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刚需买房:注意那些“看不见”的成本和“看不见”的收益

 goldolive 2019-10-11

前段时间写了一篇文章《刚需买房“三板斧”》,发现一直有人在转发,也有几位加了好友的刚需读者近来说,那提炼的三个标准,对自己看盘选房非常有用。有些意外,也促使我继续去思考刚需买房这个最复杂的问题(对比投资买房而言)。

上次那个文章其实是“楼盘”视角,也就是抹平了所有买方的“个性”。但如果换用“买方”的角度,我们可以再总结出其它的一些共性来。

我之前将买房分为四类:自住、偏自住兼投资、偏投资兼自住、投资(《大变局之下,给后台买房人的十句话》)。大部分都是混合型的,中间两种占到至少80%以上,这两种既是主流,考虑又最复杂。好多房地产专家,都是栽在给这两类刚需提供买房建议上。因为他们的需求里面,既有投资考虑,又有消费考虑,两者混在在一起,你讲升值的时候他强调离单位远,你讲居住的时候他顾虑涨得慢。讲着讲着,大家就都疯了。

最后,往往会变成:很多人买新房的时候很在意楼盘的新旧,但在卖房换新的时候,又非常郁闷没有另一个区域的二手房涨得快,进而懊悔自己当初的选择

PART

01

我们这篇文章,就讲这个问题,刚需的心理纠结。结合着龙华刚开盘的一个新盘——深国际万科和雅轩(下称和雅轩)——来梳理,这个项目位于龙华梅林关口附近,9月30日开盘,面积段分别在建面约80平米、建面约99平米、建面约118平米,实际单价约6.4万/平米(毛坯),半小时卖了368套。买家以首置刚需为主,学历层次普遍较高。

和雅轩效果图)

地段上看,很不错,在梅林关口,身区位又是“宇宙中心福田CBD、深圳北站、北站商务区又都非常近

交通上看,现在距离白石龙地铁站大约900米距离,现状是中上,规划非常值得期待——规划中的21号线经过项目设有站点,距离很近。据《深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6-2035),深圳地铁21号南龙线起于前海妈湾保税区、串联前海自贸区、南山科技园、西丽大学城、民治、布吉、大运新城……终至坪地。

《深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6-2035)

学位上看,小学初中学区分别是行知实验小学、潜龙学校学区划分来自《龙华区2019年秋季公办学校招生范围,具体入学政策以龙华区教育局规定为准。项目自身还规划18班小学,也很值得期待。

商业上,项目3期规划约有3万平米商业,楼下又举步可达星河COCOCITY,商业氛围良好。

整体都很均好,那么,就会有刚需问,整体均好就是各方面都不太突出,那该怎么选择?

的确难回答,但又非常典型,因为均好性的楼盘是大部分。那种又在地铁上盖又自有大型商业还有名校学位的“完美楼盘”,不用我写篇文章讲大家都知道好。但是,价格也一定很昂贵。

PART

02

回到上面那个“心理纠结,我们将之拆分为下面三个问题。这是我从业多年不计其数的踩盘考察、实地访谈、连线问答整理出来的。非常简单,但如果认真分析,也可以非常深入。

1、刚需“区域”之问:预算500多万应该买哪里?

2、刚需“新旧”之问:500多万是买新房,还是跨区域的二手房?

3、刚需“升值”之问:500多万买龙华的新两房,值不值?

这些纠结,都暗合了经济学的基本道理,人的行为是“约束条件下的利益最大化”。简单浅显,但难就难在“约束条件”之转变、以及关于“利益”的理解。

任何一笔交易,考虑的其实都是成本-收益。你买这套房,给定的条件背景是什么(有多少钱,要满足什么目的)。支出了什么成本,获得了什么收益,这支出的成本里有的是看不见的(比如时间、精神),这获得的“效用”里,有的也是看不见的(比如满足感)。正因为有些部分不易计算,它增加了刚需买房的复杂性。刚需之所以会内心纠结,原因也就在此。

所以,要讲清楚和雅轩这样的项目值不值得买,就要回到问题的起点,剖析明白刚需买房和投资者买房的不同。

下面来一个一个分析。

PART

03

区域之问。

刚需一般张口就问,我有500多万预算,买哪里更好?

