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太南了!住在这炎热地带的八八,对最近漫天雪花的娱乐圈气象有点懵。 25岁的韩国女星雪莉突然离世,引起一片痛惜唏嘘。 很多人开始推论她生前的出位言行或许另有含义;有人呼吁大家多关心身边有心理疾病的朋友,尽力对他人更善良一些,这都没有问题。 可是当“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莫名开始刷屏,八八只觉得目击了一场迷惑行为大赏。 且不说外国雪崩中国的雪花要不要负责,这句话八八觉得用来自省才有意义吧。出于对悲剧的痛心,反思自己有没有造成他人伤害,从自己做起希望世界变得更好一点,这才是正向的。 可网上刷这句话的,仿佛个个都站在道德高地上,别人都是雪花只有自己是无辜的。 还有明星把8月份的网友评论翻出来,表示自己一直在被雪花伤害嘤嘤嘤嘤 网友高赞评论如下: 到底是只针对个别极端恶意网友,还是借机想让负面评论统统关麦呢,俺也不敢说,俺也不敢问。 昨天八八独家放送了精彩至极的杨幂告网友案庭审记录(看这里),法官总结陈词送给大家。 八八只敢自省不敢要求别人,对到处按头别人是雪花的,也没啥想说的了。 只是“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这句流传数百年的名人名言,被复制黏贴得像QQ空间心灵鸡汤一般烂大街,八八表示有点心疼。 与其不知所以然地跟着别人刷一样的话,不如来听八八说说这句话背后,精彩纷呈的历史名人瓜吧。 —我是最强鸡娃妈妈的分割线— 这些天来铺天盖地刷“雪花论”的,不造有多少人知道这句话最先是谁说的呢?答案是伏尔泰。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泰斗,“法兰西思想之王”。 听到这个答案,可能有童鞋打了个寒战:他来了,他来了,他带着要背诵的课本向我们走来...... 哈哈哈哈放心,八八是带大家吃瓜的,绝不会让你们背课文。今天要说的主要也不是伏尔泰,而是他情人夏特莱侯爵夫人(爱蜜丽)的故事。 前两天八八的推送里,曾提到《水云间》陈红这段台词(复习请戳:碎三观的三角恋,这到底是什么鬼啊)。 不少吃瓜群众惊呼大开眼界,八八却深刻怀疑,琼瑶就是从伏尔泰和爱蜜丽的故事得到的灵感。 相比琼瑶剧的一味狗血,伏尔泰和爱蜜丽的故事层次丰富太多。它会让你在起初的震惊和三观粉碎之后,不由自主地被当事人折服,开始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 集狗血、励志、学术、女权于一身的大瓜,不可错过! 伏尔泰的成就和地位,应该不需要八八来唠叨。看看下面这两张图吧,作为启蒙思想泰斗,他所到之处永远众星捧月,学术精英贵族名流围着听他指点江山。 伏尔泰一生风流,但到40多岁才遇上旗鼓相当的情人知己,那就是爱蜜丽。 爱蜜丽是白富美出身,父亲是路易十四的书记,从小住在俯视王宫花园、有30个房间的大房子,家中有17个佣人服侍。 爱蜜丽小时候长得不太美,父亲很担心她长大后相貌不行嫁不到好人家,还是培养她自力更生的能力吧! 于是从小把她跟兄弟们一样教养,聘请一流学者当家庭教师。爱蜜丽12岁就掌握了拉丁语等四门语言,还是一枚理科天才。 这本《数学界先驱女性》的封面上,左上角这张头像就是爱蜜丽。 