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辨证论治”词语源流考(来自网络)

 昵称31629434 2019-10-03

来自网文:上海中医药杂志2016年第50卷第6期《“辨证论治”词语源流考》

“辨证论治”词语源流考

刘佳缘1,2,王宇2,陈艳焦1,2,杨永清1,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574058,81473760);上海市卫计委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项目(ZYSNXD-CC-ZDYJ039,ZY3-CCCX-3-3005);上海市教委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项目,沪学位办(2012)13号,

,作者简介,刘佳缘,女,硕士生,主要从事针灸防治哮喘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杨永清,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2(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上海200030) 【摘要】系统检索古代医籍,梳理其中与“辨证论治”相关的词语,分析其源流。“辨证论治”在古医籍中有共四十一种不同的记载方式,其中与“辨证”相似的表述有十七种,最早的记载见于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中的“平脉辨证”;与“辨证论治”类似的表述有二十四种,同义词首次记载见于南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二?五科凡例》中的“因病以辨证,随证以施治”;“辨证施治”首见于明代周之干《慎斋遗书?卷二》,而“辨证论治”首载于清代章虚谷《医门棒喝?卷三》。古医籍载述的“辨证”,包括辨病名、辨症状、辨脉证、辨病因、辨病位、辨证候、辨病性、辨证型等八种形式。考证“辨证论治”词语源流及发展脉络,对于准确把握中医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辨证论治;词语;源流;考证

中医学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即整体观和辨证论治(又称辨证施治)。其中的辨证论治既是中医诊断和防治疾病最重要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属于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研究和处理方法的辨证论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过程。其思想渊源已多有著述,但关于“辨证论治”在中国古代医学文献中的词语记载,尚缺乏系统研究。 辨证论治的思想萌芽于《黄帝内经》,其虽无“证”的名称,但在论述某些如疼痛、咳嗽、昏厥等病证时,往往已涉及脉象、症状、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等内容。并且《黄帝内经》中的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辨证的纲领,贯穿于各种辨证方法之中,1,。张仲景在《黄帝内 经》的基础上发展了辨证论治原则,并且升华出了“证”这个重要的概念。其在《伤寒杂病论》中首先以“脉证”分篇立目,进行疾病分类,强调临证时要“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汉代以后,《伤寒杂病论》“证”的概念普遍应用于临床,辨证手段不断发展和深化,演化出了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等。辨证于是成为医者根据患者的症状、舌脉、病情、治疗、体质、地域等情况,经过综合分析,对患者总体情况进行概括的结论,并依据辨证结论提出相应的治疗原则和处方用药,1,。建国之后,任应秋、秦伯未、方药中等医家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辨证论治体系,将辨证论治确立为中医诊疗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特点,并写入了第一版《中医内科学讲义》,2,教材,沿用至今。 虽然近代中医对辨证论治思想体系有了深刻的认识,但“辨证论治”词语的最早医籍记载以及记载中的不同表达方式却鲜有研究。为此,我们采用不同的关键词对古代医籍进行检索,梳理其中与“辨证论治”相关的词语,分析其源流,以期为更好地准确把握辨证论治的思想体系、指导中医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1“辨证论治”古代医籍词语记载概况

我们以《中华医典》等为主要工具,对“辨证论治”的词语源流进行了系统的检索。“辨证论治”在古医籍中共有四十一种不同的记载方式,其中与“辨证”相似的表述有十七种,与

1/10页

“辨证论治”类似的表述有二十四种(见表1)。根据《辞源》当“辩”作辨明、辨解时通“辨”,3,3043,“症”在古代皆用作“证”,3,2133,则古医籍中的“辨证”表述有辨证、辨证法、辨证候、辨证学、平脉辨证、凭脉辨证、按脉辨证、切脉辨证、审脉辨证等九种。表明“辨证论治”在历代医籍中早有不同表达方式的记载,“辨证论治”作为中医药学的基本特点之一具有词源依据。

表1

中国古代医籍中“辨证论治”相似词语汇总表

词语 古医籍中的同义词

“辨证”类词语 辨症、辩证、辨证、辨病、辩症

辨证法、辨症候、辨证候、辨症法、辨症学

平脉辨证、平脉辩证、凭脉辨症、凭脉辩证、

按脉辨症、切脉辨症、审脉辨症 “辨证论治”类词语 对症施治、对证施治、随证治之、随证施治、

随症施治、临证施治、因症施治、因证施治、

见症施治、见证施治、按证施治、按症施治、

辨证施治、辨症论治、分症论治、辨症施治、

分证论治、辨证论治、辨析论治、辨别论治、

凭症论治、辨症定治、凭证论治、因病辨证、

随证以施治

2“辨证论治”词语溯源

《黄帝内经》是中医辨证的思想来源,其虽无“辨证”名词的明确记载,但有“揆度”一词载述,其含义与辨证类似。《素问?玉版论要》载:“黄帝问曰,余闻揆度奇恒,所指不同,用之奈何,岐伯对曰:揆度者,度病之浅深也。”,4,89并在《素问?病能论》中进一步解释到:“《揆度》者,切度之也。„„所谓揆者,方切求之也,言切求其脉理也;度者,得其病处,以四时度之也。”,4,258-259隋代杨上善在《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五?诊候之二?色脉诊》中注解到:“切求其病,得其处,知其浅深,故曰揆度也。”,5,因此,“揆度”可以理解为“切脉辨证”,可能是张仲景“平脉辨证”一词的来源。