事实上这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问题,想的明白的刚需,你会发现,他的范围会很小之所以会有这个区别,只在一点,刚需(这里谈的刚需,都指首次置业者)买房,首先考虑的最重要问题应该是什么?

大部分人会选择升值空间,并认为这样对,但我认为真正的起点应该是:以工作为圆心去买房。年轻最珍贵,不重来的黄金期,应以快速提升工作能力为最大准则,这一定是未来在社会上立足、竞争的不二法宝。以工作为圆心去买房,工作能不能做好不敢讲,但反过来,每天让自己上下班痛苦不堪挤成狗,工作大抵都会受些影响。比如你在北京住在通州,或在广州住在南沙,每天上下班往返4个小时,人会很疲惫不堪的。

这同样是个“收益最大化”的计算问题,你只看到升值的收益,是因为那容易看到,但你没有意识到每天你耗散在路上的时间成本,加起来也可以很昂贵。反过来,便利工作,降下来的那部分时间就是你的收益,只不过你看不到、不以为是罢了。

因此,刚需买房,我认为要尽量规避掉“职住分离”的痛苦,以自身工作地作为立足点进行筛选,或者选择距离就业机会最密集的商务区外围。

和雅轩而言,这个逻辑非常清晰,它的地段好,距离就业密集中心非常适宜,交通条件也很便利,远期更是一个地铁上盖物业。因此,如果你在福田、北站附近工作,那么它一定是很适宜的选择。这要比你去选在别的区域,好上很多的。不消讲别的,每天省下来的时间用来读书,这部分将来带给你的增值,只会比房地产只多不少

(和雅轩第三方展示空间,非交付标准)

PART

04

“新旧”之问

在深圳(或类似发达城市),刚需的第二个纠结,往往并非集中于新盘之间,而是在新盘与同价位、跨区域的二手盘之间(因为新盘实在太少、太贵了)。那个跨区域,一般是比现有的区域更好。因为跨区域往往会涉及到职住距离变长的问题,是一个损失,所以,必须得换一个更好的区域来平衡。

这就引出行内一直在热议的,买房的“新远大vs老破小”问题。我的看法是,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错的,新远大、老破小,只是房屋类型,不是标准,就像是在股票市场里说,打新还是买旧?买股本多的还是少的?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什么意义。如果你是从居住品质的角度出发,那么刚需是不会考虑老破小的;而如果你是从投资的角度出发,那么买房投资主要考虑的是房子下面的“土地”值不值钱,产品是辅助。

值得讨论的,是消费偏好,或者说是满足感的问题。很多青年买第一套房,会很在意社区的新旧,尤其是年轻女性,在这个问题上的容忍度更低,这很难用升值前景来解释。

老小区的问题,只有住过才有体会。最大的问题是居住品质的下降,包括人车不分流、停车位严重匮乏、公共活动场地狭小、房屋破旧、物业设备老化(比如常常停水)、管理不善、租客增多等等。如果你是投资者,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收租就好了,但如果你要生活,这些你就绕不开。能够缓解这些问题的,主要依靠社区的物业管理水平的好坏。有的老小区,因为物业管理的不错,所以尽管也老化,但是居住品质还是有所保障的。但是如果物业不给力,那就很差。对业主而言,显然会降低他的满足感。

如果你选老小区,那意味着你选择部分牺牲居住品质,这是你要付出的成本。如果选新小区,那意味着你选择部分让渡居住区域的高大上,但会收获较好的居住满足感。这可以说是精神回报,这个部分少有人谈起,但不意味着它不存在。在大部分刚需的买房选择中,它一直都在发生着影响。

回到和雅轩,花500多万在这里买一套两房,你同样可以选择在南山、福田、宝安中心区买一个旧小区的2房(小一些),罗湖更多,但怕是没有人选择,因为大家认为罗湖现在已不及龙华。但是,代价就是社区的居住品质可能会下降(比如南油、梅林,很多小区的居住感完全不能和龙华相比)。

(和雅轩第三方展示空间,非交付标准)

从这个角度,和雅轩适合的是这样的刚需,对于居住品质的要求更为看重。一方面是新盘,但另一方面,万科的物业管理水平,是一个可以加很多分的项目。这一点,很多人是忽视的,只有当它影响到了你的满足感的时候,你才会重视。

PART

05

“升值”之问。

最后来看这个,我上头说了,绝大部分买房子都是混合型的,刚需买房不会蠢到不考虑升值空间——那是可以看见的收益部分。因此,为了完成逻辑自洽,必须要继续讲清楚,500万买和雅轩,未来是会赚钱还是会亏本?