爱蜜丽认识伏尔泰时27岁,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小时候她父亲的担心没有变成事实,爱蜜丽女大十八变越长越好看,加上爱时髦会打扮,早已是妥妥的上流社会美妇人。 法国那个时代的三观,跟我们有很大差比。贵族少男少女到了年纪,就会定个门户相当的婚事,这往往是没有爱情的利益联姻。他们会尽到夫妻的义务,但默认婚外各自寻欢互不干涉。 爱蜜丽婚后很快生了两子一女,完成为夫家传宗接代的任务,就开始到婚外寻找爱情了。她丈夫夏莱特侯爵是名军官,常年在外地,默许自己不在家时妻子拥有一切自由。 爱蜜丽虽然流连于情爱之中,同时也是一枚尽职的妈妈。孩子们的日常自然有许多保姆佣人照料,但学业她是自己操心的。 如今辅导作业这件事能让很多妈妈抓狂,爱蜜丽的办法能让海淀的鸡娃妈妈们都给跪了: 她看了当时市面上的教材都不满意,直接写了一本《物理学入门》给儿子当课本! 这是书中爱蜜丽亲手绘制的图表。 这本《物理学入门》在法国学术界造成轰动。从那个时候起,爱蜜丽体会到优秀女性要在男性把控的学术圈获得承认,是多么艰难。 曾给她当老师的一名学者四处散播谣言,说书中理论来自他的教授。气愤的爱蜜丽去科学院寻求支援,因为在那位学者任教前,她早推演过书中的公式给院中多名学者看,百分百是她原创。 但这些学者出于男性抱团的想法,大多保持沉默,没有替爱蜜丽辨明真相。 因此爱蜜丽会被伏尔泰吸引,除了他本身的杰出,也因为他能够欣赏才智出众的女性,公开赞美和推崇她的学术成就。 对朋友说起爱蜜丽时,伏尔泰赞不绝口:“她既欣赏壮丽辉煌的事物,又有一种简约纯朴的情怀。没有一位妇人像她这么博学,‘女学者’的称号也没有谁比她更当之无愧。” 伏尔泰本是一枚文科男,在爱蜜丽的影响下,才开始从事科学研究。 当时英国科学家牛顿在法国还没多大名气,是爱蜜丽将他的学说通俗化后推介给法国大众。伏尔泰戏称爱蜜丽为庞蓬-牛顿夫人,因她的影响他也开始研究牛顿。 下面这张画上,左上角坐着的是牛顿,与他目光交流的女子就是爱蜜丽,书桌上奋笔疾书的是伏尔泰。显然喻意爱蜜丽先研究了牛顿的思想,又将这科学之光传给伏尔泰。 “一肚皮不合时宜”的伏尔泰,曾两次入狱,1735年他的新书激怒了法国王室,又一次面临牢狱之灾的危险。爱蜜丽把他藏到了她丈夫靠近法国边界的庄园里,方便随时逃亡。 爱蜜丽和伏尔泰就在这里共度了十五年,她丈夫对老婆和情夫在自己的庄园双宿双飞毫无异议,更绝的是法兰西公众舆论: “整个法国对侯爵的成人之美不太讶异,更讶异于这对情人竟能彼此忠贞这么多年”。 —我是狗血悲凉结局的分割线— 这个庄园长期荒废,伏尔泰掏腰包装修了一番。为自己建了一个小剧院,给爱蜜丽建了一个实验室,里面有望远镜、显微镜、温度计、天平、罗盘、坩埚等等,很多是从英国运来的最新设备。 两人在庄园里的藏书室,有两万多册各类书籍。 曾有庄园佣人回忆说,爱蜜丽每天上午都勤奋研究写作,十分严肃不喜被干扰。但完成工作后,她就像换了个人,立刻变得艳光四射,积极参加社交活动。 1738年,法国科学院悬赏征求论文。伏尔泰投寄论文去参赛,好强的爱蜜丽背着伏尔泰,深夜偷偷赶写出一篇论文,也去参赛。 最后两人都没能获奖,但双双入围,论文与前三名一起被科学院刊印出来。于是两人“都以一种智慧之爱的狂喜来赞美对方”。 这两位,撇开法律身份不论,称得上双剑合璧的科学界神雕侠侣了。 