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英语课堂教学策略浅析

 梦之雪 2019-10-19

摘要:随着核心素养为本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动,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上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每位英语教师都应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基于核心素养的特质和时代的需求,我们建议,英语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模式,让渡话语权,创设真实语言情境,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乐学、好学、能学,方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课堂教学;核心素养;教学活动

随着核心素养为本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动,“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个话题引发了大量的探索与思考。作为一名坚守在一线的教师,笔者以为,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终将离不开的是教师的主阵地——课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与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是密不可分的。结合具体的公开课教学案例,笔者就此谈一谈,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英语课堂教学策略,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让渡话语权:课堂从“一言堂”转向“交流平台”

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在讲台上一句一句地按照自己的教案,讲解课文,翻译句子,而学生则努力抄下黑板上的笔记;如遇到课堂提问,教师则循循善诱,极力把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教案的“轨迹”;如遇启而不发的学生,或语重心长地教诲一番,或请出“高手”代其回答了事,以保证课堂教学顺畅,教学任务按时完成。说白一点,教师是“知识的搬运工”,话语权完全掌握在教师手上。

然而,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新课改,课堂教学目标由以前单一的知识目标转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程晓堂,2016) ;由片面的书本知识教学要求向全面的书本知识、实践技能、体验感悟、创新探索教学要求转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现全体发展,全面发展和特长发展、个性发展。要实现这个预期目标,关键在于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著名教育专家特级教师林华民老师就曾经说过,“教育观念始终决定一位教师的前途”。只有在优秀教育思想、先进教育观念指引下进行教学,课堂的生命力才能真正被激活,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才能真正落地。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我们必须从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从“独白式”教学向“对话式”教学转变,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从“传递接受式”教学向以“引导式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多样化教学转变。我们知道,“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因此,真正的语言课堂,一定需要教师让渡话语权,我们的学生才可能从“被动学习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

课例一:复习课——竞赛活动激发学生表达欲望

在一节复习课型的公开课上,教师将前16分钟的时间设计成了“课堂VOL”活动。“VOL”寓意为“Voice of Lesson”。课前准备的时候,教师把学生分为两人一组,根据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先行设计相关的语言题目,题型自选,呈现在PPT上。课中,再把学生分成四个大组,每一组学生有4分钟时间。在这16分钟时间内,不同组的学生派出代表,全班展示,进行挑战。其他学生不但要回答问题,还要说出判断的依据或理由。回答正确者得1分,挑战结束时,再全班投票选出“最佳题目组”(教师课前教过学生如何判断好的题目)。

学生都兴趣盎然,积极踊跃地回答问题,争取拿分。同时,因为要接受同学和老师投票“最佳题目组”,所以,每一组的题目都精心准备。“VOL”这个环节后,上课教师就刚才同学回答问题过程中所凸显的问题,再次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巧妙地设计了几个问题,通过让学生小组讨论、质疑、展示,最终实现重难点的突破。听课老师都认为,对于一节这样的复习课,这是成功的,也是很值得推荐和学习的。因为这样的课堂,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判断能力和语言综合能力,因为选择和设计题目的过程中,就是需要学生能准确把握知识的重难点,要判断好优质的题目。更重要的是调动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投入,他们都有一种“我的课堂我做主”的感觉,从而激发了学习能力,提升了思维品质。

课例二:阅读课——辩论赛激活表达欲望

某老师教学《Necklace》的阅读课。教师在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necklace》的主要内容后,不是按照传统的教学套路继续给学生讲解知识点和语法点,而是给了学生两个问题去思考:1.If youare Mathilde Loisel, what will you do after youknow the truth? 2.If you are Jeanne, what willyou do when you know Mathilde's story? 他首先让学生自我选择一个角色,让学生结合从课文学到的语言表达又联合自己的个人感受来进行思考回答。答案当然是五花八门,各有精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看法。然后,他还组织学生进行了一场辩论赛,辩论题目是“Is Mathilde Loisel good?”,正反双方就”Mathilde”这个主角的好坏进行辩论,这样一来可以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二来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三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整节课下来,话语权基本都是在学生那里,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真正落实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二、创设真情境:课堂从“练习”转向“应用”

有专家指出,新修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中明确指出,中学英语教学要积极倡导任务型教学途径,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直观感知、亲身体验、自主实践、积极参与和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自主的语言学习,并且主动地运用所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自然地运用所学语言,在使用所学语言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的能力。专家还提出,教学中那些保留现实生活本来具有的丰富性的情境设计才能真正培养出学生的实际能力与品格(柳夕浪,2014) 。

程晓堂认为,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十分密切。学习和使用语言要借助思维,同时,学习和使用语言又能够进一步促进思维的发展(程晓堂,2016)。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用语言,并由此培养英语是思维能力。学生在使用目标语言完成教师指定的语言任务的过程中,不仅有利于学生培养通用思维能力(如识别、理解、推断),而且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英语使用者 (不一定是英语本族语者)独有或擅长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

