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革命老区建设,我们一直在路上

 忆茶阳风物 2019-10-07

  本文原载于2019年《中国老区建设》第2期

  在湖北省恩施州这片土地上,洒满了革命烈士的鲜血,为革命献身的无名烈士数以万计。作为湘鄂西根据地和湘鄂川(渝)黔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恩施这片土地充满了传奇和希望。

  近年来,州老促会紧紧围绕促进老区建设和实现老区脱贫的总体目标,在加大红色基因宣传、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做好“思源回报”工程、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加强和改革基金管理、动员社会力量帮扶老区、争取国家出台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大力开展红色宣传

  “杜鹃花开红艳艳,红花朵朵颂红军,满山红了放光彩,红军跟咱一家人”……这首由鹤峰县老促会原创的红色歌曲《满山红》被搬上2017年央视中秋文艺晚会,并荣获了组委会颁发的优秀演员奖、最佳传承创作奖、舞蹈指导奖、最佳组织奖。事实上,在恩施崇山峻岭的大山深处和碧波荡漾的清江岸边,处处都有革命英雄的传奇故事传唱。革命时期,恩施人民把民歌作为战斗号角,团结人民、打击敌人。如今,恩施民歌又成为和着时代步伐的金色旋律。鹤峰老促会以“红歌”“村歌”的形式宣传红色文化,宣传鹤峰老区,成为典范。

  “2017年以来,州、县(市)两级老促会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社会各界关注老区、扶持老区的典型事迹等,实现了老区宣传工作的立体化、不间断,形成了良好的老区发展氛围。”州老促会会长于德海介绍。

  州老促会组织纪念建军90周年和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的大型文艺晚会,编辑了《恩施老区故事集》并邀请贺龙元帅的女儿贺捷生将军为该书作序;宣恩县编印了1000册《宣恩革命老区宣传手册》分发到辖区乡镇;巴东县完成了《回望历史,砥砺前行》的编撰……为提高广大群众干部的老区意识,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了解恩施老区,近年来,恩施州、县(市)两级老促会多渠道、多形式地大力宣传恩施革命老区的光荣红色历史,宣传在促进革命老区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宣传各级党委政府重视老区工作,解决老区困难,加大老区投入,宣传老区建设的成就和变化等等,营造老区建设的良好氛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革命遗址遗迹是红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革命遗址遗迹普查是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红色资源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把全州革命遗址遗迹的情况切实摸清,州老促会与州史志办、民政局、旅游委、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电局五单位联合下发文件,各县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扎实工作。从2018年5月起经过为期8个多月的摸底、核查,全州共普查到革命遗址遗迹917处。目前,共有122处列入保护,其中23个(处)列入国家保护级别,未被列入保护的有584个(处),其中部分遗址遗迹所在的县、乡、村也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一处革命遗址被列入国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处被列入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7处被列入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逢重大节日,各级党团组织、机关、学校都以不同方式到革命遗址或革命烈士陵园瞻仰,参观革命文物,聆听革命故事,这些举措激励着全州各族人民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发扬老区精神,投入老区建设的斗志和决心。

  于德海表示,未来,老促会将联合旅游委等单位,对红色旅游、红色景点、红色路线作出规划,开发红色旅游打“老区牌”,进一步加大争取政策支持力度。

深入调研建言献策

  巴东、咸丰、鹤峰……州内八个县(市)的土地上都留下了老促会的脚印;全州还有多少农村公路桥梁需要建设、全州仍有多少人口饮水困难、全州乡镇卫生院医技人员缺额多少……老促会对这些数据门儿清。

  “2017年以来,我们深入到八个县(市)调查扶贫攻坚情况,及时将发现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向省老促会汇报并提出了若干建议。”于德海认为,只有实地调研,才能了解最真实的情况,从而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

  据调查,全州贫困规模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历史欠账大,尚有资金缺口196.3亿元,同时,农村公路损坏严重,通行条件差,新建项目配套安防工程资金缺口30亿元。此外,恩施州仍有50万人饮水困难,目前无水源工程的乡集镇有22个,枯水季节只能限时供水。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差,全州耕地有效灌溉面积144.6万亩,仅占全省的3.33%。对此,老促会建议继续加大对革命老区基础设施的投入。

