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个人都有哭的权利,悲伤需要被看见

 沐沐阅览室 2019-10-12

来源: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

我们拒绝谈论悲伤,我们总是陷入悲伤的情绪中不能自拔。但如果放任悲伤,沉浸在坏情绪中,我们感受到的也只有无尽的痛苦。
要想走出悲伤,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对的方向,我们到底该如何做呢?
在《悲伤的力量》一书中,英国悲伤心理治疗先锋人物朱莉娅·赛缪尔就尝试给我们讲述,怎么去抚平因亲人死亡带给人们的内心伤痛。她通过一个个痛失亲人的故事,用专业的姿态和共情的方式,教会我们直面死亡带给我们的悲伤,并从中找到一丝力量。
她告诉我们:“我们需要尊重和理解悲伤的过程,承认悲伤的必要性,在感受伤痛的过程中,找到支撑下去的办法。
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这本书,开启我们每个人,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段黑暗泥泞之路。
我们都曾经哭泣,却并不理解悲伤
我们几乎都有过悲伤的情绪,逃避悲伤造成的痛苦,成为我们每个人的一种本能。
越逃避,我们就越发现:悲伤的出现,似乎无迹可寻,如果我们不想被悲伤的情绪左右,只得自己去寻找处理恐惧和痛苦的方法。
但我们尝试多少种办法,我们依旧难以理解悲伤。悲伤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悲伤是一个人在对待死亡和失去的一种情感反应。它比较私人化、自相矛盾、混乱、有我们无法预测的一段内心过程。
作者说,悲伤的过程,可以看成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两个部分。
海平面以上的部分,占据三分之一,是我们可以看到的部分。它主要是指,当我们遇到亲人离世时,我们的话语、面貌和表达呈现出的一种状态。
而相对复杂的部分,要数海平面以下的部分。这部分我们可以看成是一场拔河赛,比赛的两边,一边是失去的痛苦,一边是生存的天性。
这个过程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让一个人在失去和生存之间来回徘徊。
当生存的一方胜出,那么一个人也就获得管理自己悲伤的办法。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明白了直面悲伤比逃避、压抑痛苦,更能让我们快速地走出悲伤。
在深层次理解悲伤之后,我们也就会改变自己对悲伤的态度。然后在努力克服悲伤的同时,把悲伤转化为一股治愈我们的力量。

