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商隐的《登乐游原》押韵吗,不押韵的写作可以称为诗吗?

 梧桐树边羽 2019-10-14

经过初唐陈子昂、初唐四杰的努力,盛唐李白、杜甫、王维等人合力将唐诗推上了顶峰。中唐诗人刘禹锡、李贺、李益等人在无法超越盛唐意象的压力下,开辟了各自精修的路径,将边塞诗、怀古诗各种小类别做到了极致。晚唐的政治风雨飘扬,诗坛尽是隐逸之气和宴乐之像。李商隐开创了古诗朦胧诗派,与他本人个性和际遇有关,也与大时代的颓靡倾倒的气象有关。

格律诗到晚唐已经是完全规范了。要么是干脆不遵守平仄格律的古体诗,要么就是近体格律诗,不会再出现半律体、折腰体这些似是而非的作品。

而诗是韵文。这个是从春秋时代就已经出现的诗都可以得出的规律,没有节奏感,没有韵脚的句子,不是诗。所以在格律都已经完成的时代,不可能出现不押韵的“诗”。

即使在我们这个现代诗盛行的时期,同样没有不押韵的诗,甚至歌词。

那为什么李商隐的《登乐游原》读起来不押韵呢?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这是因为唐宋之后的元朝,北方语言南下并成为发音中的主流,而原来的中原发音被压迫到南方,成为部分地方的方言。而我们今天使用的普通话还是以北方语言为基础发展而来,因为战争的干预对于语言发音传承来说是突然的、不可预见的、没有准备的,所以有很多字的发音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还好我们的韵书还在,也就是说我们朗诵阅读元朝以前的诗词,最好是能找到当时记录发音的韵书,就能知道这首诗在当时是否押韵。

而唐宋韵书流传和影响最广的就是宋末平水人刘渊编著的《平水韵》,这部韵书上承《切韵》、《唐韵》、《广韵》,又整合了各种韵书中相近的韵部,相对宽松好用,不但有唐宋传承,而且由于元朝的语音突变,《平水韵》却一直不在变化,包括元明清的知识分子作诗的时候还是以此本为韵书,直到今天,我们还有人使用《平水韵》作古诗。

所以,用《平水韵》来看看这首诗就知道了。

事实就是如此,这首《登乐游原》的韵脚字是“原”、“昏”,这两个字在唐朝的发音是相近的,同属于平水韵“十三元”部。

同在一个韵部,在当时自然是押韵的。

而不押韵的写作,我们可以称为散文,金句,俳句或者其它的什么新文学形式,但是绝对不是诗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