的精髓的话,这句话当然是可选之一。

前两点一般人都很熟悉,都会很认可。仁慈和节俭,是中国传统文化骨子里的东西,是流淌在中国人血液里的东西,也是世界上所有宗教共同的倡导。在这一点上,我们当然可以说儒、道同源。

难理解的是第三点。这又是老子式的智慧,也是老子式的表达方式。不敢为天下先,不是不能为天下先,也不是不会为天下先,因其“不敢”,其结果偏偏可能是不得不或者自然成为了天下先。历史上此类人物很多,老子本人就是其一。

第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这大约是老子在《道德经》中最玄乎、最费解的“四大”。

方就是方,难道因为大,它就没有角了吗?

大器为什么要完成呢?出名要趁早,英雄出少年,大器早成的事例还少吗?

声音就是声音,大声音难道就不是声音吗?

有形才有象,难道大象就没有形吗?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易知,易行,而且“甚”。我们姑且从浅易的心态去解读一下老子的心思。

很大很大的方,它有角,但我们看不到它的角。正如地球这个很大很大的圆,小小的我们无论如何行走,也感觉不到它的圆,只看到它的平,可以说这是大圆无屈。

很大很大的器,无论是器皿、器具还是才华、才能,它的炼就当然都需要更长的时间。老中医就是这样的人。

很大很大的声音,不是没有声音,而是不轻易发出声音。下暴雨时的炸雷就是这样的声音。也可以是不断发出声音,但我们没有能力感知它。

大象当然有形,只是我们不知道它是怎样的形。如同大方无隅,如同大圆无屈。宇宙就是这样的大象。

第十,夫唯不争,故无尤。

“不争”是老子的重要思想,也是《道德经》一以贯之的最重要的思想,所谓的“水德”,核心就在于“不争”。在一般人看来,“不争”当然不会招致怨恨和失败,但问题是从适者生存的角度来看,“不争”本身就是一种失败。

老子所说的“不争”当然不是放弃生存,相反是为了更好地生存。他没有把“不争”的对象说明白:面子、虚荣、荣誉、骄傲、自负、炫耀、嫉妒、羡慕。

11,祸莫大于不知足。

这应该是“知足常乐”的发端了。知足自然不争,不争自然无祸。这句话和“夫唯不争,故无尤”道理一样。我们需要把“不知足”的对象替老子说明白:地位、权力、财富、荣耀、索取、占有。如果不明确对象,“知足”或者“不知足”,都失去了意义。

12,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在一般人看来,事业成功,自己却又隐退,那实在是脑子有了毛病,那还不如直接隐退拉倒。正常的做法是,做了县令追求做太守,做了太守追求做宰相,做了宰相想要当皇帝,当了皇帝想要万岁。但这是人之道,不是老子说的天之道。

从最朴素的层面来说,老子至少是讲求建功立业的,是肯定建功立业的,他所说的无非是建功而不居功。正因为不居功,反而可以有功,否则,就可能落得个“狡兔死,走狗烹”的结果,不但做不了功臣,能否保全性命也都是个问题。

13,无为而无不为。

这应该是《道德经》全书中最重要、最好玩的一句话,也是人们普遍传颂、普遍欣赏的一句话。但是在这里,人们更多地是看中了老子所说的“无为”二字,而且多半把它狭隘地理解为“无所事事、无所作为、一无所成”,这实在是大谬不然;“无不为”三个字大家普遍视而不见,这实在把老子的用意删掉了一半。

和《道德经》中的许多话一样,这一句话中也是只有谓语而没有宾语,只有行为而没有对象。“为”什么?“不为”什么?老子没有把它说明白,正如“知足”和“不知足”一样,老子也没有把“知足”的对象说明白。那是因为,在老子的时代,语境应该是清楚明白的,不言自明的。

有所为依然是老子的人生目标,无为只是老子的手段。这也就是所说的舍得的智慧。

第14,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在这句话中,老子的意思表达得比较明白。这里有一个具体的对象——圣人。老子时代的“圣人”肯定没有今天这么多,他自己肯定也没有把自己看作圣人。他也是在学习圣人,总结圣人的处世之道。

圣人和一般人不同,就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圣人”的名称,也有圣人的功绩。为了实现这一点,如何处置自身,这是圣人和常人的根本不同。做事在前,得利在后,这是圣人的“无为”,也是圣人的“有为”。

15,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这依然是有为、有不为的道理。人心不足蛇吞象,这个危险大家都知道。但是这个分寸实在难把握。

仔细想来,老子写《道德经》的用意恐怕原本并不是在教育普通的老百姓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老百姓,只要能吃饱饭,有安稳的家,常常就很知足,并不在乎功名利禄的。倒是那些读书人和当官的不懂进退,不知足,因而也常常有危险。

