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在对镜中与自己沟通

 昵称35641324 2019-10-17

目录:

一、了解身心灵

二、身心灵的关系

三、对镜与镜子法则

四、什么是情绪?

五、区分情绪与感受

六、“小我”是什么?

七、与内在的自己沟通


一、了解身心灵

下面的插图是我在2018年的春天,在内在直觉的引领下第一次走在外环公路上拍到的照片。不知为什么当时莫名的被这片变化成“数字3”的云朵所吸引,当时还看到它散发出来的彩色光,内心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激动与欢喜,仿佛见到了久别又朝思暮想的亲人。这朵云从模糊的数字3再到消散,整个过程有半小时,我一直都是走走停停的注视着它,感受它要带给我什么礼物,一份等待久远的礼物。

2018年天空的数字3

数字3:这是一个非常灵性的数字,以三位一体的能量影响你。它帮助你保持稳定,这样你就能落实你自己,并往上扩展碰触你的灵魂。

申净鑫导师

我讲的三位一体,说的就是我们的命之三宝:身、心、灵。

(一)、身包括什么?

1.身的范围

身,我们知道它包括了很多。身不简单的只是说身体,它包括了我们所有身体的所有层面,叫做身。

①身包括与身体息息相关的一切

身包括了与身体息息相关的一切,比如说我们的休息,睡眠,我们身体的放松,我们的饮食,呼吸,阳光,水(包括饮水,自然界当中的水),然后整个自然界,我们身体的自然规律,【比如说身体的自然规律,会老,很多的疾病都是因为我们的身体在运作的过程当中,他某一个层面衰老,所以说衰老是伴随着疾病的自然规律。这是自然的,没有一个人逃得出这种定律。叫做病、老,老和病是没有人,古往今来,几千年几万年,下到凡夫俗子,上到帝王将相,或者成圣成贤成佛的人,没有一个人能逃得出病、老,的自然规律:这是不需要去抗争的,有的时候只要心态平和去接受这种自然的病,这都属于我们身体的范畴。】

②身包括物质

然后还包括物质,比如说我们身体需要床,或者现在需要一个居住的房子,或者我们的身体需要置身于树林当中,需要有植物花草,或者在我们生存的空间周围,需要有其他的生物,比如说小鸟、小狗,或者说土地里边需要有蚯蚓,这些都是我们身体的范畴。

③身包括他人的身体

除了我们自己的身体之外,这个身也包括我们身边的所有人,或者我们地球上的所有人,叫做其他人的身体:你家人的身体,你邻居的身体,你朋友的身体,你爱人的身体,你小孩的身体。这是命之一宝叫做身。

2.身体的法则

身体它会自然的衰老,就会伴随着疾病,这是一个自然的。因为衰老和疾病是为了让我们重生,会为了让我们在不久的将来,或者在你未来的下一世重生。变成最柔软的婴儿。所以说【衰老和疾病啊,本身也是一种庆幸的事,也是一种值得喜悦的事】。

(二)、心包括了什么?

1.心的范围

①心囊括了思想想法看法

那第二宝我们讲是心。心,其实指的是什么,他同样囊括了很多。心他囊括了思想,我们的所思,所想,思维力,分析力,判断力,逻辑思考力,规划的能力,这些思想或者想法看法,对每件事情每个人的不同看法,你可以理解为这是心的运作。

②心包括我们的感受感觉七情

然后心还包括了我们的感受感觉。心包括我们的感受,感觉。包括了我们的心态,还有我们内在发出的愿望,邀请或者对外在的人的要求。对于外在的人或者外在的事的要求,还有期待,这都属于心和心的功能,它都属于心。然后还包括了我们的怒喜忧思悲恐惊的不同的情绪感受。

2.心的法则

对于我们的心灵啊,我们无论他的感受了,心态啦,想法了,愿望,或者怒喜忧思悲恐惊,这些心灵的运作方式了,他最终要遵循的真正的三位一体的感受,那是一种通透。【心需要是通透的感受,应该是顺畅的,应该像无孔不入的海绵一样,可以无上的通透,这是心所需要遵循的法则,也是叫遵循的真相】。想觉醒于真相,就要知道身心灵需要遵循什么样的方式,那才是真正的活出了真相。

(三)、灵包括了什么?

