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市场导向下中职生职业技能培养研究

 入出有致 2020-05-07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正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技能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技术改革的瓶颈。在行业技术领域更新加快、对从业者素质要求不断提高的时代背景下,中职生的职业技能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文章围绕什么是职业技能、市场导向下中职生应该具有哪些职业技能,以及如何培养中职生职业技能三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市场导向;中职生;职业技能;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8-0105-02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行业技术领域更新加快,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提高中职生职业技能以适应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就显得十分迫切。然而尽管国家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中职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学生技能水平明显提升,但中职生职业技能现状仍旧不容乐观。因此,在市场导向下研究如何培养中职生的职业技能极具现实意义。
  一、中职生职业技能分析
  技能是指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经过练习而形成的一种动作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 本文所指的职业技能主要指中职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职业技能培养是中职学校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提高中职生操作技能是广大中职教育工作者长期以来孜孜以求的目标。企业衡量中职生合格与否,主要看其专业技能,考察其是否胜任本职工作;是否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是否掌握岗位需求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水平;是否勤俭节约,有吃苦耐劳精神;是否达到本专业中级工水平、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等。
  二、目前中职生职业技能暴露出来的问题
  尽管在国家、省、市技能大赛上捷报频传,人们往往用“技能在手,就业不愁”来形容中职生,但是繁荣表象下面难掩中职生的“先天不足”,教育教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不容忽视。
  1.学校方面。中职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大部分中职生就业岗位是一线操作人员,但技能培养恰恰是一些职业学校的薄弱环节,不少学校缺乏基本实训设备和师资,只能在黑板上“种田”、教室里开机器,学生缺乏真刀真枪的实战能力,毕业后无法满足企业用工需要。
  2.学生方面。中职生多为15~18岁之间,处于生理和心理的成长时期,对未来生活和所从事职业充满幻想,但对走进企业、独立生活认识不足、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因而许多学生对技能操作训练不够重视,走马观花、浅尝辄止,笔者经常发现本应在车间进行实训的学生在外面游荡。还有些学生受普教学习方式影响,重视文化课轻视技能训练,动手能力差、技能不过硬;有些学生不愿到生产一线工作,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了,眼高手低,频繁跳槽。因此,中职生的职业技能素质和企业要求之间有很大差距。
  三、中职生职业技能培养的主要途径
  面对市场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中职学校应从专业设置、教学改革、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等多个环节上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1.依市场需求确定培养方向。职业教育的“社会性”和“职业性”特点,决定了中职学校必须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职业岗位要求确定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因此,学校应与社会各行各业保持密切联系,了解企业人才需求动向,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学生的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从而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适应性和岗位针对性的有机统一。以北方工业学校(以下简称“我校”)为例,在多年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专业布局:利用技工教育与中专教育的宝贵经验,将普通中专的专业与技工学校的工种对接起来,如将普通中专的工业设备安装专业与技工学校的铆工、管工对接,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与车铣刨工、钳工对接,把专业分解成多个工种开展招生、教学培训和就业安置,为企业选择员工、学生选择专业提供清晰、明确的概念。
  2.根据经济发展设置和调整专业。专业是学生当前的学习范围和今后的工作领域,是教育与经济的接口,是保证人才培养适销对路的首要环节。因此,在设置和调整专业时应注意以下方面:
  (1)要瞄准产业结构发展趋势。中职学校的专业结构必须与产业结构相适应,以发展的、动态的眼光来分析本地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趋势。中职学校要走出校园,主动上门、积极联络相关行业企业,及时了解市场用工动态,及时调整专业培养计划,在此基础上对专业建设进行评估和论证。
  (2)要面向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伴随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与经济关系最为直接、最为密切的中职教育也必然要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努力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技能型人才。以辽宁省为例,随着“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等各项发展战略的实施,我省将重点发展装备制造、钢铁、石油、石化、新材料、农副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相应地,职业教育也必须加速调整专业结构,及时开发新专业,改造传统专业,淘汰过时专业,加强骨干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如工业设备安装、机械加工、金属热加工、机电一体化等。
  (3)要体现适应性与前瞻性。中职学校专业设置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以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必须具有一定灵活性,适时适度开发新专业,改造和淘汰旧专业,及时调整并细化专业培养方向;必须处理好长线专业与短线专业、新兴专业与传统专业、宽口径专业与岗位针对性专业的辩证关系;必须按照技术领域未来发展需求预测专业发展方向,达到适时性与前瞻性的统一。一般而言,所设立的专业应该是在分析研究今后3~5年里经济发展对人才要求的基础上进行的,并在学校所属产业领域中具有不可替代性,或在全省有一定的影响力的、独特性的专业品牌。
