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建华2

 老柳树fj 2019-10-18

阳,可予大小定风珠加减主之。“发斑”由于气热迫血外溢肌肤所致,症见身热,发斑色红,烦  


          第四卷9 ####  


 躁,神志模糊,口干渴,舌红绛,苔黄,脉疾数,治宜清热化斑,方用化斑汤加减。“出血”的表现  是鼻、牙龈出血或小便、大便带血,烦躁不眠,舌红绛无苔或剥苔,脉沉细,治宜清热凉血,可予  犀角地黄汤主之。         (二)对温病主症、治法的再认识      董氏认为温病临床病种包括范围甚广,归纳起来一般有九种,即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  温、湿温、秋燥、冬温和温疟等。这九种温病虽然不能包括一切温热病,但却代表了四时流行  的各种温热病。这九种温病虽都有各自的特征,但在临床上它们的主要证候又有许多共同之 处。最常见的共同主症有热、汗、神昏谵语和痉厥。      1.发热:发热是各种温病的共同主症之一。一般而言,温病初起发热,以阳性发热为主为  多,而且大多呈急性或亚急性,热势较高,并常伴有阳热亢盛的一系列表现,这是与内伤发热根  本区别之点。当然,在温热病后期,由于余邪未清,气阴亏虚,也可以出现类似内伤发热的虚热  或虚中夹实证,但发病过程与内伤发热是截然不同的。各种温病均有比较典型的热型,根据发  热时体温的升降和持续情况,大致可以分成如下几类:     (1)一脚热:指热势一开始就很高(39℃以上),久不下降,每日波动不逾1℃左右。如属温  病初起,不恶风寒的,不管是哪种温病,均应清热泻火为治,用辛凉重剂白虎汤加味主之。     (2)起伏热:指体温时高时低,时起时伏,伏时不降至正常,起时可达39~40℃左右。如春  季见此热象,并伴舌红苔黄汗少,为邪伏气营,属气血两燔,治宜清热滋阴,方用玉女煎加减。  如有大热烦渴、脉大、汗出及唇舌红绛等候,治宜清气热、凉营血,亦可用玉女煎去牛膝加玄参  主之。凡气血两燔,不可专治一面而忽略另一面。起伏热体温时高时低、时起时伏,反映了人  体邪盛正衰的现象。      (3)定时热:指发热有一定时间,或日发一次,或双日一次,发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有一  定规律性。临床上常见定时热以疟疾为多,疟疾在《温病条辨》中称为温疟和疸疟,此两者均为 

发热有时,汗后体温复常,但温疟先热后寒(或无寒但热),疸疟则但热不寒或微寒多热,舌干口  渴,此乃阴气先伤,阳气独发。此二者治法有所不同,温疟治用白虎清热保津,加桂枝引邪外  出;疸疟则当清气生津,挽救胃阴,用甘寒救阴之法,五汁饮或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4)往来热:指寒时不热,热时不寒,交替出现,界限分明,这与定时热是不同的。此类病候  可持续出现,但不是疟疾,而是温病之邪在膜原,即在少阳之分,于半表半里之间。临床常见是  卫分证已罢,气分证未曾出现,而在卫、气之间,治宜和解清热,以蒿芩清胆汤等方加减主之,此  法与《伤寒论》用小柴胡汤的和解法不同,应予区别。      (5)灼热:指似火烧灼,体若燔炭,手足如烙,热势很高,热象缓缓上升,有时一日之间变化  很大,高时达40℃以上,低时在正常值以下。此种热常在邪热入侵血分时见之,易于耗伤心血  或肝肾之阴,常伴见神烦不眠、谵语等候,治宜清营解毒,泄热养阴,可用清营汤主之。     (6)低热:指热势略高于正常体温,常在37.5~38℃之间波动。温病中的低热,常有两类,  其一是温病初起,邪在肺卫,并伴有微恶风寒、咳嗽等症,治宜清热解毒,宣肺止咳。咳重热轻  者可用辛凉轻剂桑菊饮,因病在上焦肺卫,故用轻清散邪之品;其二是温病后期,余邪未清,体  温持续不退,阴津耗伤,手足心亦有热象,这种低热,如是热伤肺胃之津所致,可用竹叶石膏汤  或清络饮,清其温热。如热伤肝肾,肝肾阴虚,当用滋阴清热之剂,如三甲复脉汤或大定风珠均  


      第四卷10       ####   


可治之。      2.汗之有无:在治疗温病过程中,随时注意汗之有无,泄汗多少,有无气味,以及汗出时身  体反应如何等,对辨别证候,判断病情,预测转归都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应汗而无汗,不应汗  而汗泄过多,均为一种病态。      (1)无汗:指应汗而不汗。常见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寒邪束表,表寒里热,此为里有伏  温,复感外邪所致。因肺卫之气被遏、腠理闭塞而无汗。症见发热无汗、微恶风寒、口渴、咳逆、  气短、咽痛、苔黄白相兼、脉数,治宜清热宣肺,麻杏石甘汤主之;另一种情况是邪热入营,高烧 


不退,烦躁不眠,灼热耗伤阴津过多,以至不能作汗,症见浑身高烧似火,舌绛而干,口不甚渴,  脉细,治宜清营透热,以清营汤主之。      (2)微汗:周身汗出,但量甚少,邪郁肺卫,其病在表,病邪有外驱之势,症见发热微恶  风寒或不恶风寒、咳嗽、口渴、头痛、苔薄白而干或微黄,舌边尖红,脉数。风温初起常有此候,  治宜辛凉解表,以驱邪外出,咳重热轻者以宣肺为主,用桑菊饮;热重咳轻者以清热为主,用银 翘散。      (3)大汗:指汗出淋漓不止。暑热内蒸,迫津外泄,故汗出过多。温病中期,正气未虚,邪气  尚实,正邪相搏,汗出淋漓不止,汗出愈多,津气愈伤,正气愈伤,汗出愈多。证见高烧壮热、烦  渴、气喘,舌质红、苔黄干燥,脉虚大无力,重证还伴有神昏不语,治宜清暑益气,生津养阴,白虎 汤加味主之。      (4)臭汗:汗出气味酸臭,为湿热之邪恋于气分,缠绵不解,蒸郁肌表。虽有汗出,但邪不  去,湿热有外透之势而未得宣扬,故证见热势起伏不定,汗出缠绵不断,但流不畅,气味酸臭,胸  闷、恶心及大便溏薄,伴见白     疒     立 口       ,形如小水晶疱,布于颈、胸、腹各部,苔黄白而腻,脉濡涩,此系  湿热温病的一种类型。治宜清透气分湿热,薏苡竹叶散主之;若湿热熏蒸肝胆,胆汁随汗外渍,  发热,汗出酸臭色黄,口渴不思饮,肢体浮肿,苔黄腻,脉沉滑,治宜清热利湿,茵陈四苓散主之。      (5)粘汗:汗出量多,粘而似油,常见于温热病之后期,正气大伤,阳不敛阴,阴阳两脱,精气  将尽,系危重之证。一般伴有四肢厥冷,气短息微,精神疲乏不支,舌卷少津,脉微欲绝或大而  无力等候,治宜益气回阳,固脱急救,生脉散加味。      (6)战汗:指发热时,身先战栗,而后出汗。温邪侵入气分,正气抗邪外出,故战栗而后有  汗。临床见证为发热、烦渴、躁扰不宁,突然全身战栗,而后汗出,苔薄黄,脉浮数。遇见战汗,  应视具体情况,分别处理,如汗出病退,脉静身凉,烦渴顿除者,为正气胜于邪气,病渐转愈,属  佳象,可不必治疗,或饮热米汤,以调养胃气。如战汗之后,热势不退,烦躁加重,脉见躁动,此 

为正气虚弱,不能胜邪,而热复内陷,属危象,病情严重,应根据病情轻重给予适当处理。     3.神昏与谵语:神昏谵语在温病的极期才能出现,临床上常见的有如下五类:  (1)湿蒙心窍:湿热之邪,蕴遏气分,久缠不解,酿蒸痰浊,蒙闭心窍。证见神志迷蒙,似清  非醒,时昧时清,时有谵语,发热大多不高,胸闷叹息,苔黄白而腻,舌尖微红脉滑数,此属湿温  病的一种,治宜清热化湿,芳香开窍,玳瑁郁金汤加减主之。      (2)热入心包:邪热入营,心神被扰,轻则烦躁不安,重则神昏谵语。证见灼热、烦躁、神昏  谵语,舌质红绛,脉细数。由于心肺同居膈上,肺气不宣,肺热炽盛直接影响心包出现上症时,  治宜清心开窍,以清营汤加减,重者可另服安宫牛黄丸。      (3)痰蒙心包:邪热内陷,灼液成痰,痰热闭阻心窍,神志被蒙。证见高热、烦躁神昏,喉间            第四卷11 ####   痰声辘辘,舌苔厚粘而黄,脉滑数,此为痰热内盛之候,治宜豁痰开窍,菖蒲郁金汤加味,另服至 宝丹。      (4)热闭清窍:暴热之邪入侵人体,闭塞清窍,神志失灵。证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  闭,身热有汗,脉数急,此为暑温,常发于夏令中暑,另外暑痫、抽风均有此证。治宜开关通窍,  先用通关散吹鼻取嚏以开其窍,再服至宝丹以清其神,待神志清醒之后,再以清凉涤暑法治之,  有抽风者宜平肝熄风,另服紫雪散。      (5)瘀血蓄积:温热迫血,积于下焦小腹,瘀热在里,热结膀胱。证见发热,大便色黑,小便  自利,脉沉弦,并伴有神昏谵语等候,严重者其人如狂,治宜攻下去瘀,抵当汤主之,桃仁承气汤 亦可治之。      同是神昏谵语,其成因各有不同,临床见证亦各有差异。凡属热闭与痰闭,神昏与谵语为  必有之症,且程度较深,持续时间较长,属危急之证。若在气分高热时,不时亦出现神昏谵语现  象,一般程度较浅,持续时间较短,往往是一时性的,经清热通腑,神志即可苏醒恢复正常。     4.痉厥:温病出现痉厥,皆为肝风内动之象,由于温病常有高热,故肝风每易妄动。除热入  肝经引动肝风外,其它如气分胃肠实热亢盛,心营热盛,有时亦可引动肝风。肝风内动,临床分  为虚、实两大类:      (1)实风:多由热邪炽盛所致,多发生于温病的极期阶段,其机理大致有三种:①热



邪炽盛  →阴液耗伤过多→筋脉失养拘急而痉;②阳气被遏不能敷布全身→四肢不温而厥;③清窍失灵  →神昏而厥。实风的主要表现是:抽搐、惊跳、颈强、两目上翻、口角颤抖、烦躁、意识模糊、神志  不清,舌红或绛,脉多洪数或弦数有力,此属危重之证,治宜平肝熄风,羚角钩藤汤加减。     (2)虚风:多发生在温热病后期。由于热邪留恋日久,阴津血液渐耗,不能濡养筋脉,因而  发生虚风内动。临床表现有低热颧红、心烦、形瘦、口干舌燥、盗汗、神疲欲眠、耳聋失语,舌尖  红少津少苔,脉虚细带数等见症外,必有手足蠕动,口角颤抖,心中澹澹大动等虚风内动的表  现,治宜滋阴潜阳,大定风珠主之。         (三)力倡宣畅气机为治温常法 1.气机升降失常是温热病的基本病机      热毒病邪侵入人体,使气机升降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造成脏腑功能活动障碍、气血阴阳  失调,是温热病的基本病机。温热病邪所造成的气机障碍也存在着虚实两种情况,若温热之邪  直接痹阻气机,导致升降失常,致使肺气壅闭,或肠胃不通,或心包闭阻,或肝胆郁滞,或膀胱不  利者属实;若温热之邪损伤气阴,气机升降无力而壅滞不行者属虚。     2.宣畅气机是治疗温热病的常法      历代温病学家都强调清热逐邪为治温的第一要义,因为清热逐邪有宣畅气机的作用,因而  宣畅气机就成为治疗温热病的基本治则之一。董氏认为叶天士提出的“在卫,汗之可也;到气  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的论述,科学地阐述了温病  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尤其是“汗、清、透、散”四字,突出了宣畅气机是治疗温病的常法这个特 点。      (1)汗:温病发汗,昔贤有禁。但病在卫分,令其发汗,并非强而发之,而是以辛凉之品泄卫  以透汗。这就是吴鞠通讲的“温病亦喜汗解。最忌发汗,只许辛凉解肌,辛温又不可用,妙在导 

