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患群”成为医患沟通新渠道,虽然好用,但还是得防范隐患!

 ljm99的图书馆 2019-10-11

要知道,“医患群”虽然好用,但还是得防范隐患!

安徽省某医院的王医生就加入了这样一个交流群里。她说:“在群里,医生和患者进行鼓励和监督,病友也可以相互交流。这里面的病友们也相互帮助,这里面帮助了很多病友去积极面对疾病。”

作为一名外科大夫,刘医生每天有三四台手术。每台手术后,刘医生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机给患者回复信息,碎片化的时间几乎都用在回复患者信息上了。“现在不急的就通过微信、QQ咨询,我不忙的时候回复,急事儿才打电话。新媒体时代,微信、QQ的确方便了医生对患者的管理和沟通,很多随访都是在微信里进行,包括一些检查检验记录,或者伤口情况,拍一张照片传过来都很便捷。”

“大家千万别学我,我这是亲身实践的反面教材。”经过这次教训,小宁在刘医生的术后群里主动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并提醒病友们不要像她一样,“要不是有刘洋医生微信,跟他说了这个情况,我真不知道后果这么严重。”

正是基于这些积极意义,部分医院围绕“医患群”建立相关制度,要求各科室建立“医患群”, 且由专人负责。除了可以更好的服务患者,医患群也可以纾解医患间因为沟通所导致的矛盾,同时也可以助力医院普及医疗知识。

但医患群也存在着一定的隐患。广东省的实习医生李医生,他也加入了一个医患交流群。李医生回忆到:之前有一个朋友在微信群里给我求助,说他肚子痛。我根据他讲的症状给他说了一些建议。但是几天之后仍然没有好转,去了医院检查之后才知道是急性肠胃炎。

01

交流群不能代替面诊,潜在风险大

实际上,这种方法还是存在风险。如果群里是你看过病的病人,你对他们的情况比较清楚,那么你可以根据病情给出相应的建议。如果是你没有诊治的病人,那么根据他们口头述说的情况,直接给他建议,就会增加潜在风险。

“医患群”这种沟通模式属于新生事物,少量出现时,带来的问题不算突出,但是如果普遍存在,可能会让隐患集中爆发。大量患者集中谈论疾病,难免涉及到敏感的个人信息,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尽管绝大多数医生不会借此谋取私利,但是,鉴于过去网络上曾出现过“病友吧” 乱象,“医患群”有可能被人利用。因此,医患群的人员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一方面,你面对的都是病患,另一方面,群内发言秩序需要时时维护。

同时,不能否认,并非每位医生都愿意无私奉献,一旦有医生带着私心,医患交流群就可能变成谋取私利的封闭空间。即使医生可以确保无私,但也不能排除群里会混进其他推销人员甚至医托,私底下与其他患者联系。

对此,应该未雨绸缪、做好防范,避免医患交流新渠道沦为医疗纠纷是非地。尤其是沟通交流如果涉及到具体诊疗,不仅容易出现纠纷,而且尚未有可以借鉴处理的先例,更应该保持警惕。

02

医患群收咨询费被叫停

医患群需要规范化管理

前不久,有温州市民在网络上爆料称,温州某医院一名儿科医生,利用微信群回答患者问题,并收了咨询费红包。

此事在网络上发酵之后,该医院就此展开调查。经查,这名徐医生是该院儿童内科的一名医生,从去年12月起,该医生加入一个由患者家属建的微信群,利用业余时间回答患者问题,之后群里成员增至300余人。徐医生至今共收取550元微信红包,他自己也在群里发了150元红包。

该院宣传处处长施扬华表示:“医生用业余时间解答患者疑问,初衷是好的,但收取红包不妥,医院不鼓励类似行为。纪检监察部门已暂扣400元,责令这名医生退群并对他进行批评教育。”

徐医生开“微信门诊”一事虽然被院方紧急叫停,但网络上却意外得到许多网友的“谅解”,甚至可以说是“力挺”。

网友@墙角的小南瓜你孤芳自赏:去XX问假医生也得给钱,还不如给个有能力的真医生。

网友@贰菌:现在不都流行知识付费么?

网友@大城里的周小爱:知识经济时代,要尊重知识,学会为专业付费。律师,不是也是靠专业知识收费吗?为什么医生就不行?

医生在微信群里与患者交流,不仅要付出较多时间和精力,有时还得冒着诊疗失误的风险。假如这些问题不解决,久而久之,就可能逐渐消磨掉医生打理微信群的积极性,使之逐渐冷清下去。

由于医患群越来越多的被用于医患沟通中,市面上竟然产生了“如何运营病患群,帮你实现理想营收”这样的运营课程。本来用作医患沟通的工具,如果就此变味,不仅患者利益得不到保障,那些只是为了更方便患者,以治病救人为己任的医务人员也会被一起误解。

患者希望得到医生的专业建议,医生需要合法合规地提高劳务收入,政府希望做好安全高效的医疗行为监管,如何结合三方诉求是应该考虑的。假如在这三方的需求上找不到平衡点,医患交流群的持续发展就会存在问题。

对此,有医生建议不妨将医患交流群纳入规范化管理,比如以城市或医院为单位,统一明确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建立随时跟踪服务的管理平台,发现有损害患者利益的谋利行为,就及时加以处理,维护好患者的利益。

同时,也可考虑将医生在医患交流群里的工作记入其绩效工作量,并给予其适当的绩效奖励。这样一来,既可大幅消除医患交流群的各种安全隐患,又照顾到了医患双方的不同需求,医患交流群的持续发展就会更有保障。

“医患群”,实质是医疗服务的延续。任何一项诊疗服务都有其规范,也成为医务人员操作前必须牢记的行为指南。既然“医患群”具有诊疗服务的性质,就应该补齐短板、建立规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