课例一:借助媒体创设真实情境——促进学生的语言应用

2016年全国初中英语优质课一等奖来自东莞薛老师的课堂设计就充分体现了这样的教学理念。该节课是一节阅读课,文本内容是关于“沟通”的。薛老师整合了教材资源,在文本阅读基础上创设了一个非常真实的语言环境——“Tony would like to go to his classmate, Betty's birthday party, but his mother doesn't allow him to go. What can he do?”教师通过事前录制好的视频,呈现了这个非常真实的场景。随后通过让学生头脑风暴、合作学习、分组讨论等方式,一步一步的带着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什么是“沟通”。整节课非常的流畅自然,如行云流水一般,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用了目标语言,提升了语言能力,培养了英语思维及学科的素养。

课例二:角色扮演任务设计——促进学生的语言应用

再如另外一位广州的黄老师,她当时上课的题目是“paper”,她一开始就先用投影展示了电影《英雄》中在竹简堆里打斗的片段,既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又顺理成章的导入了本课的重点――纸的发展史。然后黄老师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纸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从龟骨到竹简到帛再到今天的纸,图文并茂,生动清晰,学生一下子就很清楚这堂课的内容,然后黄老师又设计了一个问题:If you can go back to Qin Dynasty now, how can you introduce paper to Emperor Qin? 结果学生都各出奇招,有人扮秦始皇,有人扮推销员,有人扮朝上的大臣。学生要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在的语言环境中,实现任务的完成。教师善于利用了各种工具向学生展示语言的真实运用环境,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自信的环境中感受――领悟――掌握所学的语言。这样教得舒心、学得开心、听得也赏心。

三、释放真情感:课堂从“严肃”转向“有趣”

在我们传统的思想理念中,教师都应该是不苟言笑,严肃认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因为尊师重道是中国古代的传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学记》)因此,以前的学生对老师都是毕恭毕敬,不敢有半句微言,甚至在课堂上也是这样,老师在讲台上认真负责的照本宣科,学生听听话话地坐在位置上听、抄笔记,很少有自己的观点以及看法。再加上传统的英语教学评价就是单一的考试,只注重对学生单纯的语言知识结构的考查,忽视了人文性。只看结果,只重成绩,那就迫使了老师的教学活动只能以考试为中心,采用高压政策及题海战术,使学生学习过程呆板,缺乏生气,学生几乎成了“考试的机器”, 给师生的身心都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压力,苦不堪言,而且极大地妨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因此,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教师要积极主动地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热情。曾经有人做过实验,两个教师用同样的教学方法教同样的班级,但发现教学效果很不一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答案就是不同教师的不同活动组织方式及在这个过程中所彰显的教师个人素质(张虹,2016)

课例一:才艺表演——激活课堂情趣

就以2016年全国优质课比赛获广东赛区一等奖的来自深圳的吴老师的课堂为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样成功的组织了课前的活动,从而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当时各位参赛老师都是借班上课,可以说上课前都根本不认识那些学生,只见这位吴老师一上课就先来问学生“Do you know me?” ,当然学生说“No”, 然后她接着说“It doesn't matter you don't know me today, but I believe you will know me from now on”,然后做了很简单的自我介绍(这几乎是每位参赛老师都会做的),但这位老师说到自己的爱好是唱歌时,她马上来了一首英语歌“Lemon Tree” 还组织会唱的同学跟着唱,这样一来课堂气氛马上被她搞活起来了,学生也被她吸引住了,她安排的其它活动学生也就很踊跃的参加了。

课例二:游戏设计——激活课堂情趣

无独有偶,南海的周老师在课堂上机智的一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可能是下午吧,学生的反应有点迟钝,周老师为了调动气氛,就跟学生说:“Boys and girls, Let's play a phonetic game,shall we?”, 然后老师就读出了这么一个句子,“I was on my way back home by plane, but it suddenly rained ,so I decided to go by train,and then I began to play a tape on the train and I felt great.” 接着,他把学生分成了四组,每组分给他们一个有“[ei]发音的单词,各组学生在听到相应单词时就得要站起来。于是,周老师就由慢而快地读出这句话,甚至还把顺序打乱,学生们开始时有条不紊,但慢慢地,学生开始应接不暇,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就是这样简简单单的一个活动,学生一下子就被周老师吸引了,整堂课就在这样自然、和谐的气氛中渡过。程晓堂教授认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并不局限于学习方法和策略,也包括对英语和英语学习的一些认识和态度,例如,对英语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和持续的兴趣,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成就动机,能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有主动参与语言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态度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取决于课堂上教师活动的组织。如果教师能组织丰富多彩的、充满教育激情的活动,就能让学生充满快乐,充满兴趣,充满期待,也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来设计英语课堂,并不要求我们抛弃英语语言能力本身的教学,其根本旨趣在于让教师意识到,语言能力并不是未来人才的根本,更重要的是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基于此,未来的英语课堂教学,需要我们的教师能够转变教育观念,更加强调情境、平台,重视实践和应用,同时还要在教学中渗透情感、价值观的元素。

参考文献:

[1]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05):79-85.

[ 2 ] 林觉民. 做一名教学能手[ M ] .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6.

[4] 柳夕浪.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J].教育科学研究,2014(a)3: 5-11.

[5]程晓堂.英语学习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J]. 课程·教材·教法,2015(6): 73-79.

[6]张虹.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需要什么样的英语教师[J].英语学习,2016(7):15-1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