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时期有一个伟大的母亲,目不识丁,却培养成一代大文豪儿子

 山地之仔 2019-10-15

神奇趣闻神奇趣闻

民国时期短短的几十年,却是一个特殊的年代。在这个年代有西方全新的思想和文化流传到中国,但这个年代有清朝的陋规陋习仍然存在,两者之间的碰撞,产生很多微妙的变化。在炮火连天的时代,这样的环境诞生了很多优秀的人物,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故事,小编今日讲是一个没接受过文化的教育,却把儿子培养成一代大文豪的,这个儿子名字在全国都知道。

一代大文豪的母亲叫做冯顺弟,出生于安徽的一个普通家庭,没接受文化的教育,目不识丁,但心地善良,蕙质兰心。当时的民国已经是婚姻自由,追求自由等,但是有些地方有封建思想的存在,当年仅17岁的她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安排下,嫁给一个姓胡的男子,这胡家家世殷实,当地有名的乡绅,曾是清末贡生,曾在东三省等地方官职,但年纪已经年过半百。乖巧懂事的冯顺弟听从父母的安排,嫁给胡家后,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丈夫看到这样贤惠的冯顺弟,十分欣慰,两人恩爱。可惜的,这样的好日子只维持六年的时间,丈夫因突然病逝,冯顺弟受到极大的打击,家庭的重担落到弱不禁风的冯顺弟肩上。

当时,冯顺弟已经有一个儿子,于是冯顺弟知道只有好好读书才能出人头地。所以对儿子的教育很严格,儿子3岁识方块字,5岁,私塾读书,13岁把儿子送上海读书。对儿子来说,他人生道路上,冯顺弟是“严父”的角色。让冯顺弟欣慰就是,儿子终究没让她失望,他先后在上海学习新思想,又去美国留学,他学成归来,被北京大学聘为教授,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得到很多人的喜欢,在同行业上享有美誉。他的名气名扬四海,成为民国时期的一代大文豪,这就是胡适。

胡适母亲冯顺弟年纪轻轻就成寡妇,以一介女流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一生任劳任怨,却培养了 一代大文豪的儿子,这样的母亲真伟大,真了不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