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也是如此——健康的背后,需要长年累月的坚持自律。 坚持好的健康习惯,必定会对未来产生积极的影响;而肆意挥霍健康,也会给未来埋下祸根。 尤其是在“晨起、睡前”这两个关键的养生节点,更是要多多注意。照理说清晨是美好一天的开始,但很多人都会经历一小段低潮:总觉得没睡够、心情烦躁、有悲观的情绪……“自古逢秋悲寂寥”,现在秋天的气息越来越浓,不少人还会受季节影响,容易情绪低落。
早上出现的这些现象,更多见于我们常常说的“起床气”。- 首先,不要放任自己一直沉溺于悲伤的情绪中,可以转移注意,找点事做。比如听听舒缓的音乐、做做运动、吃顿营养的早餐等等。
- 此外,通过改变睡眠习惯来解决。比如睡眠不好的人,可以尝试在相对固定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睡前避免喝茶、咖啡和奶茶等。
早上起床后,宜温柔忌用力。给大家说说几个错误示范——人睡觉时,大脑皮质处于一种休眠、抑制状态,如果醒后起床动作太大,容易头晕、跌倒,甚至发生脑血管意外。建议:起床动作不要过猛;还可以先花5分钟唤醒身体,比如在床上伸伸懒腰、踢踢腿等。人在用力排便时,腹内压会增大,时间久了,容易引发痔疮。而且,对于中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的人来说,还会增加心脏负担,可能导致心肌梗死。早上的时候,人体生理节奏未经“预热”,精力和体力没有充分动员,如果进行一些剧烈的运动,极可能使人感到不适应。建议:选择一些不太剧烈的运动,如太极拳、散步、做操等,同时记得运动前先简单的热身;晨练前可以先喝点水、吃点东西,避免造成低血糖。经过一个晚上的休息,早晨的时候膀胱往往已经充盈,亟需“释放”。 但不少人会犯懒,选择憋一憋,再赖会床;还有人觉得不是那么急,先去做点别的事,也憋一憋。
首先,憋尿对身体伤害极大。不仅容易引起尿路感染,还可能引起肾盂肾炎,损害肾脏。而且,对于一些本身就有基础疾病的人来说,还可能发生猝死。尤其早上人的各项生理功能维持着低速运转,如果长时间憋尿,容易使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生意外。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令人生气的事,也很容易出现“带气入睡”的情况:- 有些人是白天遇到不开心的事,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越想越气;
- 还有些人是回到家,孩子和另一半惹自己生气,又无法排解,只能“带气入睡”
中医说“怒伤肝”, 愤怒的情绪使人体的气上逆,并会伤损肝的功能。 现代研究发现,生气会伤害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而且,生气对胃的影响尤其大,很多人年纪轻轻就被胃病盯上,其中就有情绪的原因。 总之,带气入睡,伤身又影响睡眠,而睡眠不足又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 转移注意力:不去想那些惹你生气的人和事,迅速离开使你发火的场合,慢慢平静下来。
- 尽快发泄和释放:比如向朋友痛痛快快地倾述、看看电影等。
- 不断修身养性:改变自己看问题的方法与角度,做到少生气。
很多人怕损伤发质,从不用吹风机,头发还没干就上床睡觉;还有干脆就是懒,没有完全吹干,也去睡觉了。
睡前头发不干,水分就会滞留于头皮表面,当水分蒸发时,会带走热量,导致头皮温度降低。这会反射性引起上呼吸道毛细血管收缩,降低上呼吸道抵抗力。这时,病毒或细菌易乘虚而入,造成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头痛等感冒症状。所以,记得一定要把头发晾干或吹干再睡! 定期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让人身心放松,还有助于防癌。相反,缺乏运动会使人的寿命减少3~5年,得癌、心脏病和中风的概率升高25%~50%。建议:每周坚持运动3~5次,最好安排在下午或晚饭以后,每次运动持续30~45分钟,不要超过1小时。老年痴呆,大于65岁的老人中,患病风险为5%;到70岁,患病的风险将达到10%;85岁后,风险将达到35%~40%。 而且,在我国,这样的“老年痴呆”患者有800万多人。“国医大师”邓铁涛给出这样的建议:中老年人,尤其退休的人,只要条件允许,最好能每天坚持读书、看报或记日记等。此外,多与老姐妹们相约跳广场舞、聊聊八卦,多和好兄弟下棋打拳、侃侃大山……这些让人身心开怀的活动,也有助于预防阿尔茨海默病。此外,中风史、脑动脉硬化等病是痴呆的主要“元凶”,要注意早发现、早治疗。睡眠对健康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充足的睡眠,能够让心脏、大脑、肝脏等器官得到充分的休息,可以维持正常抵抗力,有利于抵御癌症基因的冲击,避免罹患各种恶性肿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