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弥留之际写下的这首诗,充满了悲痛之感,也为自己一生做总结

 罗宋汤的味道 2019-10-03

苏轼应当说是中国人最为熟悉的一位大文豪,无论是他的诗歌,还是他的词作,以及他的散文,那都是一绝;所以他也是属于那种天才,并且还是全才,除了在文学上有着超高的造诣之外,他在书画上的造诣,那也是可圈可点,书法上他与当时的黄庭坚并称,另外他的绘画也是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如此一位全能型的天才,但人生之路走得却又是极为艰难,从离开四川眉山出来后,他的人生就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先是在科举之路上遭受一点小小的挫折。

苏轼弥留之际写下的这首诗,充满了悲痛之感,也为自己一生做总结

由于当时的欧阳修误以为苏轼的试卷是自己的学生曾巩,为了避嫌只好判为第二名,后来当他看到并不是自己的学生,而是苏轼时,更是感慨万千,于是还写诗赞美苏轼,认为他将来一定会是下一位文坛领袖,很显然欧阳修的眼光独道,事实也是证明了他的判断,苏轼也没有辜负欧阳修,最终成为了北宋新的文坛领袖。

苏轼弥留之际写下的这首诗,充满了悲痛之感,也为自己一生做总结

尽管这只是小小的挫折,但后来的“乌台诗案”,则是令他的人生带来了彻底性的灾难,由于写了几首带有讽刺意味的诗,更是被变法新党抓住了把柄,为此被诬陷从被打入了大狱,这个时期的苏轼内心也是极为悲痛,毕竟自己锋芒毕露,也是得罪当时不少的人,当他把一切都交待好了,认为一切都完了的时候又获得了特赦,改为流放到黄州。

苏轼之所以能够获得特赦,也正是由于王安石的求情,很多人认为“乌台诗案”就是由王安石一手策划,其实要知道王安石那是正人君子,他也不可能去做那些事情,主要还是他手下的一群小人陷害,才最终制造了这起冤案。但苏轼幸好遇到了王安石这个君子,最终才算是捡回了一条命。

苏轼弥留之际写下的这首诗,充满了悲痛之感,也为自己一生做总结

黄州对于苏轼来说,那是他人生的最灰暗的一段时间,可是在文学上却又是爆发期,这一时期他写过了无数经典的优美名篇,使得他最终成为了北宋最了不起的一位文豪,也正是这一段生活经历,真正成就了苏轼。此后他又是接连被贬到了广东的惠州,以及今天海南的儋州,最终由于从儋州回来之后,身体极为疲惫,一代伟大的文学大师在常州逝世,这不得不令人感动唏嘘。

苏轼弥留之际写下的这首诗,充满了悲痛之感,也为自己一生做总结

虽然苏轼逝世了,可是他留下来的那些千古文章,更是犹如夜空里的繁星,照亮了那个时代,也照亮了我们这些后人,而他即使是处于弥留之际也依旧没有忘记文学,更是写下一首极为伤感的诗作《自题金山画像》,那在这首诗中,他也是为自己的一生做了总结,写得很伤感,也很传神,更是把自己那悲苦的一生,以一种极为细腻的笔触娓娓道来,使得我们读了更是感慨万千。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弥留之际写下的这首诗,充满了悲痛之感,也为自己一生做总结

苏轼写这首诗时内心已经是极为疲惫,身体也是一天不如一天,但诗人依旧凭借着顽强的毅力,为自己的一生总了总结,从而也让我们在这首诗中,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之苦,虽然此诗的格调很凄凉,可是也不乏诗人的幽默,尤其是最后两句,把那些苦难一笔带过,更显得此诗充满了一种高远的意境。

第一二句写得就很是悲痛,也很是凄凉,“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去现在内心无欲无求,不会再为任何的事物所动,当真是心如死灰,而这一生也是漂泊不定,好像是那无法拴住的小船,独自在那大海里颠簸。这两句更是把自己内心里的那种感伤之怀,以及悲痛之情描写得淋漓尽致。

苏轼弥留之际写下的这首诗,充满了悲痛之感,也为自己一生做总结

第三四句双是一笔带过,把自己那些苦难写得看似极为轻松,悲痛中又有着几分幽默,这也正是苏轼最为独特的一个地方,“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如果你要问我这一生的功绩,那么我可以告诉你,我这一生的功绩那就是黄州、惠州、儋州。最后这两句更是写得很深情,也很是悲痛,读来更是令人肝肠寸断。

苏轼的这首《自题金山画像》也是他晚年最后的一首诗,通篇以一种极为细腻的笔触,把内心的那份悲痛之情,以及一生的经历,描写的很是生动,也极为传神,读来也是朗朗上口。而从这首诗中,我们也的确是感受到一位伟大的诗人所独有的品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