“辨证”一词首载于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序》:“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6,3在《伤寒杂病论》的正文中又以“辨„„脉证并治”为篇名。很明显,从词语记载方面,张仲景在广泛研究中医经典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阴阳、经络、脉学、脏腑和临床用药,不仅建立了六经辨证体系,还付诸临床实践。《伤寒杂病论?卷第六?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中明确指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6,57上述记载共同构成了中医辨证论治思想体系的词语渊源。

南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用“脉病证治”“名体性用”的名词,首次将病因病机、脉象证候、处方用药相提并论,完整阐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具体内涵。其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二?五科凡例》中云:“凡学医,必识五科七事。五科者,脉病证治,及其所因;七事者,所因复分为三。故因脉以识病,因病以辨证,随证以施治,则能事毕矣。”,7,15又详细解释到:“凡古书所诠,不出脉病证治四科,而撰述家有不知此,多致显晦,文义重复。要当以四字类明之,四字者,即名体性用也。”,7,17同时进一步举例说明:“如脉,浮则为名,举有余按不足为体,为风为虚曰性,可补可汗曰用;如病,太阳伤风为名,感已啬啬为体,恶风自汗为性,传变经络为用;如证,太阳风证为名,头项疼腰脚痛为体,不与

2/10页

诸经滥为性,候其进退为用;如治,药桂则为名,出处形色为体,德味备缺为性,汗下补吐为用。”,7,17

“辨证施治”一词首见于明代周之干《慎斋遗书》,其对每一病症的表述均具备病症、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和处方用药等典型的辨证施治要素。如《慎斋遗书?卷二?辨证施治》载:“凡读书人,精神恍惚,汗出不睡,或泄泻、或多痰,病虽不一,要之皆发于心脾。盖思虑多则心火乘脾,君不主令,相火用事,倘不清其原,正其本,阳气愈陷,病气愈盛,归脾汤之类,是为对证。”,8,更为重要的是,“辨证施治”虽作为该书一篇的篇名,但细阅全书,却整体体现出对辨证施治的完整应用。《慎斋遗书》还包括“阴阳脏腑”、“亢害承治”、“气运经络”、“望色切脉”、“辨内外伤”、“二十六字元机”(治疗原则)、“用药权衡”、“炮制心法”及“病症治疗”等篇,非常接近现代中医内科学的理法方药的表现形式。 完整的“辨证论治”和“辨症论治”名词出现于清代,其中与现代用词完全相同的“辨证论治”一词,首见于清代章虚谷的《医门棒喝》。《医门棒喝?卷三?论景岳全书》载:“即此数则观之,可知景岳先生,不明六气变化之理,辨证论治,岂能善哉。”,9,“辨症论治”在清代有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和吴亦鼎《神灸经纶》两书记载。《临证指南医案?卷九?淋带》载:“若阳气虚寒。脉微涩。腹痛多寒。宜加姜附。家韭子丸。一脾肾气虚下陷多带者。宜归脾汤。补中益气汤之类。以上淋带辨症论治。仿佛已备。”,10,671《神灸经纶?卷之一?说原》载:“粤稽古昔疗民疾病,有医药而无方书。《素问》辨症论治,经络详明。”,11, 历代关于“辨证论治”名词的不同记载详见表2。这些古医籍的记载,从词语渊源角度进一步表明,辨证论治作为中医药学的基本特点之一,古已有之。

表2中医古籍中与“辨证论治”相似的词语

朝年份 作者 书名 篇名 相关内容 参考文代 献序号 东张仲景 《伤寒杂序 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6,3 219

汉 病论》 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

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

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卷六?辨太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6,57

阳病脉证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

并治上 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

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宋 太平惠《太平惠指南总若不仔细分辨证候虚实用药,,12,1241