 

      第四卷12       ####   


邪外出,俾营卫气血调和,自然得汗,不必强责其汗。”(《温病条辨》)因此,温病透汗,不仅适用 

于“风热感冒”之类的轻证,即使是风温、春温、冬温、温疫等重病,凡属卫分证,用之得宜,常获  全功,切不可以其轻淡而弃之。      (2)清:卫之汗,营之透,血之散,不言“清”字,实寓“清”字。叶氏以“到气方可清气”,强调  气热最甚,当在“清”字上着眼。他还认为“宣经气,利腑气,是阳病治法。”一宣一利,说明清气  热,亦需宣畅气机,以利邪热外达。      (3)透:指轻宣气热、透热转气、芳香透泄及开窍宣闭。营热多从卫分或气分迫入,如服药  不当,或兼夹宿食、积滞、痰热、湿浊、燥屎、瘀血等阻滞于内,以致气机不畅,邪热内迫于营。  “透”就是在清解营热方剂中,配伍轻宣气热、芳香开透之品,或兼佐消导、化痰、祛湿、通下、行      瘀之品,宣通气机,使邪热有外透之机,达出气分而解。      (4)散:瘀血与热互结,阻滞血脉气机,是血分证的基本病理变化。热灼阴血,血液涸滞而  运行不畅;热伤脉络,迫血妄行,蓄于体内;以及凉血止血使用不当,均可导致瘀血。因此,散其  瘀滞,流动气机,使无形者转旋,有形者流畅,是血分证的重要治则。      吴鞠通的“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是根据  上、中、下三焦脏腑气机升降特点,以轻、平、重之法分治三焦。他强调逐邪必须“随其性而宣泄  之,就其近而引导之。”所谓“随其性”,即逐邪必须随脏腑气机升降之性;所谓“就其近”,即逐邪  必须依邪气所居之势,宣畅气机,因势利导,给邪以出路。      轻:即轻可去实,宣通上焦。上焦病证,重在心肺。肺位至高,必予轻清,方能达肺。热陷  心包,则当芳香开透,令邪从上而解。      平:即平调脾胃,利其升降。脾胃乃气机升降之枢。温热之邪中阻,或夹湿浊、食滞、燥屎,  或用药燥润失宣而致升降逆乱,治当调其润燥,适其纳运,令气机升降平衡而安。      重:下焦病证,重在肝肾。温热之邪损伤肝肾阴血而致虚风内动、虚阳外越等证,治当填阴  潜阳以降虚逆。非重浊之品不能沉入肝肾,故下焦用药当质重味厚气降。     临证特色  一、治疗胃脘痛的通降十法         (一)理气通降法      适用于胃脘胀痛,时轻时重的患者。若情志不遂,肝郁气滞,导致胃失和降;或因饮食不  节,饥饱失常而使胃气壅滞,其中夹食、夹湿、夹痰虽间或有之,但以气滞为主者,治宜理气通 



降。董氏在香苏饮一方的基础上,适当加入通降之品,如枳壳、大腹皮、香橼皮、佛手等,组成加  味香苏饮,作为治疗气滞型胃痛的主方,疗效颇佳。方中以苏梗、香附、陈皮为主药,苏梗入胃,  顺气开郁和胃,治胃脘胀满有效;香附入肝,解郁理气止痛,治疗胸脘胀满作痛效果良好;陈皮  理气和胃化湿,为脾胃宣通疏利的要药,具有能散能燥能补能泻能和之功,同补药则补,合泻药            第四卷13 ####   则泻,配升药则升,佐降药则降,其与苏梗、香附为伍,既能和胃气,又可舒肝止痛,配枳壳以破  气消积,利膈宽中,能消胃脘胀满,通大小便;佐大腹皮下气行水,调和脾胃;香橼皮、佛手二药  具有宽胸除胀止痛之功。以上诸药相互配合,可以加强行气、和胃、通降、舒肝、止痛的作用。         (二)化瘀通络法      适用于瘀血胃痛。症见胃痛日久,久则入络,以痛为主,痛点固定。胃为多气多血之腑,外  邪内积郁于其中,气血必受其阻。一般初起在气,以胀为主;久则入络,以痛为主,当以化瘀通  络止痛为治。瘀血轻者,用金延香附汤治之,药用金铃子、延胡索、香附、陈皮、枳壳、大腹皮等。  而瘀久入络的瘀血重证,用猬皮香虫汤治疗,药用炙刺猬皮、炒九香虫、炒五灵脂、金铃子、延胡  索、制乳香、制没药、香附、香橼皮、佛手等药行气活血化瘀止痛。如兼胀者加大腹皮、枳壳,兼  热者加栀子,阴不足者加沙参,便结者加酒军等,出血多者可加蒲黄炭、三七粉、乌贼骨、阿胶珠  等化瘀止血,经临床验证对胃窦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胃痉挛、消化道出血等均收到了良  好的疗效。         (三)通腑泄热法      适用于胃中积热,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者。胃为阳土,不论外邪或内积,一有所阻,则气机  郁闭,热自内生,此为有余之火。燥热相结,传导失司,则大便干结,治以通腑泄热,给邪火以出  路,取效最捷。常选用酒军、黄连、黄芩、枳壳、瓜蒌、大腹皮、香橼皮、佛手等药,若气热口渴、大  便不结者,去酒军,加生石膏、知母;阴伤合增液汤,服后大便不畅者可以续进。 

        (四)降胃导滞法      适用于胃失通降,胆汁上犯,湿热蕴结,食积阻滞。症见胃脘堵闷疼痛,口苦,舌红苔黄腻。  胆木之气,有赖于胃气之降,才不得上逆。若饮食不节,饥饱失常,情志不遂等导致胃失和降,  则胆汁逆而上犯,胃气愈加壅滞,食积胃脘,湿热蕴结。本证是胃失通降在先,胆汁上犯于后,  降胃才是治本之图。治宜降胃导滞,药用苏梗、香附、陈皮、莱菔子、大腹皮、槟榔、焦三仙、连  翘、荷梗、半枝莲,湿浊者加半夏,热重加黄连,痰热加全瓜蒌,便秘加酒军,兼瘀者合失笑散。         (五)滋阴通降法      适用于胃阴不足,症见隐隐灼痛,口干,纳少便干,舌红少苔。胃为燥土,邪客多热,易化燥  伤阴。胃痛日久不愈,气郁化火,亦灼伤胃阴。胃阴一亏,胃失濡润,则失其和降,只有津液来  复,胃气才能下行。治疗本证应以甘凉濡润(但又不可过用滋腻),佐以行气化滞之品,用加减  益胃汤,药选北沙参、麦冬、石斛、白芍、甘草、乌梅、丹参、香附、金铃子等。         (六)辛甘通阳法      适用于脾胃阳虚,症见胃痛喜暖喜按,饥时痛甚,得食痛缓,舌暗苔薄,脉细弦或沉弦。胃  病日久不愈,由实转虚,由胃及脾。中土虚寒,肝木乘侮,由于气馁不能充运,营虚不能滋荣,此  时非甘温不能扶其衰,不和营不能缓其急,治以辛甘通阳,培土泄木为重点。若有形之滞填塞  其中,应先标后本,积去方可议补。故用加味黄芪建中汤为主,药用黄芪、桂枝、白芍、炙草、饴  


      第四卷14       ####  


 糖、良姜、大枣、金铃子、元胡、陈皮。诸药合用,以使脾胃阴阳平调,营卫协和,气血通畅,脾运 胃健。         (七)升清降浊法      适用于中气下陷,症见体瘦纳少,食则不运,腹胀如坠,病久不愈。脾升胃降,合为后天之  本。由于积劳积损,脾胃受损,清阳不升而下陷,浊阴不降而停满,以致提摄无力,内脏下


垂,脾  虚运化无权,胃中水谷停滞不化,胃失和降,气机壅滞,此乃虚中夹滞。若一味补益升提,则胃  气愈加壅滞;如单用疏理,则胃气愈加虚陷,胃亦随疏随滞。所以应脾胃同治,升降并调,若腹  胀便稀,以升清为主;腹胀便干,以降浊为主,药用黄芪、党参、白术、甘草、酒当归、升麻、柴胡、 枳壳、大腹皮。         (八)辛开苦降法      适用于寒热错杂,症见胃痛喜暖喜按,得温痛减,舌红苔黄。寒邪犯胃,胃阳被遏,气闭热  自内生,但寒邪未尽,复又传脾,从阴寒化,成为上热下寒之证。若纯用清热,则胃热未除而中  寒更甚;一味温补则寒邪未散而胃火更炽,故宜寒热互用以和其阴阳,苦辛并进以调其升降,药  用黄芩、黄连、半夏、党参、干姜、吴萸、枳壳、砂仁、陈皮,如果虚象不显者去党参,肠鸣便稀加白  术、扁豆,泛酸加乌贼骨、瓦楞子,痰热者合小陷胸汤。         (九)平肝降逆法      适用于肝胃不和,痰浊内阻,胃气上逆,症见嗳气频作或恶心呕吐,大便干结,苔腻。胃气  上逆,有寒热之分,虚实之异,但总以本虚标实为多见。若胃失和降,痰浊内阻,肝气冲逆,胃气  壅滞,则上见嗳气,呕恶;浊阴盘踞则中见痛痞;腑气不行则下见便结,此乃虚实夹杂,本虚标实  之证。胃虚宜补,痰浊宜涤,气逆宜降,补泻并用,两相兼顾,药用旋复花、代赭石、半夏、生姜、  党参、大黄、甘草、苏梗、香附。         (十)散寒通阳法      适用于寒邪犯胃,胃痛暴作,痛势较剧,喜暖喜按,苔薄白。身受外寒或饮食生冷,则寒积  于中,胃中阳气被遏而不宣通,血因寒凝而不畅行,正邪交争,故胃痛暴作。素有胃病复感寒  邪,最多此证。此乃实证,治当温散宣通,药用良姜、香附、吴萸、苏梗、毕澄茄、陈皮、生姜、砂  仁。若寒食交阻,酌加焦三仙;化热者加黄连,或改用辛开苦降法。     二、治疗胃痞(萎缩性胃炎)的经验   (一)胃痞壅滞,主用通降,慎用开破      胃痞是指胃脘部痞塞满闷、疼痛、嘈杂纳少,大便或干或稀的一种病证。慢性萎缩性胃炎  常表现胃痞的症状。其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生理上,胃失和降,以降为顺;肝主

疏泄, 


           第四卷15 #### 


  调畅气机;脾主升清,以升为健。若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肝气郁结,疏泄不利,均可直接影响气  机的通畅,三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如木郁不能疏土,可致肝胃不和,或肝脾不调;脾不升清,  胃不和降,则升降气机痞塞,或逆乱失常,导致气滞中满;脾胃不和,则木可侮之,使气机乖常而  生痞满。其病因虽然复杂,但本病的发生主要与饮食不节,喜进食热烫粗糙或刺激性食物,嗜  好烟酒,情志不节,郁思恼怒,素体虚弱,劳倦内伤或用药不当,久病体虚等因素有关。病理上,  胃气壅滞,或肝胃气逆,或饮食停滞,或寒热错杂,或寒湿内聚,或湿热蕴结,或实热壅滞,腑气  不通,或胃虚脾弱,气不畅运,均可导致胃痞的发生。治疗之时亦遵循理气通降为法则,具体用  药时既要区分上焦、中焦、下焦和气滞所属脏腑,又要区别药性的寒热温凉。如病在上焦,用旋  复花、广郁金、柴胡、降香等;病在中焦,选用陈皮、枳壳、香橼皮、佛手等;病在下焦,则选用乌  药、小茴香、槟榔、川楝子等。病在肝经,多用柴胡、香附、梭罗子等;病在脾胃经,多选用陈皮、  香橼皮、大腹皮等;病在肠道,则多选用木香、枳实、槟榔等。如需温而通滞,采用乌药、陈皮、木  香、砂仁、苏梗、毕澄茄等;若需凉而通滞,则选用枳实、川楝子、槟榔、荷梗等。因胃痞多为本虚  标实之证,故治疗常先通后补,或通补兼施,做到补而不碍气机,调气而不伤正,慎用开破之品,  如三棱、莪术等药。         (二)痞兼痛,气血同病,调和气血      胃痞初起多见胃脘痞塞满闷,触之无形不痛,久之多兼有胀痛、灼痛,或刺痛。胃为多气多  血之府,外邪内积,郁于其中,气血必受其阻。一般初起在气,日久病由气入血,导致气血同病。  气滞则血行不利,血行迟缓而形成血瘀。治疗采用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之法,药物可参照  活血通降之金延香附汤和猬皮香虫汤加减化裁。         (三)痞满壅塞,湿邪为犯,燥润相济      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胃互为表里,相互影响,相互为用,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