隐居在不被干扰的庄园里,又有爱蜜丽这样志同道合相互激励的伴侣,伏尔泰创作灵感井喷,写下许多史诗、悲剧及历史、哲学著作,在学术界的声望越来越高。 在庄园期间,他还先后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和法兰西学院院士。 可惜神仙日子转眼逝去,最后竟是狗血凄凉的结局。 共度15年后,爱蜜丽发现伏尔泰有移情别恋的迹象,自己也就另觅新欢,爱上一个年轻军官,还怀上了他的孩子。 当爱蜜丽告知伏尔泰这件事,他丝毫没有介意,还与新欢军官齐心协力,让爱蜜丽的侯爵丈夫相信那是他的孩子。 八八的三观又一次粉碎了..... 怀孕期间,爱蜜丽还忙着将牛顿经典巨作《数学原理》从拉丁文翻译成法文。她为此日夜不休,把社交活动都拒掉了。 1749年9月,爱蜜丽生下一个女孩。伏尔泰描述说,当时爱蜜丽还在伏案推演牛顿的理论,于是新生娃被暂时搁在几何学书籍上,她还挣扎着把论文收拢到一处,然后才让人将她抬到床上。 爱蜜丽当时并无异样,几天后却因细菌感染一命归天,新生女孩也没能活下来。爱蜜丽去世时,伏尔泰当场哭成泪人,跌跌撞撞从房间里走出,到大门口就神志恍惚地摔倒了。 后来伏尔泰在写给朋友的信中痛诉伤悲:我不只是失去了一位情人,而是半个我,我灵魂的依附。 爱蜜丽去世多年后,伏尔泰整理并出资出版了她翻译的牛顿著作,让她的心血得见天日。他在序言中写道:这项法兰西所有学者本该着手的翻译工作,竟由一名女子独力承担并完成了。 爱蜜丽翻译的这本书至今仍是最权威的法语译本,当时更影响了整个法国数学界的发展方向。 还记得八八写过的齐白石夫人胡宝珠的故事吗?(83岁还让42岁妻子怀孕,你们点播的宝藏老男孩来了) 她和爱蜜丽一样,都因42岁高龄怀孕(以当时的医疗条件而言),生产时不幸出意外去世。比爱蜜丽更不幸的是,胡宝珠有绘画天才却不能施展发挥,被迫隐身在丈夫背后,终身默默无闻。 历史上有杰出才智却被迫隐身的女子,不知有过多少。在那个年代的女性中,爱蜜丽算是幸运的,从小得到跟兄弟一样的学习机会,长大后也能著书立传绽放光芒。 但女子的身份还是给她的事业带来很多阻碍。她曾气愤地说:“如果我是国王,我会纠正人类对另一半群体的歧视”。多少年来她被打上“伏尔泰情妇”的标签,学术成就却被忽视。 终于,法国学术界开始还她应得的荣耀。近年,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哲学教授伊丽莎白·巴丹德写了《爱蜜丽,爱蜜丽》一书,明确称她是“法国第一位女科学家”,为她立传。 2003年,爱蜜丽成箱的数学方程式笔记、关于光学以及世界体系的论述在法国发现,这位女科学家的成就再一次引起关注。 关于她的文章渐渐增多,甚至有人论述爱因斯坦的理论也间接受她的研究影响,但此说是否靠谱八八就不知道了。 2007年法国为她拍摄了传记电视剧,她被称为《神圣的爱蜜丽》。 爱蜜丽是真正的大女主。像她这样的人物,不宜用狭隘的三观去评判。比三观重要得多的,是她实实在在为女性做出的成绩,拓宽的天地。 用圆规画一个爱,用方程算一个爱,用哲学辩一个爱。300年前的爱蜜丽,证明了所谓女人不擅长理科,只是性别偏见。站在这些前辈女性的肩膀上,我们更应该拼尽全力,去触摸更高更远的天空。 |
|
来自: 昵称18154423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