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擦亮中小学思政课“亲切的面孔”

 张玥de图书馆 2019-10-18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要想撕下思政课“板着面孔说教”的标签,更好地发挥思政课关键课程作用,中小学校必须主动求变、求新,通过创新理念、拓展渠道、丰富手段、优化机制,主动擦亮并不断丰富思政课“亲切的面孔”,真正契合中小学生成长的需求和发展的期待,打造出学生一心向往、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走心思政课程体系。

擦亮所有学科课堂独有的“思政课感染面孔”,让亲近动作豁然而贯通。中小学思政课堂无处不在,不囿于一室之内。理论上,所有学科都担负着思政课施教的目标,教师需要相机激活显性、隐性的施教载体或契机,在课堂上同步揭示这一学科课堂独有的思政面孔——可以秉持“用教材教”的理念,整合学生关注的教学内容,或寻机穿插网络热点事件,或相机切入班级新鲜话题,或用活课堂上突然出现的小插曲等,让思政话题在每一门学科的课堂教学中轻松“接地气”;可以遵循适度的“拿来主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或诗词大会,或辩论擂台,或才艺展示……只有在思政课的育人目标和不同学科的教学任务充分融合的状态下,同步吸引学生,才有可能唤醒学生们主动的“亲近动作”,进而让两种施教目标相贯通。

擦亮每位执教教师自身的“思政课示范面孔”,让感染动作无声胜有声。身教胜于言教,教师自身其实就是一门特别的“思政课程”。在校园内外,教师必须时刻意识到自身为人师范的“课程身份”,主动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优化好这一课程特有的“示范面孔”,保证可以时刻给予学生正向积极的影响。一是“零距离感染”持之以恒。课堂上互动过程中注意保持“朋友般”的互助姿态,俯下身子和学生们一起体验思政教育目标达成的经历,让“面对面示范”“肩并肩激励”悄然温暖每名学生。二是“近距离感染”习以为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师应自觉在课堂内外的每一个细节里带头践行诸如守纪律、乐助人、讲团结等各种思政要求,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老师就可以看到做人做事的榜样,在无声的引领中激发学生见贤思齐的积极性。三是“远距离示范”受益终身。教师校园内外应时刻坚守“身正为范”,自然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即使不见师长,即使走上社会,也会在示范效应下习惯成自然,时刻约束自己,谨言慎行。

擦亮每个施教过程特有的“思政课趣味面孔”,让熏陶动作润物细无声。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只有让思政课的每一个教学过程变得新颖、活泼、富有情趣,契合学生们的成长规律和兴趣所向,才能有效地因势利导,顺利实现学生由他律向自律的转换,进而收获理想的教育效果。无论是活动方式的策划,还是因突发因素进行即兴调整,学校应在每一个环节尊重学生们的喜好,既要精心打造鲜活实践模式,让学生眼前一亮,兴趣盎然地参与其中;也要用心锤炼教育的细节,让学生全程保持实践热情,主动尝试每一个体验环节而毫无倦意;更要巧妙激活“意犹未尽”的拓展需求,让学生沉醉在每一种新颖的施教内容之中。思政课“魅力脸庞”不断丰富、不断鲜活,“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才会在期望中呈现。

擦亮思政课堂一张张“亲切的面孔”,跳出拘泥一个固定模式的怪圈,以中小学生的成长需求为准绳,用心珍视课堂内外任何一个实施教育的机会,用心探究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用真心真情真爱在施教过程中去感染他们,这样愿意亲近、乐意相信、深受吸引、备受感染的思政课,才有可能真正成为学生们成长成才的“红色加油站”。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实验小学)

《中国教育报》2019年05月08日第5版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中国教育新闻网,访问查询【3J8C72BU】获取授权信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