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颈部-头夹肌肌筋膜疼痛触发点

 雨gmju8zas06yl 2019-10-19

头夹肌肌筋膜疼痛触发点
头夹肌起自上部胸椎和第7颈椎的棘突及项韧带,止于枕骨上项线外侧部位及乳突的后外侧,其浅层有斜方肌,深层有竖脊肌。收缩单侧头夹肌会使头转向患侧,收缩双侧头夹肌则使头后伸。

头夹肌触发点形成后可引起头晕头痛、眩晕等。头夹肌触发点位于第2颈椎棘旁开3cm的位置,其牵涉疼在头顶部,患者会感到颈部僵直或头部旋转困难,视力模糊,假性近视,常因坐位低头睡觉被诱发。如果只存在头夹肌触发点,病人只会感到很小范围的颈部旋转受限,若伴有肩胛提肌触发点,这种限制会加重;由于疼痛和僵硬几乎会阻止头向患侧旋转。在检查时会发现,无论是主动和被动的颈部旋转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做颈部屈曲动作,不能使下颌碰到胸骨,至少有一到二横指的距离。

【病因病机】
1.头颈部大幅度的频繁活动及肩部负重时,易引起头夹肌水肿及慢性劳损,导致临床症状。
2.第7颈椎为颈胸交界处,胸椎因肋骨的支撑活动范围小,而颈椎的活动以第1胸椎为支点,因此颈部活动时产生的应力集中于第7颈椎附着点,所以该项处易反复发生积累性劳损。
【临床表现】
1.颈部不适、僵硬,在第7颈椎棘突旁及枕骨上项线外侧部分肌肉附着点疼痛,部分病人低头时感第7颈椎棘突处疼痛,头后仰受限。
2.有局部外伤或劳损史。
3.伴有头昏、头痛、眩晕等,视力模糊,假性近视。
【诊断要点】
1.第7颈椎棘突旁可扪及痛性结节,头夹肌止点枕骨上项线外侧部分可扪及痛性结节及条索状劳损。
2.低头伴牵拉时,其起止点时有牵拉痛及不适感。
3.抬头抗阻试验阳性。
【治疗方法】
按照在头夹肌下寻找疼痛激发点,治疗方法灵活运用。
(一) 微型刃针肌筋膜松解术,在治疗点散刺3-5个点,刺入深度0.3-0.5厘米,症状马上减轻。
(二) 专业的肌筋膜松解针,在治疗点弾击3-5个点,每个点打两下,症状马上减轻。
(三) 砭石筋膜刀沿着头夹肌方向从上向下操作20-30次,按压治疗点一分钟,按压的时候,患者配合转头和点头动作,症状马上减轻。
(四) 用筋膜枪用小头一档在头夹肌上下放松一分钟,治疗点操作一分钟。两种方法参考如下:
拉伸方法
配合头夹肌筋膜拉伸方法,效果非常显著。特别是在针刺后结合拉伸效果更好。
热敷疗法
整体操作完毕,运用蜡疗深层透热治疗,效果显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