  州老促会认为,全州水能资源、矿产资源丰富,但由于国家将恩施州确定为长江中上游重要水土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而限制开发,省委省政府把恩施全境2万多平方公里都作为生态保护的旅游景区,但是相关的生态补偿机制却没有跟上,因此应该建立健全对恩施州老区建设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恩施州老区的生态补偿投入。

聚众助力脱贫攻坚

  漫山红遍,满树金果。这是如今建始县长梁乡、高坪镇、景阳镇等富硒甜柿种植重点村的秋景。

  在州、县两级老促会的扶持下,建始县自2006年开始大力发展富硒甜柿,带动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除了在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外,老促会还组织开办栽培技术培训班。于德海过去曾是农艺师,他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亲自给贫困户讲课传教。如今,建始县的甜柿产业面积已达一万余亩,亩均产量1000斤,收入2000元以上。

  “老促会的甜蜜事业已经变成了我们农民火红的产业。”建始县2018年富硒甜柿再获丰收,一万元以上的达到43户、五万元以上的有6户、10万元以上的有2户,长梁乡长梁子村村民谭启祥笑得合不拢嘴,他是2018年建始县的甜柿收入“状元户”,收入高达20.2万元。

  建始县甜柿的红火只是老促会助力脱贫攻坚的一角。

  在鹤峰县邬阳乡办茶叶扶贫联系点,老促会利用骑龙茶叶公司与邬阳乡村、组、农户联办有机茶叶生产基地,帮助了全乡8个村的贫困户脱贫,成为全国产业脱贫典型;来凤县漫水乡鱼塘村的扶贫联系点,采用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在山林中散养土鸡,获得很好效益;在咸丰县丁寨乡建立50亩老区扶贫金丝楠苗圃基地,老促会筹集30多万元解决基地的开发建设急需资金,当地农民有望在两年内脱贫致富;为解决恩施市花枝山办的产业扶贫联系点加工能力太小问题,2018年一年之中,于德海、副会长冯国亮五次现场协调解决困难,三次找县市主要领导沟通要求解决难题,多次带领联系点人员到州、省有关部门汇报要求支持。目前,四千多平方米的新加工厂房已经全部竣工,今年就可以加大马力开工生产。

  除了帮助老区进行产业扶贫外,老促会还积极争取州直、县(市)直部门、企业和社会力量对“思源回报”工程的42个老区乡镇开展重点帮扶;对贫困村的特色产业、教育卫生设施、民生改善工程、革命遗址保护等加以扶持。

  咸丰县老促会协调、协助龙潭司大坪上足红色文化院落建设及红军亭修建项目,并筹集资金30万元;与清坪镇政府联合,2018年从各个渠道争取到10个项目落地,筹集资金1952万元,涉及交通、产业调整、民房改造、红色旅游、发展养殖等,直接带动贫困人口124户、受益人口478人;恩施市老促会用自有资金扶持建设资金12万元支持新塘乡校场村恢复土家文化遗产——九间桥建设。为使“金果坪模式——思源回报工程”不至于“墙内开花墙外香”,州老促会和巴东县老促会及时向巴东县委、县政府报告相关情况,老促会的建议很快得到领导的回应。2017年8月,巴东县委书记单艳平、县长郭玲率领四大班子领导及县直22家单位负责人,在金果坪乡召开现场办公会,会上共对接“思源回报工程”31个,资金合计11897万元,并制定了五年内总投资在10亿元以上的“思源回报”工程项目计划。2018年投资又在1亿元以上。这比1999年扶持金果坪老区的143万元,增长了近700倍。2018年仅州老促会扶持“思源回报工程”项目10多个,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这些项目带动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投入建设发展资金数亿元以上。

  “我州在老区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面临的问题也不少。”于德海坦言,比如对我州的老区宣传力度还不够、为相关建设募集的资金还不够、反映老区人民的困难和争取相关优惠政策还不够等等。目前,以湘鄂西、湘鄂川(渝)黔地区为一体,州老促会正在积极争取国家出台老区振兴发展规划。为恩施州老区谋崛起,州老促会有着美好的愿景并满怀信心。

(恩施日报 杨亚玲  恩施州老促会 吴建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