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疏肝理气,化湿清热治疗胁痛

 爱中医2 2019-10-13

中医药适宜技术

9月9日 · 四川省中医药适宜技术研究会官方账号

医案标题: 疏肝理气,化湿清热治疗胁痛(肝郁气滞,湿热中阻)

医生姓名: 张瑞霞 

初诊

患者姓名: 李某 男 65岁

就诊时间: 2008年10月8日 

主诉: 右胁不适1年余

现病史: 脘腹痞闷,呕恶,厌油腻,口干口黏,身困肢重,右胁不适,大便干结 | 舌质红,苔白厚腻,脉弦

刻下症: 脘腹痞闷 | 呕恶 | 厌油腻 | 口干 | 口黏 | 身困肢重 | 右胁不适 | 大便干结 | 舌质红 | 苔白厚腻 | 脉弦

体征: 体温:36.4 脉搏:80 呼吸:20 血压:150/90

既往史: 右胁不适,疲乏无力,口干、口苦,口黏 | 脘腹痞闷,呕恶厌油腻,口干口黏,身困肢重

辅助检查: B超复查示:脂肪肝(中度)。肝功:AST 66u/L,ALT 59u/L。血脂:TG 4.3mmol/L,CHOL2. 8mmoI/L

辨证分析: 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湿热内蕴,痰浊郁结,瘀血阻滞,导致湿痰瘀阻互结,痹阻肝脏脉络,而形成脂肪肝。本病病位在肝,与肝胆脾胃肾均有关。究其病机,多为湿阻、痰凝、气滞、血瘀、食积、热蕴等,致肝胆失于条达,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中医诊断: 胁痛(肝郁气滞,湿热中阻)

治则治法: 疏肝理气,化湿清热

方名: 四逆散加减

组成: 柴胡10g,白芍15g,枳壳10g,金钱草10g,蒲公英15g,薄荷5g,陈皮10g,白扁豆30g,黄柏15g,茯苓10g,甘草5g,薏苡仁30g,连翘10g,密蒙花10g,厚朴10g,生麦芽10g

用法: 7剂,水煎服,日1剂

生平

1935年出身于西安医家,解放前其父亲张仙州在现在的西安市端履门开一万年青中药店,是一中医诊所的医生,救治了许多病者,并时常免费救治贫困病者,深得病者喜爱,可父亲英年早逝,没有完成自己的愿望。当时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自幼张老师目睹父亲用中医药解除病苦,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继承父志,立志学医,完成父亲未完成的中医事业。 1953年考入西北医学院医疗系,在校期间,因其表现突出,成绩优异,17岁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毕业分配至陕西省人民医院。1965年因热爱中医事业,赴陕西中医学院西学中研究班系统学习中医理论及各家学术思想。时值文革,社会动乱,人心慌乱,专心学习之人极少,她排除外界干扰,如饥似渴学习中医理论,苦读经典,熟背经文。学习结束,正值陕西省中医药研究所(本单位前身)成立,遂从陕西省人民医院调入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工作,跟随何绍南、李赀萦老师学习多年。此后一直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医、教、研工作至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