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佛陀为什么称自己为觉者?

 timtxu 2019-10-04

本文内容来源自《悉达多的心理学—对现代心理学说“不够”》,作者金木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得芝加哥大学理学硕士及新泽西罗格斯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现旅居海外。

之前讲过悉达多心理学的二个独特之处:一种“想”(参考《我思我不在》篇)、一种“我”(参考《佛学说无我,什么是无我?》篇)。这里讲悉达多心理学的第三个独特之处:一种“觉”

在所有的佛学概念中,我以为这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究其原因,倒不是说谁有意忽视,而是佛学中的概念实在太多,多到任何概念都容易被忽视的地步。随便说起来,就有戒、定、慧、空、禅、信、解、行、证、闻、思、修、慈、悲等等,于是淹没了最重要的———觉。

可能有人不以为然:佛教的概念都重要,哪会一个比另一个更重要?言下之意,这是你个人的偏好吧。说实话,还真不是我的,顶多说是佛陀的偏好。

请各位想想:为什么佛陀自称为一名“觉者”?

其实佛陀的选择很多。如果用佛教语言,为什么不自称戒者、定者、慧者、禅者、空者、慈者、悲者呢?如果用大众语言,为什么不自称老师、圣者、尊者、大师、神仙呢?在众多的选择中,佛陀偏偏选择这个“觉”字。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梵文中,“觉”就是佛,佛就是“觉”———这还真是佛陀的偏好。

方法最难得

那你会问:何以给“觉”如此之高的地位呢?我以为全凭一点:方法最难得!

有人说,理论不是更重要吗?要看对谁而言。思想家们喜欢讨论问题,因此更重视理论,恨不得海阔天空才好。可实干家们需要解决问题,因此更重视方法,有方法才接地气。

心理学,在我看来,最好属于后者。心理学要验证理论、获得认知、指导实践,都需要方法;心理治疗从治病救人到恢复健康,更需要方法。可现实情况是,在这个领域,从来不缺理论,但缺方法,往往理论太多,方法全无。

佛学的心理学何尝不也如此。

心理学家荣格说:“伟大的革新从来不来自天上,它们一向来自大地,正如树从不由天空向下生长,而是由地向上生长一样。”把佛学比喻为一棵参天大树,我们往往仰视上面的繁茂枝头———佛学的理论,却容易忽略让大树抓住土壤的根———觉的方法。

(事实上,佛陀留下的方法并非一种,至少且主要包括“定”与“觉”两种,考虑到前者非佛学独有,本文仅涉及后者。)

觉与觉知

何为“觉”?

简单说就是感觉,复杂说就是觉悟,如果选择折中的定义,就用觉知吧。

何为“觉知”?

觉是觉察,知是知道,觉知即觉察与知道。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感觉、觉知、觉悟三者之间的关系:觉察来自感觉、知道通向觉悟,从感觉,到觉知,到觉悟是从低级意识到高级意识的过程。

考虑到我另外写过一本佛学方法论的书,为避免原来的读者感觉重复,这里不再赘述“什么是觉知”,只澄清“什么不是觉知”。

觉知不是感觉。

这种误解有一定道理———先有感觉,后有觉知。反过来也证明两者位置不同:前者发生于器官,后者发生于大脑。当眼、耳、鼻、舌、身受环境刺激时,器官中的神经细胞会形成感觉信号,其中少部分信号,最终形成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觉知;而大部分信号,或者未被大脑觉察,或者未被大脑知道,都不会形成觉知。

可以说,感觉是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而觉知则一定是有意识的。

觉知不是思维。

这种误解也有一定道理———它们都属于大脑活动,分别属于大脑认知的两条通路。

一条叫思维通路,特点在于思维加工。在这条通路中,情绪、判断、意志以不同方式处理感觉信号。

另一条叫觉知通路,特点在于思维不加工。在这条通路中,只存在原始信号:先是感觉被大脑“觉察”,没有处理;接着大脑确认“知道”,仍然没有处理。

现代医学已经证实了这点:大脑中负责感觉的区域与大脑中负责思考的区域位置不同,证明两条通路已经被物理隔离。

觉知不是瑜伽。

这种误解同样有一定道理———觉知并非佛教独有,如瑜伽中也讲觉知。瑜伽又分为宗教瑜伽和现代瑜伽。

在宗教瑜伽中,觉知被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目的在于体会印度教“梵我合一”的境界。这正是佛教所反对的,佛教认为“梵我合一”是一种幻觉,觉知没那么神秘。

而在现代瑜伽中,觉知又被当作一种身心锻炼,完全取消了精神意义。不仅现代瑜伽如此,世界各地的一些舞蹈也讲觉知,也把觉知当作身心锻炼。这同样是佛教反对的,佛教认为修行带有精神目的,觉知又没那么普通。

不过可以理解的是,印度教与佛教有诸多相似之处,以至于时常被西方人士混为一谈。

总结一下,感觉、思维、瑜伽都与佛教中的觉知有些相似,但都无法取代觉知在佛教中的功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