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被欺负,“打回去和告诉老师”都没用,聪明爸妈这么做

 昵称55807659 2019-09-30

总有人说“娃上了幼儿园,苦日子就熬到头了”。但事实上,当孩子跨入幼儿园后,“欺负”和“被欺负”这个话题了就被“永久”提上日程了。

家长每天脑补孩子在幼儿园的场景,都能拍出一部宫斗剧了——有没有打人啊?有没有被打啊?被打知不知道还手啊

幼儿园就是孩子们社会化的过程,有关系存在的地方,就会有冲突,孩子也是如此。

孩子在幼儿园里有可能被欺负吗?

有些家长可能觉得都是小孩子间的打闹,说“欺负”有点小题大做。其实不然,幼儿园里的“欺负”确实存在

也许是被莫名其妙的欺负

《童言有计》里有一期,几个不相熟的孩子在一个屋子里,一个叫陌陌的小女孩被一个叫轩轩的小男孩拽头发仰头大哭

后来,一个小男孩看到马上嘲笑她“动不动就哭”,另一个小男孩看到了也马上跟风,开始嘲笑陌陌。

也许是被孤立

同样是爱欺负人的轩轩,不小心弄伤了小伙伴,轩轩被老师罚坐惩罚椅,被其他小朋友排挤:“不跟轩轩玩了,他是大坏蛋。”

也许是被语言攻击

《幼儿园》纪录片也曾记录下一幕,一个小男孩,手指着邻桌的女孩,用威胁的语气说“你不要挨着我坐,听到没有”!

边上另外一个小男孩立马有样学样:“我不喜欢跟你对着坐,你听到没有”!

我们都说孩子的世界是最单纯的,但事实上,在这个小世界里面,也同样有争斗和矛盾

如何判断孩子是不是真的“被欺负”

除了上面这几种情况,也有可能真的只是其他小朋友的“无心之过”。比如:不小心撞一下,推一下等,家长要如何判断孩子口中的“被欺负”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玩“角色扮演”的游戏

在事情发生后,很多家长会急着问孩子来龙去脉,但因为孩子表达能力有限,对于事件的叙述往往含糊没有逻辑,往往最后约束越乱。

但如果让孩子扮演欺负人的小朋友,情况就不一样了。游戏中,孩子的学舌能力,以及模仿能力远超你的想象

PS:果孩子出现下面这些异常行为,就可能不是“被欺负”的范畴了,孩子可能遭遇了霸凌甚至虐待,需要家长的高度警惕

✘经常说头痛、胃痛或呕吐

✘出家门前大发脾气,或找各种借口不去幼儿园/学校

✘做噩梦,梦中哭醒(尤其是周日晚上)

✘回家后,马上冲进厕所

✘经常说一些自嘲的话

✘性情有很大的转变

✘对幼儿园/学校的任何活动都没有兴趣

自家娃“被欺负”了怎么办?

熊猫君先列出几个绝对不可取的办法,家长再生气也一定要避开这几个坑

自己“代劳”打回去

前段时间,江西一名10岁男孩,被同班一名女孩的父亲从课堂揪出来,当场刺死!从警方通报看出:起因是两个孩子发生纠纷

虽然这是个例,但冲动是魔鬼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很多种,千万不要用最最极端这种。

过度反应

无论是直接在家长群里“发飙”,还是恶狠狠的告诉孩子要“打回去”,家长的过度反应,其实是对孩子的二次伤害

孩子还小,他还不能体会我们“爱之深责之切”的复杂情感。

我们怒气腾腾、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在他看来就是在骂他。而因为害怕被骂,所以当下次再受欺负的时候,孩子会下意识的想要隐瞒,而很多由“打闹”演变的“霸凌”都是从孩子不敢跟父母说实话开始的。

迈克尔.汤普森博士说,“最健康的应对方式是让孩子忘掉这件事,把注意力放在快乐的事情上。孩子与生俱来的适应力和快乐是应对欺负行为的良药”。

但让孩子忘记不愉快,并不意味着,我们就眼睁睁地看着他任人欺负而无动于衷,找出问题所在,才能更好解决问题。

不要一直和孩子强调“没关系”