16,智慧出,有大伪。

这又是一句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的话。而其实也是一句非常好理解的话。智慧尤其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所说的智慧,主要是政治智慧、战争智慧、权术智慧,直白地说,就是搞人、整人、玩人的智慧。

有多么高明的智慧,就有多么高明的反智慧。兵者,诡道也。人们崇尚的就是这种智慧。说难听一点,谁狡猾、狡诈的水平更高明一些,谁在战争中获胜的可能性就更大一些。

在历史的舞台上,那些大奸大滑、大恶、大丑的人,他之所以能够兴盛一时,成功一时,甚至生前一直成功,就在于他自己有那种智慧,让自己以大忠、大善、大爱、大美的形象出现。智慧如果作为真伪、善恶的手段的话,它就是中间那一层窗户纸。它可以把一把锁造得十分精巧坚固以保护财产,它也可以让开锁匠轻轻松松、利利落落地把锁打开,盗窃财产。

1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这是《道德经》中最通俗明白的辩证法表述,也是最容易让一般老百姓接受的一句话。因为这句话与每个老百姓的真切生活感受非常吻合,而且也不需要过于久长的时间和过大的空间就可以得以验证。

一个农人的一匹马丢了,这是祸事,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它又引回来了一群马,这又是一件幸福的事。农人的儿子因为骑马从马上摔下来,腿折了,这是一件灾祸的事。可是过了几年发生战争了,这孩子不用上战场杀敌了,因而保全了性命,这又是一件幸福的事。祸中有福,福中有祸,祸福转换。生活大抵如此,人生大抵如此。

假如遇到较真的人,事情就有些麻烦。他会问:如果并没有发生战争,那么断了腿的那个小伙子岂不是白白断了一条腿,也没有什么幸福的事情呢?如果小伙子从马上摔死了的话,那不是什么也没有什么幸福的事了吗?如果小伙子既没有断了腿,也没有上战场或者上了战场还没有死并且立了功,那不是更好的事情吗?——这个想法当然对极了,避祸趋福,这是人之常情。但是老子给了我们另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另一种生存的可能,那就是面对无论怎样的不利都可以活下去,并且还非常有可能活得更好。在这一点上,道学和儒学的自强不息、刚健进取有异曲同工之处。只不过道学在此表现得更加从容坦荡,而儒学反而表现得更加锋芒毕露。只要生命还存在,它就有存在的必要,并且就有精彩的可能。所有的宗教在这一点上是完全相同的。

18,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俗话说得好:不怕慢,只怕站。这是对老子这句话的更直白、更清楚的解释。一口吃不成个大胖子,但是天天吃、顿顿吃就可以。一天走不了1万里,但是天天走、月月走就可以。如果只看、只想、只说而不去做,那么小事也成了大事,容易的事情也成了困难的事情。难和易,大和小,都会在坚持中发生根本的变化。《愚公移山》这个故事之所以深入人心,最根本的就在于他告诉人们坚持的重要性。

19,我无欲,而民朴。

老子毕竟是政府人员,作为国家图书馆馆长的他,看事情、想问题,常常是站在中央政府的视角,站在历史的视角而进行的。这一句话就是一个典型。这是一句典型地说给君王、说给官吏们听的话。所谓的“治大国若烹小鲜”,讲的也是这个意思。

老子的这个话当然有他的道理。作为管理者不要乱作为,作为管理者不要瞎折腾。老百姓在很多时候自然会知道怎么做,自然会知道怎么做更好。就像种庄稼,不用你去指导老百姓怎么去种,他自然知道就该去种,而且自然想把它种好,而且他也确实更有能力把庄稼种好。

当然事情也有另一方面。当一个社会、一个组织足够庞大的时候,老百姓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错综复杂起来。智慧在老百姓中间生长,狡诈也在老百姓中间生长,老百姓很难保证自己的朴素。如果这个时候管理者还无所作为的话,就很难保证这个组织是高效运作的、生命力顽强的组织了。这当然是当年的老子很难预料到的事情,而且即便预料到了也无可奈何的事情。人类社会只能够在这样的进程中不断走向异化。不过,无论怎样,从任何一个阶段的相对稳定的时期来说,管理者的无欲都是管理的高境界。

20,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道德经》中“上善若水”这4个字的名气可谓大矣!它是道家思想或者说东方思想的形象而生动的表达。

在老子看来,“水”的美德是人世间最大的美德,所以他称之为“上善”。老子对此做了解释,那就是因为水能够利万物而不争。所谓的“善利万物”,那就是善于帮助一切需要帮助、可以帮助的人。所谓的“不争”,就是功成身退,就是淡泊名利。为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做好事不留名而终得大名的雷锋,大约就是道家这个思想的一个体现。

“上善若水”这四个字虽然天天挂在读书人的书房中,但它实在只是一个文雅的点缀,主人心里想的是水往下处流、人往高处走。以违背了“水德”的方式往上走,这常常就很麻烦。

2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句话人人都认可,知名度也极高。一般人认为理所当然地如此,很少有人想到这竟是主张“无为”的道家的主张。它和“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那句话的道理一样,确实都非常好理解,然而又确实很难做得到。

那么,老子为什么要说他所说的道理很容易实行呢?