1.灵包括了什么?

①人灵

而对于我们的灵呢,灵是我们讲可以叫灵魂。好像在身体,或者身体内,或者身体死亡,暂时的身体被分解了之后,还有一种灵魂存在,这包括了灵。

还有就是人灵,其他人的灵魂。除了对于我们自身的灵魂之外,还有你身边的人,你周围的人,整个地球的其他人:你的妻子,你的丈夫,你的爱人,你的男朋友,你的女朋友,你的父母,你的小孩,你邻居的灵魂,你小区的所有人的灵魂,你旁边隔壁的其他人的灵魂,他们的灵魂叫其他人的灵魂。

②天灵

除了我们的灵之外了,当然还有天灵,地灵和人灵,天灵就是上天的使者,我们也是上天的使者,但是呢,我们现在还积留在身体里。但是呢,我们每一天也在与上天的使者互动,(比如说与我们的守护天使,与我们的指导天使,与灵界的其它的灵界导师,人一生连接到33个以上的指导的导师,这就是上天的使者。)我们和他们是一体的,是一体的是链接的,这叫天灵。

③地灵

还有呢,就是地灵。地上的无数种种类的生灵,包括活着的无数的种类的生灵,包括精灵。包括其他的一些灵性存在。数之不尽的灵性存在。或者像山海经里边讲述的那些里侧的灵性存在,这也叫地灵。

2.灵的真相

①永生感

同样,灵还包括了什么状态呢?包括了一种永生感,因为灵是永生的,所以说灵需要具备【永生感】。

②安全感

灵需要具备完全的【安全感】,因为灵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的,是不会被损伤的,不会被折损的,也不会生病的。对于灵的真相,我们永远是安全的。

③一体感

灵,因为他有无尚的电波链接,你整个所谓的磁场,万能的能场,他都是链接的,所以灵他一定会具有【一体感】,而且有强大的一体感,这就犹如我们讲的天人合一,灵需要有这种感受。

④链接感

还有,灵需要有一种【链接感】。我们虽然身体相隔千里,但是我们的灵是链接在一起的,你的灵当中有我,我的灵当中有你,我们是如环无端的是合在一起的,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这是一种一体感和链接感。

⑤分离是没有活出真相

而分离只是一种幻像,分离让人悲伤,我们只是没有活出灵的真相,活在了幻像当中。

二、身心灵的关系

1.心与身的关系:

1.心在身之内,又在身之外。身是心的用体,心是身的本体。

2.心是非物质层面,身是物质层面。

3.心是身的创造者,身是心的体验者。

4.心是一,而身中的头脑制造分离。世界上只有一颗心,却有千万颗头脑,千万颗头脑显化出千万个世界。

2.灵与身心的关系:

1.道中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指的是心生出心和灵,心灵又生出心、灵、身。身心灵又生出万物。

2.身心灵三位一体即是合一,又是将万法归一。

3.天灵可以降在地球为地灵,降身体为人灵。灵把万物如环无端的链接在一起。灵的真相①永生感②安全感③一体感④链接感。

分离感是没有活出灵的真相,活在了头脑的幻像当中。

3、觉醒于真相与活出真相

①确认身心灵的状态

当你确认了你身心灵的每一种状态和真相之后,你逐渐的开始觉醒于真相。

②觉醒的过渡

一个人觉醒于真相,与活出真相,他还有一个过渡的过程。但是所有人的觉醒,我们每个人的成长,每一个人都逃不了这样的一个规律。

③觉醒源于清理

每一个人的觉醒,他都【源于不断的清理】【被清理】。源于不断的清理过程当中产生的【不断的选择】,选择也叫【取舍】。然后【不断的沉淀】,还源于他【被学习】,【被引导】,被更高的人、被觉醒的人所引导,然后最终【被升华】。这是所有人觉醒之路,无一例外。