化吸  收功能。湿为阴邪,易首先犯脾,困阻脾胃,阻遏气机,影响脾胃升降功能,导致痞满的发生。  湿有内湿和外湿之分,外湿由外来湿邪入侵所引起,内湿则由脾虚而生。脾主运化,输布水谷  精微,脾气虚弱,健运失职,运化失司,水谷不化精微,反为水湿。湿困于脾,反过来影响脾的运  化功能,脾气更虚,二者互为因果。在辨证时必须分辨是以脾虚为主,还是以湿困为主。病变  过程中,如素体脾胃虚寒者,则湿邪易于寒化,多损脾阳,而阴虚火旺或胃肠积热者则易于热  化,多耗胃阴。但湿为阴邪,湿盛则阳微,湿从寒化是湿邪致病的主要发展趋势。治疗应以祛  湿为主,但有芳香化湿,苦温燥湿,淡渗利湿,健脾化湿之分。热化者宜清热,寒化者宜温燥。  症见胃脘痞满,纳呆乏力,舌苔腻,脉濡滑者,宜芳香化湿为主,或佐以淡渗利湿、苦温燥湿,药  用藿香、佩兰、枳壳、大腹皮、香橼皮、佛手、芦根、焦三仙等。口干不欲饮、苔白腻者,宜加苍术、  厚朴、陈皮、清半夏等苦温燥湿之品;小便不利者,宜加茯苓、通草、车前子等淡渗之品;湿邪化  热,湿热阻滞脾胃,气机不畅,症见胃脘痞满,纳呆乏力,口干口苦,大便粘滞不畅,小便黄赤,舌  红苔黄腻,脉濡数,宜清热化湿,药用黄芩、黄连、清豆卷、滑石、藿香、佩兰、芦根、香橼皮、佛手、  大腹皮、焦三仙等,大便干结者,加用枳实、全瓜蒌或酒军。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脾虚湿阻,气  机不畅,症见脘腹胀闷,食后更甚,大便稀溏,苔薄腻,脉濡细,宜健脾化湿为主,药用扁豆、木  香、砂仁、藿香、佩兰、生苡仁、茯苓、通草、枳壳、香橼皮、佛手等。脾阳不振,腹中振水声,加用 


       第四卷16       ####   


肉桂、干姜等。然芳化、苦温、淡渗之品,均易伤阴,湿从热化,热又伤阴,故治湿的同时,董氏常  加用芦根之类,生津而不留湿,养阴而不敛邪,燥润相济,而达到治疗目的。         (四)痞满纳呆,脾胃同病,健脾益胃      食欲不振是胃痞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临床表现初起见胃脘痞满,食后加重,空腹时痞满减  轻,后期餐前餐后胃脘痞满均甚,厌食纳呆。胃痞之初,食滞内停中脘,症见胃脘痞满而胀,

厌  食纳呆,嗳腐吞酸,大便泻出臭污如败卵等。治以消食导滞法,药用鸡内金、焦三仙、陈皮、清半  夏、茯苓、莱菔子等。呕恶嗳腐者,加黄连、砂仁;大便稀溏者,加木香、砂仁、扁豆、炒白术。食滞内停,郁久化热,无形邪热与有形燥屎互结于内,出现腹胀而痛,大便干结难解,舌苔黄腻或  黄燥焦黑,脉弦滑,当清热通腑,理气消胀,药用酒军、枳实、全瓜蒌、大腹子皮、香橼皮、佛手、黄  连、黄芩、火麻仁、焦三仙、鸡内金等。药后大便仍不通者,加芒硝冲服;嗳气泛恶明显者,加陈  皮、清半夏、竹茹。胃痞中后期出现厌食纳呆,董氏认为是病由胃及脾,属脾胃同病,当分清病  位主次。病以脾为主者,脾气虚弱,健运失职,运化无力,不能“为胃行其津液”,饮食后加重脾  脏负荷,脾气更惫,导致清气不升,浊气不降。症见脘腹痞胀加重,纳化呆钝,或胀有坠感,平卧  则舒,神倦乏力等,胃肠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发现胃张力低下,蠕动缓慢,排空延缓。治疗宜健  脾益气,药用黄芪、党参、土炒白术、升麻、柴胡调整脾胃运化功能,加枳壳、陈皮等理气消胀,以  提高胃肠蠕动功能。气虚下陷,坠胀较甚者,加干荷叶、葛根以升阳举陷。脾阳不振,受凉或生  冷饮食痞满加重者,宜予高良姜、香附、毕澄茄、甘松、吴萸、木香、砂仁等温阳散寒,消胀除满。  病以胃为主者,胃阴不足,濡润失职,顺降功能失常,症见痞塞满闷,或隐痛,知饥不食,舌津少,  脉细或细数。胃液分析,胃酸分泌功能低下,胃镜下胃粘膜变薄,颜色苍白,分泌物稀少。治宜  养阴益胃,理气通降,药用沙参、麦冬、白芍、石斛等濡润胃府,枳壳、大腹皮、香橼皮、佛手等理  气通降。胃有郁火,胃脘灼热者,加丹皮、栀子、黄连清热泻火,口干、舌红等阴虚明显者,加用  芦根、乌梅、玄参等。         (五)久痞不愈,寒热错杂,辛开苦降      伤寒之痞,多为误下伤中,正虚邪陷所致。杂病之痞,多为久痞不愈,脾胃亏虚,寒湿内生,  复因邪滞,郁而化热,寒热错杂而成痞证。胃属腑,脾属脏,胃为阳明,多实多热;脾为太阴,多  虚多寒,胃痞病位在中焦脾胃,因此发病过程中易出现寒热错杂的病理改变。临床表现胃脘痞  满,灼热疼痛与腹中畏寒,遇凉则泻并见,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腻与腹部冷痛,肠鸣下利并见,辨



 证属于上热下寒,胃热肠寒,董氏采用辛开苦降法治疗,药用黄连、黄芩、清半夏、陈皮、干姜、太  子参或党参、香橼皮、佛手、香附、甘草等。如口干苦、烧心明显,舌红苔黄腻,热偏重者,加黄  连、栀子、竹茹等;若胃脘冷痛,遇寒则甚,寒偏重者,加良姜、肉桂、毕澄茄等;肠鸣下利者,则加  扁豆、生苡仁、生姜、茯苓、炒白术等。     三、治疗脾胃病对药举要   (一)枳壳 大腹皮或子      枳壳,味辛、苦,性微寒,功能破气消积,利膈宽中,通利大小便,善治上中焦之气滞。大腹            第四卷17 ####   子辛、苦、温,质体沉重,辛苦降下,善行有形之积滞,以消积、行水。大腹皮辛、微温,质体轻浮,  辛温行散,专行无形之滞气而理气宽中,利水消肿。如此配伍,枳壳性寒,善治上中焦之滞,大  腹子或皮性温,善治中下焦之气滞,一寒一温,一上一下,相互促进,达到行气消胀,利水消肿之  目的。适于腹胀大如鼓、腹水或湿热夹滞的病人,可使行气消胀,利水消肿,去滞除满的力量增 强。         (二)香橼皮 佛手     按《本经逢原》记载:“柑橼乃佛手、香橼两种,性味相类,故《纲目》混杂不分。盖柑者,佛手  也,橼者香橼也„„”。香橼皮、佛手一物两种,性味、归经、功效相同。性辛温,味苦,归肝、脾、  肺经,两者配伍,相须为用,具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之功效。董氏用药轻清灵巧,祛邪而不伤  正,香橼皮配佛手,既能疏肝理气,和胃通降,又不至于伤及阴液,常用于气滞胃病之轻证,与香  苏散、枳壳、大腹皮合用,可增强理气通降之功。         (三)紫苏梗 藿香梗      紫苏梗又名苏梗,味辛、甘,性温,入脾胃肺经。本品辛香温通,善于疏肝解郁,行气消胀,  理气安胎,和血止痛,适用于肝郁气滞,脾胃不和之证。藿香梗为藿香的茎,味辛,性微温,入脾  胃肺经,其气味芳香,长于醒脾和胃,化湿止呕,行气止痛。两药相配,相得益彰,能增强行气止  痛,消胀除满的力量。董氏认为脾胃病与肝关系密切,以女性为多见。木易克土,土壅木郁,

临  床肝胃气滞证最为常见,故制定上述二药相配,疏肝理气,和胃消胀。因藿梗兼可芳香化浊,故  对苔腻者尤为适宜。         (四)枳实 全瓜蒌      枳实苦辛微寒,破气消积,化痰除痞;全瓜蒌味甘性寒,既能润肺化痰,润肠通便,又能宽中  行气,开胸散结,两者参合,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奏破气消积,宽胸散结,润燥通便之功。枳  实能行能走,以走为要,但易于耗气伤正;全瓜蒌能行能守,以守为主,但易于助湿碍胃恋邪,故  使两药相合,一守一散,破气而不伤正,润肠而不滋腻,互制其短,而展其长,特别适于便秘患  者,若尚嫌药力不足,可酌加酒军荡涤通下。         (五)旋复花 广郁金      旋复花苦辛咸微温,归肺脾胃大肠经,既能消痰利水而降肺气,以治痰湿壅肺之胸膈痞闷,  咳喘痰多,又能降气止呕,下气散结以治痰湿上逆之心下痞满,呕吐噫气。广郁金辛苦寒,归心  肺肝胆经,其体轻而走窜,入于气分以行气解郁,达于血分凉血破瘀,故为疏肝解郁,行气消胀,  祛瘀止痛的要药,可疗气滞血瘀所致的胸闷胁痛、胃痛、腹痛、痛经等证。两者配伍,可使行气  降逆,化痰行水,下气散结功能增强。         (六)刺猬皮 九香虫      刺猬皮味苦性平,无大毒,入胃大肠经,功能降气定痛,凉血止血。九香虫味咸性温,无毒,  入肝肾经,功能理气止痛,温中壮阳,二者作用,一寒一温,一理一降,共奏祛瘀血,通滞气,止痛 


       第四卷18       #### 


  止血之功。一般为使药味缓和,减少刺激性,常将刺猬皮炙用,而九香虫为炒用。         (七)马尾连 吴萸      黄连性味苦寒,可泻肝经横逆之火,以和胃降逆,但嫌黄连过于苦寒败胃,而取马尾连(学  名为“多叶唐松草”)代替黄连,虽用其性,但作用较缓和,更配辛热之吴萸反佐之,引热下行,又


