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的生理病理与治脾十五法

 秋霜了无痕 2019-10-05

中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脏是五脏之一,五行中属土,位居中焦在膈之下,和胃互为表里,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中医脾的功能包涵西医的消化、血液、循环、运动及免疫等多个系统功能,“脾” 是脾胃学说的核心部分,是从事中医消化内科工作者的主要研究内容。

(一) 脾的生理功能与病理表现

中医对于脾的描述较多: 如《难经·四十二难》 “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主藏意”。《医籍考》 曰: 脾位于 “肺之下,心之左”。《素问·太阴阳明论》讲“脾与胃以膜相连耳”。《类经图翼》谓 “脾……与胃同膜而附其上之左,俞当十一椎下”。《医学入门》有脾 “形扁如马蹄,又如刀镰” 的记载。以上这些记载详细地描述了脾的解剖形态和部位。脾的生理功能有主运化、升清、统摄血液,主四肢肌肉。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五行属土,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其经为太阴,藏意。

1.脾主运化的功能是脾的最主要生理功能

运化是指运输和消化,脾将经胃腐熟的食物,再进一步消化为精微物质,上输于肺,随气血运转输布到全身,滋养脏腑肌肉、四肢百骸,维持人体生命活动,脾的运化功能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湿两个方面。《素问·灵兰秘典论》 曰: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灵枢·本输》 曰: “脾和胃,胃者,五谷之府”。以上说明了脾具有消化、吸收功能。食物的消化是在胃肠中进行的,但必须依靠脾的运化,才能将水谷转化为精微,同时由脾将精微物质上输于肺,由肺贯注心脉,再转输到全身,濡养脏腑。若脾气健旺,则脾的运化功能旺盛,气血充盈,机体得以所养而人体健康。倘若脾气虚弱,运化功能失调,则气血津液匮乏,可出现食欲不振,食后饱胀,腹胀便溏,四肢乏力,肌肉消瘦等症状。

脾主运化水湿是指脾对水液有调节作用,是人体水液代谢的重要环节。脾在运化水谷的同时把水液上输于肺,由肺转输布散到全身,使各脏腑组织得以充分濡润,并将代谢后多余的水分转输至肺、肾,通过肺、肾的气化功能转变为汗液和尿液排出体外,从而保持机体内水液平衡;若脾运化水湿功能失调,致水液潴留体内,则出现头重如裹,胸闷呕恶,水肿腹泻等症状。故 《医方考》 曰: “湿淫于内者,脾土虚弱不能制湿而湿内生也”。

2.脾主统血

脾统血包括脾藏营和脾统血两个方面,脾的统血是在脾藏营的基础上实现的。脾具有调节血液循环的作用,《难经·四十二难》 指出脾 “主裹血,温五脏”。《证治准绳·女科》 曰: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统诸经之血”。脾统血的功能依赖于脾气的固摄作用,正如 《金匮·中虚脱血》所云: “脾统血,脾虚则不能摄血; 脾化血,脾虚则不能运化,因而血脱妄行”。由此可见,脾气充足,则气血充盈,血行脉中; 若脾气不足,则气血虚弱,血失所流而溢于脉外,可出现各种出血现象,如衄血、咯血、吐血、便血、崩漏、月经过多等症状。

3.脾主肌肉、主四肢

脾有运化、输布水谷精微,濡养人体全身肌肉及四肢的功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曰: “脾生肉。” 《素问·痿论》 曰: “脾主身之肌肉。” 《素问·平人气象论》 曰:“脏真濡于脾,脾藏肌肉之气也”。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旺,则气血充盈,濡养肌肉、四肢,肢体强壮丰满;若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乏源,水谷精微不能外达肌肉、四肢,则出现形体消瘦、肢体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故《脾胃论·脾胃胜衰论》 中指出: “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食而瘦”。《素问·示从容论》亦云: “四肢懈惰,此脾精之不行也”。《素问·太阴阳明论》 曰:“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4.脾主升清

“脾以升为健”,脾具有升清阳之气的功能,脾的运化功能是以升清为主,清即清气,所谓 “升清” 是指脾将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上输心肺头目,通过心肺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并维持人体脏腑功能,故说 “脾以升为健”。

《寓意草》 曰: “其升清降浊者,全赖中焦之运化……故中脘之气旺,则水谷之清气,上升于肺,而灌输百脉……”,脾主升清功能正常,则元气充沛,清阳出上窍,实四肢,令头脑清明,机体健壮,若脾主升清功能异常,脾气虚弱,则可出现头晕目眩,神疲乏力,腹胀,腹泻以及脏器下垂等症状。

