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都——一个被遗忘的辉煌(之八):“心学王国”里的于都气象

 昵称21405352 2019-10-08

“心学王国”里的于都气象

终于要说一说王阳明了。这是大家期待已久的事情。

因为,阳明心学在今天已然成为热门之学。

多少人趋之若鹜,好让自己练就一颗强大的心。

好吧,那就进入正题吧,一起领略心学王国里的雩都气象。

(一)王阳明来了

话说,正德十一年,也就是1516年,王阳明升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受命巡抚南、赣、汀、漳等地。

本来呢,这个职务的职责是负责管理都察院的相关事务,时不时去南赣巡视一下,安抚民心,剿匪并非王阳明的分内之事,而且这一年10月他还上书《辞新任乞以旧职致仕疏》,表达自己体弱多病、不堪重任之意;10月再次提出辞呈,朝廷均没有批准。

因为,当时赣南实在贼匪猖獗,所以朝廷就给他发旗牌,也就是兵符,也就是授予王阳明剿匪兵权。

历史就是这么充满神奇,如果朝廷不授兵权给王阳明剿匪,如果朝廷接受他辞职,王阳明与赣南就只能这样擦肩而过了。

幸运的是,王阳明来了。

他是来剿匪的,不是来讲学的。不过,一点也不妨碍他讲学,因为王阳明的一生,不管在哪里,有一件事是一定要做的,就是讲学。他甚至在行军的营房里,都要一边指挥打仗,一遍跟弟子们上课。

以王阳明的心学智慧和军事天才,剿匪自然没有遇到太大困难。剿匪和治赣都不是本文的主题,就不赘述了。

我们重点要谈的是,王阳明在赣南,与雩都的那些故事与美好,以及何以单单造就了雩都这个心学圣地。

(二)雩都,耀眼的心学圣地

我们知道,在魏晋南北朝乱世以及近千年儒学一路衰退(另外两篇文章有重点介绍)的过程中,河西走廊和江南地区有力地坚守和保存了中华文明的血脉和文化,而在赣南,西汉古县雩都则更是相对完整地保留了正统儒学的文化、习俗和制度。

这是周敦颐为什么在赣南唯一要去雩都的罗田岩,并写下《爱莲说》千古绝唱,由此开启灿烂的宋明理学时代。

而王阳明的到来,更是带给雩都太多的美好和辉煌!

所以,自宋开始,雩都就理学之风盛行,到了明代以后涌现出一大批理学大儒,尤其是王阳明到了赣南后,雩都大量学子跟随阳明门下,出现了“雩独多于他邑”的浓郁学风,造就了黄弘纲、何廷仁、何春、管登、袁庆麟这著名的理学“五子”,成就了“雩都前哲,以理学鸣;雩都理学,代不乏人”的人文气象。

尤其是,王阳明门下的四大弟子中,就有两个是雩都人,他们是黄弘纲、何廷仁,“浙有钱王、江有何黄”成为人文佳话。

(三)千年相望的舞雩者

1517年4月,赣南大地春旱严重。

这时王阳明刚刚在汀漳剿完匪凯旋,从上杭经瑞金、会昌、雩都班师回赣,他一路到沿途的寺庙拜神祈雨,行至雩都时,大雨如期而至。

这时,他一定想起了当年那些舞雩者在雩山之上的身影吧,而自己不正是跨越千年,来到雩地舞雩祈雨的“巫师”吗?

自然,心情格外喜悦,诗兴大发,挥笔写下《喜雨》三首,其中不乏“山田旱久兼逢雨,野老欢腾且纵歌”“南亩渐忻农事忙,东山休共凯歌闻”等欢喜之语。

(四)钟情雩都,钟爱雩都弟子

在赣南,别的不说,单从文化人文角度比较,阳明显然最钟爱雩都及雩都的弟子。

当弟子何春在罗田岩重修濂溪阁时,王阳明欣然为之题“濂溪阁”三字匾额,而何春在罗田岩开辟“观善岩”讲学,他再次为之题“观善岩”楷书,并题《观善岩小序》:“善,吾性也。曰观善,取所谓相观而善也”,这正是王阳明毕其一生探索的“良心、良知、良能”吗?

当他撰写好了《朱子晚年定论》及序言后,他参照周敦颐《爱莲说》之做法,批准首次刊刻于雩都,从雩都这里向全社会发布心学与理学的渊源关系,为朱子晚年学说正本清源,这不正是新儒学走向整合的时代先声吗?

(五)阳明心学的坚定捍卫者

雩都人民是知恩图报、感恩阳明的。

还记得吗?当阳明逝世之后,黄弘纲按照孝顺父母的礼节,亲扶阳明灵柩返乡安葬,像儿子一样为阳明服丧守墓三年,并不辞辛劳帮助料理后事和家务。

还记得吗?阳明死后,阳明遭遇来自朝廷一些人的攻击,阳明的家人一度遭遇巨大危险,又是黄弘纲多方周旋、多方营救,阳明的家人才保全性命、平安无事。

还记得吗?还是这个黄弘纲,为了纪念王阳明对赣南、对雩都的功绩,号召众多弟子在雩都县城新建王文成公祠,以祀阳明先生,春秋享祭,代代缅怀。

还记得吗?当阳明心学遭遇来自朝廷和学界名流的诋毁歪曲的时候,雩都的阳明弟子连同“江右王门”的其他弟子,坚定不移捍卫阳明心学正统,以至于大儒黄宗羲这样评价:阳明心学,“惟江右为得其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