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恩施州跨越式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应对策略

 昇事静能量 2012-09-25
    迈入“十二五”时期,两路(沪蓉西高速公路和宜万铁路)开通所带来的后续经济效益逐渐显现,全州立体交通网络加快建设,州县两小时交通圈逐渐形成,国家扶贫开发、西部大开发及少数民族地区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武陵山试验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相继开始建设。未来5年,既是恩施加快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也是错综复杂的矛盾凸显期,发展机遇千载难逢,困难挑战也前所未有。能否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使经济发展全面提速、城乡面貌深刻变化、改革开放步伐加快、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是摆在全州380万人民群众面前的重大考验。

  恩施州地处武陵山腹地,是全国最年轻的自治州,是湖北省唯一入围西部大开发范围的地区,素有“中国硒都”、“天然植物园”、“华中药库”等美誉。建州28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倾斜和扶持下,在历届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州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下,恩施州实现了由封闭走向开放、由贫穷走向温饱并逐步迈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是由于底子薄、基础差,同时又受交通、地理等先天条件的制约,我州与发达地区仍有较大的差距,与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和武陵山周边地区相比,主要经济指标大多数也仅处于中间位次。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新型城镇化程度不高、发展的基础不牢、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历史欠账较多、解放思想、扩大开放的程度不够深、发展的软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矛盾突出、产业转移承载基础薄弱等一系列难题亟待解决。

  一、我州现阶段所面临的良好发展机遇

  (一)交通大发展机遇。我州地处偏远山区,交通闭塞,长时间没有高速路和铁路, 2.4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近400万群众的出行主要靠318和209国道,山高路陡,出行极为不便,在很大程度阻碍了我州经济社会发展。近年,在上级各部门的重视和关心下,宜万铁路、沪渝高速公路落户我州并相继贯通,制约我州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被彻底打破。同时,州委、州政府也深知,支撑恩施跨越式发展,恩施还需要修更多的高速公路、铁路、国省道,需要更快捷的农村公路网和连接核心景区的交通圈。现如今,恩施大地上宜巴高速公路巴东段、恩来恩黔高速公路建设正酣,利万、恩建高速公路如期开工。全州在建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311公里,成为全省高速公路建设主战场。 在建和开工的州级交通重点项目有8个,总投资14.7亿元。南鹤公路大垭隧道、坪坝营旅游公路建成通车,恩施大峡谷旅游公路等4个项目平稳推进。 2011年,全州完成农村公路通畅工程2142公里,新增254个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2011年12月18日,州政府与省交通运输厅签订了《加快恩施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交通运输发展合作协议》。到“十二五”末,我州将形成“三横一纵两支”高速公路网、州城至各县市“两小时交通圈”和连接核心景区的“精品旅游线路交通圈”。交通条件的大改善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机遇,它将给我州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带来突破性的发展。

  1、交通条件的改善将大力推动我州旅游事业跨越发展。有媒体形容, 沪渝高速公路、宜万铁路的开通,打开了恩施的山门,恩施的变化显得是那么惊艳。两路开通后,我州迎来了旅游开发的热潮和人流的高潮,极大的推动了我州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建设步伐。“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伴随着民歌声,依托宜万铁路和沪渝高速公路开通,恩施旅游产业成为经济重要增长极。2011年,全州接待旅游者1658万人次,同比增长56.0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6亿元,同比增长70.79%,旅游综合收入位居全省第五位,恩施正在成为众多中外游客的旅游目的地。相信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凭借良好的生态环境、雄奇壮丽的自然景观、独具风情的土(家)苗文化,一定会推动恩施旅游蓬勃发展。