放肆的发泄,是对悲伤最好的尊重
死亡带给人痛苦,也让人学会去适应一切,面对自己的痛苦,我们可以学习新的方法,来提高自己忍受和表达痛苦的能力。
书里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名叫麦克斯的四岁半的孩子,在亲眼目睹了一个入室盗贼杀害自己母亲的全过程,从此他拒绝谈论起自己的情绪,从不表露自己真实的一面。
很多人认为这个孩子已经走出了悲伤。但作者告诉我们,这个孩子虽然看似乐观,但内心依然脆弱痛苦。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这些痛苦是怎么存在的。
一是,我们习惯性地会把悲伤当成是铭记的方式。
在痛失亲人后,我们会下意识觉得,悲伤是我们与死去亲人交流的桥梁。一旦感受不到自己的悲伤,我们就会觉得自己抛弃了亲人,并且感到内疚。
二是,我们会要求别人跟自己一起感受悲伤。
在亲人离去之后,如果身边人的表现不符合自己对悲伤的要求,我们会失望,进而觉得自己不被理解。
三是,悲伤也会让我们的关系遭受破坏,陷入到更深的泥潭里。
我们在悲伤的时候,倾向于把自己的所有,都押注于在世之人身上。这种压力会让身边人越来越喘不过气来,甚至于离开我们。
其实,面对悲伤最好的方式,就是千万不要把悲伤、哭泣,看做是脆弱的表现,而把它看做是一种释放。放肆大哭一场,才是对尊重最好的尊重。
悲伤帮助我们寻回人生价值,
战胜不可能的苦难
面对死亡,我们要来了解自己内心正在发生的一切,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辨别自己的情感和动机,从而真正认识自己。
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名叫斯蒂芬的六十二岁男子,他的妻子突然遭遇车祸离开了他,深受打击的他,处于一种工作麻木状态。
他对妻子感到非常愧疚,他们曾经制定了许多未来的计划,因为现实一再的推迟,结果却是永远没有机会去实现。
对于斯蒂芬来说,痛失亲人是一件难以接受的事情。但他也很快明白到,死亡对当事人来说,并不一定是悲剧,而是发生在一个比较正常的时间跨度里必然的事情。甚至对于那些重病的人来说,死亡也是一种解脱。
多数时候,痛失亲人的人,为了摆脱悲伤而做的努力,反而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她们把悲伤当做是一种挣扎的动力,把那一份思念,当做是想要再次与他们一起奋斗的焦灼感,以换取内心深处的那个逝去的空洞。
在这种努力改变自己生活的执着中,最终明白,生活里还有很多东西值得向往,这是一种温暖的悲伤。
死亡是生命的背景,我们应该向死而生
也许我们能缓解任何的悲伤,但我们内心深处有个最大的恐惧,那就是我们生命终点即将来临之时,我们该如何面对呢?
书中有一位名叫戈登的八十岁老人,在妻子和孩子相继离开之后,自己得了癌症,如今癌细胞已经全身扩散。他只能去到临终关怀医院,但是医院也没有公平地对待他,这让他觉得十分的孤独。
十分顽固的他,为了保护自己,只能选择疏远别人。因为疏远,造成别人对他的不理解,他又感到十分愤怒。
眼看自己走向生命的终点,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能理解的悲伤。
其实,没有什么能改变死亡的事实,能够改变的只是我们对死亡的看法。
万物有一时,凡人皆有一死。寿命的长短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我和所有伟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终点,并没有谁会特别一点。
因此,我们可以选择和所有人一样,抗争到底,去完成之前未完成的事情,让自己不留遗憾,这是十分值得的事情。
到最后我们一定要记住,死亡也许是不可抗的事情,但决定权,却依然在我们自己手中。
应对悲伤,我们可以做的一些事
很多时候,我们悲伤,并不只是因为那个人离开了。更可能是因为,当事人离开后对亲人造成的影响。
作为家人和朋友,我们可以做一些事情,来帮助他们应对悲伤。
一是,我们可以倾听家人朋友的诉说,让他们在诉说的过程中,放下自己的思想包袱。
我们要接受他们的情绪。让他们感受到我们能理解死者带给他们的悲伤,并且也完全接受他们的这些痛苦。
二是,我们可以和家人朋友一起去做一些和死者有关的事情,让他们的关系延续下去,进而减少家人朋友的负面情绪。
这些事情包括,穿戴和死者有关的物品,在一个固定的日期去扫墓,把和死者有关的记忆,放进一个固定的盒子里,每一次想念的时候,就可以拿出来看一看,以此来找到一种情感寄托的方式。
三是,我们可以做一些事情,来让家人朋友把情绪释放出来。
比如,可以经常带他们去画画,写日记,锻炼,让他们可以和自己内心的感受产生一种链接。写下悲伤,画出愤怒的同时,最终收获一份平和。
四是,我们可以让家人朋友,自己去调整步伐。
不管他们做什么,我们都要表示出支持的态度。不催促他们尽快好起来,跟着他们一起,用自己的爱和理解,陪伴在他们的身侧,让他们觉得无比安全。
只有在认真地面对痛苦,分析痛苦,找到痛苦的根源时,我们才可能在悲伤中,找到活下去的力量。
以上就是本书的精华内容。
死亡不是一件稀罕的事情,它每天都在发生。死亡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我们谁也无法避免。
在知道死亡带给我们的悲伤不可避免,如果我们视而不见,甚至是破罐子破摔,只会让自己更加痛苦。但如果我们主动去面对,我们就可能真正获得活下去的勇气。
离开的人,会继续活在生者的记忆里,那段不可磨灭的记忆,将会是他们继续幸福下去的力量。
悲伤注定来临,我们唯一需要做的,也许就是像电影《后会无期》里那段台词一样:“告别一定要用力一点,因为任何多看一眼,都有可能成为最后一眼。多说一句,都可能是最后一句。
生命的每一刻都用力活着,对每一个珍惜之人都用力表达,对每一份美好都用力记住,这些瞬间,都是我们日后幸福下去的凭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