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1:见泻就用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黄连素 有很广的抗菌范围,对痢疾杆 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 菌、白喉杆菌、百日咳杆菌、结核 杆菌、葡萄球菌、脑膜炎双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均有 较显著的抑制作用,对钩端螺旋 体、阿米巴原虫、滴虫、流感病毒 及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也有抑 制作用,其中对痢疾杆菌的抑制 作用最强。痢疾患者吃一粒黄连 素,可以很快缓解症状。 黄连素抗菌谱虽广,但因其 口服吸收差,不易透过胃肠道黏 膜,丰要用于治疗胃肠道感染性 疾病,特别是急慢性腹泻。但腹 泻原囚有很多,大致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泻两类;而感染 性腹泻又有细菌感染和病毒感 染之分:黄连素只适用于细菌感 染的腹泻,而对肠易激综合征、 溃疡性结肠炎等原因导致的腹 泻,黄连素是没有作用的。例 如,秋天由于天气转凉引起的 腹泻,如果症状较轻,在不影响 生活、工作的情况下,不需要服 用黄连素。 中医学认为,黄连素类药 物性寒凉.能清热燥湿,泻火解 毒,易伤脾胃,损害胃肠功能, 更易m现胃痛、恶心等消化系 统症状,加重病情:因此,对于中 医辨证为脾胃虚寒型的腹泻,患 者切勿服用。 误区2:剂量不足 如果需要服用黄连素,就要使用 足量,成人每日600~1 000毫克,分 3~4次服用。不要先服一片,看到没 有效果再加一片,这样反而不易及时 产生疗效。 还有些人在外出时经常吃几粒 黄连素预防腹泻,这会使机体产生耐 药性,还会抑制肠道正常菌群的活性。 误区3:茶水送服 腹泻患者往往需要喝大量的水 以补充丢失的水分,其中有些人觉 得白水没味.所以就喝茶水。饮茶虽 然对人体有诸多好处,但是服用黄 连素前后2小时内不能饮茶。因为 茶水中含有多种成分,如茶多酚、嘌 呤生物碱、多种维生素、鞣质等,其 中鞣质会在人体内分解成鞣酸、黄 连素r_:l服后。几乎不被胃肠道吸收, 而是停留在肠道内,以持续对抗致 病的细菌:但是茶水中的鞣酸会沉 淀黄连素中的生物碱,使其药效大 大降低。 误区4:常用久用 众所周知,“是药3分毒”:黄 连素也有毒性。比如说,部分患者 服用黄连素后会出现恶心、呕吐、皮 疹、药物热等不良反应,需要警惕。 由于细菌在‘与药物的斗争中 不断积累“抵抗”经验.其耐药性由 弱到强,和其他西药抗生素一样, 黄连素在使用过程也面临着耐 药菌株不断增多的窘境,尤其是一 次性大量服用黄连素,耐药性问题 则会更严重。 黄连素还会影响肠道消化酶 的活性,对肠道益生菌的活性有抑 制作用,破坏人体对维生素及脂肪 酸的吸收。以往曾有长期大量服用 黄连素导致B族维生素吸收障碍 而引起周围神经炎的个案 。因此, 将黄连素作为腹泻腹痛的“万灵 药”,不分青红皂白.不明确病因随 意使用,不但不能取得疗效,反而 会适得其反.并有可能延误最佳治 疗时机。因此,是否应用黄连素应 该经大便检查,结合患者其他症 状.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 误区5:预防用药 秋季是腹泻的高发季节,因 此,有些人想当然地用黄连素预 防腹泻,外出吃饭或是游玩时,提 前吃上几片。其实这种做法得不 偿失,是一种对细菌的“挑逗”行 为,不但没有任何好处,反而还会 让细菌产生抗药性。用于预防的 剂量通常都不会太大,细菌在与 药物的抵抗中容易“获胜”。如果 经常这样“锻炼”细菌,只能使细 菌“抵抗”经验丰富,由弱变强,对 人体有害无益。 总之,对于不明原因的腹泻, 不能随意服用黄连素,最好能根据 医院粪便、血液检查情况选用,一 般性腹泻1~2次无其他伴随症状, 多由饮食不节、水土不服等因素引 起,保持清淡饮食,人体即可自行恢 复,但反复发作就要查明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