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 人 九 胃 八 不 同

 前行者ing 2019-10-06

​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古人又以取类比象的方法把脾胃喻为人体的“仓禀”,可见脾胃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


       人们一日三餐都需要直接与脾胃打交道,或凉或热,或饥或饱,稍有不慎,便会伤及脾胃。


        故谚云:“十人九胃”,此乃言胃病发率之高,在人群中所占比例之大,堪称“百病之冠”。


        赵老就数十年临床实践中体会,认为胃病不仅发病率高,而且其类型之繁多,也是其他诸病所不能比,故曰:“十人九胃八不同”。


         这就要求医者不可不详察细审。众所周知,治疗胃病之法颇多,治疗胃病之方甚众(包括专方验方),但临床运用这些方药时,尚须根据病情而进行选用,酌情加减化裁,灵活变通,绝不可操一二方而通治所有胃病。


       以胃痛为例,因其病因错综复杂,临床表现亦多种多样,或饮食不节,或忧思郁怒,或劳逸不当,或感受寒邪,均可造成脾胃功能失调而发病。


       其见证有寒有热,有虚有实,或虚实兼夹,或寒热错杂,临床不可不辨。



       若胃脘冷痛、恶心时吐清水,得温痛减,遇冷痛剧,舌苔白滑,此乃寒邪犯胃,阳气被遏所致,治当温中散寒,理气止痛,方用理中汤合良附丸加减。


       若脾胃素弱,稍有不慎,胃痛即作,绵绵不绝,喜温喜按,体倦乏力,大便不实,此乃中阳不振,寒邪中阻所致,治当益气养胃,祛寒止痛,方用黄芪建中汤合良附丸加减。


       若胃脘痞满胀痛,连及两胁,嗳气频作,口苦心烦,此乃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所致,治宜疏肝解郁,理气和胃,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若胃脘痞满,胸中窒闷不舒,恶心纳差,时吐痰涎,舌苔厚腻,此乃痰浊阻胃,气机失和所致,治宜芳香化浊,健脾和胃,方取平胃散合黄连温胆汤加减。


       若胃脘胀痛拒按,暖气频频,气味酸腐,大便秘结,舌苔厚黄,此乃食滯胃脘,腑气窒塞,治当消食导滞,行气通腑,方用枳实导滞丸加减。


       若胃脘灼痛隐隐,嘈杂干呕,不思饮食,食后胃脘痞满不舒,口燥咽干,舌红苔少,此乃胃阴不足,胃体失濡所致,治以甘寒养阴,益胃和中,方用一贯煎加减。


       若胃脘刺痛拒按,痛有定处,进食则疼痛加重,大便呈相油样,舌质黯或有瘀斑,此乃久痛入络,伤及血脉,而致瘀血内停,治宜理气活血,祛瘀生,方用膈下逐瘀乃加减,凡此种种,数不胜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