④觉醒于真相的过程

一个人想活出真相,觉醒于真相,他都必须要经过清理→被清理→抉择→选择→沉淀→被学习→被引导→被升华,最终活成那个样子,这是一个没有人能逃脱的规律。

三、对镜与镜子法则

1.佛教中的对镜

对境就是你的心所执著、所攀缘的对像。简单讲,能引起你动念的外在都可以称为对境。

显教讲“能”和“所”,“能”就是你的心,“所”就是心所攀缘的对像,这个“所”和密宗讲的对境是一个意思。

比如听到一种声音,你喜欢听,听到另一种声音你不喜欢听,这声音就是你的对境。

吃一种食物,感觉好吃或不好吃,食物就是你的对境。

或者打坐时遇到一种境界,这也是你的对境。

所谓“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对境没有好坏之分,好坏是来自于心的分别。所以对于一个佛法修行者来说,当对境生起时,当下就要看住自己的心,对于对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自己的心不贪不染,当下就是超越、就是修行。

2.镜子法则

(1)法则一:从外在看内在,从别人看自己。 透过别人,你才能认识真正的自己

你从别人身上看到的其实是自己。

我们对别人的意见,主要是取决于他们使我们看清自己什么,而不是我们如何看他们。

你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一面镜子,透过它们,你才能认识真正的自己。

你在发觉对方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你也等于是发掘你自己。 去了解他的感觉、想法,你也更了解自己,你们相互成为对方的镜子。

如果你觉得伴侣对你失去热情,可能是因为你也对他失去热情;就像一位婚姻专家说的:「如果我们的婚姻变得乏味,可能是因为我觉得乏味,或更糟的是我这个人很乏味。」

事实上,那些令你厌恶的人是在帮助你,他帮助你了解自己,让你发觉你的阴暗面。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我们跟一个人越亲密,就越容易产生厌恶,因为他让你看到自己的真面目。

别人最惹你讨厌的地方,通常也是你最受不了自己的地方。

(2)法则二: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认为别人是什么样。 你不能容忍他人的部分,就是不能容忍自己的部分。

一个品德不好的人,就会怀疑别人的品德;一个对别人不忠诚的人,也会怀疑别人对他的忠诚;一个不正直的、不正经的人,就会把别人的任何举动都「想歪」,因为他就是那样的人。一个对别的女人有非份之想的人,自然而然地,也会猜疑自己的女人。老遇到讨厌的事的,往往是令人讨厌的人。喜欢挑人毛病的人,其实自己才是最有毛病;喜欢说三道四的人,其实自己才使最不三不四。

如果你很爱发脾气,你就会认为别人常惹你生气,每一件事都可能变成你愤怒的理由。并不是说每一样东西都是错的,而是你会投射,你会把隐藏在自己内在的东西投射到别人身上。你会谴责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因为你有太多的怒气,所以即使是一点小事也能引燃怒火。

同样,别人对你说什么,也反映了他们是谁及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批评你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不满,甚至他们自己就是他们所批评的「那种人」。

当你内心走向良善时,你将停止批评别人和对别人的批评产生反弹。

如果你对一颗长满苹果的树木丢石头,掉下来的就只会是苹果,不管谁丢都一样。一个真正良善的人,不管你对他怎么样,他显现出来的就只会是平和、良善,因为他就是那样的人。

(2)法则二: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认为别人是什么样。 你不能容忍他人的部分,就是不能容忍自己的部分。

一个品德不好的人,就会怀疑别人的品德;一个对别人不忠诚的人,也会怀疑别人对他的忠诚;一个不正直的、不正经的人,就会把别人的任何举动都「想歪」,因为他就是那样的人。一个对别的女人有非份之想的人,自然而然地,也会猜疑自己的女人。老遇到讨厌的事的,往往是令人讨厌的人。喜欢挑人毛病的人,其实自己才是最有毛病;喜欢说三道四的人,其实自己才使最不三不四。

