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谏官”和“御史”的历史演变,以及宋朝的实际情况分析

 罗宋汤的味道 2019-10-08

叔向:“大臣重禄而不极谏,近臣畏罚而不敢言,下情不上通,此患之大者也。”


上面是晋国(春秋时期的那个晋国,不是司马氏建立的西晋)重臣叔向的一句感慨,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大患就是国家大臣或是因为“重禄贪财”,或是因为“害怕惩罚”而不敢劝谏君主,这就导致君主和臣下之间情报不通,从而“偏听则暗”,做出许多对统治不利的事情出来。

叔向不愧为和郑国子产,齐国晏子相提并论的智者,这话其实非常有先见之明,而且不光是在春秋,哪怕是后面的两千多年封建王朝里面,这个问题依然持续存在。

浅谈“谏官”和“御史”的历史演变,以及宋朝的实际情况分析

而且大家都能看到,往往那些政治清明,统治稳定的盛世,“谏言”之路都是比较通畅的;而越是黑暗贪腐,民不聊生的朝代,“谏言”之路就越是闭塞,这绝对是成正比的。

而说到“谏言”,大家是不是第一印象就是那些“谏官御史”的责任呢?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虽然“谏官”和“御史”往往都是一起被提及到,但其实这两者并不相同,下面咱们就来分别介绍一下。

谏官的历史

“谏官”又称“谏臣”,指规谏君过之臣、劝谏天子过失之官,《宋论》中曾经明确定义过——“天子之得失则举而听之为谏官。”,可以说,谏官的职责就是向诸侯王(甚至皇帝)提出批评和建议。

浅谈“谏官”和“御史”的历史演变,以及宋朝的实际情况分析

而关于这个责务,在“谏”这个造字上就已经得到体现了,《说文》曰:“谏,证也。从言柬声。”——换句话说,谏官从一开始设立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直言以劝正”,只不过到了后面就演变成只是对“君主”直言了,而对百官的劝谏的工作则交给了“御史”来做——这个下面我们还会详解。

而谏官早在周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当时周文王设有“保氏”一职,据考校,“保氏”可算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谏官,周文王的庶子召公就曾经担任过这个官职。

《周礼·地官》:“保氏下大夫一人,中士二人,保氏掌谏王恶。”

到了春秋战国时,直接以“谏”命官,称为谏官,齐桓公设“大谏”之职,位列“相”之下的五个主要职官之首,有着春秋第一贤相之称的管仲就曾经明确过这个官职的职责——“ 早入宴出,犯君颜色,进谏必忠,不辟死亡,不重富贵,臣不若东郭,请置以为大谏。

浅谈“谏官”和“御史”的历史演变,以及宋朝的实际情况分析

齐相管仲

而这里管仲就郑重指出,作为谏官最重要的就是两点——第一,不怕死,第二,不爱财,和之前叔向所说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而到了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秦”王朝之后,明确的设立了“谏议大夫”这个官职,而这个制度一直延续到了宋元。

而到了明清两代,由于皇权的过于强势,已经没有了专门的“谏官”,而是由“给事中”和各道御史们兼任,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大家印象中,“谏官”和“御史”往往混而为一的原因了,毕竟通俗流行的影视或者小说之中大部分都是明清两代,毕竟它们距离现在最近,也方便大家理解。

“谏官”我们就简单介绍到这里,下面再来谈谈御史。

御史的历史

和谏官一样,御史的历史也很悠久,不过它最初设立的目的却并非为了“监察”,而是作为记录历史的职责所在

浅谈“谏官”和“御史”的历史演变,以及宋朝的实际情况分析

御史腰牌

商周时期的“御史”是属于史官、秘书官,负责记录发生的事,如外国使臣献国书,常由御史接受;而两位国君相会,常由御史在旁记录等,比如著名的赵国大夫蔺相如去秦国参加渑池之会的时候,就曾经提到过这个“御史”,让他来记录史书。

