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越缺爱,越得不到爱?

 瑞即心理咨询 2019-10-12

和朋友A在一起时候的话题永恒不变,总是关于爱。而关于爱,朋友A也有着单一的论述:“对方根本不喜欢我,对我总是爱答不理。算了我本来也知道,没有人喜欢我,没有人爱我。”

朋友A对爱情的想法是消极的,对爱的想法也是负面的。特别缺爱的他,不断在亲密关系中渴求着被爱,但往往对方又不能如他所意。于是,他更加体验到了不被爱的感受,甚至衍生出自己根本不配被爱的想法。

缺爱—要爱—被拒绝(被攻击、无视、伤害)

缺爱的人,往往在重复一个这样的循环往复的过程,而不自知。

一个缺爱的人,他去索要爱的时候,往往很难得到想要的爱。

因为爱从来不是被要来的。

从朋友A身上可以看到一个缺爱人都有的共同点。那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去对自己的伴侣表达“你可以像父母一样爱我吗?这个愿望。

朋友A渴望对方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他,是时刻的呵护,是前所未有的包容,是无微不至妈妈一般的关心。很多缺爱的人,都是在原生家庭中没有得到足够的爱,从而造成了很多困扰,比如说特别需要被肯定、内心自卑、内心特别敏感、甚至难以接纳自己。

于是,他们对爱的要求很高,不仅仅需要对方做恋人,还需要对方做父母。

当他们处于这种高密度“被爱”的感觉里时,缺爱的人才能得到治愈,感觉良好,相信自己的价值。

缺爱的人,容易迫不及待的想与他人建立信任关系,在信任关系中,展现自己孩子气、婴儿的那一面。因为孩时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宠爱和接纳,所以潜意识里面想重塑那个时刻。然后,期望这一次伴侣会扮演“足够好的父母”,来呵护我满足我。

我们的本能期待以这样的方式,完成婴幼儿、童年期,不够被爱的治愈但这种方式,伴侣并不能承受。

伴侣只能扮演好伴侣的角色,并不能一人饰演多个角色。毕竟TA们的家庭也未必那么的幸福,原生家庭有着共同的问题,在集体性创伤、传统文化的影响,导致了不懂表达爱、不尊重个人感受、个人需要为家族集体牺牲,是一直以来的大部分家庭的氛围。

这样大环境下的孩子,很大程度上都与你一样也有着同样的伤痕,当TA们碰到这样的索爱方式,本能的就逃开了。

大家都在另一个人身上找着“足够好的父母”,

希望可以弥补不够被爱的伤痕,结果只剩下了一个,两个人都感到很失望的关系。

实际上,没有一段关系是“应该”要给你爱的。

最应该给你爱的父母都没有能在你最需要爱的时候,给予你足够的爱。更何况你才遇到的伴侣呢?爱是自然流露与流动的,当你对你们的爱提出了规则和形状,那在不知觉中就会给对方形成压力与绑架,这种条条框框的爱会让人想要逃离。

在关系中,你需要的是对方因为内疚、压力、按照你的期待给出的爱?还是对方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爱,大家心里都有答案。

因为两种爱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而感受也是不同的。你能很明显在后一种爱中感受到幸福和满足感,而第一种爱只会让你越发觉得还不够,幸福感缺那么一些。

如果你是缺爱的人,希望得到怎么样的爱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