  3.围绕职业能力实施教学改革。要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设置课程内容。课程设置是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离校后能否直接上岗、转岗及后续发展。针对统编教材的不足,可以在基础课“够用”、专业课“适用”、实践课“实用”的原则下,多渠道开发校本教材,使课程内容设置贴近社会、贴近企业、贴近岗位实际。我校自2005年开始尝试在各专业实施教学改革,把《物理》教学内容分散在《工程力学》和《电工基础》课中讲授,《计算机绘图》结合《机械制图》讲授,《专业工艺》结合学生实习期间讲授。整合后,技能课和理论课的比例由原来3∶7变为1∶1,如工业设备安装、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每学期理论教学9周,专业技能实训9周,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技能操作训练。   (1)要结合学生实际采取有效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中职生实际,通过多种教学法增强其学习兴趣;要改变过去那种“满堂灌”、“填鸭式”的陈旧模式,广泛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模拟教学、案例教学等,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要改革考核方式注重能力测评。对中职生的考核应该从“重知识不重能力”转变为对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除笔试外,还可采取口试、答辩、现场测试、实际操作等多种方式。我校从2005年逐步改革了学生成绩考核办法,将学生成绩考核分成平时考核和期末总结性考核两部分:平时学习过程考核占30%,主要根据出席情况、学习态度、完成作业数量和质量、解决问题能力来确定分值;期末总结性考核占70%,采用答辩的方式评定成绩,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有一定要求的综合性作业或实训作品。在完成过程中,学生要制定实施方案,可查阅技术规范、书籍,学生之间可以相互研究也可以向教师请教;学生要向考核委员会展示作业或作品,陈述实施方案,回答考核委员会提出的相关问题;考核委员会根据完成综合性作业或作品的质量、方案陈述,以及问题回答情况综合评定成绩。2005年我们在管工、铆工、钳工三个专业试行,目前已向其他主干专业推开。该考核办法体现了由选拔考试向达标考试的转变,由记住什么向会做什么的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受到学生欢迎。
  4.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强化技能培养。实训设备和场地是强化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的基本物质保障。目前,中职学校的实训设备不足和设备老化、落后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制约了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要改变这一状况,一方面需要国家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力度,支持中职实训基地建设;另一方面需要校方创新办学模式,通过校企联办、订单培养等方式设立校外实训基地,实现实习与生产对接,课堂与车间对接。中职学校应本着自力更生、分步到位、重在利用的原则,把添置实训设备和建设实训场地作为重要任务,力争每个专业都有相应的实验室或实训中心,还要注重提高已有设备的利用率。
  5.实施校企合作凸显技能针对性。校企合作是中职学校办学的基本模式,是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虽然大多数中职学校对校企合作有一定理解,但并没有形成一整套运转机制;有些学校的校企合作只是简单地作为实训基地,没有形成符合市场机制要求的产教结合体制。鉴于企业对办职业教育投入不足、积极性不高,政府应“牵线搭桥”,为企业参与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政策支持,通过制度安排对校企合作企业予以优惠,促使企业广泛参与职业教育。对中职学校而言,要大力加强工学结合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1)以工学结合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提升。工学结合是学生在学校学习和在企业实践相互交替,边学习边工作,校企双方共同完成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既要在校内接受相关的理论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还要到企业参加生产性实际操作,专业技能水平提升迅速。
  (2)以订单培养实现校企深度合作。所谓订单式培养,就是以“订单”为依据,校企双方共同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利用双方教育资源共同培养人才。大量事实表明,订单培养的学生融入企业文化快,职业技能针对性强,适应工作岗位快,用人单位满意程度高。
  我校在订单培养过程中,注重对接职业标准构建课程体系,先后与企业合作开发了《钢结构制作工艺》、《船舶装配工艺》、《船舶焊接实训》等课程。教学中采用“宽基础、窄培训”模式,在“宽基础”阶段(通常为一年半左右),主要进行扎实而全面的基础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培养,在“窄培训”阶段(通常为半年),主要培养学生的拿手专长。对学校而言,“窄培训”克服了教学盲目性、封闭性,做到有的放矢;对学生而言,“宽基础”保证其有较宽择业范围,能顺利转岗、有后劲,“窄培训”帮助其完成校企“零对接”;对企业而言,得到了符合要求的、技能达标的合格员工,由此实现校、企、学生三方共赢。
  6.依靠“双师型”队伍提升学生技能。目前我国对“双师型”教师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内涵、要求、培养、认定还没有统一、规范的标准。这集中反映在教师职称评定方面,对教师的评价考核标准仍然以论文、专著等学术标准为主。中职学校的“双师型”教师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从事实践教学,既能教书育人又能参与工程实践、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既是教师又是专业技术人员。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办出中职特色的关键。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要通过制度安排强化中职师资队伍建设,制订教师编制标准,科学确定专兼职教师比例;要逐步推进教师全员聘任制,建立能进能出的、灵活的用人机制;要制定和完善中职学校兼职教师聘用政策,吸引行业、企业中有技能专长的能工巧匠到中职学校任教;要深入贯彻中职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通过政策吸引提高企业参与师资培训的兴趣。中职学校要努力构建“双师型”教师培训体系,并将培训效果与年度考核、晋级、职称评定和表彰奖励挂钩;要建立表彰奖励制度,培养专业带头人、职教名师;对于中青年骨干教师,应有计划、有步骤地选送参加国家及省级技能培训,打造其“双师”素质。
  培养中职生职业技能是中职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职生就业优势将遭遇潜在危机,因而必须加快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把劳务职教变成技能体系下的成才职教,把简单技能下的低质量就业变成技能体系下的高质量就业。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唐凯麟,蒋乃平.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胡宇明.如何提高中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J].职教论坛,2004,(7).
  [4]方向阳.校企合作的内涵与模式[J].职教论坛,2003,(1).
  (编辑:易继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9/view-5376868.ht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