起到了防邪火格拒之反应,两药相合共奏清肝和胃制酸降逆之效,用以治疗寒热错杂之证。         (八)木香 扁豆 砂仁      此三药并用,已拓宽了对药的含义,更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木香辛温芳香能升降诸 气,善于泄肺气,疏肝气,和脾气,故为宣通上下,畅利三焦气滞的要药。砂仁辛散温通,芳香醒  脾和胃,行气止痛,温脾止泻,理气安胎。扁豆甘温和缓,补脾和胃而不滞腻,清暑化湿而不燥  烈。三药配伍,健脾理气,醒脾开胃,和中止泻功能倍增,用于脾虚泄泻效佳。         (九)山栀 黄芩      山栀性味苦寒,归心肺胃三焦经,功能清热泻火,凉血除烦,利湿退黄,消散瘀肿。黄芩性  味亦苦寒,归脾胆胃大肠经,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安胎。两药性味相同,苦以泄,寒能清,热  入血分用之则能泻火,热淫于血分用之则能凉血。董氏认为山栀善泻心肺之火,黄芩善泻肺胃  之热,两药配合,清热解毒,泻火凉血功能益彰。         (十)      萆 晚蚕砂  萆苦微寒,归肝胃经,既能利湿而分清别浊,又有祛风湿而舒筋通络作用。晚蚕砂辛甘 微温,归肝脾胃经,既可治风湿痹痛、麻木之证,又可用于湿浊内阻所致的霍乱吐泻,转筋腹痛  等证。两者伍用,一温一寒,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祛风湿,利关节,和胃降逆,利湿化浊甚效。  董氏创此对药,除用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腰背疼痛外,常常用于脾胃不和,湿浊内阻引起  腹满疼痛的病证,如见舌苔垢腻者,用之更佳。     四、辨治泻痢五论  在古代文献中泻与痢的研究或分或合,分则言其区别,合则重其联系。痢疾早期可表现为 泄泻,失治、误治后则又可转化为痢疾,故泻与痢本为同类。但泻浅而痢深,泻轻而痢重,为便  于总结,将泻痢并论。         (一)标本虚实论 《素问·标本病传论》:“知标本者,万举万应,不知标本,是谓妄行。”董氏认为泻分久暴,痢  分急缓,并有:“无湿不成泄”、“无积不成痢”之说,但“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脾胃虚弱乃共同发  病之根本。泻痢诸证实无纯实,虚非纯虚,虚实夹杂,标本并见是本病的特点之一,故强调治病  之初,先分标本,首辨虚实,此为辨证第一要义。《时病论》有言:“如初起者为实,日久者为虚, 

脉实有力者为实,脉虚无力者为虚。”本虚者常为脾气虚弱。致病之由,或为思虑劳倦,或为抑 


           第四卷19 ####   


郁恼怒,肝木克犯,或为久病失养,或为肾阳虚衰,湿从内生,或从寒化,或从热化,下注肠间而  成泻痢诸证。标实者,无外乎湿热、寒湿、食积、气滞、血瘀、痰凝之证,这些致病因素或病理产  物,都可影响脾胃之升清降浊及大肠之传导,而内外合邪,诸疾作祟。董氏强调根据邪正盛衰,  以确定标本治疗的先后次序。本虚标实之证,标本互为因果,宜权衡标本之缓急轻重,或先祛  邪后补虚,或先扶正而后祛邪,或补泻兼施。一般应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邪  实而正虚不显者,先标后本,即先针对食、滞、湿、瘀等病邪,实热则清解,寒湿宜温化,血瘀应通络,食积用消导等法使邪祛而正安。然祛邪之品应用要掌握适度,中病即止,不可一味攻伐,以免徒伤正气,使虚者愈虚,病不能愈。若邪盛正衰,则标本同治,邪正兼顾,视病情可将补脾燥湿、温中清肠、化瘀导滞、抑肝调气诸法熔于一炉,细心调整,以平为期。邪尽正虚,本症显现之  时,才可进补益之剂,但不可过早使用,以免关门留寇。慢性泻痢,病程较长,缠绵难愈,久病多  虚,且以脾虚为本,日久及肾,肾阳亦衰,成脾肾两虚之候,气虚宜补,阳虚宜温,但不可骤补,只宜徐徐缓图,冀正气恢复,病可渐愈。然久病未必尽虚,亦常夹瘀,还可因感寒、伤热、停食、劳倦等诱因复发或加重,而致虚中夹实证,补虚之时,勿忘祛邪,常应佐以清热、化湿、消导、祛瘀  之品兼顾其邪。

         (二)气血两调论      董氏在诊治泻痢过程中善用气血辨证,注重调理气血。《四圣心源》说:“气源于胃,血源于 脾。”又加之经络及脾胃功能直接影响气血盛衰与调畅。叶天士有言:“初病在气,久必入血,以  经脉主气,络脉主血也。”气分之病,病位较浅,未及络脉,可用调气法。调气法宗景岳之说,气  热者凉之则调,气寒者温之则调,气虚者补之则调,气陷者举之则调,必使气和,乃为调气之法。  病入血分,病位较深,乃络脉之变,宜施和血活络之法,非气分药所能奏效。气病多为气虚



与气  滞,气虚常为脾气虚弱,宜治以健脾益气,助运化湿,升清降浊,泻痢遂止。气滞多为各种病邪  如食积、湿阻、火郁、痰凝等阻滞肠间气机,气滞不行,则有腹痛、里急后重,宜针对不同病因分  别施以消食导滞,化湿理气,清热解郁,活血化瘀等法。虽有白痢属气,赤痢属血之说,但不论  痢色之赤白,脉之大小,皆通利之,是以无积不成痢也。“物积欲出,气滞而不予之出,故下坠里 急”,“行气则后重自除”。病久不愈,气滞影响血行,气血凝滞,血败肉腐,内溃成疡,脂络受伤,  化为脓血,可出现下痢赤白,兼见腹部刺痛,固定不移等症。白多用气药,赤多用血药,刘河间  有“行血则便脓自愈”之说。若瘀血不去,使气机更加不畅,气滞血瘀互为因果,交相为病,且瘀  血内留,脾胃运化受碍,气虚更甚,瘀血愈聚。若气虚及阳,虚寒内生,则瘀滞更重。董氏在治  疗泻痢时非常注重调理气血药物的运用,然在治疗瘀血证时,并非单纯只用活血化瘀药,尚有  健脾益气活血法(气帅血行)、温阳散寒化瘀法(血得温则行)、疏肝理气活血法(气行则血行)等  诸种,无论采用直接或间接的方法,总以使其瘀血消散为目的。         (三)温清并用论  “寒者温之,热者清之”是为常法,然在本类疾病的应用上,颇有机巧。他认为泻痢诸证常 表现为本虚标实、寒热错杂之象,且多为上热下寒。下寒之证多有腹部畏寒喜温,遇凉或饮冷  加重,得温烫则舒,甚则有肢冷便溏,腰膝酸痛,肠鸣腹胀等表现;上中焦又多热邪偏盛,出现口  干而苦,渴欲饮冷,嘈杂泛酸,躁扰失眠,舌红苔黄等症。泻痢初期,虽多清利机会,但只可暂施        第四卷20       ####   而不可久用,这是因为多是先有积热,后又感凉而得。若专事温阳,则火热循经上扰,出现牙龈  肿痛,目赤耳鸣,口唇糜烂,溃疡等症。而若专力清化,冒用苦寒,则又会使大便溏泄不禁,肢冷  神怯。所以温清并用之法应用最多,并根据寒热之轻重,恰当地选择温清两类药物,平调阴阳,  勿使太过与不及,病可渐渐向愈。若热邪偏于上焦者,董氏常用山栀、黄芩、银花、连翘等;偏于 

中焦者,则常用马尾连(或黄连)、生石膏、知母等。然清为驱邪之法,对阴虚而火旺者,不宜清  泄,而只应滋阴降火。在温补脾肾同时,还常配小茴香、乌药、荔枝核等散寒行气,一药多功。         (四)燥润相济论      董氏认为泻痢之由均与湿邪有关,所以燥湿、化湿、利湿为常用之法,其中尤以燥湿法应用  最多,包括苦寒燥湿之黄连、黄芩、黄柏、苦参、秦皮,苦温燥湿之苍术、草果、厚朴等。然淡渗利  湿之车前子(草)、通草、木通及芳香化湿之藿香、佩兰等药,久用均有伤阴之虞。但治湿之剂,  燥法又不可少,故只能掌握好用量,并注意配伍。久泻久痢必伤其阴,或阴津素亏,则当养阴生  津,药用沙参、麦冬、芦根、石斛、天花粉等,然甘凉濡润之品,性多寒而腻,过用则寒中碍运,水  湿复聚,泻痢不止,故应两法相合,一燥一润,法度合宜,燥润相济。         (五)通涩结合论      董氏认为气机贵乎调畅顺达,滞则成病。泻痢早期初得之时,元气未虚,而夹滞者,必推荡  之,此即与喻昌之“新感而实者,可以通因通用”之说暗合。通下法多用于里急后重为主的痢而  少用于泄(除非为食积中阻的伤食泻)。      通过泻滞通腑,使脓血积滞随便祛除,恢复肠胃之正常通降功能。对年高体弱,或素体虚  羸者,须慎用或少用,中病即止,以防元气虚陷。久泻久痢后期,纯虚无邪或少邪,中气不固,滑  脱不收者,急当固涩收敛,防水谷精微不断地脱失,此即“久病而虚者,可以塞因塞用。”然而大  部分病例,为实中夹虚,虚中夹滞,虚实混杂,故而通涩结合,但使用时机、用量比例都有法度。  叶桂曾高度概括为“泻痢大法不过通塞二义”,足见通涩的重要意义。通法尚有广义的概念,消  食、导滞、化湿、祛瘀等皆为通法,不可拘于单纯泻下大便。他又按固涩药的药性功用进行分类  归纳,如温中止涩的肉豆蔻、炮姜炭;清肠止涩的秦皮、地榆;酸收固涩的诃子肉、乌梅;酸温固  涩之五味子、石榴皮;酸寒固涩之五倍子、金樱子;健脾止涩的莲子肉、芡实;涩肠固脱的罂粟  壳、椿根皮等几大类,可根据不同病情需要分别选用。     五、论治便秘不囿俗法  便秘在临床上非常多见,凡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者均属便 秘的范畴。董氏在传统治法的基础上更多有发挥,丰富了治疗方法,开拓了治疗思路。



         (一)脏腑相关,整体论治      董氏认为便秘虽属肠道病变,症状较单纯,但成因却很复杂,肠胃燥热、津液耗伤、情志失  调、气机郁滞、劳倦内伤、年老体弱、气血不足等均可导致大肠功能失常,涉及到脾、肺、肝、肾等 多个脏腑。《素问·灵兰秘典论》:“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在生理状态下,饮食入胃,经过            第四卷21 ####   脾胃的运化,吸收精华之后,剩下的糟粕经过传导变化而为大便。大肠为六腑之一,泻而不藏,  以通为顺,要保持其正常的传化,必须依赖津液的濡润和阳气的推动。胃腑津液充足,脾脏输  液正常,可使津液下润肠道;肾主五液,司二便,肾阴不虚,则精血充足,津液不竭,大肠自能得  其润养;肾阳不虚,则阳气运行,大肠气机通利而传导正常;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下降,则大肠  腑气亦通,如果脏腑功能紊乱,肠道气机失调,津液不足,则发生传导失常而致便秘。肠道气机  失调与津液不足之间常是相互影响的,气机不调,可使津液不能四布而肠道失养,津液不足,也  可因津枯气滞使气机不通,故而董氏认为辨治便秘时,应根据便秘之成因,审因论治,涉及多个  脏腑者,整体论治,或益胃生津,或滋补肾阴,或温养肾阳,或宣肺降气,或健脾助运,或疏肝理  气,或补气养血等等。         (二)肠腑自病,通降传导失司,法当通下      肠为六腑之一,六腑者泻而不藏,腑气以通为顺。便秘的主要病机是腑气不通,通降传导  失司,故而通下法是治疗便秘的主要治法。应用通下之法,可以荡涤胃肠宿积,通腑逐瘀,调和  脾胃,然通下法毕竟为攻邪之法,董氏强调要依据患者的年龄、体质及病情轻重程度,合理选择  用药,不可滥用。宜针对邪实及缓急,或轻下,或和解攻下,或攻补兼施,酌情用药,中病即止,  不必尽剂,以防伤伐正气。通下之法可分为峻下、缓下、清下、温下、润导等几种,应在明辨虚实  寒热之后分别选用。若属实热者可采用峻下、清下的方法,常选用大黄、芒硝、芦荟、番泻叶等;  而属虚寒者则宜采用缓下、温下的方法,常选火麻仁、郁李仁、蜂蜜、全瓜蒌、当归等药,

