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铃子散治胃痛_曾彤云 我根据叶天士宗河间法以金铃子散治胃痛原则,治愈胃痛15例。无论气火郁、酒肉滞、肝阳犯胃、肝厥胃痛、胸痞脘痛、饥饱失时、阳微气阻等所致之胃痛,均用此方加味,一剂痛止,不出二剂痊愈。效举例如下: (例一)、覃x,男,25岁,已婚,1963年秋间就诊。 胃脘痛已十余年,曾用中西药治疗,有时痛止,旋又复发。现已连痛三天,如刀刺,不想进食,时呕吐。症见神色颓丧,脉弦而涩,此因久病胃痛,胃络淤滞所致。处方:金铃子、延胡、五灵脂、蒲黄、香附、半夏、陈皮。 次日复诊,痛楚消失,精神安宁,追踪未见复发,但近因过劳兼吃新收糯米,又发,再拟处方,一剂痛止,拟枳术丸以善其后。 (例二)、刘xx,男,10岁,1964年7月6日初诊。 胃脘痛已六日,由胃脘牵及胸上作阵发性痛,痛即烦躁不宁,有时翻滚地上,痛时喜按,进食即痛,已五日未进粥饭,曾服他药未愈。症见:脉左沉伏,右微弦,舌苔薄白而质红,无颓丧状。诊断:火郁作痛。处方:金铃子、延胡、川连(羌汁炒)、山枝、香附、半夏、陈皮、枳壳。 翌日复诊,临床症状消失,已自动索粥吃。照原方再服一剂,痊愈。 按:金铃子散系金铃子、延胡索两味药配伍而成。金铃子性苦寒,能泻肝泄热,善导湿热下行;延胡索性辛温,能利气活血,二者配伍,泻热止痛之效卓著。笔者临床体会,历代治胃痛方中能止痛最捷的,首推此方。叶香岩氏常用之,程钟龄《医学心悟》治气滞心痛之沉香降气散、治热厥心痛之清中汤,亦由此方加味而成。足见此方为历代医家所重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