如果你很爱发脾气,你就会认为别人常惹你生气,每一件事都可能变成你愤怒的理由。并不是说每一样东西都是错的,而是你会投射,你会把隐藏在自己内在的东西投射到别人身上。你会谴责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因为你有太多的怒气,所以即使是一点小事也能引燃怒火。

同样,别人对你说什么,也反映了他们是谁及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批评你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不满,甚至他们自己就是他们所批评的「那种人」。

当你内心走向良善时,你将停止批评别人和对别人的批评产生反弹。

如果你对一颗长满苹果的树木丢石头,掉下来的就只会是苹果,不管谁丢都一样。一个真正良善的人,不管你对他怎么样,他显现出来的就只会是平和、良善,因为他就是那样的人。

(3)法则三:你内在是什么,就会被什么样的人吸引。 你对外排斥什么,对内就排斥什么。

一般而言,那些我们相处愉快的人,正是反映了我们喜欢且接受的内在自我面向;而那些我们不喜欢的人,也反映我们不愉快且不接受内在的自我。

在的言行举止都是内在思想的呈现。你如果无法信任自己,就很难信任别人;你如果无法尊重自己,就很难尊重别人;你如果无法肯定自己,就很难肯定别人;你如果不能照亮自己,就不可能照亮别人。

当伴侣们没有了爱而彼此伤害,我不会告诉他们要如何努力爱对方,而是要求他们先学会爱自己,因为伤害对方其实就是伤害到自己。

你与每个人的关系,都反应出你与自己的关系。如果你不断与自己的内在冲突,那么你也会不断地与别人冲突;如果你自己内在的情感挣扎,那么你也会与别人在情感上发生挣扎。我们在感情中所遭遇的问题,就是我们内在的问题。

我们吸引的关系,都反映出我们拥有的特质,以及呈现我们的内在自我。所以,关系处问题的人,不仅要检讨你跟别人的关系,也要反省你跟自己的关系。 以下是一些你可以自我检视的问题:

「当我观察你所反映的我,我感到?????。」(诸如愤怒、恐惧、失控、困惑之类的感受。)

「你反映了我的哪个自我?」

「外在」困扰我们的问题,正是我们「内在」无法整合的部分。 如果你想改善外在的一切,就必须从改变内在开始。

(4)法则四:你约束别人,自己也会被约束。 你越恨就越束缚,你越爱就越自由。

当你掌控别人时,你同时也被掌控;如果你绑住别人,别人也会绑住你。你想想看,当你控制别人,不准他们做这做那,那如果他们不照你说的话去做呢?你会怎么样? 你就会不高兴,对吗?你的喜怒哀乐是由别人来决定,你认为他们是被你掌控的吗? 不,其实你才是被掌控的。

以眼还眼,结果是大家都瞎了

如果你不断在记忆中反刍旧伤痛,你就是给了最初导致伤痛的人、事一再伤害你的力量。那就是我为什么说,当你怨恨别人时,表示某种程度上,你也怨恨自己。

要怎样彻底消灭敌人? 把敌人变成你的朋友!

你会发现,那些最难得到原谅的人,正是你最需要原谅的人;最难放手的人,正是你最需要放手的人。

(5)法则五:如果你很排斥,它就是你必须学习的课题。 如果你很欣赏,它就可以蜕变成爱。

我们主要的人际关系,不断地反映该学习的课题是什么。

无论是你的老板、同事、同学、朋友、情人、配偶或小孩皆然,这些人所拥有的你所不喜欢的个性、想法和行为,往往都是你需要学习的部分。他们会显露你的阴影,会一再地重复你所厌恶的言行来让你学习。

当有人指出你的错误,你很气那个人,但这是他的错吗? 不,他只是帮你把「发霉的阴影」拿出来晒晒太阳。

你不会因为别人说你想偷窃海洋馆里的一只鲸鲨而冒火,因为那是你连想都不会想做的事。但是,如果你太太说你旅游出差是想借机去「偷腥」,你可能就会辩驳,甚至发火。为什么? 因为这种事有可能发生,或曾经甚至已经发生了。没错,一般而言,越接近事实的指控,你越有可能起而辩护和发火。

所以,以后当别人指责你的时候,不要再像以前一样,立刻去攻击或反击,你要开始反问自己,因为他们说的很可能是真的。如果不是真的,你又何必那么「当真」,对吗?