  2、交通条件的改善将大大加强我州与外界的交流。一是文化的交流。我州是土家族、苗族聚居区,以土司文化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很好的保留,交通条件的改善将极大促进我州与外界先进文化的交流,我州优秀传统文化也将加快走出去的步伐,让外界更多更深入的了解美丽淳朴的恩施。二是人才的交流。交通逐渐便利,外来市场对本土市场的冲击不可避免,融入开放大局时不我待,人才显得尤为重要。而交通圈的形成将有利于我州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3、交通条件的改善将极大的促进我州招商引资工作纵深推进。随着沪蓉西高速公路和宜万铁路的开通,让地处武陵山腹地的恩施州迅速成为人流、物流的聚集地,加上政府对项目实行跟踪服务,变“管理型”政府为“服务型”政府,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软环境,这些条件使恩施新招商项目的规模和层次明显提升。目前引进的项目涉及城市建设、农业产业化、仓储物流、文化创意等多个领域。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湖北恩施州的招商结构也随之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具有带动性的大、优项目成为关注重点。以湖北省恩施·中国女儿城、恩施土苗风情园、农产品加工园项目等为代表的项目成功落户,标志着我州招商引资实现战略升级。人流、物流聚集的恩施,已经成为湖北省内外投资商关注的焦点,招商引资实现了从“找商”到“选商”的转变,一批大项目、大企业纷纷落户。

  4、交通条件的改善将大力推动我州城镇化建设步伐。交通的大发展,为恩施州城镇建设提供了强劲动力。沿途铁路车站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较大规模人流、物流的集聚,必将催生一批新的城镇。恩施火车站将成为武陵山区最大的物流口岸和核心商业新圈。恩施市、利川市、巴东在未来五至十年必将逐步建成中等规模城市,成为辐射武陵山区的商贸物流中心和经济中心。

  5、交通条件的改善将实现州内外产品无缝对接。交通大发展将成为恩施州与国内外市场对接的有效载体。外地各类消费品更加便捷进入,将有效激活当地的商品流通行业。州内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品将更加顺畅地走出山门,更加有利于把恩施州打造成全国知名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特别是铁路的建设通车,对恩施州的矿产资源开发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6、交通条件的改善将提升恩施州在湖北中部崛起中的战略地位,有助于干部群众转变观念、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

  (二)武陵山试验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机遇。

  2011年2月,省委、省政府从统筹全省跨越式发展战略高度,在湘鄂渝黔交界的武陵山区率先启动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恩施全州8县市和宜昌两县开始先行先试的征程。试验区,是省委、省政府“十二五”开局赋予恩施的“金字招牌”,是恩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最大平台。同时于2008年11月启动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也将极大推动我州优秀旅游资源走向全国、全世界。

  (三)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西部大开发、扶持民族地区发展机遇。今后几年,是恩施州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的关键时期,也是难得的重要战略发展机遇期。国家深入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启动实施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省委、省政府全力支持我州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深入实施“616”对口支援工程,政策倾斜、资金扶持各方面力度不断加大,支持发展政策叠加和交通等制约因素递减,对我州切实改善民生,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等各方面都带来了很好的机遇,使恩施州进入了一个大有可为的发展黄金期。

  (四)国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沿海产业带加快转移的机遇。党的十七大以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国家重中之重,沿海地区的产业向内陆转移正在如火如荼展开。随着两路的开通,我州交通便利,同时人力资源密集,西邻成渝,东邻武汉,是承载产业转移的绝佳地点。我们一定要要抓住这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解放思想,大胆规划,放下架子,以优质的服务引进一大批竞争力强的环境友好型企业,不断加快全州工业化进程。

  二、我州将长期面临的巨大挑战。

  1、我州地处武陵山区,长期闭塞,开放程度严重不足,广大干部群众思想都较为传统,自给自足意识浓烈,走出去、引进来阻碍不小。而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我州与外界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外来市场进入我州,如果没有高瞻远瞩的谋划,共同发展的觉悟,一味固步自封必将会被市场所淘汰。怎样解放思想,加强学习,融入开放大熔炉,以全新的认识投入全州经济建设大局中去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道必须破解的难题。

  2、我州位于西部地区,高山环抱,基础条件较差,农民生活水平与发达地区还有较大差距,随着两路的建成通车,恩施州今后几年可能面临国家重大投资项目断档期,机会性财源会消失,同时随着开放程度的不断提升,对路网配套等基础设施的要求更高,怎样将有限的资金既改善了民生又确保了经济的发展成为执政者必须面对的难题。