又应依  虚实的部位、性质、轻重程度分层次选择不同的药物。         (三)津亏肠燥,法当润下而勿妄攻      热邪伤津,或素体火盛,肠胃干燥,脾又受约,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津液不得四布,肠失濡  润,故见大便干结,此时治法应以润肠通便为主,兼以泄热行气。若阴伤甚者,可加重养阴生津  之力,此乃增水行舟之义,断不可妄用攻下,使津液更伤而肠越燥,大便更加难解。阴津内亏常  常佐用沙参、生地、麦冬、芦根、石斛、天花粉等;肠燥便秘者,常用火麻仁、郁李仁等药。虽有时  亦用大黄、芒硝、厚朴等攻下之品,但只是配用、暂用,而不是用作主药及长期地使用,以防徒伤 阴津。         (四)气滞不行,理气导滞通腑      患者素体肝旺,气失宣泄,滞而不行,肠中气机因之失畅,致使糟粕内停,便结不通,伴见腹  胀满而痛;气不下行反而上逆,又见嗳气频作,胸胁痞满。滞则导之,运用理气疏肝之品,顺气  行滞,通腑泄浊,常用柴胡、广郁金、青陈皮、木香、槟榔、枳壳(实)、莱菔子等。若兼见气滞化火  者,可加用山栀、黄芩、龙胆草等药。         (五)气血亏虚,传送无力,益气养血      劳倦过度,久病、产后体虚之人,气虚致大肠传送无力,血亏无以下润大肠,使大便燥结或  软,虽有便意而临厕之时,努挣乏力,难以排出。气虚者,有肺气虚与脾气虚之分,肺气虚者,可  兼见因肺虚卫外失固,腠理疏松而致的汗出短气,声音低怯,时有寒热,甚或易于感冒之症;而


        第四卷22       ####  


 脾气虚弱之便秘可兼见食减纳呆,便后乏力,身倦懒言,面白神疲,舌淡嫩,苔白,脉弱无力等  症,此时宜补脾益肺,助运通腑。董氏常用黄芪、太子参、白术、扁豆、山药等,但仍需配合火麻  仁、郁李仁等药以辅助之。其中若属肺气郁闭,大肠腑气亦因之不通,则当宣肺开闭,用杏仁、  桔梗等药。血虚者,多见于产后,大手术之后失血过多,或久病损耗,化源不足,血虚不荣、



不润  之肠燥便秘,大部分与气虚并见,可有面色白光白不华,爪甲色淡,心悸怔忡等症,此时应养血润  燥,常选用当归、肉苁蓉、何首乌、枸杞子等药性平和药物,通下之时,不会伤正。   (六)肾司二便,培元补肾      肾主五液,职司二便,若肾阴不虚,则精血充足,津液不竭,大肠自然得其润养。房劳过度,  久病及肾,阴精内耗,元阴告竭,肠失濡润,大便亦艰涩难行,可伴见腰酸膝软,耳鸣咽干,发落  齿摇,梦遗滑脱,甚或出现低热颧红、盗汗等阴虚内热见症。董氏主张宜补精填髓,培元润导,  常选用桑椹、桑寄生、女贞子、旱莲草、生熟地、阿胶、黑芝麻、何首乌、山萸肉等药。而肾阳充  实,阳气运行,则大肠气机通利而传送正常。若肾之阳气虚衰,寒自内生,温煦无权,肠道亦传  送无力,大便也会排出困难、艰涩,并伴见四肢不温、腰膝酸冷、小便清长、腹中冷痛、畏寒喜温  等症。董氏主张温补元阳,通导大肠,常选用肉桂、肉苁蓉、杜仲、牛膝、当归、山萸肉、泽泻、枳  壳等药。总之,下元阴阳的虚衰,是便秘发展到后期的严重阶段,所以应急以调补元阴、元阳,  使阴阳合和,肠道传导复常,便秘则可自愈。     六、病证结合辨治乙肝  乙型肝炎传染性强,治疗较难,且易反复,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急性期过后,又常 会转化为慢性迁延性肝炎或慢性活动性肝炎,病久不愈则又有演变成肝硬化之虞,治疗很是棘  手。董氏根据其多年的丰富临床经验,将辨证与辨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按本病演变的病期 不同,制定了一系列治法,临证用之,疗效颇佳。董氏认为本病以正气亏虚为主因,又常以饮食  不洁,劳倦过度或情志不遂为诱因,常相兼为患。临床表现多为右胁部或两胁疼痛,腹胀,纳  差,呕吐,倦怠乏力,乃至出现黄疸之症。依病情发展和转归分为初、中、末三个阶段及四期,即  湿热蕴毒期、气血瘀滞期、脾气亏虚期及肝肾阴虚期,总的病机是邪侵正虚及正虚邪恋。初时,  邪毒入侵,表现为湿热蕴毒之象;日久,湿邪久恋,必凝滞气血,终成气血瘀滞之证;末期,湿热  毒邪留恋不化,久踞肝脾,肝失条达而郁结,脾失健运而益虚,肝脾久病耗血伤阴,肝肾阴虚之  象终现。在治疗方面以清热利湿解毒、理气活血化瘀、健脾益气扶正及滋肾养肝益阴为四大法 则。         (一)清热利湿法 

    适用于乙肝初起之湿热蕴毒期。症见胁痛,口苦而粘,脘痞泛恶,面垢甚则发黄,溲黄,大  便粘滞不爽,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用龙葵、虎杖、板蓝根、茵陈、车前子、滑石、通草等药,  如肝经火盛加龙胆草、黄芩、山栀子;湿热重加藿香、佩兰、苍术、白术、黄柏;毒邪盛加蒲公英、 紫花地丁。   


         第四卷23 ####   

    

   (二)理气活血化瘀法 

     适用于乙肝急性期过后所致的慢性迁延性肝炎或慢性活动性肝炎。症见右胁或两胁胀 痛,情志波动后加重,或呈刺痛,痛处固定,甚则胁下可触及痞块,舌暗有瘀斑(点),脉弦涩。药选用柴胡、枳壳、鳖甲、香附、青皮、赤白芍、川芎等,若气滞明显者加川楝子、木香;瘀血重者加  当归、三棱、莪术;痞块坚硬而痛者加干蟾皮、穿山甲、生牡蛎。  

       (三)健脾益气扶正法

      适用于病久脾气亏虚,精微不化之证。临床见有倦怠乏力,气短懒言,纳少或不思饮食,甚  或大便溏泄,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药选用党参、黄芪、仙鹤草、十大功劳叶、茯苓、白  术等。其中的仙鹤草、功劳叶为常用对药,特点为补气而不助火。若脾虚而痰湿盛者加陈皮、 半夏;大便溏泄加扁豆、木香、砂仁;脾气下陷者加升麻、干荷叶。    

     (四)滋肾养肝益阴法 

     适用于乙型肝炎后期,病情迁延不愈,日久耗伤肝肾之阴。症见肝区隐痛,劳则加重,腰膝疲软无力,伴头晕耳鸣,口干,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选用生地、熟地、桑寄生、女贞子、  旱莲草、八月札、绿萼梅、五味子等药。若阴虚内热,盗汗潮热者加丹皮、地骨皮;口干渴明显加  天花粉、芦根;转氨酶持续不降者加垂盆草、鸡骨草。

     七、暑湿和湿温用药大要  暑湿、湿温初起,虽有恶寒、身重、头痛之象,但不可即用麻黄、葛根之属辛温发汗,以防引  起温邪上蒙清窍,且湿温身本多汗,再汗恐有亡阳之变。但若触冒风寒,恣食生冷,再遏抑其  阳,不发汗则邪不易解。此时宜微微发汗,使表里通达,故湿温或暑热夹湿,初起见有恶寒者,  常以银花、连翘、鲜藿香、佩兰、青蒿、葛根等加清豆卷、荆芥芳香宣透。如兼咽痛,宜加



牛蒡子、杏仁、桔梗。温邪夹湿内停,交阻肺胃三焦,气机升降失司,症见寒热起伏,胸满腹胀,咳嗽,溲  赤苔腻,如叶桂《温热论》所说“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在治则上则“分清上下之势”,董氏以三仁汤加陈皮、枳壳、桔梗、清半夏、茯苓、青蒿、黄芩、荷叶等药,辛淡宣气化湿,舒展气机,轻以取  胜。热重的加银花、石膏辛凉芳透,不可见热而骤用芩、连、柏等苦寒之品。因湿为阴邪,易伤阳气,且湿温患者,脾胃功能多弱,苦寒易损伤脾阳,且寒凉冰伏其热,邪反不易透发。

     湿温之邪,最易稽留中焦脾胃,弥漫三焦,常见胸闷身热,脘痞便溏,苔腻或面色污垢淡黄等症,当分辨湿重于热、热重于湿,还是湿热并重,权衡用药。要充分重视祛湿,因湿去则表气  易于透达,里气亦易通畅,并可使湿、热分离,渗湿于热下,则热势孤立易撤。祛湿之法,当以芳化为主,兼以淡渗,或参以苦温燥湿,或侧重一法,应根据具体病情而定。例如淡渗一法,并非每个湿温患者均能适用,还要参究体质阴阳。如阳虚湿重,湿困脾阳,只宜苦温燥湿,佐以甘辛理脾,而不可恣用淡渗,使真阳无水维护。湿温化燥伤阴,更不可渗利过度,耗伤阴津。董氏强调指出,对于这些病证,用药宜轻灵,不可见症重而以重剂治之,否则欲速不达,湿去六、七,方可议理脾之法以善后。


        第四卷24       ####    


 气分湿热,若症见胸口满闷,可用藿香、佩兰、厚朴花、广郁金;中焦湿重,宜清半夏、茵陈、  厚朴、苡仁、茯苓、神曲,并加枳壳、竹茹、陈皮、大腹皮等属,以疏畅气机;淡渗多用茯苓、通草、块滑石、车前子;恶心呕吐则加玉枢丹、清半夏;有热象的可用马尾连、竹茹;便溏则加白扁豆、淮山药、炮姜炭、生苡仁。湿浊入里,与胃中宿滞兼夹,浊秽郁伏,闭结中焦,当用制军、槟榔、枳  实、厚朴等开泄,配合藿香、佩兰、茵陈、白豆蔻等芳香逐秽。      湿温出汗,可能属于表里通达之象,但也可由于表虚,切忌轻易进补,防止甘腻气机,助湿  恋邪,因湿热不化而延误病程。湿滞经络,多见身体困重乏力,不能误认为气虚而进补,只宜适  当参用桑枝、萆、晚蚕砂等药祛湿通络。湿温白 

    疒     立 口       ,多用苡仁竹叶散治之,红疹则加丹皮、银  花炭。湿温中、后期,要慎防化燥伤阴,耗血动血。若便黑腹胀,属血分瘀热的,则用银花炭、炒  丹皮、黄芩炭、侧柏炭、仙鹤草、地榆、白茅根等清热行瘀、凉血止血。若热逼营血而湿邪未化,苔仍腻者,勿轻用生地、阿胶之类。也有素禀阳虚,湿温从阴化寒的,此时出血每多兼见阳虚有  寒之症,常用伏龙肝、炮姜炭、人参粉、三七粉,益气温阳摄血。

      湿温化燥入营,与其它温病治法相同,惟其苔腻者,即使有入营动血之象,不可轻用滋腻,  以防恋邪,使病情反复。 

       八、辨治温病,谨防阴伤,时时顾护津液在温热病的过程中,由温、热、暑、燥、湿、火、疫等外邪侵袭,发热、出汗、呕吐、泄泻,或失治  误治,或恣用淡渗,或素体阴虚而耗伤体液,损及阴津,使机体阴阳平衡失调,脏腑功能失常,在临床表现为轻者口干咽燥,重者烦渴、汗出,甚则齿黑、唇裂、神疲、舌晦而暗、脉虚等一系列症  状的综合病证。董氏强调指出,应根据发热类型、汗出异常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对于判断病  位所在、病情轻重、津伤程度以及辨证论治,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与前贤所述:“温病不伤  胃津,必耗肾液”(叶天士),“温病易伤其阴”(喻嘉言),“温为阳邪„„最善发泄,阳盛必伤阴” (吴鞠通),“热病未有不耗阴者”以及“测汗者,测之以审津液之存亡,气机之通塞也”(王孟英)等的观点是一致的。

      热病为感受温热邪毒所致,易于化燥伤阴,董氏历来主张治疗热病在清热祛邪的同时,必须注重凉润救阴,不可妄投辛温发散之品,以防劫阴耗液,产生变证。受“存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的启发,董氏非常重视生津救阴在热病治疗中的作用。指出阴液的存亡,对于热病的预后顺逆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而根据自己多年的临证经验,曾概括出治热病十五大法,其  中的生津法与滋阴法,充分体现了他诊治热病注重养阴生津的学术思想。归纳起来,主要有:

     1.滋润肺胃以养阴:主要适用于秋燥、风温、冬温灼伤肺胃,阴伤津耗,表现为低热、口渴喜  饮、干咳无痰、舌红少津等症状,常用沙参、麦冬、玄参、玉竹、花粉、石斛、桑叶、川贝母等药物润 



燥养阴,若为燥邪伤肺,肺阴耗伤,出现身热、口渴、干咳或痰中带血、胸痛、舌红而燥者,治疗重  在清燥润肺,可选用麦冬、玄参、枇把叶、阿胶、炒杏仁、桑叶等品。      2.清解余邪以生津:主要用于各种热病后期,胃阴受伤,余邪未清,表现为低热、口渴、纳  呆、舌白少苔,常选用沙参、麦冬、竹叶、石斛、生石膏等药。      3.熄风潜阳以救阴:主要用于春温、湿温、秋燥、冬温等病,热邪深入下焦,劫灼肝肾真阴。  症见手足蠕动,抽搐无力,舌绛而晦无苔,脉沉细数少力,此当选用三甲复脉类育阴潜阳。            第四卷25 ####     4.酸苦泄热以育阴:主要用于暑温后期,热灼肾阴,水不制火,表现为心烦,消渴,舌质红  绛,脉细数,常用乌梅、黄连、麦冬、生地、玄参、阿胶酸苦泄热,壮水制火。      5.清热透邪以养阴:主要适用于热病后期,阴虚内热,邪伏阴分,症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  选用银柴胡、青蒿、地骨皮、鳖甲、知母、丹皮以清热养阴而透阴分余邪。      但在临证之时,病情错综复杂,并非只用单纯养阴生津之法,须常与它法相配,如热病初  起,邪犯肺卫,虽伤津轻微,但须辛凉透解勿伤津液,在银翘散或桑菊饮方中酌情选用沙参、花  粉之品配芦根生津;若素体阴虚,复感外邪而成表实里虚之候,则宜滋阴发汗,用玉竹、生地、花  粉养阴生津扶正,配豆豉、白薇、薄荷、黄芩泄热透邪;若燥热灼肺,损伤肺阴者,可用辛凉清润  之法,以沙参、麦冬、梨皮润燥养阴,配桑叶、杏仁、贝母、山栀辛凉宣肺、清润并举。此外诸如清  气保津的白虎汤,清心凉营以护营阴的清营汤,凉血解毒而顾护阴血的犀角地黄汤及益气固阴  的生脉散,通腑泄下以存阴的承气汤等,均有养阴生津之意。董氏认为在临床过程中,应根据  患者素质、热病不同阶段中津液耗伤程度的轻重,选用不同的养阴生津之品,或纯用养阴生津  之法,或寓于它法之中,对于防止热病传变,提高热病疗效,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名案评析  一、疏肝理气、化瘀止痛法治愈顽固胃痛案  张某某,男性,45岁,初诊时间:1987年9月18日。 主诉:胃脘部疼痛反复发作10余年,加重20天。  现病史:患者10余年前即渐出现胃脘部疼痛,后加重,服药后症情时轻时重,近20多天来  因饮食不适而使胃脘部疼痛加剧,呈阵发性,痛甚时常反射至肩背部,空腹时痛甚,食后稍缓, 

伴呕吐酸苦水,口干苦,渴欲饮水,纳食较差,大便偏干,二日一行,小便黄,经用中西药治疗两 周,疼痛未见明显缓解,往某某医院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舌边紫中心苔黄腻,脉 弦。      诊断:胃痛。辨证属肝胃不和,气血瘀阻。 治法:疏肝理气,化瘀止痛。  方药:金铃子10克、元胡6克、乌贼骨10克、马尾连6克、吴萸1.5克、炒五灵脂10克、蒲  黄6克、陈皮10克、枳壳10克、香附10克、佛手6克、煅瓦楞子10克。7付。     二诊:(9月25日)药后胃脘部疼痛较前减轻,但夜间似偶有疼痛及泛吐酸水。原方加重  化瘀止痛之品。      处方:炙刺猬皮6克、炒九香虫6克、炒五灵脂6克、三七粉(冲)3克、马尾连6克、吴萸15  克、香附10克、金铃子10克、煅瓦楞子12克、白芍10克、乌贼骨15克。     三诊:(10月12日)前方连服14剂,胃痛已完全消失,吐酸停止,饮食如常,临床治愈。  [评析] 本案患者胃痛已10余年,虽经多方治疗,仍时轻时重终未痊愈,已成顽固之疾。


        第四卷26       ####  

 此次病情加重,虽然空腹时痛甚,进食后稍缓,似是脾胃虚弱之证。但伴见呕吐酸苦水,口干口  苦,口渴欲饮,小便黄,大便干,又非脾胃虚损之象。董氏辨证从呕吐酸苦水着眼,辨为肝胃不  和,再据“初病在气,久病入络”之理,又兼气血瘀滞,故拟疏肝理气,化瘀止痛之治,取金铃子  散、左金丸、失笑散为基本方,以左金丸清肝制酸,金铃子散、失笑散疏肝理气、活血通络,再配  以枳壳、陈皮、佛手理气和胃通降,更用煅瓦楞、乌贼骨以增强制酸之力。服药后胃痛泛酸即  减,二诊再加刺猬皮、九香虫、三七粉强化行瘀止痛之功,胃痛即止。      刺猬皮、九香虫乃董氏治胃痛常用对药,一寒一温、一气一血、一理一降,调气行滞,化瘀止  血,对疼痛日久,入血伤络者,收效甚捷。在辨证的基础上加用二药,疗效显著,10余年胃痛, 从此告愈。      二、清热滋阴法治愈冬温肺肾阴伤案 宋某某,男性,75岁。 初诊:1986年1月4日。  主诉:1985年12月2日洗澡后等车受凉,次日感觉周身不适,体温37℃。外院给服



“福录  达明,病毒灵”等,体温未降,改服“螺旋霉素”等,体温波动于36.9~37.6℃之间。12月18日 胸片“未见肺炎”征象,静脉点滴氨苄青霉素。1985年12月20日晨,体温37.3℃,即转来我院  进一步诊治。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压、慢性咽炎等病史。入院时X线检查,胸片示左下肺炎,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0700/mm     3      。静脉点滴先锋毒素Ⅴ5天,体温为37.8~37.3℃;改为静脉滴  注林可霉素,用药13天,低热未愈,体温为37.6~37.2℃。12月30日胸片示左下肺炎已吸收,  停用抗生素后靠中药治疗。在此期间曾同时服中药汤剂,先后用清肺化痰,养阴清热等法,体  温变化不大,症状亦无明显改善。1986年1月4日,体温略高,37.6℃,白细胞为11900/mm     3     ,  血沉110mm/hr,即请董氏会诊。      诊查:患者低热,目赤发胀,头顶痛,午后加重;乏力微咳,腹中发热,痰粘灰黄,口干,便溏,  日行五六次,舌尖红,舌根苔黄,脉细数。     辨证:证属冬温肺肾阴伤,肝热上乘。 治法:清肝养阴,化痰泄火。  处方:玉竹15克、葛根15克、芦根20克、清豆卷12克、菊花10克、扁豆15克、白蒺藜10  克、石斛10克、杏仁10克、青蒿10克、黄芩10克。      二诊:服药3剂后低热未愈,体温37.6℃。目赤转淡,周身汗出津津,口干便溏,舌尖红稍  好,自觉舒服。冬令封藏为本,热邪郁内,再以原意出入。     处方:西洋参5克(另煎兑入)、玉竹15克、葛根15克、扁豆15克、菊花10克、白蒺藜10  克、石斛10克、青蒿10克、黄芩10克、天花粉10克、清豆卷10克、谷精草10克。     三诊:又服药3付后,目赤已退,低热稳定,但仍腹热心烦,睡眠不实。舌尖红转为微红,舌  中及根部苔灰黄已有化薄趋势,脉象右弱左微弦。此为气血脏腑功能失于调节,再以清余热而  凉肝明目,佐以健脾化湿安神。      处方:黄芩10克、青蒿10克、山栀10克、银柴胡10克、生牡蛎15克、生石膏15克、珍珠  母20克、茯神10克、鳖甲10克、生白芍10克、西洋参3克(另煎兑入)、知母10克、羚羊角粉            第四卷27 #### 

  0.6克(分冲)。      四诊:服药4剂后,腹热减轻,体温有下降趋势(37.3~37.4℃),心悸失眠,舌尖微红,苔   腻。大便溏好转,日行2~3次,脉细数。此为内火渐潜,再以原法出入。      处方:枸杞子10克、菊花10克、黄柏6克、知母10克、生石膏15克、车前子10克(包)、扁  豆15克、黄芩10克、青蒿10克、西洋参3克(另煎兑入)、羚羊角粉0.3克(分冲)、生白芍10  克、珍珠母20克。      五诊:热退神怡,腹热已去,寐纳均佳,体温36.8℃。脉象细数转缓,舌苔薄腻。再以养阴  清热,平肝化浊,标本结合治之。      处方:石斛10克、西洋参3克(另煎兑入)、芦根20克、珍珠母20克、元参10克、生地10  克、菊花10克、生石膏15克、知母10克、功劳叶15克、白蒺藜10克、炒枣仁10克、牛膝15克、 茯苓15克。     依上方加减,服药月余,体温正常(36.7~36.3℃);血化验复查,血沉、抗“O”、补体、α球蛋  白、血清铁蛋白等均下降或恢复正常;血压15.6/9.1kPa,心率64~80次/分,病愈出院。      [评析] 本案低热月余不退,乃系冬温损伤肺肾之阴,肝热上乘而为病。董氏先以清肺养  阴、化痰泄火之剂治疗,使热势下降,目赤转淡。肺热见退后,又以西洋参益气养阴,菊花、谷精  草、白蒺藜清肝明目,石斛、花粉、玉竹、葛根养阴生津,青蒿以清其虚热,扁豆健脾和中。三诊  目赤已退,头痛亦除,惟睡眠不实,腹热心烦,以玉女煎及青蒿鳖甲汤加减。青蒿芳香逐秽开  络,鳖甲、牡蛎护阴且能入阴络搜邪;邪热伤阴则用知母、银柴胡、生石膏、白芍等清热养阴;茯  神、枣仁安神强心,药后热退神怡,睡眠亦安。又以养阴清热平肝化浊之剂,以收其功。后加用  功劳叶者,取其恢复体力,标本同治,使低热日久不退之症获愈。     三、回阳救逆法治愈热极阳衰案 徐某某,男,97岁。  初诊:1986年3月27日。  主诉:素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1986年3月23日起体温升高至39.9℃,精神不振,嗜  睡,进而昏迷,呼吸急促(44次/分),心率140次/分,血压23.4/14.3kPa。3月24日心电图示急  性前间壁心肌梗塞。处于病危状态,中西医治疗效果不佳。3月27日请董氏会诊。     诊查:四肢厥冷,手凉至肘,体温已降(37.5℃),大便日行四次。脉左沉细,右细

微欲绝。  治法:虑其骤生厥脱之变,急用益气回阳,以救厥逆。方以四逆汤合附子汤加减。  处方:淡附片10克、生晒参10克、麦冬10克、川贝6克、桂枝6克、赤芍10克、丹参15克、  银花10克、连翘10克、茯苓15克、干姜3克、炙甘草5克。     每剂煎150毫升,每两小时服30毫升。  二诊:服药两剂后手足见温,指梢较凉。心电图较前好转,心律齐,血压14.3/7.8kPa。胸  片示左肺野清,右下肺炎已大部分吸收。病情稳定,有笑容,能答问,舌淡红少津,苔薄黄,脉沉  细。原方去干姜,加白芍10克,附片改5克。续服药两剂。      三诊:病情平稳,神志清楚,手足已温暖如常,停用降压西药,血压仍维持在15.6/7.8kPa,  体温、血常规化验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略弦。更以益气养阴兼清余热之法。        