他们之所以会安排在你身边,都是「有原因」的。因此,不要说不喜欢就排斥或试图逃避他们,因为他们都是「天赐的良缘」,你应该好好利用这个机缘来蜕变自己。

去爱一个喜欢你的人,没什么了不起。

去爱一个爱你的人,你什么分数也得不到。

去爱一个你不喜欢的人,你一定会在生命中学到一些东西。

去爱一个无缘无故责备你的人,你就学到了生命的艺术。

爱是什么? 爱就是欣赏你不喜欢和不爱的。如果在你生活周遭有太多你讨厌或不爱的人事物,那是因为你一直在排斥,所以他们才会一再出现,你必须学会生活的艺术——将它们蜕变成爱。

四、什么是情绪?

①情绪是一个动态的体验过程;

②情绪是你对某些没有真正理解的事情的反应!

③情绪由4个部分组成。

(1)心灵的【感受】

①感受源于你的高我或是大我!

②你有这样的感受是ok的。

来自于心灵的振动频率。(比如恐惧、愤怒、焦虑、悲伤、开心、喜悦、希望等)

(2)身体的【感觉】

①特别强烈的身体感觉,我们可以通过深呼吸、放松等方式来缓解一下。

来自于身体的振动频率。(比如 放松、紧张、沉重、温暖、冰冷、火辣、麻、木、酸、胀、痛、痒等)

应对方法:

①评判你的感受和身体感觉,是徒劳的,也是没有意义的。

②感受和身体感觉,作为一股能量存在着,不压抑不抗拒的话,它们在我们身体里停留一会儿,就会流走。

③觉知心灵的感受和身体的感觉,持续的说:谢谢你!我爱你!

(3)头脑的【想法】

①你这样的想法,是可以更有弹性的。

②我们的想法,作为情绪的组成成分,是可以去调整。

头脑对事件的评价。( 对刺激事件的评价,和对感受的评价:对错、好坏、是非、美丑、大小、善恶等)

(4)身体的【行为】

①你有这样的伤害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是不ok的。

②我们的行为,作为情绪的组成成分,是可以去改变的。

因对事件评价而引发的身体上的行为反应。(面部表情:微笑 、皱眉。肢体表情:握紧拳头 拥抱等)

应对方法:

我们的想法和行为,作为情绪的两个组成成分,是可以去调整和改变的。

总结:

觉察心灵的感受;觉知身体的感觉;看到头脑对事件的评价,带着创造性与建设性的心态,有弹性的调整它;伤害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身、囗、意的恶念),是不ok的,我们有能力去改变它。

五、区分情绪与感受

1.情绪的特点

①情绪要释放

情绪不要压抑,必须用某种方式与之对话,并最终释放掉。

②情绪是误解的爆发和释放

在能量层面,情绪是表达误解,是不理解的表达,是能量的爆发和释放。

③情绪把我们带离了光明

情绪是你的孩子,它很强烈和戏剧化,把你抓住,从灵性中心带走。情绪就像乌云遮着太阳,把我们带离了光明,失去了光芒。

④情绪在体内有清晰的能量显示

情绪在体内有清晰的能量显示。它是你对某些没有真正理解的事情的反应。比如身体紧张或紧绷,提示你对某些什么有不理解,有不公的感受,这种感受经由情绪发泄。

⑤情绪有明确的原因

情绪有个明确的原因:一个外在世界的什么,触动了你的按扭。

⑥基于情绪做的决定离开了灵性中心

基于情绪做的决定,是离开了中心所做的。释放情绪,才能与内在的灵性中心链接,那里才是清明的。

2.感受的特点

①感受是高度理解

在能量层面,感受是表达高度理解。身一种超越情绪与头脑的理解。

②感受是老师

感受是你的老师,起源于体外的非物质领域。

③ 感受源于大我或高我

感受源于你的大我或高我,它是灵魂的耳语,你需要安静的用心聆听。

④感受与灵魂相连

感受将你与灵魂相连。

⑤感受不易被召唤

感受来源于非物质层面,不容易被召唤来。

⑥通过感受做出正确决定

只有通过感受才能做出平衡的决定。

六、“小我”是什么?