5.脾藏意、主思

“意”、“思”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与心、脾等脏腑有关。《素问·宣明五气》 曰: “脾藏意”。

《灵枢·本神》 曰: “脾藏营,营舍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曰: “(脾) 在志为思”。《类经·藏象类》 曰: “因志而存变,谓意志虽定,而复有反复计度者,曰思”。《灵枢·本神》亦云: “因志而存变谓之思”。脾运健旺,气血充盈,元气充沛,上窍气清,故思维敏捷; 若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乏源,或忧思伤脾,脾气郁结,脾失升清,心神失养则可出现眩晕头胀、不思饮食、失眠健忘、脘腹胀满等症状。

6.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脾开窍于口,是指饮食口味与脾的消化功能密切相关。

脾之经脉连舌本散舌下,人的饮食、口味依赖于脾的运化功能,而脾气健旺与否,则可以从口唇的色泽表现出来。

《灵枢·脉度》 说: “脾气通于口,脾和则能知五谷矣”。

《图书编·脾脏说》 曰: “口为脾之官,脾气通,则口知五味。脾病则口干不能食,不知五味……食不消,脾不转也……人之不欲食者,脾中有不消化之食也……人之好食甘味者,脾不足也”。《素问·金匮真言论》 亦云: “开窍于口,藏精于脾”。由此可见,脾气健旺,则味觉灵敏,饮食正常; 若脾气虚弱,则口不知味,或口淡、口苦、口腻、口中异味、口甜、食欲下降等。医家可从口唇的颜色来诊察脾的盛衰,口唇的色泽是否红润,不仅是全身气血状况的反映,也是脾胃纳运功能状态的反映。所以 《素问·五藏生成》曰: “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素问·六节脏象论》亦云: “其荣在唇”。