恐怕老子的这个话主要的还是说给有志气的人的。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有了执着的行动,那一切事情确实就变得简单了。这里的关键在于一个“行”字。如果不“行”的话,不要说一千里,就是一里地也永远达不到。当然,这个世界上也有一件事情不行就可以做到:那就是坐等时间的流逝,坐等死亡的到来——如果真的不怕被饿死的话,否则一样得为了吃穿而去“行”。

2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这大约是《道德经》中说得最漂亮的一句半截话。

说它说得漂亮,是因为它说出了人认识别人和认识自己的极端困难性,同时它也说出了人和人相处的辩证关系。说它是半截话,那是因为这几句话实在需要鸿篇巨著来加以阐发。究竟如何知人呢?自己如何才有了解自己的聪明呢?胜过他人的力,究竟是什么东西呢?只是力气吗?如何才能拥有战胜自己的能力呢?——当然,老子认为不必再多说什么了,答案都在五千言之中。

《道德经》五千言,通篇无非说的是人与他人的关系。而人与他人的关系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名利与舍得的问题。老子在有限的几千字中反复表达的无非是一个意思:人只有通过实现他人才能真正实现自己,人只有通过成就他人才能真正成就自己。

2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良药苦口,实话难听,忠言逆耳,说的都是相同的意思。

一般人当然都希望话既说得诚实,又说得漂亮,正如包了糖衣的良药。问题也常常在这里出现:包了糖衣的药表面上是不苦了,可它常常就变成了毒药。

孔夫子讲:“巧言令色,鲜矣仁!”这一定是他和老子交流后的心得。孔夫子比老子表达得更精确:漂亮、动听、讨好的话,恭敬、谄媚、向往的脸色,很少有真正的仁厚诚信。

当然,孔子也好,老子也好,他们都无法回答一个问题:如何可以让普通人不需要巧言令色呢?毕竟巧言令色是让人为难的一件事,即便对于小人来说也是如此。

24,太上,不知有之。

这是老子给管理者拟定的评价标准。最高明的管理者,或者说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让被管理者不知道有管理者的存在或者被管理。老子的这个思想和“我无欲,而民朴”的思想是相同的。

老子的这个话仔细想一想也许还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实在难以做到,实在不愿意去做。因为按照老子的话,人们辛辛苦苦努力想要实现的自我,就是一个无我。与其实现了一个无我,那还不如干脆不去实现自我。大约也因此老子把它列为“太上”。这个实在是“太上”,我们一般的管理者是希望老百姓只知道有他,按照老子的标准,不知道这个应该归在哪一个层级。

第25,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奉献、付出、利人、利他,老子也是仁心一片。“道”是《道德经》的核心,“道”的真谛就是奉献。上天的使命是为了养育万物,使万物生长、生存。圣人的使命就是以身作则,成就他人。财聚则人散,财散则人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也可以换个说法:名聚则人散,名散则人聚。圣人者,无非是能够自我约束的人,是自律胜于他律的人,是无为而大有为的人。

可能和老子的想法不尽相同,至少《道德经》中的话每一句话都是既信且美。老聃先生辛辛苦苦刻写了五千字,语重心长翻来覆去谆谆教诲的人间大道,其实很集中,很简单,很明了。用一个字来概括的话,那就是:道。用一个字来解释的话,那就是:无。用两个字来解释的话,那就是:无为。用一个句子来解释的话,那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那就是:舍小我成大我。

人生譬如登山。儒学和道德的本质是一样的:儒学从山的阳面登山,道学从山的阴面登山,其路径有所不同,而都相聚于光明顶上。

儒学因为行走在山的阳面,所以比较热闹,比较喧哗,比较多彩,更多人间烟火味。道学因为行走在山的阴面,所以比较清静,比较超脱,比较寂寞,更多世外桃源味。

和所有的宗教一样,或者说和所有的学说一样,老子的《道德经》同样直指人性。大师所说仍然是家常话,是很好懂,也很好行。它难就难在总是懂,一直行。这上很难,太难!

2021.9.1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