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汉文化圈的影响力有多大?

 gudian386 2019-10-09

自古以来,朝鲜、越南、日本和琉球等国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中原王朝的先进技术也往往以不同的方式传入汉文化圈诸国。

其中,出访使节们的交流就是技术传播一个相当重要的渠道。

对于安南来说,使臣观摩中国制度技艺之后回国效仿是十分常见的。

根据明朝中后期的外交著作《殊域周咨录》记载:

“使臣往来,常有文学之人则往习学艺,遍买经传诸书,并抄取礼仪官制内外文武等职与其刑律制度,将回本国,一一仿行。因此,风俗文章、字样书写、衣裳制度并科举学校、官制朝仪、礼乐教化,翕然可观。”

借助出访使臣这道特殊的桥梁,中国种种先进制度传入越南,促进了当地文化的飞速发展。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刻板技术在安南的传播。

安南历史上有记载最早的印刷品是陈朝元丰(1251-1258)年间印刷的户口帖子。

但是真正到刻书技术传入越南则是明英宗正统年间的事情。

关键人物便是安南使臣梁如鹄。

他是安南黎朝大宝三年(1442)的科举探花郎。先后两次作为越南使者出使大明:

“客燕京,时与一刻字工为友,往来其家,公细认其妙。鞭回,以艺教本乡及柳幢民,没后二乡推为本艺先师,乃立庙享祀。”

梁如鹄出使北京期间和一个刻字工成为了好友,因此掌握了各种刻书技巧。

等到回国之后,他将此技艺传授给了同县子弟,因此柳幢等乡刻书业发展有如风起云涌。

为了纪念梁氏的功劳,越南历代王朝都毫不吝惜的给他加封为王。

仅仅阮朝时期,就8次加上王号,至今越南人仍然尊称其为梁大王。

另外一样由越南使臣带回的技术便是漆画雨轴。

《漆画先师录》记载,黎朝景统五年(1502)同进士出身的陈驴,在出使明朝时学习到了漆画工艺,回国之后将此法传播,被尊为越南漆画大师。

和陈驴一同出使的橘洞社黎先生,则从明朝带回了雨轴技术,《漆画先师录》有数对联纪念他:

“艺述北朝,殿也可为模范。学传南国,焕乎其有文章。”“使华两度,荣观上国之光。师表亿年,永作南朝之宝。”“习与体成,柔不茹刚不吐。笔由心画,淡而味朴而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责任编辑:沈文馨_NBJS948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