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州北京路的前身至少有过8个名称,你知道几个?

 gdqylzz453 2019-10-01

关于北京路的故事需要说很久很久。

今天,就说一个点:

“北京路”的名称变迁!北京路的成长过程

最早时,北京路很短很短!

它以现在的中山五路为原点,北京路是一步一步向南向北延生“长大”的!

根据路面挖掘情况,考古专家探究,唐代路面以下便是深层的淤泥,经探测,往下6.4米深处仍未见生土。

在今'广百'一带,古代东有禺山,西有番山,地势较高,顺山势以下,就是连接珠江的河汊和低洼地带。

唐代以前,北京路指是从中山五路到西湖路!

917年,刘隐之弟刘岩在岭南割据称帝,史称“南汉”。刘岩定都广州城,他把北京路拓宽并向南延生,路南直达今大南路附近(时为海边)。

南汉时,北京路延生到大南路!

南北宋朝时期,广州城主要是向东西方向扩展,南北方向基本维持原样。

明朝开始,北京路继续向南延生至现在的泰康路附近。

清朝时期,泰康路向南一直到珠江边,有一条路叫做“永清路”,但是没有和城里的“北京路”连接。

民国开始后,也就是1918年起,开始大规模拆成修路,这个时候。北京路一方面从中山五路向北延生到现在的财厅前,一方面向南与“永清路”连接。

这样到民国初期,一条从财厅前开始,穿越中山五路、西湖路、大南路、泰康路知道珠江边的北京路才正式形成。一条路与一座门楼的关系

说完北京路“成长”的过程后,我们就说北京路的“称谓”!

北京路的称谓和一座门楼紧密相关。

我们现在北京路上可以看到的这座门楼是这样的:

广州北京路的前身至少有过8个名称,你知道几个?

这里有这样的标注:

广州北京路的前身至少有过8个名称,你知道几个?

说得就是这块石头:拱北楼的“抱鼓石”

广州北京路的前身至少有过8个名称,你知道几个?

但是拱北楼早已灰飞烟灭了。“拱北楼”的前身是“清海军楼”

唐末(906年),清海军节度使刘隐扩大广州南城,命人凿低当时广州城南门两侧的番山、禺山,兴建“清海军楼”,作为唐代广州城南门。

也就是说,唐朝末年,广州城的南大门就是在西湖路一代!

971年,宋灭南汉后,把广州城南城墙拆掉,南城向南拓展,直至当时的江边(大南路)附近,'清海军楼'楼成了城内屹立的高楼。北京路的最早名称“双门底路”出现

1244年,把'清海军楼'大规模改建,建成后楼长十丈四尺。上为楼,下为两个并列的大门,故俗称为'双门',这就是广州人一直把北京路中段称'双门底'的由来。

《广东新语》有文说:'刘龚凿平之,叠石建双阙其上。宋经略某改双阙为双门,民居其下,今号曰'双门底'云。

这是北京路的最早名称——“双门底路”

1888年清朝广州地图上的标识有“双门底”。

广州北京路的前身至少有过8个名称,你知道几个?

拱北楼是当时广州城的标志建筑

那么,拱北楼到底什么模样的,现在关于该门楼的照片少之又少。在一张由外国人于1858年前后拍摄的明信片照片中显示,这应该就是拱北楼原型:

拱北楼是这样的

广州北京路的前身至少有过8个名称,你知道几个?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据史书的记载,从唐宋以后,该楼一直作为军事岗哨作用,从元代起增加了一个功能,安放着一座“铜壶滴漏”计时器。

有专人负责打更报时,从此拱北楼的报更钟声陪伴城内居民数百年。

此漏壶是中国现存最大和最完整的古代计时器,于1316年(元延祐三年)铸造,1857年(咸丰七年)英法联军侵略广州,拱北楼失火,漏壶失落。

该明信片上注明的“werterclock tower”,翻译中文是“滴漏塔”,可以证明是该照片是指向“拱北楼”的。

其实拱北楼在广州城的位置更多的只能从清朝以来的地图中看到:

在清朝的任何地图上,都可以看到有这座门楼的标识

比如这张:

图中画圈处就是拱北楼的标志

广州北京路的前身至少有过8个名称,你知道几个?

还有这张:

广州北京路的前身至少有过8个名称,你知道几个?

甚至连当时经过十三行出口到欧洲的外销画上,也有“拱北楼”的标志

广州北京路的前身至少有过8个名称,你知道几个?

1888年出版的地图上也明显标注着“拱北楼”的标志。

广州北京路的前身至少有过8个名称,你知道几个?

