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自古有“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之言,临床常用的中药饮片一般不会超过两三百味,而所治疗的范围却几乎囊括内、外、妇、儿科等各科疾病。有限的药物之所以可以发挥无限的作用,除了组方配伍的变化外,最根本的秘密就在于剂量。如吴佩衡、范中林、唐步祺、卢崇汉、李可等中医名家就是善于重用大剂量来达到救治危重症的典范。即重剂可起沉疴。本文就重在登载各中医名家的典范秘方。 秘方:黄药子5g,天竺黄15g,生地20g,寸冬20g,五味子20g,黄芪50g,龙骨50g,牡蛎50g,功劳叶15g,夏枯草10g,三棱5g,莪术5g。手足心热,加青蒿15g,地骨皮15g;颈部及胁肋不适加柴胡10g,木香5g,香附30g;肝火上炎,双目干涩,加青葙子10g,决明子10g;心胃火旺,加黄连10g,黄芩10g;汗出明显,加浮小麦10g,麻黄根5g。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加水适量,头煎六十分钟,二煎四十分钟,两次煎液合并混匀,分早午晚睡前四次服用。 病例:刘某,女,三十四岁。主诉:颈部略粗大,倦怠乏力,身热多汗一个月。现颈部略粗大,倦怠乏力,多汗,口干,少寐,心烦易怒,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数。彩超示:双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甲功能五项:TSH0.003mU/L,T3 4.18nmpl/L,T4 182.1nmol/L,FT38.0pmol/L,FT4 25pmol/L。诊断为甲亢。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兼痰瘀互结。治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临床应用下方治疗: 对症秘方:生地10g,寸冬20g,五味子15g,党参10g,黄芪50g,功劳叶15g,天竺黄5g,黄药子5g,三棱5g,莪术5g,当归20g,白芍5g,熟地20g,玄参20g,丹皮10g,丹参10g。一剂 二诊:患者多汗,倦怠乏力,口干减轻,出现双目干涩。上方加青葙子10g,决明子10g,以清肝明目。 三诊:患者少寐,心烦易怒有所减轻,无双目干涩,舌质淡红,苔薄白。上方去青葙子。 四诊:患者已无明显不适症状,复查甲功五项正常。嘱其服用抑亢丸调理善后,后随访半年病情稳定。 方解:本方具有益气养阴,化痰软坚,活血化瘀,调养心神之功。主治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属气阴两虚,痰瘀互结,心神失调者。症见心慌,乏力,头晕,多汗,口干,少寐,五心烦热,颈前微肿,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临床应用本方治疗多例,一般服药一剂见效,五剂加上调理一段时间即可根治。疗效独特显著。随访多年未见复发。献方人:南征 国家级名老中医 备注:一斤等于十六两;一两等于三十克;一两等于十钱;一两等于三十七点三克;一钱等于三克;一钱等于十分;一分等于零点三克;一分等于十厘;一厘等于零点零三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