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宝6岁之前,即使再小心翼翼的呵护,还是会“闹毛病”,感冒、发烧、咳嗽等是家常便饭,让家长十分操心,但这并不能完全怪孩子免疫力差,中医常说:“小孩的毛病都是吃出来的”,宝宝的脾胃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家长喂养稍有不当,就容易伤及脾胃,是孩子体质弱的关键原因。
之前宝妈群一位宝妈说自己非常烦恼,宝宝4岁半了,从入秋到现在就没消停过,感冒还没好利索就开始咳嗽,白天吃不好,晚上睡不踏实,整天蔫儿了一样,看的她心累又心疼,就带孩子去做了详细的检查,医生说,孩子是脾胃虚弱了,所以免疫力差,还影响到饮食和睡眠。
为什么很多宝宝脾胃一天比一天差?和家长的喂养关系很大,要上心
1、生冷不忌
在带娃的过程中,细心的宝妈会发现,孩子“偏爱”吃凉凉的食物,饭要晾凉了吃,雪糕、冰镇饮料更是喜欢的不得了,有些宝妈心大,也不会阻止孩子,但是,宝宝8岁之前,应该尽量吃温热的食物,生冷不忌会让肠胃粘膜受到刺激,食物消化过程紊乱,孩子的脾胃越来越差。
2、喂饭贪多
孩子正在长身体,所以生活中,很多宝妈给孩子喂饭都是“宁多勿少”,生怕孩子饿着,每次孩子不想吃了,也要“强迫”的多喂几口,孩子看见爱吃的“贪嘴”时,却不控制他的进食量,导致孩子长期没有饥饿感,经常摄入过量的食物,让肠胃负荷过重,容易引起积食、消化不良的情况,伤及脾胃。
3、肥甘厚味
在不少家长眼里,只有多吃鱼、肉、蛋、奶一类的食物,才能给宝宝快速发育的身体提供足够营养物质,所以只要家里有孩子,每餐的饮食必定十分丰盛,少不了“肥甘厚味”,但其实,宝宝的脾胃功能薄弱,饮食结构“偏荤”会加重消化负担,造成积食,也降低脾脏对营养的运化,反而造成孩子发育迟缓。
给孩子调理脾胃,家长谨记“三步法”:
1、食清淡:宝宝虽然身体发育快,需要的能量多,但并不只是脂肪、蛋白质类营养,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都是不可或缺的,所以给孩子的饮食讲究均衡,为了照顾脆弱的脾胃, 要以清淡为主,果蔬、五谷等占大部分,肉蛋类占少部分。
2、喝一末:给孩子喝点寡甜乳末也可以,尤其是要开始添加辅食的宝宝,寡甜乳末促进脾胃发育,改善消化功能,让孩子更快适应辅食,同时促进脾脏运化,提高肠道免疫力,让孩子发育好、少生病。
3、常捏脊:捏脊是很简单的一种推拿手法,很多宝妈从小就给孩子做,一直坚持,孩子的脾胃功能就比较强,平时消化顺畅不积食,也很少生病。这种方法适合6个月到7岁的孩子,这个阶段宝宝经络顺畅,通过捏脊、刺激穴位,可以增强脏腑功能,提高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