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好中华与美玉》特辑(上)

 睫毛上的风尘 2019-10-16

 2017年8月27日,《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在首都博物馆圆满闭幕,这次展品主要从1995年—2016年的历年十大考古发现中精挑细选,最终确定360件(套)文物。    
     1990年至1996年,国家文物局曾先后举办过4届中国文物精华展,将最新的考古发现和精美的文物及时呈现给观众。从1996年至今的20年,由于各省的文物局和考古所可以及时地向观众介绍新的考古发现,国家文物局就没有再举办类似的大型展览。2016年底,国家文物局觉得可以筹办一个反映近二十年考古发现的大展,回馈观众。展览工作最后交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和首都博物馆共同承办。
       这个展希望在展示中国近二十年的考古成就的同时,让观众了解到这种审美变化背后蕴含的是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民族认同。
文物体现的美有时比历史更真实。审美的自由,才是心灵的自由。每一件文物所体现的自然的形式、万物的规律、和谐的内在,就是生机勃勃的美好中华的最佳写照。
      《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中,精美的玉器更是散发着迷人的光芒,下面把展览中的部分玉器资料分享给大家。

玉璧  

辽宁省朝阳市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出土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玉筒形器


这件玉牙璧呈青绿色,周边钙化部分白化,抛光较好,由中心孔向边缘逐渐变薄。四牙边刃明显,向同一方向旋转,两面均有加工和拉切的痕迹,中心圆孔为两面管钻,体现了史前时期高超的玉器加工工艺。

玉人两臂弯折回曲,掌心向内,作祈祷状,双腿弯曲似坐姿,该形象可能与祭祀祈祷有关。玉人的面部特征已非其他文化中巨眼牛鼻的抽象神像,基本与人类脸谱相同,并非臆想的天神像。玉人头部的格纹状装饰,似冠饰部件,腰部的斜纹可能代表腰带,脑部的圈状纹饰可能代表8只手环。玉人背面有穿孔,似为挂饰。

璜是新石器时代各文化普遍存在的玉器,两端均有钻孔,应是穿绳悬佩的装饰用玉。早期玉璜造型可能是模仿彩虹,是古人祭祀与审美意识结合的产物。玉璜在商周时期仍然可见,成为了饰品装饰的一部分。

兽首纹玉璜         浙江省杭州市官井头遗址出土

玉璜              浙江省杭州市官井头遗址出土

玉璜       安徽省含山市凌家滩遗址出土

玉镯

玉玦

玉琮

这件玉龙是商代蜷体玉龙的典型样式,眼眶内凹,吻部前凸,身体卷曲成环形,尾巴勾起。商代蜷体玉龙受到了新石器时代辽河流域红山文化玉猪龙的强烈影响,体现了艺术审美风尚的继承和延续。

河南省安阳市殷墟花园庄东地出土

这件玉龙代表了商代另一类玉龙,龙体躬身展开,嘴露尖牙,头有菌状角,双爪前曲,口、尾各有一穿孔用于佩戴。较为特别的是,龙爪踏有一环,推测玉龙可能是用破损的玉璧一类环状玉器改制而成。商代利用残损玉器进行改制的现象很多见,说明玉受到了高度珍视。

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大司空村出土

夏商时期,中原文化周边民族的文明程度也日臻发达,文明之间的碰撞交流推动着文化发展。夏商时期辽河流域的居民是草原部族先民,其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新时期时代晚期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这件玉蝉便具有红山文化特点。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二道井子遗址出土

西周早期的贵族佩玉以玉礼器为主,到了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则以装饰性佩玉为主,体现出用玉观念从以玉事神、寓礼于器向以玉事人、象征品德的转变。这件项饰以雕刻一身双首龙纹的矩形玉饰为主体,中间以玛瑙珠串联,红白色彩交相辉映,相比以淡雅冷色为主题的多璜玉组佩体现了新的审美意趣。

陕西省韩城梁带村两周遗址出土

玉鸟

鸟作为玉雕题材始于新石器时代,不仅仅是出于装饰审美的诉求,更可能是崇拜和信仰的体现。夏、商早中期鸟题材玉器很少,商代晚期玉鸟开始涌现,形态多样,还出现了鸟兽合体与鸟人合体玉雕,充满了神秘色彩。西周也出土了数量可观的玉雕鸟。西周玉鸟多为扁平片雕,成对出现,外形整体呈三角形,纹饰多采用西周流行的一面坡工艺,趋于程序化和图案化,显示出简洁大方的艺术情调。

陕西省岐山县周公庙墓地出土


三璜联珠玉组佩

西周逐步完善了礼制体系,以多种礼器制度区分等级身份。玉组佩在西周早期方始出现,标志着佩玉制度的形成与“玉德”理论的萌发。西周贵族男女均可佩戴以玉璜为核心佩饰的多璜玉组佩,体现了“君子比德于玉”的上层道德观。

山西省绛县横北西周墓地出土

神人凤纹玉柄形器

原器为一大型柄形器,沿中轴等分为两半,两部分纹饰对称,另一半已不知所踪。原器上端刻两只对立长尾凤鸟,主体是一屈身下蹲的神人,前肢后摆,可见长爪;下肢蹲立,足像鸟爪;尾在两腿间蜿蜒向上。在神人胸前有一吐着长舌的龙首。侧立屈身的神人形象出现在商晚期,但人龙合体的形象大量出现是在西周中期。

陕西省韩城梁带村两周遗址出土

玉圭

玉圭是祭祀“六玉”之一,用于祭祀东方之神。其长条铲形造型来源于新石器时代的石铲、石斧、石锛等生产工具。这些工具在早期我农耕文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所以一些制作考究、纹饰精美的器物经常用于祭祀礼仪活动,逐渐演变为礼器。玉圭最初多为平顶,后来发展为尖顶。

山西省黎城县黎国墓地出土

(未完待续)


本期编辑:王潇

对本公众号发布的文章有任何意见或者建议,也可以私信小编个人微信:994913076 .每天美玉期待着您的关心指导。


古玉研究联合工作室成立于2012年6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在山吟馆古玉研究中心联合创立,其宗旨是推动和促进中国古代玉器科学研究,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构建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以考古出土的古代玉器为研究对象,与考古单位及科研院所合作从事中国古代玉器科学研究、保护、传承、发展工作,开展中国古代玉器科学检测分析的专项研究,创建中国古代玉器科学研究实验室,从事中国古代玉器数据库建设。服务学术,服务社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