民和剂民和剂局论?卷则误人性命在反掌之间,不可440

局 方》 中?论伤寒不知也

证候

宋 陈言 《三因极卷一?六经若其传变,自当依六经别论所,7,9 1174

一病证方中伤病脉 伤,随经说证,对证施治

论》

卷二?五科凡学医,必识五科七事。五科,7,15

凡例 者,脉病证治,及其所因;七

事者,所因复分为三。故因脉

以识病,因病辨证獉獉,随证

以施治,则能事毕矣

卷四?两感桂枝、麻黄,皆攻太阳经表药,,7,52

治法料简 方各见太阳经,其如阳明、太

3/10页

阴、少阳、厥阴,并可于风寒

二方论中,随证施治 宋 陈自明 《外科精卷中?疮出大抵在背微有赤肿点,或因抓,13,1263

要》 未辨用津破入浴犯水,或因饮酒脍炙而43

润墨围论作,初来辨症,且以津润,时

第三十 用墨围之

元 朱震亨 《丹溪心卷一?中湿此方土内外,亦互相有之,但,14,3 1347

法》 四 多少不同,须对症施治,不可

执一

明 朱棣 《普济方》 卷一百二辨病不可火形证 ,15,1406

九?伤寒门 1494 明 陶节菴 《伤寒六伤寒一提辩证法:表虚自汗者,为风伤,16,1445

书》 金卷之卫气,宜实表。表实无汗者,147

四?一提金为寒伤荣血,宜发表

六经证治

捷法

明 鲁伯嗣 《婴童百卷六?伤寒然在表者宜汗,在里者宜下,,17,1506

问》 表里第五在半表半里者宜和解,表里俱64

十三问 见随症施治

明 俞弁 《续医说》 序 有以脉而辩症有以症而辩剂之,18,1522

己见者 序 明 汪机 《外科理序 按脉辨症,审时制方,分经络,,19,1531

例》 别表里,此医之处乎常也 346 明 薛铠 《保婴撮卷十九?自若当归补血汤,六味地黄丸、,20,1555

要》 汗 八珍汤、人参养荣汤之类,皆301

可因症施治

明 徐春甫 《古今医卷之十所以伤寒当看六经见证施治,,21,1556

统大全》 三?伤寒门不拘日数,方为妙工为要法 1440

(上)?病

机?伤寒见

证施治

卷之五十然则因内而致,不可以言表,21,

九?脚气乎,大抵因证施治獉獉獉獉,1522

门?病机叙此万全也

论?脚气主

於水湿辨

明 周之干 《慎斋遗卷二 辨证施治,(注:篇名) ,8,33 1573

书》

明 杨继洲 《针灸大卷十?六诸经脉俱隐不见,是伏于掌心,,22,1601

成》 筋?手面图 当以灯照之,则可辨症候,宜417

发汗表出

清 罗美 《古今名卷三?病能宜分脏腑、手足六经所见症施,23,1675

医汇粹》 集一?疟疾治 121

4/10页

清 戴天章 《广瘟疫卷二?表明乎此,则酸痛在周身,在一,24,1675

论》 证?周身骨处,按证施治,无不当矣 26

节酸痛

清 郭志遂 《痧胀玉卷之上?此如遇是症,必先审脉辨症的确 ,25,1675

衡》 下细述发25

蒙论所不

尽?暗痧辨

清 汪琥 《伤寒论辩中寒为并平脉辩证,为伤寒杂病论,,26,1680

辩证广真寒论 合十六卷,虽曰伤寒,而痉湿220-221

注?附中寒暍霍乱等杂病,俱在其中

论辩证广

注》

清 程国彭 《医学心首卷?中风中风类中辨症法 ,27,1732

悟》 类中辨症43

清 叶天士 《临证指卷三?汗 及甘脉大枣汤,镇阳理阴方法,,10,1746

南医案》 按症施治,一丝不乱,谓之名178

医也

卷九?淋带 脉微涩,腹痛多寒,宜加姜附,,10,

家韭子丸。脾肾气虚下陷多带671

者,宜归脾汤,补中益气汤之

类。以上淋带辨症论治 清 汪文绮 《杂症会序三 尤于景岳全书,窥其秘钥,观,28,1754

心录》 其会通,故每治一病,必凭脉序三

辨症,有症同而药异者,同而

药异者,有症异而药同者,莫

不应手取效

清 黄宫绣 《本草求上编?卷或因火因风因寒因温因虚劳因,29,1769

真》 四?温食积,宜分症论治 154

散?半夏

清 沈金鳌 《杂病源自叙 夫医何能尽如秦越人,然切脉,30,7 1773

流犀烛》 辨症,就症合脉,反复推究 清 吴道源 《女科切卷七?产后产后发呃,此症不宜见之,新,31,1773

要》 呃忒 产须辨症施治 16 清 丹波元《中国医卷三十欲人每证必明致病之由,每药,32,1819

胤 籍考》 八?方论必明参互之法,而后分证论治,619

(十六) 经权相参

清 章虚谷 《医门棒卷二?评鞠通亦不辨析论治,各证源流,9,82 1825

喝》 《温病条未清,故立法不能尽当也

辨》

卷三?论景际此数则观之,可知景岳先生,,9,

岳全书 不明六气变化之理,辨证论治,109

岂能善哉

卷四?评果尔,则治痘亦非难事,何必,9,

5/10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