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五年级的孩子开始大量阅读《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之类的名著,有没有不好的影响?

 hyqg8 2019-10-06

我个人不建议四五年级的孩子开始阅读《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这类的名著,容易破坏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1.要帮孩子选书,既要有趣又要适合孩子的胃口。

这类的世界名著通常都是比较晦涩的,枯燥的,大人都不见得喜欢看,何况是十一、二岁的孩子。

首先孩子不了解书中所描绘的时代背景,也无法体会那个时代的情境与氛围。另外孩子对那个国家的典章制度,风土人情也完全不懂,所以不容易进入书里描写的情境当中。这两部伟大的作品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先生于19世纪创作的,反映的是当时年代法国的社会生活。

名著的主题通常都是人性、善恶、生死、爱恨情仇等,不是四五年级孩子所关心的,能理解的。这些孩子尚未成年,哪里懂得什么是人性?

大人如果帮孩子挑选书籍,应该挑选一些故事的主题是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或者是孩子正在关心的主题。这样孩子比较容易与书中的主人公产生共鸣。

家长给孩子选书最好是,选择孩子熟悉的或者是能理解的景物和词汇,来讲述故事。




2.非常不建议阅读世界名著的简要版。

世界名著都是大部头的巨著,要变成适合儿童和青少年读者阅读,只能简化之后再简化,甚至简化到只剩下故事大纲,而没有了故事的灵魂和血肉。名著通常都具有丰富的叙事和强大的逻辑,饱满的剧情张力,层层递进的人物关系,精彩的人物对话等等,如果被改写,那么名著原先具备的所有优点可能都不见了。简直就是糟蹋世界名著。



3.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口气吃成个胖子。

即使孩子听话,遵循着完成任务的原则,把这类的世界名著读下来,也是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囫囵个吞下去,根本没有思考和理解,更谈不上体会和感悟了。

我认为阅读大部头的世界名著的最佳时期是孩子上高中、甚至是上大学,当孩子已经由我爱读转变成我要读,当“小书虫”成长为文艺青年。当孩子通过大量的阅读而形成了自己的阅读品位时,当孩子经由阅读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对事物的评判标准时。这时候的名著的阅读,才有意义,才能启迪智慧,发人深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