说这个之前,我说个10年前的小故事。2009年初,与和雅轩距离不过几公里同在梅林关口区域的万科金域华府开盘,售价1万块,现在二手价7.8万/平米,10年增长7倍。可以说,龙华是过去10年里深圳楼市最大的一匹黑马

这个故事,我想龙华未来还能继续讲下去,不是简单的历史决定论,而是说,驱动龙华物业价值升值的逻辑没有变。当然,不能再指望未来10年和雅轩也再增长7倍——深圳任何一个区域也不可能了。

驱动龙华房地产增长是三个因素,一是深圳城市价值的整体增长,这个无需多言,示范区之后,价值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抬升。二是龙华本身基本面的剧烈改变,深圳城市人口的剧烈流入,带来关内人口的向外疏散。这期间,得益于政府的远见规划,整体性开发龙华二线拓展区,开通了地铁,建设了北站,最终让龙华的区域价值与福田连为一体,也成了如今深圳人口密度最高的一个区。

第三点是市场的供求因素,整个深圳都缺房子,这意味着越靠近商务中心的区域,住宅物业就越稀缺。很多时候房价上升没有什么神秘的力量,仅仅是靠近就业中心就够了,其它的都是锦上添花,拉条地铁涨得更快,建个学校涨得更快……

这些驱动逻辑都没有改变,所以,没有看淡的理由。在深圳的整体发展中,龙华位于特区内外的连接枢纽,它的区位价值未来只会进一步强化,否则关外难以发展。这个强化就是与福田事实上是一个区域,物业价值也是一体化的,这已经事实了

有两个强有力的市场证据,一是,今年6月,龙华红山地块楼面价冲到了6.7万/平米,继续刷新区域地王高度。以正常预期来看,龙华突破10万/平米很快会“常态化。这个背后,反映的其实是龙华-福田CBD合二为一的价格体系

(今年6月,龙华楼面地价)

二是,龙华的配套设施开始走向“国际化水平。据深圳商报报道,规划落地在龙华两个场馆——深圳美术馆新馆、深圳第二图书馆都将计划在本月同时动工。前者是深圳“新十大文化设施”之一,定位国家重点美术馆。后者拥有全国首个地下智能立体书库,是深圳实现“全球全民阅读典范”的重要平台。

(深圳美术馆新馆)

(深圳第二图书馆)

另外还有一重限价的因素值得注意,我去年写过,新盘价格被限价低过同类型二手盘,是属于低估的。今年虽然限价有所放松,但是具体到和雅轩的6.4万/平米,依然是低过周边同类二手盘的。书香门第6.4万/平米,上河坊6.6万/平米,星河盛世6.9万/平米,玖龙玺9万/平米……可以说,在这个区域,和雅轩已经是区域同类品质价格最优的楼盘了。

(贝壳找房地图)

PART

06

结语。

以上这些,归结起来,刚需买房是一件需要综合计算的事情,物质收益(代价)、精神收益(代价)都要计算。不能单看某一点,只看区域,或者只看新旧,或者只看前景,要把以上三重因素都考虑进去,才能够厘清自己的需求。

你要注意那些你必须会付出但你又看不到的隐性成本,同样,你也要计入那些你一定会得到但你也同样看不到的隐性收益。这样来做,才会有希望防止出现文章开头说的心理纠结:在买房子的时候,你只在意新房子好漂亮(精神方面),但在卖房子的时候,你只叹息为何还没有个二手房涨得快(物质方面)

本文仅代表《朱罗纪》个人观点,不构成具体置业建议。楼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