(二) 脾病的临床证候

脾病的临床证候,从脏腑失调、升降失常、阴阳偏盛和邪正盛衰四个方面来分析,有如下证候。

脾胃正虚出现的证候有: 脾胃气虚证、脾胃阴虚证、脾阳不振证、中气下陷证与脾不统血证等。

中虚邪盛出现的证候有: 脾虚湿阻证、脾虚痰湿证、气虚水泛证、气虚血瘀证和气虚夹滞证等。

脾病脏腑失调出现的证候有: 脾胃不和证、心脾两虚证、脾肺两虚证和脾肾阳虚证等。

脾病阴阳偏衰出现的证候有: 脾阳不足证、脾阴不足证、太阴寒盛证和阳明实热证等。

脾胃升降失常出现的证候有: 脾气不升证、脾气下降证、胃浊不降证、胃气上逆证和脾胃升降失调证等。

(三) 脾病的常用治法——治脾十五法

1.补气健脾法

主要适用于脾气亏虚证或脾气不足证或中气不足证或脾不健运证。

主症: 腹胀便溏。

次症: 食欲不振,脘腹痞满,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象细弱。

诊断: 凡具备主症和任意两项次症即可诊断为脾气虚弱证。

辨证: 脾气虚弱,运化失司。

治法: 补气和中,健脾助运。

方药: 自拟补气健脾汤为主方。

党参10g,炒白术10g,茯苓15g,炙甘草5g,陈皮10g,砂仁5g,黄芪15g,焦三仙各30g。

中成药可选用香砂六君子丸或香砂养胃丸,每次服用6g,每日服2~3次,温开水送服。

2.健脾化湿法

主要适用于脾虚湿困证或湿困脾阳证或湿阻中焦证。

主症: 胃脘痞闷。

次症: 口黏纳呆,脘腹隐痛,肢体沉重,浮肿便溏,舌苔白腻,脉细濡缓。

诊断: 凡具备主症和任意两项次症即可诊断为脾虚湿困证。

辨证: 湿困脾土,运化失职。

治法: 健脾助运,芳香化湿。

方药: 自拟健脾化湿汤为主方。

党参15g,苍术10g,茯苓15g,六一散10g,炒苡米15g,藿香10g,茵陈15g,白豆蔻6g。

中成药可选用茵陈五苓丸,每次1丸,温开水送服,一日2~3次。

3.健脾清化法

主要适用于脾虚湿热证或脾胃湿热证或湿热中阻证。

主症: 脘痞灼热。

次症: 口苦口黏,便溏溺赤,肢体困重,黄疸身热,舌苔黄腻,脉细濡数。

诊断: 凡具备主症和任意两项次症即可诊断为脾虚湿热证。

辨证: 湿热中阻,脾失健运。

治法: 健脾助运,清化湿热。

方药: 太子参10g,白术10g,茯苓15g,六一散10g,茵陈10g,栀子10g,大黄5g,鸡内金6g。

中成药可选用香薷丸,用茵陈煎水送服,每次2丸,每日3次。

4.温补脾阳法

主要适用于脾胃阳虚证或脾阳不足证或中阳不振证或脾胃虚寒证。

主症: 脘腹凉痛。

次症: 纳少吐涎,下利清谷,畏寒肢冷,倦怠喜暖,舌淡体胖,脉沉细迟。

诊断: 凡具备主症和任意两项次症即可诊断为脾胃阳虚证。

辨证: 脾胃阳虚,水谷不化。

治法: 温补中阳,健脾助运。

方药: 自拟温补脾阳汤为主方。

党参10g,炒白术10g,干姜8g,炙甘草8g,炮附子10g,肉桂3g,黄芪15g,焦三仙各45g。

中成药可选用附桂理中丸,每次用开水送服1丸,每日3次。

5.补脾升陷法

主要适用于中气下陷证或脾气下陷证或气虚下陷证。

主症: 内脏下垂。

次症: 面黄消瘦,腹部重坠,气短声低,倦怠乏力,舌淡齿痕,脉细无力。

诊断: 凡具备主症和任意两项次症即可诊断为脾虚气陷证。

辨证: 脾虚气陷,健运失职。

治法: 补益脾气,升提举陷。

方药: 自拟补脾升陷汤为主方。

党参20g,白术10g,炙甘草5g,黄芪30g,升麻5g,柴胡5g,枳壳10g,陈皮10g。

中成药可选用补中益气丸,每次用温开水送服10g,每日3次。

6.补脾摄血法

主要适用于脾不统血证。

主症: 吐血便血。

次症: 食少腹胀,便溏倦怠,气短浮肿,面白消瘦,舌淡齿痕,脉沉细弱。

诊断: 凡具备主症和任意两项次症即可诊断为脾不统血证。

辨证: 中气不足,脾不统血。

治法: 补益脾气,摄血止血。

方药: 自拟补脾摄血汤为主方。

党参30g,白术10g,茯苓15g,炙甘草5g,伏龙肝30g(先煎),乌贼骨15g,阿胶10g (烊化),三七粉3g (冲)

中成药可选用云南白药,每次2g,用伏龙肝煎水送服。

每日3~4次。

7.补脾生血法

主要适用于出血后的气血两虚证。

主症: 失血眩晕。

次症: 心悸气短,纳少化迟,神疲肢乏,面色不华,唇舌淡白,脉沉细弱。

诊断: 凡具备主症和任意两项次症即可诊断为气血两虚证。

辨证: 失血过多,生化不足。

治法: 补气健脾,生化气血。

方药: 自拟补脾生血汤为主方。

党参30g,炒白术10g,茯苓10g,炙甘草5g,当归15g,杭白芍15g,熟地15g,炒三仙各15g。

中成药可选用八珍丸,每次1丸,温开水送服,每日3次。

8.健脾滋阴法

主要适用于脾阴虚证或脾阴不足证。

主症: 纳呆烦热。

次症: 口咽干燥,手足心热,干呕呃逆,大便干结,舌红无苔,脉象细数。

诊断: 凡具备主症和任意两项次症者即可诊断为脾阴不足证。

辨证: 脾虚不运,脾阴不足。

治法: 健脾助运,滋生脾阴。

方药: 自拟健脾滋阴汤为主方。

北沙参30g,生白术10g,茯苓15g,生山药15g,麦冬15g,玉竹20g,生三仙各10g,细生地15g。

中成药可选用知柏地黄丸,每次用山药煎汤送服1丸,每日3次。

9.补益心脾法

主要适用于心脾两虚证。

主症: 心悸失眠。

次症: 眠则多梦,健忘胆怯,纳少腹胀,气短倦怠,舌淡苔白,脉象细弱。

诊断: 凡具备主症和任意两项次症即可诊断为心脾两虚证。

辨证: 脾气虚弱,心神失养。

治法: 健脾益气,补心宁神。

方药: 自拟补益心脾汤为主方。

党参10g,白术10g,茯神10g,炙甘草5g,酸枣仁15g,远志10g,当归10g,炒三仙各15g。

中成药可选用人参归脾丸,每次温开水送服1丸,每日3次。

10.健脾补肺法

主要适用于脾肺气虚证。

主症: 腹胀咳喘。

次症: 纳少便溏,咳痰浮肿,胸闷气短,神疲自汗,舌淡苔白,脉象细弱。

诊断: 凡具备主症和任意两项次症即可诊断为肺脾气虚证。

辨证: 脾失健运,肺失宣降。

治法: 健脾益气,补肺祛痰。

方药: 自拟健脾补肺汤为主方。

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5g,黄芪15g,陈皮15g,法夏10g,枳实10g,炒三仙各15g。