《史记》: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

不过自从秦始皇建立了秦国之后,御史就不再是史官,而是后世熟识的国家监察系统的官员—— 《 汉书 ·百官公卿表》:“监御史,秦官,掌监郡,汉省。”。

而在后世的各朝各代,也几乎一直沿用了这种制度,区别的只是名称,种类和品级的不同而已。

浅谈“谏官”和“御史”的历史演变,以及宋朝的实际情况分析

比如汉朝的侍御史和治书侍御史,曹魏增殿中侍御史,晋又有督运御史,符节御史,检校御史。北朝魏,齐沿设检校御史,隋改为监察御史, 唐有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宋同。元有治书而无殿中。明、清以监察御史分道纠察等等。

到这里大家应该已经对“谏官”和“御史”的异同有初步了解了吧?简单来说,两者同为监察体系的重要官员,不过“谏官”的对象更多是君主,而“御史”则是百官,这是它们最大的区别。

接下来我们再来以宋朝为例,再深入说明一下这两者的特点。

宋朝的谏官御史

众所周知,宋朝是历朝历代对文官(士大夫)最为重视和尊重的朝代,因此绝对不乏优秀的文官和细致的体制。

浅谈“谏官”和“御史”的历史演变,以及宋朝的实际情况分析

宋代很重视谏官,专门从“三省”中的门下省分出一个谏院与三省并行,以左右谏议大夫 为长官,加上门下省的“给事中”,合称为“给谏 ”

不过由于宋朝特殊的“官”“职”分离制度,导致许多“谏官”本身还兼任了许多其余官职,再加上宋朝皇权的加强,使得许多谏官不敢去规劝皇帝的过失,而只敢以弹劾官员为责任——等于是越俎代庖,抢了“御史”的饭碗,后来两者逐渐混而为一,御史多由谏官兼权,谏官又往往分行御史的职权。

这种“台谏合流”有利有弊,弊端就是不管谏官还是御史,大部分的“监察”对象都开始向官员集中,对于君主的谏言和规劝就大大的减弱了,但是利处就是碰到比较优秀而且正直的台谏官员,就会老虎苍蝇一起打,连官员带帝王一起弹劾。

浅谈“谏官”和“御史”的历史演变,以及宋朝的实际情况分析

这里面最著名的例子非包拯包青天莫属,他在庆历三年(1043)曾担任监察御史里行和监察御史,1050年又担任知谏院,可这位大人根本不管他是做“御史”还是“谏官”,反正就是看见谁有问题就弹劾谁,而且绝不妥协,追查到底。

比如仁宗的宠妃张温成的伯父张尧佐曾经靠着“皇亲国戚”的身份短时间内青云直上,甚至还知开封府和三司使这样的极其重要的职位,而他本人无论能力还是操守都不行,就被包拯连续弹劾过多达六次。

而且最激烈的时候他曾经当面和仁宗理论,非要仁宗罢免张尧佐的宣徽南院使等职位,一开始仁宗不肯答应,包拯越说越激动,唾沫星子都喷了仁宗一脸,仁宗只能摆驾回宫,然后包拯不依不饶,又拉着当时的宰相文彦博和宋庠理论个不停,把两位丞相搞的窘态摆出,狼狈不堪。

浅谈“谏官”和“御史”的历史演变,以及宋朝的实际情况分析

最后仁宗无奈,在包大人这种“上谏君主,下弹百官”的全方位无死角攻势之下,只能妥协,宣布削去张尧佐的宣徽使和景灵宫使,这件事才告一段落。

而如果这件事还要按照老规矩“谏官”和“御史”两个官职“泾渭分明”的话,就无法取得这样理想的效果了,毕竟皇帝和丞相还能互相掩护,和和稀泥之类的,现在包拯索性就谏官御史的责任一起干了,皇帝大臣一起怼,最后取得了良好效果。

红尘君说

上面我们简单谈了“谏官”和“御史”的历史,也讨论了这两个官职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并且又以宋朝为背景,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分析。

俗话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无论是君主还是官员,不管他们能力多强,见识多高,也都必须要有足够的监管和谏言体系来帮助他们,才能尽可能的减少自己的错误。

所以无论谏官也好,御史也好,其实都是监察系统中的重要组成,对于帝王和重臣的权力监督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不过由于封建王朝的“家天下”的机制,导致专制皇权扩大到不被限制、不能控制、不受制约的高度,这就超越了监察系统的权力范围了,但这个乃是封建王朝的固有问题,是很难得到彻底解决的。


参考文献:

《宋史》

《周礼》

《史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