大家可能还碰到过这样的场景

孩子哭着和你说被哪个小朋友推了或打了,而很多家长的的第一反应是:“没事儿,他肯定不是故意的,你们都是好朋友。”

但其实,你并不知道两个孩子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熊猫君能理解这些家长,他们本能的希望孩子做个善良、宽容的人,不要斤斤计较,但你怎么知道,这样没有把他往挨欺负的角色上推

故意与否,不应该由家长说了算

“不是故意的”不是挡箭牌,不是说一句,就代表伤害不存在。

所以,当孩子跑过来跟我们说:我被欺负了的时候,不要立马“假装大度”强调没关系,而是积极回应孩子的求助

那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

⭐ 1、教会孩子“反欺负”

很多家长都嘱咐孩子,“不要跟小朋友打架”,“如果有人欺负你,就要告诉老师”。但比告老师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必要时“反欺负”

因为,老师也不能对孩子“挨欺负”的程度感同身受,被小朋友踢了,也许孩子自己觉得很重,但老师可能觉得没什么;或者老师当下有更严重的纠纷要处理

所以,还是要教孩子如果感觉受到了威胁,就可以反击,可以用语言,也可以用肢体

气势可能比拳头更能震慑别人

气势当然也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身体的气势,一个是语言的气势

● 被人抢玩具,可以大声的说:这是我的

● 被人打了,可以盯着对方的眼睛说:不许打我

一方面可以让他知道,你不怕他,别想欺负,另一方面,也会传递信号给老师或同学,遇到了危险。

求助时,有理有据的讲清来龙去脉

很多孩子被欺负根本说不清来龙去脉,一味哭争取不到孩子想要的公正,老师如果没亲眼看到就很容易忽视甚至误解。

所以,平时家长接到孩子求助时,一定是先鼓励孩子跟你描述冲突的过程

⭐ 2、给孩子及时的疏解

如果孩子真的是被别的小朋友不小心推到或打到,你也不需要强调小朋友不是故意的这件事,可以跟孩子说:“你很疼吗?还是吓了一跳?”、“你还想跟小朋友一起玩吗?还是想回家?”

接着一起玩,就是原谅了;不接着玩,就是不能释怀,也无需强迫。

家长只需要认同孩子受伤的感受,帮他明白自己的感觉,以及确定自己对此事的回应。

如何让孩子变得强大?

可能有的家长看到这里会说,平时该教的都教了,孩子嘴上答应的很痛快,但等真碰到事还是很“怂”

要求“包子性格”的人一夜之间就学会反击,是有点强人所难,他有这勇气和武力值,哪里还会被欺负呢。

所以,想让孩子变得强大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坚持才能奏效。

⭐ 不想让ta出去受欺负,在家就别欺负ta

孩子的权利意识,是在日常点滴中培养起来的。当父母拦住那个抢他玩具的孩子说“这是弟弟的玩具,你想玩,要经过弟弟同意”时,孩子自然而然就会明白,属于他的东西,他有不分享的权利。

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为了显示自己的“高风亮节”,会主动牺牲孩子的权利去取悦他人,比如:“你看,妹妹都哭了,我们把玩具给妹妹玩一下好不好,你最乖了”。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觉得要获得认可、友谊必然是要牺牲掉一些舒适感的;并且会认为拒绝他人是一件很可怕的事,会失去他人的认可、会破坏关系、甚至招致惩罚。

当然,我们在教孩子保护自己的权利时,也要学会尊重别人的权利,学会接受别人权利范围内的拒绝。

教养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既要教孩子温良谦恭,又必须让他学会保护自己。这其中的分寸,你都要经过很多次“测试”才知道哪个适合自家孩子。

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尽所能让他成为一个正直勇敢、温暖善良的人。

虽然这个世界偶尔有糟糕的时候,但满怀恶意的人必定无法体验到美德带来的快乐,而这正是我们生而为人的意义。

获取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熊猫儿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