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央视纪录片《我们的征程》|南农七君子:向一片不可能之地要一切可能

 昵称37581541 2019-10-06

南京农业大学原创话剧《北大荒七君子》剧照

央视六集纪录片《我们的征程》,通过42个各行各业普通建设者建设美好家园的故事,展现70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谱写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壮丽诗篇。这42个故事里,其中一个故事,便是”南农大七君子“——吕士恒、胡家騄、官英堤、程全生、汪炎炳、刘庠、吴枫

上世纪五十年代,南京农学院(今南京农业大学)的三十四名毕业生响应党的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联名上书,申请到北大荒去拓荒,最终选定七人赴东北参加垦荒工作并扎根在北大荒,时称“北大荒七君子”。此后的半个多世纪,他们与家人天各一方,在曾经豺狼出没的黑土地上播种稻谷、大豆、小麦,燃烧青春的光华。

少年上书,为国建仓

“我们的决心是:服从祖国的需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我们清楚地知道垦荒是一个艰苦复杂的工作,我们要去的边疆是个艰苦的地方,在那里,冬天有零下四十度的严寒,地区荒僻、人烟稀少,住帐篷、吃粗粮……但那又算什么呢!我们时代的大学生是不照轻活干的……我们在思想上已做好准备,正像很多同学说的那样,到边疆去成家立业,在边疆干上一辈子。”

半个世纪前的中国版图上,北大荒的黑土地原始、贫瘠、荒凉。而1957年,一封来自南京农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前身)34名学生的请愿信,在之后的半个多世纪中,改变了北大荒和7个年轻人的命运。

这年,南京农学院农学系毕业班的40多名毕业生,本可以按计划被分配到华东地区农业科研院所、农业大专院校和农业行政机关。然而,这年春天,王震将军奉命组织铁道兵转业官兵进军黑龙江亘古荒原北大荒垦荒建农场的消息,让学生们思绪万千。

时年22岁的农学系学生吕士恒按捺不住了:“作为新中国首批大学生,北大荒开荒建农场需要农业技术人才,我应该争取到北大荒去开荒建农场,为国家建设大粮仓。”

然而,当年学院的毕业分配方案没有去北大荒的名额。吕士恒等34名同学讨论后,决定给教育部门写申请书表明心迹。

在这份申请书中,吕士恒写下:“我们的决心是:服从祖国的需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我们清楚地知道垦荒是一个艰苦复杂的工作,我们要去的边疆是个艰苦的地方,在那里,冬天有零下四十度的严寒,地区荒僻、人烟稀少,住帐篷、吃粗粮……但那又算什么呢!我们时代的大学生是不照轻活干的……我们在思想上已做好准备,正像很多同学说的那样,到边疆去成家立业,在边疆干上一辈子。”

对抗冰雪,挑战蚊虫

荒无人烟的黑土地迎接着这批年轻大学生。他们在铁道兵农垦局报到后,2人留在了局机关,5人被分配到农场。刚创建的铁道兵农场,除了几个马架、几间草房,就是茫茫原野。农业技术员的主要任务是尽快踏查荒原,摸清它的脾性,以便开垦。

吕士恒被分配到虎林县北边、完达山下的8504农场建场。刚到那里时,整个农场只有两个专业技术员。第二天,他便接到第一个任务,在入冬前勘察四分场的荒原,查清可垦荒地面积、类型、分布、地面植被和土壤结构,在查清资源的基础上设计四分场的开荒建场方案,选好分场部与生产队的建点位置,做好第二年春天开荒的准备。

第三天,吕士恒便和一个技术员在当地一个猎户的带领下,向30里开外东大岗的荒地进军了。

走着走着,一道飘垡甸子横在面前。他一不小心陷入了沼泽里,于是,他用一根绳子一头捆在自己腰上,另一头让同行的一个同志牵在手里,就这样,硬是在沼泽地、野草丛生的地方探出了一条野路。

夜晚,吕士恒也睡不安稳,露宿荒原,帐篷外狼群、黑熊出没,让他辗转难眠。白天饿了,就地吃带去的干粮,或是由猎户打一些野味,3个人围着篝火“茹毛饮血”。

“荒原上的蚊子就像是下毛毛雨,直扑脖子后叮咬。”吕士恒说,北大荒咬人的虫子很多,早晨是小咬为主,中午是牛虻最多,晚上就是蚊子,早、中、晚三班倒。“最厉害的是草爬子,咬住你就往肉里钻,你就是把它身子拽断,它那小脑袋还在肉里头取不出来,就会化脓,那麻烦就大了。”

就这样,吕士恒和同事完成了清查林地面积、树木种类、木材蓄积量等各种数据。紧接着,他们带领60多名铁道兵开进这片足有一万多亩的荒地,开始点火烧荒,为来年的耕种做准备。

成功要粮,北大不荒

1957、1958两年,南农大七君子踏查了10多万亩荒地,在这片荒地上建起了两个分场和十几个生产队。北大荒的农业特点是农作物生育期短,小麦出苗后三个月就要收获。“但是没有储粮装置,我们就向当地晒麦场的技术人员学会了制作土粮屯。用石头打底,用树棍做立柱,再用树条将一圈立柱编成一个大圆桶,里外抹上草泥、石灰,外面围一圈草苫。”吕士恒回忆。

地开出来了,可是什么时候播种?怎样播法?种什么作物好?“七君子”之一,分在852农场实验站的汪炎炳,深入到附近老乡家,拜人为师。渐渐地,这位出生在浙江桐庐的大学生,了解到北大荒与南方完全不同的耔、扣、豁等耕作措施,结合机耕的特点,指导大面积的机械化生产。

1964年,汪炎炳被调到东北农垦总局科研所当栽培组长。之后,他又连续两年深入到友谊农场五分场二队,研究小麦和大豆的生长规律。

1974年,他来到友谊农场五分场八队蹲点。初春,他和生产队职工研究小麦播种措施;麦苗出土后,又共同制定田间管理办法。7月下旬,进入麦熟时节,那2400多亩小麦长得齐刷刷,一阵风过,金浪滚滚。这时,上级催着开镰收割。附近生产队也热火朝天地干开了。可汪炎炳觉得还没到收割期。他沉住气,天天蹲在麦田里观察小麦成熟情况,隔天采一个样品,测千粒重。结果,抓住火候,开镰!丰产又丰收。平均亩产530斤,创造历史最高水平。

//////////

粮仓满,人心定,农业稳,天下安。用全球不到9%的耕地养活世界近20%的人口,70年我们一直在面对这个不等式寻找更完美的解答。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农业机械化从零起步,但今天,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农业制造和使用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