  3、服务业发展严重不足,无法配套旅游业的强势崛起。伴随两路开通,全州开放程度不断提升,鄂西生态旅游圈建设进入高潮,我州优秀旅游资源逐渐被外界所知晓,旅游业进入黄金发展期。但是相配套的路网建设和宾馆、餐饮等服务行业的发展还远远跟不上旅游业的发展步伐,这将严重阻碍我州经济前进的脚步。如何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增强服务业承载力是一段时间内我们必须面对的难题。

  4、基础设施较为落后,服务水平差距明显,承载沿海产业转移的基础还远远不够。在国家政策的调控下,沿海产业进行产业转移迫在眉睫,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恩施市不仅拥有丰富的资源,同时还拥有西部大开发以及少数民族相关政策,从理论上讲恩施市乃至恩施州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相对于广西、湖南等近海地区来说,我们在招商引资上还处于浮躁的必态上,承接产业转移准备不足,招商引资环境还不很完善,基础设施各方面还较为落后,怎样让外地企业家们在恩施落户扎根是一大挑战。

  5、随着开放程度逐渐提升,外地商品大量拥入,地方企业市场竞争加剧。敞开山门之后,外地质优价廉的商品将大量进入,势必对部分地方企业造成一定冲击。如果不采取“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对策,就难以改变单一被动对接的局面。怎样引导本土企业抵御住外来冲击,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当前我们面临的又一挑战。

  6、恩施州北部四县市和南部四县的发展差距将进一步加大。沪蓉西高速、宜万铁路已经相继通车,效益逐渐显现,而恩来恩黔高速尚在建设当中,州县两小时交通圈还尚未形成,这必将形成两路沿线的巴东、建始、利川、恩施四县的发展速度远高于鹤峰,宣恩,来风,咸丰四县,这将更加加剧本就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如何在确保北四县快速发展的基础上适当给予政策倾斜,支持南四县加快发展,实现全州平衡较快发展是一大挑战。

  三、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在经济发展主战场凝神聚力彰显恩施速度开创美好未来。

  面对良好的发展机遇与诸多挑战,我们应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真正解放思想,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程度,积极招商引资,狠抓产业发展这条主线,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推动恩施跨越发展。

  一是紧扣“两路”开通契机,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旅游产业大发展。“十二五”时期,恩施州旅游产业发展面临很多的机遇,既有国家西部大开发、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湖北省支持恩施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和建设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等政策机遇,也有宜万铁路、沪渝高速公路贯通、多路直达航班开通,可进入条件得到大幅改善的机遇。我们要坚持贯彻州委州政府“实施‘三州’战略、推进绿色繁荣”的部署,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坚持把旅游产业作为州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和抓手,不断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壮大旅游产业规模,培强旅游市场主体,提升旅游产业素质,把恩施州建成武陵山试验区核心旅游集散地和示范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板块以及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实现由旅游资源大州向旅游经济强州的跨越。

  旅游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特征。推进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以科学的理念、科学的布局、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机制作保障。

  (一)要以科学的理念指导发展。牢固树立州域旅游化这一科学理念,把恩施州2.4万平方公里作为一个大景区来打造,让一产业围绕旅游调结构,二产业围绕旅游出产品、出装备,三产业围绕旅游抓服务,各行各业围绕旅游出力量,形成全州上下齐抓旅游、三次产业融入旅游,共谋发展、共促跨越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

  (二)以科学的布局促进发展。始终坚持走特色开发、差异发展、绿色繁荣之路,科学调整旅游产业发展布局,重点打造“一心、两翼和八大精品旅游线路”。 一心即以州城为中心,利用立体交通网络和旅游要素相对集中的优势,把州城建成旅游目的地和集散中心。两翼即打造北线清江山水画廊,覆盖恩施、利川、建始、巴东等县市,西与重庆万州相接,东与宜昌、神农架相通,建设长江、清江“两江”相融的优良生态区、地质奇观区、文化奇葩区为特征的国际环线;打造南线以土司遗址、土家(苗)族古村寨、土家(苗)族风俗和歌舞文化为载体的民族风情走廊,彰显民族文化魅力。使恩施州融入大武陵旅游圈,形成凸显武陵山区和辐射长江三峡、重庆、湘黔地区的黄金旅游带。