1、“小我”是工具

我开场时候就说过:

你们并不是自由的,就像一个设备一样。

你遇到这样的事情,

你只会这么想,不会别的想法;

我遇到这种情况,开口说话,我只会这么说,

我不会用别的方法说,我说不出来别的话。

为什么呢?

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一种冥冥之中的设定,

你里面有自己一整套系统。

你这套系统遇见这类的事情就会这样,

遇见那类的事情就会那样。

但是你也没有办法把你的系统摧毁掉。

你的系统在没有足够经验的情况下把它破坏一点,

你整个人系统就乱了。

所以你就会感觉到乱的感觉。

这个系统不是让你破坏的,

你自己的系统你自己要维护好,维持好。

但是你可以跳出你的系统,

然后你知道你系统的特点,

你再回来把你的特点发挥出来。

你的系统是干这个用的,

不是让你把它打碎的。

这样的话,你跳出来自己的系统。

你才有机会看见旁边的那个人的,

看见旁边所有人的。

然后你才明白了 “你是谁”。

你不是别人,你是你自己。

你才明白了那个自己,你才知道了自己的珍贵。

你再也不会随意的破坏和贬斥自己了。

那个系统就是“小我” ,

能够限制住你的东西就是“小我”。

而这个“小我”就是你的工具。

如果说一个雕刻的匠人,

他的工具就是雕刻的刀话,

那么一个文化匠人的工具就是他的“小我”,

这里需要足够的力道出去和进来,

人性才能散发真正的光芒。

你看我们中国人,

眉眼之中总是有一种对自己的不相信,

对自己的不相信就是

一个匠人对自己工具的不契合。

你的这个工具永远没有办法

给你发挥真实的能力。

你作为一个匠人,

你精心的了解着你的工具。

          ——- Rama


2.慧姐姐《小我与无我》微课

(1)我们为什么来到这个世上?

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 很多人都在问: 我从哪里来? 来到这个世上是来做什么的? 然后要到哪里去? 我们中国的一个成语就可以回答, 叫“出生入死”。

我们从高维空间来到这个地球,进入这个肉身,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我们获得了很多的人生的道理,然后呢,当我们的生命结束的一瞬间, 我们的肉身会留在这个世间化为尘土、尘埃, 我们的灵魂又回到我们来的地方去, 那叫高维空间。 在这个过程中, 真正的我们是非常非常强大的, 那个我呢我们都不知 ,我们内心里不知道那个我, 而我们知道的是我们的“小我”, 也就是红尘中的我们这个肉身的我。

(2)我们的小我包括三方面

①第一个就是我们每天这个肉身的我, 它叫依替 ,也是我们的肉身。

②在这个肉身里边还包括了我们的依购, 依购是我们灵魂的核心。

③再高一层是修课依购,它是更接近我们的内核的东西。

当我们这三个方面,在我们人体中的时候 ,我们去通过我们的每天的学习、我们的经历来完成我们每一个当下的决定。

(3)三个方面之间的联系

身体的需要

依替是我们肉身的我。 肉身的我, 我需要什么? 比如说我需要一栋房子, 我想买一套房子, 这就是我们的小我在想的事。这就是我们红尘中的我们的肉身的我- 小我。

灵感的方案

那买房子通过什么方式呢?

①通过借钱呢?②还是通过你存款呢?③还是先通过先交一部分首期,然后再去通过每个月的努力,赚到一部分钱慢慢把房款还上?④或者是从父母那里 、亲戚那里给我们钱,我们买一套房子?