第四卷28       ####     


处方:太子参30克、麦冬15克、五味子8克、银花12克、连翘15克、葛根10克、黄芩10  克、川贝10克、炙甘草5克。     每日一剂,以调养之。  四诊:胸片显示肺炎已完全吸收,两肺野清晰。去掉鼻饲管,自己能用餐,每日进食200 克,牛奶400毫升。4月19日心电图示:急性心肌梗塞已进入恢复期,自觉无不适,精神好,要 求出院。      [评析] 本例为97岁高龄患者,素患多种慢性疾患。此次发病,乃失血及手术之后罹患  双侧肺炎,同时再次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初体温高达39.9℃,神疲嗜睡,进而昏迷,虽经中西医  治疗,其效不佳。后体温骤降,危在旦夕,故请董氏会诊。其时四肢厥冷,手凉至肘,大便日行  四次,脉沉细微欲绝,已成厥脱之变。董氏据证立法,急投益气回阳以救厥脱之剂,用四逆汤合  附子汤加减,服药二剂病情即见明显好转,肺炎大部吸收。为促其康复,同时防备余焰升腾,再  拟益气养阴兼清余热之法,终使气充津足而余热清解,正胜邪退而转危为安。如此危急重症, 取效之神速,充分显示出董氏之胆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四、疏调肝木、多法联用治愈顽固郁证案 崔某某,女,26岁。  初诊:1982年9月6日。  主诉:心烦、意乱,悲伤欲哭近10年。10年间曾多处就医而疗效不佳,近来又因情绪波动 



而病情加重,伴见心慌胆小,头痛,胸闷,咽堵,行经时诸症更甚,双乳胀痛,舌微红,苔薄黄而 腻。      辨证:证属肝经气火上扰,痰湿中阻。 治法:疏肝泻火,涤痰安神。 处方:旋复花10克(包)、广郁金10克、香附10克、琥珀3克(冲)、朱砂1.5克(冲)、龙齿  15克(先下)、磁石15克、丹参10克、浮小麦15克、炙甘草5克、大枣5枚。     二诊:(9月23日)服上方6剂后,又加减继服了6剂,心烦意乱有所好转,自觉胸闷,咽中  有痰,偏头痛,舌有齿痕,舌质偏淡,中心裂痕,脉滑。     处方:旋复花10克(包)、广郁金10克、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胆星6克、远志  10克、川贝5克、党参12克、白术10克、炙甘草5克。     三诊:(10月10日)经前觉心慌、痰多、喜哭,头脑不清,心中烦乱,月经期间右侧头痛,恶  心、口干,自觉热气上冲,舌红、苔黄腻。      处方:生龙牡各20克、浮小麦15克、炙甘草5克、大枣5枚、川芎10克、菊花10克、钩藤10  克、半夏10克、茯苓10克、黄芩10克、礞石10克(先下)。     四诊:(1983年3月24日)间断服上药症状相对平稳,但近日又感睡眠不实,梦多,经期乳  房胀痛,咽痛,舌红少苔,脉细弦。      处方:生地10克、元参10克、生牡蛎20克(先下)、地骨皮10克、山豆根6克、桔梗6克、丹  皮10克、赤芍10克、生甘草3克、川芎10克、菊花10克。      五诊:服药一周后睡眠好转,自觉头脑不清,头眩,觉有气向上冲,舌红,中间有裂痕,脉细     


       第四卷29 #### 


 弦。

      处方:桑叶10克、菊花10克、白蒺藜10克、生石决明30克(先下)、钩藤10克、决明子10  克、菖蒲5克、远志5克、茯神10克、琥珀3克(冲)、朱砂0.9克(冲)。

     六诊:(4月5日)服上药后,诸证好转,自觉心中较平稳,经至胸胀,舌苔薄黄,脉细弦。治  以疏肝调经,镇心安神。

      处方:柴胡6克、香附10克、广郁金10克、茺蔚子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生牡蛎20 克(先下)、绿萼梅6克、金铃子10克、元胡5克、桑寄生10克。

     经上述调治,诸证悉除,可以正常生活工作。

      [评析] 本例为青年女性患者,平素性情急躁,近10年来出现心烦意乱、悲伤欲哭,而

每值月经来潮之际症情加重。中医学认为,“肝为女子之先天”,“性喜条达而恶抑郁”。今患者素  有肝郁,经期阴血耗损则肝郁加剧,气郁化火,扰乱心营,故发为是证。由于火郁灼津,炼液为  痰,以致痰气交阻,加之气火上扰,故见头痛、胸闷、咽堵等症;因气阴暗耗而心胆虚怯,故又见  心慌胆小的表现。据此董氏以疏肝泻火、涤痰安神为主要治法,先用旋复郁金汤合甘麦大枣汤  加减疏肝解郁、镇心安神,继以益气化痰、养心安神、清肝熄风为治,最后用疏肝调经、镇心安神  为治而收功。总之,本例治疗总不离心肝二经,而以解郁化痰、镇心安神为基本治法,其处方遣  药既有原则性,同时又有灵活性,充分体现了辨证论治的优越性。

     五、清热化湿、活血化瘀治愈重症黄疸案 李某某,男,44岁。  初诊:1977年8月26日。  主诉:1975年患急性黄疸型肝炎,经治疗后好转,但常反复出现右胁部疼痛。近一个月来  黄疸逐渐加深,黄色鲜明如橘子色,伴小便短黄,大便干结,纳食尚可,右胁及胃脘部胀满疼痛,  下肢轻度浮肿。按腹部平坦柔软,未叩及移动性浊音,肝肋下1.5厘米,脾肋下1厘米,质中。  颜面及颈部有散在蜘蛛痣。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查肝功能:黄疸指数50单位,凡登白试  验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麝香草酚浊度15单位,絮状试验(±),转氨酶106单  位。蛋白电泳:A50%,α     1      6%,α     2      6%,β3%,γ34%。西医诊断:黄疸型肝炎,早期肝硬化。 辨证:湿热蕴结,土壅木郁,胆液外泄。

 治法:清热利湿退黄。 处方:茵陈30克、栀子10克、大黄5克、龙胆草10克、郁金10克、车前子10克(包)、黄柏  10克、黄芩10克、滑石12克。

     二诊:(9月10日)服上药12剂,药后大便通畅,小便黄赤如茶,量增多,右胁痛及脘胀满均  减轻,黄疸渐退,精神状况好转,舌暗红,苔黄腻,原方加柴胡、赤茯苓。

      处方:柴胡10克、茵陈30克、栀子10克、大黄5克、龙胆草10克、郁金10克、车前子10 克(包)、赤茯苓12克、黄柏10克、黄芩10克、滑石12克。

     三诊:(9月16日)服上方6剂,黄疸消退,肝区按之稍有胀痛,胸闷,纳差,大便畅,

蜘蛛痣 (+),舌质暗红,苔黄腻化薄,脉弦细,前方加活血化瘀药再进。

      处方:柴胡10克、茵陈30克、栀子10克、大黄10克、丹参30克、赤芍12克、郁金12克、  


      第四卷30       ####   


车前子30克(包)、香附10克、黄柏10克、苍术10克。     四诊:(9月26日)上方又服10剂,诸症均减轻,再以上方出入续服近30剂,诸症消失,复  查肝功能及蛋白电泳均恢复正常,临床治愈。 

     [评析] 本案患者两年前曾患急性黄疸型肝炎,虽然经过治疗,但未完全治愈,其右胁部  反复出现疼痛,表明肝的疏泄功能尚未完全恢复。近月来黄疸逐渐加深,正是原病发作加重的  表现。其黄疸色黄鲜明,又见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苔黄腻,脉弦数,当属湿热俱重之证。又由  于旧病迁延日久,不但木郁土壅、肝脾不调,而且久病入络,故又见下肢浮肿,颈面出现血痣,两  胁触及痞块,其病情已重可知。《内经》云:“湿热交蒸,民当病疸”,而《金匮》有“脾色必黄,瘀热  以行”的记载。董氏宗经之旨,以茵陈蒿汤清利湿热、通腑退黄,因热毒瘀阻较重,故加龙胆草、  黄柏、黄芩等苦寒之品以清泄肝胆之热,加滑石、车前子利湿清热使湿热有去路,加郁金解肝胆  之郁结以化瘀消疸。黄疸消退以后,肝胆郁阻未能立即消除,又于三诊时,在清热解毒利湿药  中加入香附、丹参、赤芍以行气活血,加苍术燥湿理脾。如是调治月余,诸症得以消失,肝功能  及蛋白电泳复查均恢复正常,病终告愈。

       六、化痰熄风、通经活络治愈脑瘤术后抽搐案

 李某某,男,29岁。  初诊:1985年6月13日。  主诉:5年前因脑肿瘤行手术摘除,其后病情相对稳定,但近年经常身体抽搐,不能自我控 制,发作时一小时多方能休止,状如痫证。舌暗红苔黄而腻,脉弦滑。

     辨证:风痰阻络,内风扰动。 治法:化痰熄风。 处方:礞石10克(先下)、沉香1.5克、黄芩10克、酒军3克(包)、朱砂0.6克(冲)、琥珀面 3克(冲)、蜈蚣2条、全蝎3克、羚羊角粉0.6克(冲)、钩藤15克、清半夏10克、胆星5克、白芍 10克。 



蜘蛛痣 (+),舌质暗红,苔黄腻化薄,脉弦细,前方加活血化瘀药再进。

      处方:柴胡10克、茵陈30克、栀子10克、大黄10克、丹参30克、赤芍12克、郁金12克、 


       第四卷30       ####   


车前子30克(包)、香附10克、黄柏10克、苍术10克。     四诊:(9月26日)上方又服10剂,诸症均减轻,再以上方出入续服近30剂,诸症消失,复  查肝功能及蛋白电泳均恢复正常,临床治愈。      [评析] 本案患者两年前曾患急性黄疸型肝炎,虽然经过治疗,但未完全治愈,其右胁部  反复出现疼痛,表明肝的疏泄功能尚未完全恢复。近月来黄疸逐渐加深,正是原病发作加重的  表现。其黄疸色黄鲜明,又见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苔黄腻,脉弦数,当属湿热俱重之证。又由  于旧病迁延日久,不但木郁土壅、肝脾不调,而且久病入络,故又见下肢浮肿,颈面出现血痣,两  胁触及痞块,其病情已重可知。《内经》云:“湿热交蒸,民当病疸”,而《金匮》有“脾色必黄,瘀热  以行”的记载。董氏宗经之旨,以茵陈蒿汤清利湿热、通腑退黄,因热毒瘀阻较重,故加龙胆草、  黄柏、黄芩等苦寒之品以清泄肝胆之热,加滑石、车前子利湿清热使湿热有去路,加郁金解肝胆  之郁结以化瘀消疸。黄疸消退以后,肝胆郁阻未能立即消除,又于三诊时,在清热解毒利湿药  中加入香附、丹参、赤芍以行气活血,加苍术燥湿理脾。如是调治月余,诸症得以消失,肝功能  及蛋白电泳复查均恢复正常,病终告愈。      六、化痰熄风、通经活络治愈脑瘤术后抽搐案 李某某,男,29岁。  初诊:1985年6月13日。  主诉:5年前因脑肿瘤行手术摘除,其后病情相对稳定,但近年经常身体抽搐,不能自我控 制,发作时一小时多方能休止,状如痫证。舌暗红苔黄而腻,脉弦滑。     辨证:风痰阻络,内风扰动。 治法:化痰熄风。 处方:礞石10克(先下)、沉香1.5克、黄芩10克、酒军3克(包)、朱砂0.6克(冲)、琥珀面 3克(冲)、蜈蚣2条、全蝎3克、羚羊角粉0.6克(冲)、钩藤15克、清半夏10克、胆星5克、白芍 10克。 