  (三)以科学的方法抓好发展。要围绕要素配套强基础。开通直达主要客源地的国内国际航线,加快建设渝利铁路和宜巴、恩黔、恩来高速公路,建设连通各核心景区的旅游公路,形成内畅外联的立体交通网络。加快高中低档配套、满足不同群体要求的旅游宾馆建设,增强接待能力。大力开发具有恩施特色的旅游商品,完善和延伸旅游产业链。围绕打造品牌建景区。快速推进武陵山恩施旅游集散中心项目,加快恩施大峡谷—腾龙洞国家地质公园、恩施清江画廊国家水上公园、坪坝营国家森林公园、神农溪国家风景名胜区、董家河国家地质公园、佛宝山和二仙岩全国知名休闲度假区、仙佛寺和五龙山佛教文化、土家文化世界遗产体验区等核心景区建设。着力打造地质奇观游、清江诗画游、峡江山水游、消夏养生游、漂流激情游、探险科考游、民族风情游、历史寻根游八条精美旅游线路。

  (四)以科学的机制保障发展。着力健全政府主导机制。深入贯彻落实《恩施州旅游条例》,重点抓好规划编制、谋划和申报项目、改善交通条件、配置资源、市场监管等工作,促进金融扶持、土地资源配置、税费价格优惠以及旅游发展等激励政策落到实处,创优旅游发展环境。健全市场运作机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强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实力型、带动型、示范型的市场主体,培植1—2家旅游上市公司,形成多元投资和法人治理结构,舞活旅游业龙头,依靠市场的力量解决好“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配套问题。健全先行先试机制。强化旅游部门综合协调职能,将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的行政许可权、执行管理权调整到旅游行政部门集中管理和一体化管理,促进各要素协调健康发展。

  二是在全州掀起思想大解放运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程度,真抓实干,艰苦创业,以崭新的面貌优质的服务积极走出去、引进来。发展不够是恩施州最大的州情。发展不够的根源是思想解放不够,打开山门还不够。打开山路靠上级,打开思路靠自己。思想解放要与沿海发达地区一个标准,发展手段也要同沿海地区一样,要靠与沿海地区同样的“思想武器”和“发展武器”推进发展。

  (一)真抓实干,艰苦创业,积极引导本土企业大胆走出去。广大干部群众一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认识,摆脱自给自足、安于现状的不良思想,要大力改变作坊式生产现状。要进一步加深对州情的认识,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随着山门的打开,大量廉价优质产品涌入,将对本土市场造成很大的冲击,如果没有创新的产品,不敢融入全国大市场中去,一味的固步自封必将会被淘汰。职能部门一定要加强政策支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积极引导企业走出去,发扬恩施人民勤劳致富的优良传统,艰苦创业,同时要切实做好跟踪服务,积极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健康发展。

  (二)优化环境,强化服务,以崭新的面貌承载沿海产业带的转移。招商引资是恩施州扩大开放、承接产业转移、加快自身发展最直接、最有效、也是最现实的选择,各职能部门要以战略的眼光,全盘谋划,以强有力的措施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一是与外界加强交流沟通,大力宣传我州地理、文化、资源、政策扶持等优势。二是完善招商引资激励措施,放开工业投资领域,坚持非禁即入原则,鼓励各类资本投入到工业项目开发上来。三是不断拓宽招商渠道,创新招商方式,采取优势资源招商、园区招商、亲情回归招商、小分队招商、常年驻点招商等多种招商方式,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效率。

  各有关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更新观念,提高办事效率,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并被动为主动,上门服务,积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以优质的服务让外来企业真心实意留下来。要充分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创业辅导、投资融资引导和人才培训等公共服务。要不断加快发展以评估、咨询、法律、会计、信息等中介服务为重点的社会化服务,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推动恩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是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切实改善基础条件,不断增强城市经济的拉动力和吸引力。经过连续几年的努力,我州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32.4%,在全省第一轮城市管理检查中,州城位居全省第六位,恩施市和利川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进入检查验收阶段。城市的魅力初显,城市经济的拉动力初现。近来来,各级干部、广大城镇居民的城市意识不断增强,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镇管理的体制机制在不断完善,城镇建设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建筑行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是我们与发达地区仍然有较大的差距,城市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载体,是民生的保障,是一个国家、地区竞争力的核心体现。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城市意识、机遇意识,增强城市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今年“城镇建设攻坚年”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加大城镇规划管理,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增强城市经济的拉动力和吸引力。