可以看出,拱北楼不仅仅是北京路的代表,也是当时广州城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北京路另外一个名字——雄镇街

清顺治十年(1653年),清朝确立了在广州的统治后,官府把“清海军楼”改建,命名为'拱北楼'。

当时是清朝的平南王、靖南王“两王入粤”。在攻陷广州后,“二王”商定:拱北楼的西面归平藩守,东面归靖藩守,两王平分秋色。

这个时候,从拱北楼向北至中山五路一段叫“双门底”,从拱北楼至大南路一段叫“雄镇街”,大南路得名于这里原是内城的大南门,门外是南门直街。

下面这张手工图可以说明“双门底”与“雄镇街”在清初是并存的。

广州北京路的前身至少有过8个名称,你知道几个?

“双门底上街”与“双门底下街”

在清代中期,以今天的西湖路(当时叫西湖街)为界,以北是双门底上街,西湖路以南是“双门底下街”,下街延伸至今天永汉电影院的位置,有城门楼一座,名为'大南门',这是广州的内城楼之一,城墙就是今天的大南路与文明路一线了。

1900年绘制的“粤东省城图”对北京路有详细的标识(下图)

广州北京路的前身至少有过8个名称,你知道几个?

把上图放大后,可以看到“双门底上街”和“双门底下街”的标注。

圆圈里标注着“双门底上街”、“双门底下街”

广州北京路的前身至少有过8个名称,你知道几个?

新城的南门也改称“永清门”,与“大南门”、“拱北楼”遥遥相望。

今天的北京路在这时基本定型,从北面的布政司直通江边的天字码头,成为广州城内最为热闹的街道,也是官员乘船登岸进入府衙的“官道”1920年拆拱北楼北京路改名为'永汉路'

1918年10月,广东省政府在育贤坊禺山关帝庙成立广州市政公所,开始了拆城筑路。从财厅前一直至长堤,开出了这个城市的第一条马路。

1918年,永清街(现在大南路到泰康路之间)失火,市政公所遂乘势拆掉城门,接着拆拱北楼,筑起长137米的马路。

因清朝已推翻,便反'永清'之意为'永汉',此路1920年完工后,北京路改称'永汉路'。

叫了700年的“双门底路”退出历史舞台。

广州北京路的前身至少有过8个名称,你知道几个?

1918年之前的地图:永汉北路、永汉南路,且那个时候仅仅通到泰康路

“永清门”与“大南门”、“拱北楼”都因为要开马路而拆除,双门底大街也要拓宽为通衢大道。

后来永汉路扩展至财厅前,全长1251米,宽16米,将此路改名为“永汉路”(国民政府使用粤拼英文名Wing Hon Road),以大南路为界,以北称“永汉北路”,以南为“永汉南路”。1936年“永汉路”改为“汉民路”

1936年5月12日,国民党元老胡汉民逝世。因为当时主粤的陈济棠与胡汉民的关系特别密切,为纪念胡汉民,永汉路改称“汉民路”。

1945年,日本投降后“汉民路”又复名“永汉路”。

1949年建国后,仍然沿用“永汉路”名称。

1952年,永汉路上的花市。

广州北京路的前身至少有过8个名称,你知道几个?

1966年“永汉路”改为北京路

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永汉路”被指含有大汉族主义思想,属于必须破除的“封资修”旧路名。

为表达心向北京之意,永汉路被改名为“北京路”,并一直沿用至今。

1966年8月25日,北京路在“破旧立新”的背景下诞生了。

广州的“永汉路”改成“北京路”。

1500名群众庆祝“北京路”挂牌的狂热情景

广州北京路的前身至少有过8个名称,你知道几个?

1985年广百出现

1985年,以拆掉西湖商场,兴建30层高的超大型百货商店——广州百货大厦为标志,这条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商业街,开始了划时代的转型。

大批时装店、皮具店、鞋店、精品店,抢滩北京路,而文化用品店则逐步撤离,或改换门庭,挂起了各种名牌连锁专卖店的招牌。

2001年改为全天候步行街

1999年改为周末商业步行街。

2003年,北京路北段(财厅至中山五路)也开始实行分时段步行。

广州北京路的前身至少有过8个名称,你知道几个?

2003年1月,北京路经重新整修后,铺设了可以俯看千年古道的玻璃路面,安装了充满变幻动感的彩虹喷泉和冷雾系统。

最后《广州旧闻》提一个问题:北京路至少有过八个叫法,你知道几个呢?编后语

代表武汉的是“汉正街”

代表天津的是“鼓楼街”

代表成都的是“宽窄巷子”

代表广州的呢?

叫做”北京路“吗?

当然不好

在中国至少20个城市都有条“北京路”

但是中国只有一个广州

她是中国的南大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