这所有的方法都来自于我们的依购它的工作。

心的决择

那这些方案里边哪个方案可行, 哪个方案不可行呢 ? 它是来自于更深层的那个我, 叫修课依购。

(4)所知与不知

我们的小我 也是非常尊贵的,她在红尘中经历着我们每天的喜怒哀乐、经历着我们的痛苦和磨难,经历着我们的快乐,经历着我们的寂寞,经历着我们的富足, 这所有的经历都是小我在经历 ,我们脑子中所知的东西也是小我在经历 。

但是,这个小我的之外还有一个非常无限的我, 那个我呢 -浩瀚无际的我,那个地方呢是我们不知的,那个不知的地方也是很多人修行的地方。

我们的小我,在生活中通过学习,通过各种社会经历 ,会得到自己的认知,这个认知会形成我们固有的观念。当我们认为我们的观念是对的时候,我们就会排斥很多的,我们认为不对的东西 ,这就是我们每个人的需求。我们认为我们的需求,别人跟我们是一样的 :我们的需求就是社会的需求。所以我们会拿着我们的标准去衡量一切。

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你的需求跟他满足你的地方是不是一样的?我们会拿这个判断好坏 ,判断远近,判断亲疏,但是无论如何,我们脑子中形成的那一套理论体系,都是我们头脑的智慧层面的东西, 也是我们的经验的东西 ,也是我们通过生活实践建立起来的东西,这叫我们的所知 ,我们的脑子中的所知。

在佛教里边有一个障。在修行的过程有一个要突破的地方, 就是所知障。

因为我们所知 ,所以我们把无知就不会放到我们的思考范围, 我们脑子中只有我们的所知, 而不知道无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内心,有时候需要去更深的去了解的 ,也是我们头脑中非常僵固的东西。特别是男士呢,头脑里边对很多东西是非常坚持的,因为他们把自我认知当成了真理,而没有看到的东西就认为它不存在,而无法验证的东西他是不会相信的。

(5)臣服与高维的链接

当我们的这样一个小我,非常非常的强大的时候,我们无法去探讨我们之外的那个更大的我。当我们懂得,在我们之外还有更大的我的时候,我们的小我会慢慢淡去,会慢慢放下。这个时候我们才有臣服的内在的心生成。

如果小我占据了我们所有的空间,臣服是无法发生的,因为他的世界里边,只有他自己,只有我们自己。

所以,当我们认清楚了,我们这一个人存在于世间, 有肉身的小我,和我们内神,我们灵魂的无我,也就是我们的大我的时候,我们才能够有进步的空间。我们才知道世间万物,当我们低的时候,才能够入。

“水低为海 ,人低为王”。这句话是我们古智慧传承下来的,也是一个非常浅显的一个道理。但是,我们的小我,因为种种的学习 ,种种的固有的观念, 很多人是不愿意让自己低的 。并且,很多人用很多光环,把自己包装的非常的高,当我们高的时候,很多的东西就无法入我们的内在, 所以就造成了我们,很多的很多的东西无法和我们链接。

(6)放下头脑的所知,扩大心的容量

当人低的时候 ,我们是一份虚怀若谷。当我们有虚怀若谷的心的时候, 我们就可以听进很多东西 ,学得很多东西, 了解很多无限 ,让我们的生命的品质能够打开, 所以一个对自己全面的认知是非常重要的。

当我们放下我们的小我 ,去探讨我们的无我,或者说是大我的时候。我们才真正有了“水低为海”的心念,“人低为王”的谦卑。当我们有了这种谦卑的时候, 世间我们不知道的很多领域,将会向我们打开 。当更多的空间向我们打开的时候 ,我们内在的心性才能够稳 。我们才懂得 ,我们人来到这个世上真正的意义。

当我们的内在变得非常的安稳,,包容 ,宽容 ,谦卑的时候, 我们的根基就稳了 ,我们会表现出一份如如不动的状态。当我们的根基稳的时候 ,更多的高维的天地间的神灵,才能够加持到我们。更好的频率、机缘才会向我们开启 ,所以这也是我们改变我们命运的方法。