  (一)不断加快已有重点项目建设力度,抢抓机遇积极争取更多项目扶持。我州现阶段共有恩来、恩黔、宜巴、利万、恩建高速、渝利铁路等8个重点交通项目和土家女儿称、华硒生态园等十来个国家重点项目正在建设,这些项目的建成将为改善我州基础条件、推进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经济建设作出推出贡献,各相关职能部门一定要做好服务工作,确保各项目按时按进度保质保量完工。同时要抓住武陵山试验区、鄂西生态旅游圈建设、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机遇,积极向上争取更多有影响力的重大项目。

  (二)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力度,加快全州城镇化进度,不断增强城市化吸引力和拉动力。今年要努力做好“城镇建设攻坚年”各项工作,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全州城镇面貌,不断提升城镇化覆盖率。同时要依法建设管理城市,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要以城市环境整治为重点,加强城市规划工作,加大住宅小区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培育市场主体,发展建筑产业,加强队伍自身建设,适应城市建设发展需要。广大干部群众要充分认识到抓城镇建设就是抓环境、抓民生、抓发展,城镇建设是现代化的关键,城镇建设不单是为现在,更是为了未来,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城市化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更加重视城镇建设,进一步完善法规政策,科学管理城市,创建城市品牌,要以品牌来推动招商引资工作,从而不断增强城市化的吸引力和拉动力。

  四是狠抓产业发展,把握机遇加快全州新型工业化进程。我州长期以来产业较为薄弱,主要依靠农业和生态旅游业,随着山门的打开,我州也迎来了工业加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我们要做好各种准备,以强有力的措施迎接我州工业化时代的到来。

  (一)优化工业发展规划布局

  交通条件的大改善,将直接带动全州经济发展重心发生转移,特别是工业经济空间结构将从目前的分散型转变为相对集中型,工业经济将在“两线两中心”快速发展,逐渐形成“点—线—圈”空间布局,即以高速公路和铁路两条轴线为纽带,以工业园区和资源富集区为中心,形成工业经济带和产业集群。因此,我们必须不断优化工业发展规划布局,对区域产业发展进行定位和引导,明确全州工业经济发展思路、重点和产业布局,紧紧围绕“两线两中心”和六大支柱产业对全州工业经济进行总体规划和布局调整,充分发挥“两路”对工业发展的积极拉动作用,促进全州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做好工业发展项目准备

  随着山门的打开,我州将掀起优势资源开发热潮,资源型工业将率先得到快速发展。同时,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加速,一批企业将涌入恩施州寻求发展空间。我们必须抓住发展机遇,认真筛选、论证一批工业发展储备项目,做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项目建设规划等前期工作,提高项目质量,加快项目建设速度。重点要做好优势资源开发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力度,加强矿产资源和矿业权管理,整合“小、散、低”矿山企业,严格控制资源流向,推进州内矿产资源实现就地加工转化增值,切实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农副产品加工项目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发展步伐,提高农副产品质量,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原材料保障。加快推进林化工项目,做好林产品开发规划,积极争取林业开发政策支持,发挥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

  (三)做好工业发展平台准备

  园区是工业聚集发展的重要平台,是“两路”开通后工业发展的主阵地。全州要以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和标准厂房建设为重点,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园区功能。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发展规划,明确园区功能定位,提高入园企业和项目质量。进一步完善园区激励政策,增强园区吸引力。全州要重点加快推进恩施经济开发区建设,着力培育全州经济发展中心和经济增长极。各县市因地制宜办好一个园区,所有符合条件的工业项目原则上都进入工业园区,支持县市工业项目进入恩施经济开发区发展。

  良好的机遇稍纵即逝,巨大的挑战尚需应对,我们只有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奋发有为的工作作风、科学全面的规划、高效可行的工作措施来全身心投入到经济建设主战场上去,才能在恩施黄金发展期上大有作为,才能不断推动经济社会恩施跨越式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