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上名医】李益明教授:如何更好地选择放心、安全的降糖治疗方案?

 xxjjsdt 2019-10-13

近日,华山医院内分泌科来了一位70岁高龄的老年“糖友”:“我患糖尿病有5年了,一直在口服二甲双胍和格列美脲控制血糖,最近两次检查糖化血红蛋白7.4%,有时候夜间会发生低血糖,该怎么办?”这引出一个常见问如何更好地选择放心、安全的降糖治疗方案呢?

李益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常委、糖尿病与相关内分泌病学组组长,中国老年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委,中国微循环学会糖尿病与微循环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垂体瘤协作组成员,上海市康复协会糖尿病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代谢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垂体瘤研究中心内科组组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编委,《实用内科学》副主编、《harrisen内分泌学》共同主译。主要的研究方向为神经内分泌疾病诊治、糖尿病神经病变和肥胖胰岛素抵抗。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项、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3项。已发表SCI论文70余篇。

李益明教授将做客上海报业集团旗下海上名医平台,带来《使用方便 ,优质降糖——糖尿病药物治疗理想效果》视频直播。

点击图片,收看直播回放

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众多,每种药物有其特别的作用机制、特点、强度和副作用。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用药尤为重要,合理正确地选择药物有助于患者血糖的长期控制,而不适当的用药可能会使患者出现低血糖和体重增加,增加心血管风险。如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但会引起胃肠道反应,如恶心腹泻等;磺脲类药物降糖作用强但容易引起低血糖和体重增加;格列奈类药物也会引起低血糖和体重增加;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会引起体重增加和水肿等;糖苷酶抑制剂类会引起腹胀、排气等胃肠道反应;胰岛素可能导致低血糖,体重增加、过敏、注射部位反应等。所以,人们一直在追寻更为有效和安全的药物。
针对糖尿病现有的未能满足的治疗需求,基于肠促胰素的治疗药物应运而生。肠促胰素是人体在进食后,肠道细胞分泌的一些多肽类激素,其作用主要是增加餐后胰岛素的分泌,以维持血糖正常。研究表明,进餐后,人体产生的胰岛素中60%源于肠促胰素的效应。更为重要的是,肠促胰素是血糖依赖的促胰岛素分泌,肠促胰素就好比血糖的内源性“调节器”,只有在血糖升高的时候,才会刺激胰岛素分泌,这样就避免了低血糖的发生。
另外,肠促胰素还能抑制肝脏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也有助于降低血糖;并且会抑制大脑食欲,减少糖摄入、体重减轻。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一方面,除了要有效控糖,最大程度地避免累及心血管和肾脏等脏器的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给心血管和肾脏尽可能多的保护;另一方面,由于许多降糖药物从肾脏排泄,所以,已经出现肾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在选择降糖药时要注意其特殊性。因此选择降糖治疗需同时兼顾降糖疗效与安全性两个重要因素。李益明教授强调,糖尿病治疗药物众多,患者要在咨询医生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病理生理特点,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个体化用药方案,并关注如何更好地预防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的发生,在注重降糖有效性的同时需兼顾药物对心血管和肾脏的保护作用和安全性,这样的降糖药物才能真正带来更为长远的获益。
那么,肠促胰素对于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心血管病患者是否安全有效呢?是否会增加胰腺炎和甲状腺癌风险呢?
敬请点播回看2019年10月11日(周五)14:30-15:30,李益明教授《使用方便 ,优质降糖——糖尿病药物治疗理想效果》视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