我们总觉得自己生不逢时,没有别人那么好的运气 ,找不到根本 ,这个根本就在于我们心的容量的扩大。当我们心够大的时候 ,这个世间的很多的能量,才能给我们打开的更多 。

当我们的内心打开更大的时候,更多的能量进入的时候。生命的富足 ,喜悦 ,安静 ,清静才能够呈现出来 ,这就是我们,走入了我们自己深深的内在的时候,才能够有我们人生的真正意义的显化 。

七、与内在的自己沟通

1.对内沟通的核心:

(1)超越头脑“是”与“非”,“对”与“错”的二元对立,一切都是体验、成长与祝福;

(2)释放道德的执着评判,关注个体生命的福祉;

(3)接受来自情绪的邀请。

2.诚实地表达自己,而不批评、指责

(1)观察

我所观察(看、听、回忆、想)到的有助于(或无助于)我的福祉的具体行为:

“当我(看、听、想到,我看到的/听到的)……”

(2)感受

对于这些行为,我有什么样的感受(情感而非思想):

“我感到……”

(3)需要

什么样的需要或价值(而非偏好或某种具体的行为)导致我那样的感受:

“因为我需要/看重……”

(4)请求

清楚地请求(而非命令)那些能丰富我生命的具体行为,

“你是否愿意……?”

你是否愿意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图,把这个状况在头脑的想法中转化得更有弹性,在言行的表达中变得利己【菩萨畏因(断除身囗意的恶),众生畏果】利他【我与众生是一体的】?

总结:

1.感悟

先学会与自己非暴力沟通力,这和“与己和谐,才能与人和谐”的道理是一样的。

一门深入与自己的关系,及时疗愈身心、修正行为。知行合一方能越来越靠近道。着力于核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万物都是一体力。修心重行,慢下来当日反思与总结很重要,坚实自己的脚步,“慢”即是最快的捷径。行动源于思考,思考注重于直达核心的深度思考。理清了思路,每天的行动目标才能更清晰明确。

所谓的“以假修真”,就是以物质世界是“假相”来修习灵性世界的“真理”,这只是相对于心灵层面的讲述。

理性指的是在物质世界的可行性策略,而“小我”就是我们在地球学习与体验的这个身体,身体里住着我们的灵魂。灵魂也可以表达为“大我”,“小我”要接收来自于“大我”的讯息,这才是基于爱的指引。如果“小我”依据头脑的习气而行动,会让我们偏离灵性中心,因为习气中饱含了贪嗔痴慢疑的病毒。比如:如果我们渴求健康,是该向生病中毒的人吸取健康的经验呢?还是向健康的人吸取健康的经验呢?除非这个生病中毒的人已经变得健康,他复原健康的经验才更有实践的说服力。否则我们会避之不及,以免被传染。

理性是灵性的一部分,灵性要和理性相结合,清理要和现实联系起来。

心它囊括了①我们的思维力,分析力,判断力,逻辑思考力,规划的能力。②我们对每件事情、每个人的不同的这些思想、想法、看法,这可以理解为是心的运作。③心还包括了我们的【心灵感受和身体感觉】。④心包括了我们的心态。⑤还有我们【内在发出的愿望、邀请】,或者【对外在的人的要求还有期待】,这都是心的功能,它都属于心。⑥然后,还包括了我们的怒喜忧思悲恐惊的不同的【情绪感受】。所以心包含了身体和灵魂,而理性也在心的范围。

2.当下觉察

我有一个①排斥:聆听、总结、接收高我的信息(创造性的想法都是高我发出来的);②抗拒:不断记录、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不断训练和养成某些更理想习惯(小我心智,物理心智所要做的);③不愿深度思考(真正的思考和创造是非物理头脑的作为)的模式。【这是我整个系统混乱的缺囗,也是与“小我”契合的入囗,要重视并修复。】

请探测系统帮我清除。

深深地感恩曾筱宁引导我重视并修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