    二诊:(6月23日)服上药10剂,抽搐未发,药证相符,尚有疗效,原方加减出入,继服。  处方:羚羊角粉0.6克(冲)、全蝎3克、蜈蚣2条、礞石10克(先下)、沉香1.5克、黄芩10  克、酒军3克(包)、朱砂0.6克(冲)、琥珀面3克(冲)、胆星5克、天竺黄10克、白芍10克、钩藤 15克。      上方连服20剂,症情基本平稳,抽搐未再发作。  [评析] 本案患者以抽搐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余并无其它见症。询其病因,5年前曾行脑 肿瘤摘除术,不能说与本例患者的病情无关。一般认为,手术损伤可能有留瘀,但患者并无瘀  血征象。董氏却认为,其病机乃风痰阻络,内风扰动所致。而辨证要点,关键在于苔黄腻、脉弦  滑,故治以化痰熄风,用礞石滚痰丸合琥珀镇惊丸之意以拟方为治。本方用礞石、胆星、半夏化  痰,以羚羊角粉、全蝎、蜈蚣止痉熄风,配天竺黄清心经痰热而开窍醒神,并豁痰定惊,用朱砂重  镇清热安神,琥珀镇惊通窍,黄芩清泻中焦实火,酒军导热下行。诸药相伍,共奏清热通腑,化  痰通络,熄风定痉,镇惊安神之效。一诊抽搐即止,未再发作,二诊巩固疗效。董氏辨证之准  确,用药之精当,疗效之快捷,经验之丰富,已见一斑。            


第四卷31 #### 


  七、通窍活血化瘀法治愈顽固性头痛案 殷某某,男,32岁。  初诊:1976年7月10日。

  主诉:3年前开始头痛,以左侧为甚,初起轻微,痛呈阵发,近来头痛发作频繁,尤以春夏为  剧。此次发作已两月余,痛势不减,痛甚头皮抽掣,且伴恶心,饮食乏味,口苦,二便正常。舌质  红,苔根黄腻,脉弦细。 

     西医检查:颅神经及眼底正常,无运动感觉障碍,反射正常,无锥体束征。颅脑超声波检查 比例,(1格=2厘米)右侧颞部检查,中线波3.8格,出波7格。左侧颞部检查,中线波3.8格,  出波7格。结论:中线波未见明显偏移。诊断:血管性头痛。屡服中西药物疗效不显。

     辨证:瘀血头痛。 治法:通窍活血化瘀。 处方:通窍活血汤化裁。  当归10克、赤芍6克、川芎10克、桃仁6克、红花6克、生姜10克(切碎)、葱白6克(切 



碎)、麝香0.15克、黄酒250克。      每剂煎至一酒杯,麝香绢布包入药汁再煎二、三沸取出(可用3次,即0.15克麝香可作3 剂药用)。每日服药1剂,服3天,停3天。      上药服12剂后,头痛诸症均除,随访5年余,迄今未发。  [评析] 本例患者头痛已历时三载,并曾屡用中西药物治疗,其效皆不显,可谓病情顽固。 清代名医王清任指出,凡头痛用他方久治无效者,用通窍活血汤有效。今患者虽无瘀血外症可  察,但董氏仍宗其说,投以通窍活血汤治之,亦即宗“久痛入络”之理。本方以当归、赤芍、川芎、  桃仁、红花活血消瘀,以葱白、生姜辛温通阳,再入麝香、黄酒辛温透窍、通络行瘀,并引药上行  直达巅顶。虽然只诊治一次,服药仅12剂,但3年之顽疾,从此告愈。董氏对此指出,运用通  窍活血汤化裁治疗血管性头痛,均有良好疗效。但在应用本方时,麝香、黄酒为重要之品,因黄  酒温通,麝香辛窜,可引药直达病所,并能助活血消瘀药温通经络,故而收效甚捷。     医论医话  一、治胃病用补法小议  胃病的治疗,目前有趋补之势。胃为后天之本,后天有病,多由气血寒热阴阳、脏腑功能失 调所致,当先调整,使之归于平衡,非必以补,方能助其后天。胃与脾互为表里,脏腑络属。胃  主纳,脾主运;胃宜降,脾宜升;胃喜润,脾喜燥。其纳、运、升、降、润、燥六字,既概括了脾胃的  生理特性和喜恶,又体现了治法内容。即其中升、运、润三字,虽寓有补法之意,但也示人不宜       



 第四卷32       ####  


 呆补、漫补、壅补。因此,胃病的补法应补中有通,静中有动。使补而不滞,润而不腻,能升能  运,以顺其脾胃升降或通降之性。 

     胃病虽言初病多实,久病必虚,但必须结合临床实际,久病未必皆虚。例如久病由气入络,  可表现为瘀痛实证或血瘀气滞;久病脾虚,痰浊困之,或久病及脾,运化失司,气滞于中,水湿不  化,或复加情志、饮食所伤,往往又兼气滞、痰湿、食滞等,表现为实证或虚实夹杂。在治疗上,  虽有脾虚,但如气滞明显,一味补之,往往滞气生满,导致滞痛、胀满等症加重;气虚夹滞,食积  难化,如一味补气健脾,影响消导,反加胀痛;又如脾虚夹湿,或痰浊阻中,虽病由脾虚不运所 

致,临证如不细察舌苔,急于进补图本,过用甘腻之品,则反滋脘痞腹胀,甚至厌食、泛恶;再如  中焦脾胃气虚,兼见湿热,或胃火内炽,或胃阴不足、虚火内扰,或脾胃伏热内蕴又兼脾虚之象,  这等虚实寒热错杂之证,不能只见其虚,忽视其实;只重其本,不顾其标。如误用补法,或甘腻  滋湿恋热,邪不易撤;或益气生火,助长其热,所谓“气有余便是火”也。

      上述仅属举例,临床上尚有更多复杂的情况。因此胃病虚证之用补法,不仅要“先其所因,  伏其所主”,针对病因治疗,还要权衡标本缓急轻重,或先祛邪而后补虚,或补泻兼用。 

    胃病之使用补法,一般只限于下述几种情况。一是脾气虚弱,中气下陷,症见腹胀作坠,食  后不化,形瘦纳少,或伴内脏下垂等,方用加味补中益气汤。用党参、黄芪、白术、甘草益气升  阳;配升麻、柴胡以助升提;当归补血;陈皮、枳壳、香橼皮、佛手、大腹皮等助其通降,使补中有  通,升中有降,脾阳升发,胃气下行,清升浊降,虚实更替,不使壅塞通降之路。二是脾胃阳虚,  症见胃脘冷痛,或绵绵作痛,喜温喜按,饥时痛甚,得食痛缓,舌淡,脉沉细等。此时当以辛甘或  甘温,建中通阳以缓其急,方用黄芪建中汤加良姜、金铃子、延胡、陈皮等。三是胃阴不足,症见  胃脘灼痛或隐痛,口干纳少,大便干结,舌红少苔等。常用加减益胃汤治疗,以沙参、麦冬、石斛  甘凉濡润,养阴生津;白芍、乌梅、甘草酸甘化阴,酌配金铃子、香附、丹参以行气和血,舒肝止 痛。

      至于胃病之虚实兼夹,多着重祛邪,主张先治其标,使胃复通降,脾得健运,从而食进胃强,  水谷得以充养,则不补自补,脾胃自能恢复正常功能。不早用补剂,是防止祛邪不尽,窒塞脾胃  升降气机。例如脾虚兼气滞,先用香附、苏梗、陈皮、香橼皮、佛手、枳壳、大腹皮等行气通降,虚  证明显才用党参、炙甘草顾本;脾虚中焦湿浊不化,常用藿香、佩兰、川朴、清半夏、茯苓、滑石、  通草等芳化淡渗,脾虚明显才加山药、扁豆、苡仁等运脾助中;脾虚夹有食积,则先用鸡内金、枳  壳、陈皮、莱菔子、制大黄、谷麦芽、胡黄连、吴萸等消导化积,如脾虚明显才加太子参、白术等消 中兼补。 

     胃病之治法,应着重于“通”,补法亦需寓通。正如高士宗所说:“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  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



 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     朱丹溪说过,“痛无补法”,“诸痛不可补气”;但后来他又说:“脾虚正气不行,邪着为病„„ 若不补气,气由何行?”朱氏通过临床实践,认识上有了发展。董氏主张治胃宜通降,即使有可  补之征,也要遵守如下三个原则:一是确属虚证,而且虚可受补;二是要补之得当,补之得法;三  是要补中兼通,反对漫补、呆补或壅补。      



      第四卷33 ####   


二、要识误补之弊  当前在中医内科临床上,不少医生喜欢运用补法,一是因为补药为病者所喜吃;二是因为 补法为医者所喜用。当补则补,补之恰当,通过补法补药使病家恢复了健康,这是符合中医“虚  则补之”的原则的。但是也常常碰到某些病家吃了补养药,不但对身体无益,而且感到不舒服,  甚至使病情加重,这种情况叫做误补,误补大致有这样两种:

         (一)不当补而补

      不是虚证而用补药,或虚人邪浊尚盛不能运用补法而补之,均属不当补而补的范围,会引  起种种不良后果。具体地讲,有如下几种情况:

     1.“大实见虚候”:病属实证而出现某些虚证的症状,误认为虚证而用补法。临床上有些热  性病,积热在中,脉象反而细涩,神昏体倦,甚则憎寒振栗,欲盖衣被,很像虚寒证,但同时伴有  唇焦口燥,便秘溺赤等候,这与真虚是有根本区别的。此病本应用白虎承气清热通下之剂,若  误投补益之剂,药用人参、附子等品,犹似火上添油,为害不浅。

      2.体虚受邪:病者平日体质素弱,又感外邪,邪势方盛,高烧不退。本当应先清解(或疏解)  祛邪,然后再行补虚,若医者不分轻重缓急,不别标本先后,用参芪骤然补之,结果事与愿违,  “闭门留寇,助长病邪”,致使热象更高,胸腹闷满,大便闭结,神烦不安,甚则昏狂谵语,病症更     重。

      3.痰湿素重:痰湿之生,常由肺脾气虚引起,但痰湿均为浊邪,往往有碍于脏腑功能的正常活动。痰湿壅盛,充斥体内,可以出现各种症状:咳嗽痰多、喘急胸闷、精神疲倦、头晕目花。有些精神病,中医认为是痰浊阻滞(痰蒙心包)引起的。痰浊为病虽然是肺虚脾虚产生的,但治疗  此病,亦不能骤用补法补药,必须先化痰逐湿以祛邪,然后再用补法,以防止痰湿再生。若

补之  太早,非但不能复正,反而使痰湿胶结不化,日久难愈。

      上面三种情况,前一种是属于不虚而补,后两种是属于虚不受补。在临床上有很多病人是  虚不受补的,例如肾阳虚损及脾阳虚的病者,伴有局部或全身浮肿的,亦不能一开始就用补法  补药,若误投补药,则会越补病情越重。 

        (二)补之不当 

     前人认为运用补法补药,应当“分气血、辨寒热、知开阖、分缓急、别脏腑”。如果气血不分,  寒热不辨,主次不明,五脏不别,乱补一通,或者重虚轻补,轻虚重补,诸如此类,补之不当,即使  补了,对病情也是没有什么好处的。补之不当临床上常见的有如下几种情况:

      1.气血不分:气虚补血,血虚补气,阴虚补阳,阳虚补阴,都是属于气血不分。气虚补血,血  虚补气,这同补血药中加一些补气药,补气药中加一些补血药是根本不同的。阴虚补阳,阳虚  补阴,这同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也是有本质区别的。气为血帅,血为气母,阴阳互根,气与血,阴  与阳,它们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但是又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 气虚有气虚的症状,血虚有血虚的特点,气虚补气,血虚补血,都各有侧重的一面。以阳虚为  例,如临床有些心脏病之属于阳虚者,其阴必偏盛,所以常出现心慌气短,大汗,甚则四肢厥冷,        


第四卷34       ####   


舌质淡,苔薄白,脉象虚大或有结代等症。此时心阳式微,欲有阳亡厥脱之变,理当重用参、附、  桂、姜等药,以益气回阳为急,若不补其阳而误补其阴,就会导致阴之过甚,而“重竭其阳”,使阳  虚加重。临床亦常遇见一些心脏病患者表现为阴虚的,阴虚者阳必偏盛。因此出现的症状与 上面阳虚者不同,而见心悸烦乱,面赤颧红,口燥舌绛,脉象细数等症,此乃心阴为火所灼,水火  失于既济,真阴枯竭在即,理当重用生地、丹参、麦冬、丹皮、芍药、生牡蛎、龟板、地骨皮等品滋  阴潜阳,凉营除烦为急,若不补其阴而误补其阳,岂不等于火上添油,必然使阳气更旺,阴虚更  甚,越补病情越重。      另外,气虚补气,用四君子汤主之,还必须了解《内经》上讲的“少火生气”的道理,在补气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