中成药可选用参芪定喘丸,每次温开水送服1丸,每日3次。

11.健脾和胃法

主要适用于脾胃不和证

主症: 纳少腹胀。

次症: 胃脘疼痛,恶心呕吐,嗳气反酸,便溏倦怠,舌边齿痕,脉象细弦。

诊断: 凡具备主症和任意两项次症即可诊断为脾胃不和证

辨证: 脾虚不运,胃失和降。

治法: 健脾助运,和胃止痛。

方药: 自拟健脾和胃汤为主方。

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5g,炒莱菔子15g,元胡10g,陈皮10g,姜半夏10g,乌贼骨15g。

中成药可选用胃苏冲剂,每次1包 (15g) 温开水送服,每日3次。

12.调和肝脾法

主要适用于肝脾不和证或肝脾不调证。

主症: 胁痛腹胀。

次症: 心烦易怒,胸腹痞满,纳少便溏,善喜叹息,舌苔白腻,脉象细弦。

诊断: 凡具备主症和任意两项次症即可诊断为肝脾不调证。

辨证: 肝郁乘脾,脾失健运。

治法: 调和肝脾,疏通中焦。

方药: 自拟调和肝脾汤为主方。

醋柴胡10g,赤白芍各15g,白术10g,当归10g,茯苓15g,炒栀子10g,郁金10g,枳壳10g。

中成药可选用健脾舒肝丸,每次温开水送服1丸,每日3次。

13.温补脾肾法

主要适用于脾肾阳虚证或脾肾两虚证。

主症: 五更泄泻。

次症: 脘腹冷痛,完谷不化,腰痛肢冷,阳痿水肿,舌淡齿痕,脉沉虚弱。

诊断: 凡具备主症和任意两项次症即可诊断为脾肾阳虚证。

辨证: 脾肾两虚,清浊混下。

治法: 温补肾阳,健脾止泻。

方药: 自拟温补脾肾汤为主方。

炮附子10g,肉桂5g,党参15g,炒白术10g,干姜10g,炙甘草6g,五味子10g,肉豆蔻10g。

中成药可选用附桂理中丸或附桂八味丸或四神丸,每次温开水送服1丸,每日3次。

14.健脾养肝法

主要适用于肝脾两虚证。

主症: 腹胀眩晕。

次症: 便溏倦怠,肢体麻木,面色萎黄,视弱消瘦,舌淡苔白,脉象沉细。

诊断: 凡具备主症和任意两项次症即可诊断为肝脾两虚证。

辨证: 脾虚不运,肝血不足。

治法: 健脾助运,补血养肝。

方药: 自拟健脾养肝汤为主方。

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5g,当归15g,白芍15g,鸡血藤30g,鸡内金15g,炒三仙各10g。

中成药选用八珍丸,每次用温开水送服1丸,每日3次。

15.健脾熄风法

主要适用于小儿脾虚生风证。

主症: 腹泻抽搐。

次症: 纳呆呕吐,昏睡露睛,消瘦肢凉,面色萎黄,舌淡弄舌,脉象细弦。

诊断: 凡具备主症和任意两项次症即可诊断为脾虚生风证。

辨证: 脾气不升,虚风内动。

治法: 健脾补气,平熄内风。

方药: 自拟健脾熄风汤为主方。

太子参10g,炒白术10g,茯苓15g,天麻5g,蝉衣5g,钩藤10g,黄芪15g,当归10g,水牛角10g(先煎)

根据脾病在临床所见,可辨证地选用以上十五法,若临床见到二证或三证同时出现则可二法同时并用。脾病除用中药辨证论治外,还应注意饮食与生活调摄,对治疗脾病和促进身体康复具有积极作用。重视体育健身运动,可增强体质,亦有利于脾病治疗,促进身体早日康复。

李乾构著.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从书-李乾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