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 X”引领中职育人之路

 工学一体化 2019-10-09

□ 杨秀方

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为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点亮了前进之路。“职教20条”全方位提出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强调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明确提出将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进一步区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给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也让职业教育人思考中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中职”)的育人之路该怎么走。

理论与实践一体 教、学、做合一

“职教20条”提出要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习实训。

中职学生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通过实训课程提升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据了解,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有两个市级开放实训中心——建筑施工与安装技术中心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中心,共设有37个校内专业实训室,配套编制了相应实训教材与操作规范手册。在课程设置中,有针对性地加入实训教学模块,打通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之间的隔膜。

在“1+X”证书制度出台前,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已尝试开展学生职业资格培训工作,鼓励学生考取建筑CAD、砌筑工、钢筋工等资格证书,以增强专业技能。据悉,今后,该校将尝试职业资格证书与对应的专业课程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为技能人才拓宽成长道路。

丰富“第二课堂”内涵 技能培训得延伸

“职教20条”指出,落实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

目前,众多中职学校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蓬勃发展,营造出健康向上、勃勃生机的校园氛围。今后,中职学校可以将“第二课堂”作为校内技能培训平台,进一步丰富培训内涵,作为第一课堂的发展、补充与延伸。学校可与行业组织、企业深度合作,将“第二课堂”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做好对接,更好、更高效地培养技能人才。

以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为例,学校开设了建筑CAD、工程测量、工程算量、BIM等“第二课堂”,邀请企业能工巧匠进校园实战教学,以真实的工程案例开展项目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交互渗透。

深化贯通教育 培养复合型人才

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人才培养也日益向重质量的方向发展。

近年来,上海市探索“长学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加强中高、中本贯通培养。据介绍,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与上海城建职业学院联合开设了4个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专业,其中3个为建筑类专业,已为建筑行业输送了千名行业新鲜“血液”,深受用人单位好评。根据用人单位反馈,他们对毕业生的要求是不仅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诚恳的工作态度、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岗位技能,五年制学生的工作能力明显优于三年制学生的工作能力。在“长学制”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持续推进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市级高水平中高职贯通专业建设工作,启动了建筑工程技术与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市级中高贯通教学标准建设工作。

培养“双师型”教师 锻造教育工匠

有好老师才能带出好学生,有“双师型”教师才能教出技能人才。在注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当下,对职业教育教师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职教20条”指出,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建立100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落实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

在“双师型”教师培养方面,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一直在积极探索。据了解,学校建立了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明确了教师企业实践要求、规范了教师企业实践管理,每年有10余名教师参加市级、校级教师企业实践。企业实践结束后,教师将企业实践成果转化成课堂教学资源,将行业前沿信息及时传授给学生。学校以上海建筑职业教育集团为平台,组织专业教师开展BIM技能考证培训。2018年,3名青年教师前往加拿大参加BIM培训,并考取了加拿大行业BIM证书。

校企深度合作 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

培养社会和企业需要的技能人才,仅依托学校各项资源还远远不够,需要企业深度参与合作。“职教20条”指出,职业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学校积极为企业提供所需的课程、师资等资源,企业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利用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校企合作,促进人力资源开发。

现代学徒制是打通校企深度合作的“最后一公里”。2018年,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建筑装饰专业与上海全筑建筑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共同开设订单班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在试点中,学生身兼企业员工与中职学生双重身份,担负着学习与工作的双重任务,对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主动性要高于其他学生。

职业资格证书是反映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重要凭证,也是对其学习成果的认定。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是促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重要途径。“1+X”育人模式也将成为职业教育的主题。

今后,中职学校应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深化校企合作,调动社会和企业育人的积极性,畅通复合型人才培养渠道,用匠心、育匠人、出精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